2025年11月23日星期日

Nano Banana终于不是文盲了,但我可能会变「傻」

过去一个周末 Gemini 3 Pro Image 的能力被反复「折磨」,花样越来越多——噢,你问这是什么,它的另一个名字是 Nano Banana 2。这么跟个恶搞一样的名字,居然被保留下来了。

Nano Banana2 各方面能力超群,甚至是「友商」Sam Altman 也要点头的程度。

▲ 图片来自:The Information

夸夸只是夸夸,Nano Banana 第二阶段,其实标志着 AI 图像生成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基于概率的「以此类推」,转向了基于理解的「逻辑构建」。更承载着一个特殊的意义:AI 不再只是冲着你的眼睛去,还冲着你的智商去。

大语言模型不再「文盲」

一直以来 AI 生图都有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才华横溢,信手拈来,但有时候就跟喝高了一样控制不住,这从 Midjourney 时期就开始了,往后走逐渐好转,不过始终存在。

其中最大的 bug 之一就是文字。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鉴别一张图是否由 AI 生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图里的字。

这是基于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的先天缺陷:它将文字视为一种纹理,而非符号。

Nano Banana 2 最直观的突破,就在于它「识字」了。即所谓的 Text Rendering 文字渲染。

我的随手测试「生成一张复古电影海报,标题是《香蕉的复仇》,副标题用红色衬线体写 2025 年上映。」

如果是在以前尝试这个指令,大概率会得到一张极具艺术感的图「BANANA REVENGE」的某种变体尚且能保持清晰和正常,但小字往往经不住看了,甚至有时候主标题都会拼写成「BANNANA」。但在 Nano Banana 2 里,这些字符被准确、清晰、且符合排版美学地「写」在了画面上。

So what?这仅仅是省去加字的时间吗?

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是,而且还是一种「表情包自由」。你终于可以生成一张精准吐槽老板的图,配上精准的文案,不用再单独拉一个文本框。

而对于商业世界,这意味着 AI 图像生成从「素材(Material)」阶段,正式跨入了「成品」(Deliverable)阶段。

▲ 图片来自 X 用户@chumsdock

当 AI 能够准确地处理符号信息,它能交付的成果就更多样也更实用,包括但不限于电商海报、PPT 配图、甚至是数据图表。以前设计师用 AI 只能生成背景底图,关键信息还得自己贴。现在,AI 可以直接生成原型图,乃至带有数据标注的饼状图,或者一张文字完美贴合透视关系的广告。

这是商业交付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生图模型在信息传递层面的巨大进步。

从「猜概率」到「懂物理」

字渲染的成功是 Nano Banana 2 底层技术跃迁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更深层的变化在于:这只「香蕉」,长了脑子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于「推理」的图像生成。

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概率统计机器。当你要求画一只「坐在玻璃桌上的猫」时,模型通过学习数亿张图片,在生成时,它只是重现像素的统计规律。

Nano Banana 2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引入了 Gemini 3 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在生成图像之前,它似乎先在「大脑」里构建了一个物理模型。它知道「猫」下面通常会有模糊的影子,以及玻璃板上、下的物品有不同的光线关系。

在我的另一个随手测试中,当要求它生成「一个复杂的化学实验室,桌子上放着装有蓝色液体的烧杯,背景是黑板上的分子式」时,它表现出了惊人的逻辑性:

烧杯里的液体会有正确的弯液面;玻璃器皿对光线的折射符合物理直觉;最重要的是,背景黑板上的分子式不再是乱画的线条,而是看上去像模像样化学结构的式子(虽然还是有瑕疵)。

当画笔有了「大脑」,交互方式变了

之所以如此强调文字生成这个本领,是因为 Text Rendering 是外在表现,反映的是 Reasoning 作为内在引擎。合在一起, Nano Banana 2 带给用户的最终体验,就是一块「会思考的画布」(The Thinking Canvas)。

Google 将这个模型深度整合进了它的生态系统,不仅仅是生成图片,更是「修改」现实,下一步,就是走进更严肃的领域:信息图、教案、讲解素材,等等等等。

整体上,图像生成往往用户给 20% 的指令,剩下 80% 靠 AI 脑补——以前是靠概率脑补(随机填色)。现在则是靠因果脑补,不仅画出了「结果」,还隐含了「过程」,这能够让画面的叙事性和感染力指数级上升。

它不再只是为了取悦你的眼睛,它开始试图取悦你的智商。像上面这种结构图,虽然吧不敢说 100% 符合机械工程标准,但钉是钉,铆是铆。「逻辑上的正确」,是它推理能力的直接体现。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当换一个角度看,这就可能意味着创造力的同质化

当 AI 能够完美地生成「符合商业标准」的图表、海报和插画时,它实际上是在拉平审美的平均线。所有的海报都排版正确、光影完美,但可能也因此失去了曾经设计中那些因为「不完美」而诞生的神来之笔。

▲ 图片来自X用户@dotey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真相的消逝。当上面所说的那种逻辑正确、信息「干货」多的内容,可以被批量生产,取悦智商从未如此容易,也从未如此轻飘飘。如果它决定了我从图片信息到文字信息的所有摄入,那……会是怎样的景象?

还有 Deepfake 这个老大难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虽然这次 Google 加上了 SynthID(一种人眼不可见的数字水印)来标记 AI 内容,但在视觉冲击力面前,技术的防伪标签往往是苍白的。制造「真实」变得如此廉价和便捷,我们对「眼见为实」的信仰将被彻底重构。

至于它叫「Nano Banana」还是「Gemini 3 Pro」,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每一个像素,每一行文字,都可能不再来自人类的手指,而是来自机器的思考。

这既令人兴奋,又让人在某些时刻,感到脊背发凉。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VLcZnx9
via IFTTT

豆包输入法上线,用了两天我在微信聊天不想再打字

如果你用过一些手机系统自带输入法,一定懂那种它好像没学过中文的无力感。

正因如此,第三方输入法才得以遍地开花。

当官方输入法不好用,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最近字节推出了豆包输入法 1.0 版本,要用 AI 重新定义输入体验。

趁着热乎劲,我也下载体验了两天,发现了一些让人又爱又无奈的细节。

语音识别断档领先,豆包输入法的「杀手锏」有多强?

豆包输入法的界面走的是极简风。

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推广弹窗和会员广告。不过嘛,安装包体积属实有点大,在 vivo 应用商店显示 139MB。而且这体积大归大,功能却不完整,用「毛坯房」来形容挺贴切的。

先说说豆包输入法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看来,语音打字是豆包输入法的杀手锏,体验感是断档级领先,确实比我用过的其他输入法强上一大截。在我体验的这两天里,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语音打字的体验。

一句话概括,按住说话,松手结束。

实测下来,中文、英文和粤语识别准确度都高得离谱。我随口说了句「我正在用普通话测试豆包输入法」,一字不差,再来一句英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也准确识别了。

在粤语的体验对话上,「今晚你翻唔翻嚟屋企食饭啊。」,「一蚊一只鸡,一蚊一斤龟,究竟系一蚊一只鸡贵,定系一蚊一斤龟贵?」也是一遍就识别成功。

要知道,这些句子语速快、同音字多,咬字要是稍微不清晰,输入法就容易翻车。实测表现相当能打,说明模型对粤语的声学特征和语言模型都做了针对性训练。

TVB 剧里那种粤语夹英文的说话方式,豆包也能应付。

我试了「Sorry 啊,我地已经尽晒力啦」和「赏月喝糖水,那么迟才 call 我们」,「幫我 scan 入電腦做個 copy,再 share 畀大家,记得要 double check 啊」最终结果居然一个都没错。

它甚至还能语音输入数学公式,如果你是学生、老师或者科研人员,这个功能应该挺实用的。

技术层面, 网传豆包输入法用的是 Seed-ASR2.0 模型。

简单说就是把语音转成文字, 让机器「听懂」你在说什么。和之前的大型 ASR 模型比,Seed-ASR 在中英文测试集上的错误率降低了 10%-40%。

另外, 豆包输入法还支持下载离线语音模型, 大小约 150MB。意思是在地下车库等信号不好的地方,你也能正常使用语音输入。

但离线模型的准确率肯定比在线的差一点,性能有妥协也正常。

当然了,选择一款新的输入法,很多人会担心隐私问题,豆包输入法提供了一个「基础输入」模式,只是打开之后, 语音转文字、翻译这些功能就全关了。

基础词库方面, 豆包输入法丰富度达到了主流输入法的水平, 没啥特别的, 但也不拖后腿。

除了语音识别,我试着文字输入「确实型人格」、「城巴佬」等这些网络词汇, 都能识别。生僻字方面,像「饕餮」、「皴裂」「髑髅」这些,也都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至于联想方面,融合 AI 能力的豆包输入法表现出色。

输入「1+1=」,亦或者输入问题「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输入法会直接在候选栏直接显示结果。作为打工人, 我就挺喜欢直接这个将 AI 融入输入法的形式,主打一个实用。

139MB 的 AI 输入法,除了语音识别还剩什么?

说完优点,该聊聊槽点了。

首先,豆包输入法只上线了 Android 版。官网显示,iOS 版即将上线,PC 版则表示敬请期待,这也意味着不支持跨设备复制粘贴。

对于频繁在多设备间工作的用户来说,缺失这个重要功能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劝退点,希望后续能尽快上线。

而在默认设置下,打字有点不太跟手,响应速度不够快,但好在可以在设置里调整按键的响应速度到「极快」,调完之后体感会好很多。

有趣的是,设置键盘「震动强度」发现,选「弱」时震感很强,选「强」反而没什么感觉。这可能是个 Bug,希望后续版本能修复。

可能是因为还在早期版本,豆包输入法很多细节功能还没来得及打磨。

表情包是社交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输入法都内置了表情包搜索和发送功能。虽然豆包输入法自带表情还算丰富,但你想从输入法直接发表情包? 对不起,目前做不到。

再比如键盘功能还不够完善,输入方式只有 9 键和 26 键。如果你是双拼用户, 或者需要手写输入、繁体中文, 那豆包暂时不适合你。

另外,键盘页面有深色模式,但设置页面却没有深色模式。想换个键盘皮肤? 对不起,目前只有默认样式。后者就见仁见智,有人觉得简洁好,有人觉得太单调。

而在 AI 翻译功能输入「LLM」,它依旧会默认显示为「法学硕士」。虽然「法学硕士」和「大语言模型」两个翻译都对,但多少让我有种谷歌翻译的感觉。

那么,豆包输入法值得体验吗?

我的建议是,仅凭语音识别这个杀手锏,还是值得尝鲜体验的。

但建议别急着设为默认输入法,先当个备用工具用着,等豆包输入法把 iOS 版、多设备同步、表情包这些基础功能补上,再考虑全面切换也不迟。

当然,我们也不妨给它点时间,看看这个 1.0 版本最终能进化成什么样。

附豆包输入法下载地址:
https://ift.tt/z7AtUbn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t56DVAo
via IFTTT

早报|iOS 27更新方向曝光:继续修修补补/广州首场 AI 嘉年华 AIDONE 收官/俞敏洪再发致歉信:员工与管理层应互相成就

cover

📱

消息称 iOS 27 将专注于细节打磨

🤖

20+AI 品牌齐聚广州,我在 AIDONE 见证了 AI 的100 种打开方式

🔥

小米回应「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

🐂

马斯克:特斯拉已部署超百万颗 AI 芯片

✉

俞敏洪再发全员信致歉

🏍

美团将在全国建设「骑手公寓」

🤬

Google 否认使用 Gmail 用户的邮件训练 AI 模型

📷

中国视觉发布道歉声明:系第三方盗图上传

💡

苏妈:我也不担心 AI 泡沫

🏠

家庭机器人也能很可爱,Memo 亮相

🚗

三星首款三折叠即将上市

🏢

法拉利博物馆有望落户北京

🏫

紫龙游戏回应「实习生出差抽中显卡要上交」

🎥

《哪吒 2》不参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重磅

消息称 iOS 27 将专注于细节打磨

iOS 26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报道,苹果在明年推出的新系统将会致敬其于 2009 年发布的 Mac OS X Snow Leopard——不做大的改动,而是专注于细节打磨和质量提升。

Gurman 指出,明年的 27 系系统(如 iOS 27 等)将以改进现有软件为主。

据其透露,为提升软件质量,苹果的工程团队现正全面检视旗下的操作系统,致力于削减冗余功能、消除错误,并寻找任何能显著提升性能和整体品质的机会。

Gurman 还强调,27 系系统将会与 Mac OS X Snow Leopard 一样,为未来的新设备(折叠屏 iPhone 和其他新硬件)奠定基础。

而 AI 功能也依然是升级的主力军——明年整体升级依然会围绕 AI 展开。

Gurman 还在报道中提到,其认为苹果 CEO 库克在明年年中离职的可能性不大。而此前,《金融时报》曾报道预计,库克将会在明年 1 月下旬至 6 月之间卸任。

Gurman 表示,就算库克卸任 CEO 一职,但因为他还很喜欢目前的工作,很大可能会继续担任苹果董事长。

而这些被挖走的人,主要都是被招揽进 OpenAI 此前收购的人工智能初创硬件公司 io——该公司由苹果前工业设计高级副总裁 Jony Ive 成立,计划明年推出首款 AI 硬件产品。

据报道称,苹果前工业设计主管埃文斯・汉基(Evans Hankey)与前硬件工程高管 Tang Tan 均已加入该项目。

20+AI 品牌齐聚广州,我在 AIDONE 见证了 AI 的100 种打开方式

这个周末,APPSO 联合 20 余家 AI 品牌打造的首场「AIDONE 线下体验场」在广州圆满收官。草地音乐会、沉浸式 AI 体验、跨界思想沙龙三大板块贯穿两天,吸引了大批科技爱好者到场。

在这场科技与生活方式的跨界实验中,各大 AI 品牌展现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潜力,用户现场互动热烈,机器狗与真狗的「对峙」等名场面不断,成为社交媒体刷屏素材,20 多个品牌合力将 AI 的「算力」变成了每个人可感知的快乐。

压轴的跨界沙龙带来了一次关于 AI 的思想碰撞。广美叶淑华、华工刘宇波、公益博主项栋梁、算法专家余欣航及蚂蚁健康顾沐五位嘉宾,分别从艺术创作、城市规划、无障碍公益、智慧交通和医疗健康五个维度,探讨「AI 时代人到底要干嘛」的现实议题。

AIDONE 是 APPSO探索 AI 内容从线上延伸至线下的首次尝试。通过聚聚头部 AI 品牌和产品,我们希望让更多人在真实场景中感受 AI 的实用与乐趣。

大公司

小米回应「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

昨天,小米官方发文就网传「小米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消息明确辟谣。

官方账号「小米公司发言人」指出,该事件实为 2024 年工厂电池车间设备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偏差,并非电池设计或制造缺陷。

小米表示,调试期间操作人员在手动模式下误操作,导致 AGV(自动导引车)托运的电池包与设备发生磕碰,电芯受损后短路引发明火。火情规模极小,车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扑灭,未波及其他生产区域,也未造成人员伤害。

小米方面强调,旗下车型电池包均按照超高标准开发,包括小米 SU7 与小米 YU7,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小米还澄清,网络流传的所谓「事件墙展示」图片,实为 2024 年初设备最初调试阶段的管理看板,相关问题在量产前已全部解决。

马斯克:特斯拉已部署超百万颗 AI 芯片

昨天,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 X 上发布置顶消息,系统性介绍了公司自研 AI 芯片团队的最新进展与战略目标。

马斯克表示,外界普遍不了解特斯拉在芯片设计上的投入规模,公司多年来一直拥有「先进的 AI 芯片与电路板工程团队」。

目前,特斯拉已在车辆与数据中心部署数百万颗自研 AI 芯片,这些芯片为自动驾驶与数据处理提供支持,他强调正是这些芯片「让特斯拉成为现实世界 AI 的领导者」。

在技术迭代方面,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车端现用版本为 AI4,下一代 AI5 已接近流片阶段,AI6 研发也已启动。同时,马斯克提出明确目标:

每 12 个月推出一款新的 AI 芯片并完成量产。他进一步强调,公司预计未来芯片产量将「最终超过所有其他 AI 芯片的总和」,并强调「不是玩笑」。

应用场景方面,马斯克指出,自研芯片将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包括更安全的驾驶体验以「挽救数百万生命」,以及通过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Optimus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大众提供「先进医疗服务」。

此外,特斯拉正在积极招聘芯片相关人才,要求应聘者以三条要点证明自身「卓越能力」,并特别关注在芯片设计中应用前沿 AI 的方向。

俞敏洪再发全员信致歉

据多方信息获悉,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昨日发布主题为「让我们一起努力」的全员信,就此前南极相关内部信引发的争议再次致歉。

他在信中解释,写信时使用南极的描述与比喻,初衷是真诚分享而非炫耀,并强调「一个愿意和大家分享的老板,总比一个神秘的老板更加让员工放心和安心」。

俞敏洪同时回应了「用员工血汗钱旅游」的质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他指出,员工与管理层是互相成就的双向合作关系,双方均在各自岗位付出努力并承担风险,以确保公司正常发展和工作保障。

他承认此次南极之行确有个人旅游成分,但核心目的是受奚志农邀请,探讨青少年自然探索教育,并结识多位相关领域专家,未来有望引入新东方。

在信中,俞敏洪还就使用红色字体引发不满进行解释,称老一代人对红色的认知是「喜庆」,并无其他含义。他强调,公司鼓励员工通过内部渠道或其个人邮箱反馈不公待遇,同时呼吁员工共同维护公司发展与形象。

他提醒「那种发表到自媒体上的极端言论,最好慎重一下」,并重申新东方鼓励言论自由,但前提是公司正常发展。

美团将在全国建设「骑手公寓」

近日,美团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骑手公寓」,并为有住房需求的骑手提供租房补贴,旨在降低骑手居住成本,提升通勤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据介绍,在北京天坛附近的首批公寓中,骑手可用 700 元月租入住单间,而同区域市场租金普遍在 1500 元以上。

美团表示,所有公寓均配备环保精装、家电与网络,并由专门团队提供保洁和维修服务,确保骑手「拎包入住」。

首批项目已在北京、深圳和重庆等地启动,预计有 600 名骑手入住。公寓房型涵盖单人间、多人间及家庭房,提供独立淋浴房、洗衣机、饮水机和 24 小时热水等设施。

此外,美团还将承担首批水电暖及网络费用,并在公寓内定期组织「欢迎会」「骑手加油站」「生日会」等公益活动。

据悉,该举措与美团「同舟计划」五周年同步推进。「同舟计划」自 2020 年启动,累计投入 20 亿元,覆盖骑手大病关怀、家庭帮扶及「骑手友好社区」等福利。

美团透露,未来五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总额预计达 100 亿元,构建「基础保障+进阶保障+生活福利」的骑手福利模式。

蔚来萤火虫国内达 3 万台交付

蔚来汽车 CEO 李斌在日前的 2025 广州车展上宣布,旗下纯电小车 firefly「萤火虫」已在国内累计交付突破 3 万台。

该车型于今年 4 月 19 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 11.98 ~ 12.58 万元,并在 9 月 27 日完成第 2 万台交付。

同时,蔚来宣布萤火虫的右舵版本已完成准备,即将进入新加坡和泰国市场。

目前,该车已进入荷兰、挪威、比利时、丹麦、希腊、奥地利、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市场,并计划在未来拓展至欧美及东南亚共 17 个国家。

规格方面,萤火虫车身尺寸为长 4003 毫米、宽 1781 毫米、高 1557 毫米,轴距 2615 毫米。配备 42 kWh 电池,CLTC 综合续航里程为 420 公里,搭载 105 kW 永磁同步电机(后驱),最大输出扭矩 200 N・m,最高车速 150 km/h。

Google 否认使用 Gmail 用户的邮件训练 AI 模型

据 The Verge 报道,Google 否认了关于 Gmail 使用用户邮件训练 AI 的「误导性」报道。

据悉,日前有消息称 Google 更改了 AI 功能使用政策,并将使用用户的 Gmail 邮件和附件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而唯一的选择退出方式是禁用「智能功能」,如拼写检查。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发言人 Jenny Thomson 通过报道回应:

Google 的 AI 产品训练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授权内容以及用户选择共享的数据,而 Gmail 邮件并不在其中。公司同时强调,其隐私政策和用户数据保护措施保持不变。

此前,有媒体称 Gmail 邮件可能被用于模型训练,引发用户对隐私的担忧,此事件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

中国视觉发布道歉声明:系第三方盗图上传

近日,历时两年的摄影师戴建峰起诉视觉中国侵权案迎来一审判决。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认定视觉中国未经授权销售戴建峰作品《银河下的村庄》,侵犯其署名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判令视觉中国及关联公司连带赔偿 1.5 万元,并在官网首页连续 48 小时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法院判决指出,视觉中国此前通过第三方周某获取并销售涉案作品,合同价格为 2400 元,但其对外谎称拥有著作权。

此外,视觉中国在 2023 年曾反向向戴建峰索赔 8 万余元,法院认定该行为明显不当,缺乏必要的审查义务。除涉案作品外,法院驳回了戴建峰关于视觉中国销售其余 148 幅作品构成侵权的诉求。

22 日,视觉中国在官网发布致歉声明,称涉案作品系供稿人盗用上传,公司在展示及销售过程中确实侵害了戴建峰的著作权。

视觉中国表示,涉案图片已在诉讼期间下架,并永久封禁相关供稿人账号,同时将完善内容审核流程,加强版权保护。

Meta 被曝为求增长而不择手段

据《时代》报道,Meta 再次陷入舆论漩涡。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法院近日公开的诉讼文件显示,该公司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严重失职,并长期隐瞒平台风险。

超过 1800 名原告,包括未成年人、家长、学区及州检察长,联合起诉 Meta、Snapchat 与 YouTube 等社交平台,指控其「不计后果地追求增长,无视产品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核心指控包括:

  • 高容忍度违规政策:前 Instagram 安全主管证词显示,涉及性交易的账户需违规 16 次才会被封禁,第 17 次才会处理,该标准远超行业常规;
  • 隐瞒研究结果:2019 年内部研究发现,用户停用 Facebook 与 Instagram 一周后,焦虑与抑郁显著缓解,但公司终止研究并在 2020 年国会质询中否认相关关联;
  • 放任陌生人接触未成年人:内部文件显示,青少年账户未默认隐私设置,导致每日高达 540 万次不当互动。直至 2024 年才全面推行隐私保护;
  • 蓄意吸引低龄用户:自 2017 年起,Meta 将获取青少年用户列为核心目标。2015 年 Instagram 已有 400 万 13 岁以下用户,2018 年调查显示近 40% 的 9-12 岁儿童每日使用该平台;
  • 搁置安全改进:隐藏点赞、禁用美颜滤镜等措施因影响广告收入与增长而被取消或推迟;
  • 自残与成瘾问题:内部调查显示,超过 8% 的 13-15 岁用户在一周内目睹自残或自杀威胁。2018 年研究发现 58% 用户存在「问题性使用」,但公开报告仅提及 3.1% 的重度用户。

Meta 发言人回应称,相关指控「断章取义、误导公众」,并强调公司十年来持续推出青少年保护功能,包括 2024 年上线的「Instagram 青少年账户」隐私设置与家长监管工具。

然而,原告律师指出,Meta 的策略与烟草公司引诱青少年成瘾如出一辙,凸显其在商业利益与用户安全之间的长期冲突。

💡 苏妈:我也不担心 AI 泡沫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AMD CEO 苏姿丰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她并不担心所谓的「AI 泡沫」,并强调「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多更危险」。

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苏姿丰正带领 AMD 全面转向 AI 芯片业务,力图在由英伟达主导的市场中抢占份额。

苏姿丰指出,人工智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AMD 必须将 AI 置于产品线核心。过去三年,公司市值已从 900 亿美元增长至超过 3350 亿美元,尽管近期股价有所回调,但其在数据中心和 AI 芯片市场的布局已初见成效。

她透露,AMD 最新一代 MI450 芯片已获得 OpenAI 与甲骨文的大规模订单,并计划在明年正式推出。

在融资安排方面,AMD 为确保与 OpenAI 达成合作,甚至承诺认股权证,使后者能以折扣价购买 AMD 高达 10% 的股份。

这类交易引发外界对 AI 热潮是否由不可持续融资支撑的担忧。然而,苏姿丰强调,当前阶段「不是站在一旁担心是否投资过多的时候」,她认为过度谨慎反而可能错失行业机遇。

而面对英伟达的强势地位,苏姿丰表示,AMD 将凭借价格优势和多样化合作伙伴关系切入市场。

她预测,到 2030 年,AI 与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 1 万亿美元,AMD 在该领域的营收将保持年均 80% 的增长,并在未来三至五年实现双位数市场份额。

有趣的是,上周英伟达 CEO 黄仁勋也曾在财报电话会上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关于 AI 泡沫的说法有很多,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情况(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截然不同。AI 正在改变现有的工作负载,并没有看到 AI 泡沫的存在。

新产品

一加 Ace 6T 真机今日公布

昨天,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公布了一加 Ace 6T 新机的多项亮点,并预告将在今日公布真机信息。

据其介绍,新机将定位「性能旗舰新选择」,并全球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 8 处理器,电池容量达到 8000mAh 以上,配备 100W 闪充;写入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支持 165Hz 超高帧游戏。

一加 Ace 6T 还将支持 3D 超声波指纹,标配 IP66/68/69/69K 满级防尘防水、全新「冰河散热系统」、旁路供电。另外新机还将提供原神神里绫华定制版本。

家庭机器人也能很可爱,Memo 亮相

Sunday Robotics 最近公开其新款家庭机器人 Memo,该机器人能够在开放式厨房中自主完成制作咖啡、清理餐桌以及装载洗碗机等家务。

Memo 的外形酷似电影《Wall-E》中的角色,拥有光洁的白色躯干、卡通化的面部以及一顶红色的棒球帽;它并非像常见人形机器人那样使用双腿,而是通过一个轮式平台移动,并利用中心立柱上下滑动来调节高度。

在实际演示中,Memo 展现了令人惊讶的操作细节。它不仅能按步骤完成填粉、压粉并启动浓缩咖啡机,还能在清理餐桌时展示出极高的技巧,单手同时抓取两只玻璃杯,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一只,再用手掌其余部分握住另一只。

和此前大热的 1x 做家务人形机器人不同,Memo 不依靠人工的远程控制,而是凭借着一双手套学习和训练所有的任务。

Sunday 的新办法是,训练时(靠人),他们不直接遥控机器人。相反,他们付钱给普通人,让他们戴上特制的「技能捕捉手套(Skill Capture Glove)」去做家务(比如洗碗、叠袜子)。

运行时(靠 AI),这些数据被喂给一个叫 ACT-1 的大模型。一旦训练完成,机器人 Memo 在用户家里干活时,是完全自主的,不需要任何人远程遥控它 。

目前,Memo 还在 beta 测试阶段,受邀请的用户可以免费把它带回家,同时帮助 Memo 学习更多的家用场景,收集训练数据。

三星首款三折叠即将上市

据多方信息获悉,三星首款三折折叠智能手机预计将于下月发布,三星线下授权门店已经开启预约,价格信息暂未公布。

此前,博主Evan Blass 曾透露,三星即将发布的三折叠新机将命名为「Galaxy Z TriFold」,其配备一块 6.5 英寸外屏,展开为 10 英寸内屏,峰值亮度分别为 2600nits 和 1600nits。

其还表示,Galaxy Z TriFold 机身厚度并不均匀,其三段折叠区域厚度分别为 3.9mm、4.0mm 和 4.2mm,整机厚度为 14mm。

其他方面,新机配备一枚 2 亿像素主摄,拥有 5600mAh 电池,支持 45W 有线快充。

新消费

法拉利博物馆有望落户北京

据北京发布消息,11 月 21 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举行招商推介会,火星人居科幻城、法拉利世界娱乐综合体等四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近百亿元:

  • 法拉利世界娱乐综合体是一个速度与激情交织、心跳与引擎共鸣的激情体验项目,包含世界速度最快的罗萨方程式过山车、电竞乐园、法拉利博物馆、法拉利俱乐部等多类业态。建成后将成为亚洲首家法拉利世界娱乐综合体,年客流量预计将达到 180 万人次。
  • 火星人居科幻城项目是国内首个集火星文化创意、航天科普教育、沉浸科普互动、太空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火星主题沉浸式体验基地。计划将于明年初启动建设,预计 2028 年底实现开园。
  • 飞向人马座-启航营地的实施、投资、合作运营三方达成战略合作,文化旅游区数智平台项目同步签约。

今年以来,文化旅游区密集「上新」,首旅集团总部入驻办公,城市运动中心成功摘地,环北交通枢纽试运营,3 家高端品牌酒店正式营业,「湾里」定档年底亮相。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产业促进处处长王玥表示,这不仅仅是几个酒店或商业体的开业,而是构建了一个「白天畅玩、夜晚流连、多日精彩」的文旅生态系统。一个具备完整丰富度假功能的文旅区已初步成型。

接下来,副中心文旅区还将推动萧太后河通航,形成「台湖演艺小镇—北京环球影城—张家湾古镇—大运河」的滨水活力走廊。

紫龙游戏回应「实习生出差抽中显卡要上交」

日前,一则关于「小伙出差时抽中大奖公司要求上交」的话题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引发热议。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海某公司的一名实习生李华(化名)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因公出差,在活动现场参与集章抽奖,意外抽中了一张价值约 3000 元的 GeForce RTX 5060 显卡。然而,随行的公司同事便告知他「显卡属于公司财产,财务已经知道了,需要上交」。

而据扬子晚报,11 月 20 日,李华告诉记者,在与公司多轮「约谈」后,虽然公司最终不再强行索要显卡,但也暗示他「另谋高就」。其也已提交了离职申请。

随着相关帖子在网络发酵,有部分网友将该事件与知名游戏公司紫龙游戏相关联。

11 月 22 日,紫龙游戏旗下天津紫龙奇点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与上海紫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官方澄清公告,明确指出该事件与本公司及全体员工无任何关联。

公告中,紫龙游戏经核查后郑重声明:集团内所有公司均未参加相关展会,因此网传的抽奖事件与「上海紫龙游戏公司、紫龙游戏及员工无任何法律关联、事实关联」。

紫龙游戏在公告中表示,不实信息的传播已对公司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在此期间,大量网友因误解对公司进行无端指责与恶意评论,部分言论构成名誉侵权;同时,公司招聘网站也遭到恶意围攻,严重干扰了正常招聘秩序。

高中毕业生伪造履历当上博导,江苏科技大学通报

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科技大学近日通报,学校「首席科学家」郭伟其实是个学术骗子。

据「江苏科技大学」官方微博消息,2025 年 9 月,学校收到教师郭某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经调查取证,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同时,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据悉,郭伟凭借「陕西高考状元」「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得主」「发表 170 余篇 SCI 论文」等伪造的唬人头衔和成就,于 2023 年成功进入江苏科技大学,并成为博士身份导师,组建团队进行所谓纳米材料研究。

好看的

华纳探索收购最新进度:多家巨头正式参与竞标

据守望好莱坞和 Deadline 报道,近期华纳争夺战、好莱坞又一剧变正经拉开帷幕了:派拉蒙、Comcast、Netflix 正式参与竞标,出价求全部/部分收购华纳兄弟探索。

Dealine 报道称,多个消息源证实了这三家出价一事。称此交易的非约束性报价截止于本周四,此后还会有一轮,即在讨论确定详细之后,会询问投标者是否要提交最终的约束性报价。

华纳方此前暗示他们相信此交易会在今年 12 月下旬也就是年底有一个结果。此后还有监管者批准等流程,预计要花至少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刚被天舞收购的派拉蒙在此事中一直最为积极,他们求购的是整个华纳兄弟探索,包括处境挣扎的电视网等;Netflix 和 Comcast 想要的是华纳的电影公司、流媒体部分。

《哪吒 2》不参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据新浪电影消息,日前奥斯卡公布最佳动画长片奖「符合参评资格」大名单,共 35 部,但不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即该片不会参评此奖项。《帕丁顿熊 3》《魔法蓝精灵》等影片也未出现。

新浪电影表示,不符合参评资格如无特殊原因则是两种情况:

  • 发行方未报名(《哪吒 2》北美由 CMC 和 A24 发行);
  • 未达到参评要求 (最著名的是「影片必须在纽约/洛杉矶上映一周」)。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 2》已在北美广泛上映,按理说应该符合。且符合参评资格名单中的一些影片如《疯狂动物城 2》等到现在还未上映,在期限内达到上映要求即可。

新版《呼啸山庄》电影发新海报

近日,艾默拉德 · 芬内尔执导、玛格特 · 罗比与雅各布 · 埃洛迪主演的新版《呼啸山庄》发布全新海报,突出「电闪雷鸣的爱情」主题。

海报风格延续此前宣传物料的统一视觉语言,进一步强化影片的哥特式定位。社交平台讨论集中在影片风格与演员表现,观众期待其区别于传统 BBC Classics 的改编方式。

该片由华纳兄弟影业发行,改编自艾米莉 · 勃朗特的同名小说,以哥特式氛围重新诠释经典爱情悲剧。其核心叙事围绕凯茜 · 恩肖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毁灭性情感,强调其对几代人产生的持久影响。影片将于 2026 年 2 月 13 日在北美上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ncsPRTJ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