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

9.28 万起!刚刚上市的零跑 Lafa5,不是无聊的家用车

在造车新势力这波浪潮里,零跑一直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如果说有的品牌靠「服务」起家,有的品牌靠「流量」活着,那零跑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一个闷头做题的书生。

过去两年,它靠着 C10、C11、C16 这些量大管饱的家用 SUV,硬生生把自己送上了月销 7 万台的高位,稳稳坐在了新势力销量的头把交椅上。

当大家以为零跑会继续在「家庭用车」这条稳妥的路上狂奔时,它却突然停下来,从身后掏出了一辆看起来不太安分的小车——零跑 Lafa5。

就在刚刚,零跑 Lafa5 正式上市,售价区间定在了 9.28-11.68 万元。

这是一辆很难被传统定义的车。它只有 4.4 米长,卖得不贵,却用上了激光雷达和 8295 芯片;它长着一副欧洲两厢车的面孔,骨子里却透着中国工程师对「技术平权」的执念。

两厢小车的参数博弈

在中国市场,造两厢车一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空间不如 SUV 实惠,气场不如轿车足。但 Lafa5 似乎想用一套独特的美学来打破这个魔咒。

首先是尺寸上的小心机。Lafa5 的车身长度只有 4430mm,非常紧凑,利于在城市里穿梭。但它的车宽却达到了的 1880mm,超过了不少中型 SUV。

越级的车宽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视觉上更低趴,配合 19 寸的轮毂,有了「钢炮」该有的扎实姿态;二是解决了两厢车后排坐三人时略显拥挤的通病。零跑官方给出的数据是 61.4% 的轴长比和 86% 的空间利用率,坐在后排,你很难相信这只是一辆 4.4 米的小车。

这种「短车身、长轴距、大车宽」的设计,其实就是在空间实用性和驾驶灵活性之间的取舍,零跑不想让你因为买了小车就牺牲掉载人的体验。

走进车内,你会看到熟悉的零跑风格,但也能发现不少新意。

最显眼的是智能化硬件的配置策略。在这个价位,大多数车企还在使用高通 8155 甚至性能更低的芯片,这本无可厚非。但零跑直接给 Lafa5 标配了 5nm 工艺的 8295 芯片,保证了这辆车在未来三五年的 OTA 升级中不会因为算力不足而掉队。

配合这颗芯片的是 Leapmotor OS 4.0 Plus 系统,支持双 AI 语音助手、声纹识别和四川话及粤语的识别,流畅度几乎没有槽点。

更有意思的是副驾前方的「魔术拓展坞」,配合 30 多种官方配件,为年轻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玩性,停车休息时,无论是放个小桌板吃外卖,还是挂个平板看剧,都比传统的仪表台要实用得多。

如果你觉得座舱的堆料还在意料之中,那底盘和三电系统的配置就真的有点不讲武德了。

Lafa5 基于零跑最新的 LEAP 3.5 架构打造,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能在 15 分钟内将电量从 10% 充至 80%,或者充电 5 分钟补充 200km 续航。

动力方面,新车采用后置后驱布局,搭载一台 160kW 的电机(入门版本为 132kW),峰值扭矩 240N·m,零百加速 6.4 秒(入门版本为 8.7 秒)。这个数据虽然算不上狂暴,但在电车的瞬时扭矩加持下,城市红绿灯起步已经足够崩掉绝大多数燃油车。

而且,后驱的特性加上 Stellantis 集团欧洲团队的底盘调校,让这辆车在过弯时有了难得的支撑性。

一位零跑相关人士对董车会表示,Lafa5 不像以前的零跑车型那样一味地软,而是多了一份紧致和韧性。这种驾驶质感的提升,是参数表上体现不出来的,但却是这辆车被称为「小钢炮」的底气所在。

更值得一提的是智驾。

Lafa5 的两个 Max 版本搭载了激光雷达和高通 8650 芯片,这让它具备了实现城市无图导航辅助巡航的能力。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下,它能识别红绿灯、斑马线和行人,自主通行。虽然它依然需要驾驶员时刻监管,但在 10 万元出头的两厢小车上聊城区辅助驾驶,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零跑,也有着它的浪漫

聊完参数,我想跳出这辆车本身,聊聊我们正在面对的这个市场。

如果你去了上周的广州车展,或许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各家的「三排大六座」。为了追求极致的空间和舒适,汽车仿佛在这个时代达成了某种枯燥的共识。大家都在比谁的车机更流畅,谁的语音助手更智能,谁的沙发更舒服,谁的算力更强。

这当然没有错,这是中国家庭用车的刚需。但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在感叹国产车配置越来越高的同时,内心多少也会感到一丝荒凉。一天下来,除了必要的报道工作,我连朋友圈都没发。

我们似乎正在失去那个汽车设计肆意挥洒的年代。在那个燃油车的黄金岁月里,汽车不仅仅是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的工具,更是一种情绪价值的容器,是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那时候,我们有钢炮,有双门跑车,有各种奇形怪状但性格鲜明的小车。而现在,由于电池布局和风阻的限制,汽车仿佛正在逐渐退化成千篇一律的电子家电。

正是在这种「正确但无聊」的背景下,零跑 Lafa5 的出现才显得尤为珍贵,甚至带有一丝反叛的意味。

Lafa5 并不完美,它可能无法像当年的经典车型那样瞬间成为图腾,但它至少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大家都忙着讨好一家老小的时代,零跑选择讨好那个「想开点不一样的车」的你。

这种反叛,对于零跑来说,其实是一次迟到了六年的回归。

2019 年,零跑推出的第一款量产车并不是什么这就好卖的 SUV,而是一辆名叫 S01 的双门轿跑。那是一辆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但也充满了争议和遗憾的车。那时候的零跑,想做「年轻人的大玩具」,想做「平民跑车」。但现实很骨感,S01 尚未成熟的造型和品牌力,让这家新势力差点倒在起跑线上。

▲ 零跑 S01

那次跌倒让零跑痛定思痛,转向了实用主义。T03 负责走量,C11、C10、C16 负责赚钱。零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极其务实的「全家桶」供应商,用性价比构筑了护城河,也在这个过程中赚到了钱,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但那个关于「驾驶乐趣」的念头,可能从来就没有在零跑的文化里消失过。现在的零跑,已经不是六年前那个捉襟见肘的初创公司了。它有技术储备,有资金支持,有供应链话语权。所以,Lafa5 不是什么「欧洲特供转内销」,它是零跑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对自己初心的某种回归。

这次零跑给出的 Slogan 是:

自己定义路。

这句话是说给 Lafa5 的潜在用户听的:你们依然有权利选择一种更自我、更鲜活的生活方式,不必被迫接受那些千篇一律的「街车」。在 Lafa5 上,加速、转向、声浪、踏板,你想怎么调就怎么调。

这句话也是说给零跑自己听的:在内卷的市场中,除了无休止地比拼性价比和尺寸,依然可以选择一条更难、但更有趣的路。

当然,Lafa5 注定不会像 C16 那样成为大众市场的万金油,如何让习惯了「大即是好」的消费者,去理解小车背后的价值?如何重建大家对国产两厢车的信心?这都需要时间去验证。

但无论如何,Lafa5 的出现,让我们在这个略显无聊的时代,多了一种「不无聊」的选择。这不仅是零跑的浪漫,也是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开始容纳多元文化的标志。

正如时尚总有周期,个性的回归终将到来。Lafa5 或许就是那个报春的信号。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9SCMg53
via IFTTT

小米 YU9 最快下月亮相,还有神秘房车项目曝光

小米汽车的产品矩阵正在加速扩张。

继 SUV 「昆仑」和 YU7 高性能版本 GT 车型后,小米汽车似乎还有一项名为「曼岛」的车型正在开发中。

消息最初来源于汽车博主 @ 小吕斯基在小红书上发布的一则笔记。

据该博主所述,小米「昆仑」并非单一车型,而是以平台化思路推出三个子型号:「昆仑 10」「昆仑 20」和「昆仑 30」,分别对标理想 L6、L8 与 L9,分别采用 70 度与 90 度两种电池,形成覆盖中大型家庭 SUV 市场的完整梯队。

「曼岛」的出现则更令人意外。根据爆料,「曼岛」搭载 95 度大容量电池包,CLTC 工况下纯电续航可达 600 公里。

其周边配置也显得较为与众不同,车辆不仅配备四台驱动电机和主动悬架系统,车内还有「衣柜」、「鞋架」、「30 寸大电视」等配置,并且「车内可站立」「车顶可睡觉」。

乍一看似乎真实性存疑,但随后微博有一位认证名称 @ 上海汽车报的博主转发了此消息,并称:「大概半个月前,我在一家汽车头部供应商那里听到了「曼岛」的信息,当时我还惊讶。现在这个爆料里也提到曼岛了,说明这个爆料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曼岛」是一座位于英格兰和爱尔兰之间的小岛,曼岛环岛机车耐力赛于每年 6 月份在该岛上举行,被称为「世界上最壮观最危险的摩托车赛事」,以此为项目命名,确实很符合小米的风格。

对于小米「曼岛」项目,目前业内普遍猜测,根据车内配置和「车内站立」、「车顶升降」等描述,小米「曼岛」有可能不是一款常规的旗舰车型,更像是一款房车。

如果小米真以「曼岛」切入房车领域,或将打开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蓝海市场。

尽管房车在中国市场渗透率极低,但近年来随着露营、自驾游等生活方式兴起,叠加电动车在静谧性、能源补给便利性等方面的优势,新能源房车正迎来潜在的发展窗口。

但与主流乘用车不同,房车对空间利用率、生活设施集成度、安全合规性等要求极高,且用户群体相对小众。

▲ 可升顶房车

此外在某论坛上,也有自称是小米汽车供应链内的人称,小米「曼岛」是一款以「1/2 人用车场景为主的大 SUV,两人用车不要很多座位,但是要有衣柜鞋柜换装去不同活动,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昆仑车型的其中一款。」

若按照这种使用场景来看,四电机与主动悬架的出现就显得合理了不少。

四电机可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在非铺装路面或复杂地形中提供更强通过性;主动悬架则既能提升越野稳定性,也能在驻车时降低车身高度,方便用户上下车或搭建露营设施。符合「曼岛」面向户外生态的定位。

▲ 描述有点像福特探险者

需要强调的是,截至目前,所有关于「曼岛」的信息均非官方披露,该项目大概率仍处于早期预研阶段,产品形态、技术参数乃至上市计划都存在较大变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产能爬坡与用户基础扩大,小米正从「打造爆款」迈向「构建生态」的新阶段。

相比之下,「昆仑」的进展更为明确。今年10月,雷军携小米汽车高管团队赴新疆参与高原测试,表明该车已进入工程样车或预生产阶段。当前研发重点正转向可靠性验证、动力与冷却系统调校、整车标定等关键环节。

此前 10 月份,雷军和一众小米汽车的高管赶赴新疆参加了「昆仑」的高原测试,意味着新车的开发已进入工程样车或预生产阶段。车辆的定位、技术路线和性能目标已基本定型,研发工作正转向可靠性、动力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整车标定等关键验证环节。

而按照小米之前的宣发和市场节奏,我们或许能在 12 月份举办的小米 17 Ultra 发布会上或者第 402 批工信部公告中看到「昆仑」的相关信息。

目前,已经可以确定,小米「昆仑」将是一款类似理想 L9 或问界 M9 的全尺寸 SUV,其将搭载将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车长预计超过 5.2 米。

但在之前的测试谍照中,能明显观察到,小米「昆仑」测试车顶部有一处明显隆起,从轮廓来看,像极了比亚迪灵鸢无人机系统的停机坪,也可能是可升降顶或露营舱装置。

毕竟,小米汽车一直在强调「为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你,打造一款与众不同的车」,小米「昆仑」或许并不会单单满足于「家用大车」的常规定位,这辆车身上依然在家用基础上兼顾年轻化,并体现性能和探索精神。

除「昆仑」外,小米现有车型也在持续迭代。

小米 SU7 将在明年迎来改款,并且有一款内部代号为 MS11-L 的新四门行政级轿车正在测试中。

该车目前被普遍称作 SU7 L,可以看作是小米 SU7 的加长版,其车身尺寸将达到约 5.2 米,并将大幅度改善后排空间,整车内饰风格也将由运动风格转向豪华风格。

▲ 小米 SU7 L 渲染图 图源:@SugarDesign

小米 YU7 的高性能版本 YU7 GT 也已经不止一次被拍到正在纽北赛道上做测试,其内部代号为 MX11-GT,整体造型比标准版更具运动感,预计马力会在 1000 匹以上,进一步强化小米在性能车领域的布局。

▲ 小米 YU7 GT 测试车

这些密集的产品动作背后,是小米汽车业务基本面的初步稳固。根据小米集团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经营盈利,经营利润达 7 亿元;汽车业务收入 283 亿元,同比增长 197.9%;季度交付量达 10.88 万辆,环比增长 33.8%。

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已跨越「能否造出车、能否交付」的初始阶段,正迈向「能否持续盈利、能否支撑多元产品线」的新考验。

从爆款 SU7 起步,到如今覆盖家用、性能、户外、豪华等多个细分市场的矩阵雏形,小米汽车的战略重心正从「打造单一成功产品」转向「构建可持续的智能出行生态」。

(封面为豆包 AI 生成的假想图。)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rQWLxK
via IFTTT

华为Mate 80系列,回答了珠峰脚下最出名的问题

1924 年,珠穆朗玛峰脚下。

《纽约时报》的记者追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为何要以身犯险、执着于攀登那座死寂的雪山时,他留下了一句回荡百年的低语: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它在那里。

那是人类对「极境」最原始的冲动,这种冲动,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轰鸣,化作了我们手中的工具,从登山镐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工具的形态在变,但内核未变——

手机,早已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是现代人的「数字器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探索未知的权杖。

11 月 25 日,当华为Mate 80系列正式亮相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一款电子产品的迭代,也是一种久违的、关于「探索者」精神的回归。

在手机逐步同质化的红海里,它选择了一条通往无人区的路,并在那里,留下了两枚清晰的足迹。

当设计越来越乱,华为选择回归秩序

探索的第一步,往往是从对抗混乱开始的。

如果把视线拉回当下的手机市场,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一边在技术上狂飙突进,一边却在设计上陷入了「熵增」。

为了追求更激进的影像参数,摄像头模组越来越大,元器件塞得越来越满,可以说,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设计,大多数是妥协的——先让渡于功能,再乞求于美感。

这种妥协带来的代价是设计语言的崩塌:一代一个样,家族基因在混乱中逐渐模糊。

那有什么标准,可以同时承载性能野心、家族传承和美学需求呢?

华为的答案,是对称。

德国数学家赫尔曼·外尔在他的经典著作《对称》中,给了这种充满规整感的结构一个宏大的定义:

对称,是人类试图去理解和创造秩序、美与完美的一个理念。

回顾华为Mate 系列的历史,就是一部建立秩序的进化史——

Mate 20系列,源自超跑车灯的经典设计,规整地落于中轴;Mate 40系列,我们熟悉的星环设计横空出世,象征着宇宙的星环将愈发强悍的影像组件包容其中,并延续至今。

▲ 华为Mate 40系列的经典星环设计

华为始终在方寸之间,坚持着中轴对称的设计逻辑,并传承着逻辑中潜藏的美。

真正的设计,不是不能做加法,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秩序与传承,而对称,便赋予了这种秩序一种万物稳固的底气。

到了华为Mate 80系列,这种秩序感被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这一次,华为没有停留在星环的舒适区,而是再次破圈,带来了全新的「双环设计」——机身中轴线上,出现了又一枚显眼的圆环。

初看,你依旧可以一眼认出这是华为中轴对称基因的延续——大气、沉稳且庄重,但当你凝视那两个交叠的圆环时,你会读出一种新的、动态的张力。

在纵向的维度上,双环一上一下,形成向上攀登的两枚足迹。试着想象一下,在从未有人涉足的皑皑雪原之上,这交叠的双环,便是先行者留下的第一行印记,把探索的精神内核,具象化为了一个颇具动感的故事——关于出发,在无路之处走出路来。

而在横向的维度上,当你转动手机,视角随之流转,这组双环便化作了神秘的无限符号 ∞,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隐喻,它象征着 Mate 系列对技术边界与美学高度的探索,未有穷期。

一显,是足迹,代表着当下的勇气;一隐,是无限,昭示着未来的可能,至此,Mate 80系列的双环,将无限探索这一抽象概念,凝练为最直观的视觉语言。

这个静止的几何符号,被赋予了关于时间的动能——它是出发的信号,也是行动的证明;是踏入无人区的第一步,继而迈出探索未来的无数步。

以至刚之躯,赴极境之约

有了探索的野心,还得有一副能扛得住风雨的筋骨。

公元前 190 年,爱琴海的悬崖之巅。

一尊名为《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的雕塑被特意安置在这里,直面大海,迎着狂暴的西北风,一站,便是六个世纪的惊涛骇浪。

为什么这些古希腊的石头能穿越千年,依然给人以震撼的美感?

除了本身的做工、形态之外,还有一种力量美、强度美,这种核心的美,支撑它可以跨越数百年的雨打风吹日晒。在手机这样的耐用消费品世界里,逻辑亦是如此——很多时候,强度,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美学。

在这个维度上,华为Mate 80 Pro Max 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凭借一己之力,在行业内掀起了一场「全金属风暴」。

它是 5G 时代唯一一款敢于采用全金属设计的旗舰手机。

十年前,金属曾是旗舰标配,但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信号复杂度的提升,以及无线充电的普及,金属因为其物理上的屏蔽属性逐渐退场,我们习惯了玻璃的易碎与素皮的磨损,渐渐遗忘了金属那绝对可靠的坚韧。

这种遗忘,本质上是一种妥协。

为了打破物理魔咒,华为祭出了全金属玄武架构,从结构到防护的层层强化,让 Mate 80 Pro Max 拥有了如那尊希腊雕塑般抵抗风雨的底气。

但更令人惊叹的,是华为处理这块金属的方式——在硬度与温度之间,找到了第三种解法。

通过金属光绘微纹工艺,华为突破了传统金属加工的边界,数十万个光学级精密微结构被雕刻在背板之上,当你第一次指尖触碰它,预想中属于金属的冰冷并未袭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丝绸、又似玉石的温润触感。

光影流转间,机身流淌着星流影集般的动态光影;「Mate」 Logo 被内敛地藏于特定角度下,若隐若现。

看着硬,摸着软;视觉是冷冽金属,触感却如温润玉石,从微末中探索极致,从而解决行业难题,建立起属于智能手机的强度美,这是华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美学辩证法。

但,我们为什么需要一副如此坚强的躯壳?

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坚若磐石的全金属机身,是我们「抵达极境的凭仗」,而「抵达极境后的收获」,就流淌在机身背后。

色彩,是光线的游戏,也是勇敢的勋章,华为 Mate 系列在色彩美学上,一直遵循着探索的叙事逻辑——向自然借色。

从 Mate 40 的秋日胡杨到 Mate 60 的雅川青,每一个配色背后,都站着一片山川湖海。

▲ 华为Mate 60系列雅川青

这一次,随着双环设计的脚步,Mate 80系列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极境」。

Mate 80 和 Mate 80 Pro 从自然界的宏大景观中汲取灵感,带来了云杉绿、雪域白、曜石黑、晨曦金。

云杉绿取自生长在海拔 3000 米之上,历经风霜依然苍劲的针叶林,透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雪域白,去除了工业白漆的燥意,还原了阳光照射在千年积雪上的那种纯净与圣洁。




而在 Mate 80 Pro Max 上,这种色彩叙事被推向了高潮——华为将视线投向了更遥远的极地,带来了四款「极境之色」:极光青、极昼金、极地银、极夜黑。

极光青,复刻了极夜苍穹下,那抹变幻莫测的欧若拉之光,神秘而难以捕捉;极地银,如同冰川折射出的冷冽光辉,纯粹而锋利。

而极昼金与极夜黑,则定格了极境的一体两面:前者是午夜太阳洒在冰原上的一抹神圣暖意,后者则是极寒世界沉浸于深邃暗夜的厚重与神秘。

色彩,是一种跨越语言、种族与文明的通感,在这个被钢筋水泥包裹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那一抹来自极境的亮色,提醒我们世界依然辽阔。

带上最坚硬的装备,去把世界尽头的风景装进口袋,然后继续向前,探索下一个极境。

致敬无畏探索的勇气

每个人心中,总能选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

华为 Mate 系列也不例外,翻开 Mate 系列的编年史,你会看到清晰的精神脉络:

Mate 40系列-致敬生命的顽强;
Mate 50系列-致敬极境中的敢为;
Mate 60系列-致敬奔腾不息的力量;
Mate 70系列-致敬交融共生的力量;

时间来到 2025 年,技术进入深水区、世界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华为Mate 80系列的选择是什么?

11 月 25 日,那首改编版《篇章》的旋律在发布会上响起,交响乐的厚重与电声乐队的激昂交织在一起,便是最好的答案——「实力破圈,开启新篇」

如果说无限探索是 Mate 的内核,那么这一代的使命,便是从单点突破走向引领未来。

中轴线上的双环,是指引方向的图腾;坚韧的全金属机身,是抵抗风暴的底气;取自极境的颜色,是探索路途的收获——这种形与意的深度契合,使得「共赴」的愿景,在 Mate 80系列身上完美自洽。

新篇已启,华为Mate 80系列选择了致敬无畏探索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我想把时钟再次拨回 1924 年,回到那个被风雪笼罩的珠峰脚下。当乔治·马洛里说出那句「因为它在那里」的时候,曾有人批评,这是一种征服者的傲慢。

但我认为,还有另一种更温柔的理解——在这个回答里,「它」 指的不仅仅是那座物理意义上的 8848 米高峰,而是人类认知边界之外的空白。

因为那里有空白,所以我们需要去填充;因为那里有沉默,所以我们需要去聆听。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不断向未知与极境探索的历史,我们制造工具、打磨石斧、冶炼金属,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把感知的触角,伸向更远的地方。

工具的演进,其实就是人类勇气的容器。

千百年来,我们不断扩展着这个容器的边界,海洋不再是阻碍,天空不再是禁区,当天堑变通途,甚至连宇宙深处也有了人类的脚印时,华为Mate 80系列将视线收回,给出了一个更为个人的理解:

在这个时代,探索不再局限于物理维度的宏大叙事,而是回归到了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所谓的「极境」,未必是海拔 8848 米的高山。它可能只是你在按下快门时捕捉到的那一瞬悸动,也可能是你决定走出舒适区、迈向未知的那个微小瞬间。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探索者。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ieQ6dfX
via IFTTT

2025年11月26日星期三

早报|苹果有望超过三星,重回全球手机第一/已获3C认证移动电源将不受新标准影响/前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成员加入小米

cover

🔋

充电宝牵头指定单位:已获 3C 认证移动电源不受新标准影响

😯

苹果 AI 在华推进新动向:投诉页面短暂上线

📱

华杉未按时向罗永浩道歉,后者也未公布录音

🍏

消息称苹果将超越三星,重回全球第一

💰

MEGA 召回导致理想损失超 11 亿元

🤖

OpenAI 否认 ChatGPT 怂恿 16 岁少年自杀

👋

前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成员加入小米

🔌

原极氪 CMO 关海涛确认回归荣耀

❓

特斯拉副总裁否认「供应链去中国化」

🔥

阿里千问与夸克 AI 浏览器宣布深度融合

💡

前 OpenAI 首席科学家:仅扩大算力不足以推动 AI 发展

👾

高通发布第五代骁龙 8

🔑

广州官方公布「叉烧」英文名

🎮

Xbox × Crocs 推出联名款洞洞鞋

重磅

充电宝牵头指定单位:已获 3C 认证移动电源不受新标准影响

日前,《蓝鲸新闻》(财联社)发布的《独家|「史上最严」充电宝安全标准曝光,3C 认证全面失效,近七成现有产能面临淘汰》一文,部分内容引发关注。

针对上述文章,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官方公众号「赛西安全」发文进行解答及回应。

电子标准院表示,报道中提到的「2026 年 2 月正式发布,同年 6 月起实施」尚未确定,按照惯例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后的过渡期一般为 6 至 12 个月,本标准会根据各方建议选择合适的过渡期后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我国现有政策和法规,对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已经获得 CCC 认证的移动电源产品,本标准发布后将不受影响,消费者可以继续持有和使用。

同时电子标准院表示,报道中部分内容(例如关于「主管部门表态」「强制认证」等内容为引用个别企业人员的理解)与我国的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等并不相符。

电子标准院也表示,其依然对该媒体以及相关企业人员对本次标准的关注表示感谢。

电子标准院强调,本次标准的制定目的是提高移动电源产品质量水平、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制定过程中会综合考虑产业界和消费者的呼声,同时进行大量行业调研和专家研讨,并且组织企业和实验室进行充分试验验证,还会向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征求意见,确保标准的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行。

据悉,新版移动电源标准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尚未定稿。

大公司

苹果 AI 在华推进新动向:投诉页面短暂上线

昨日,苹果 Apple 智能入华进程最近出现了更多新动向:

近日苹果官网上线了一份 Apple Intelligence 反馈表单,手机号必须填写中国大陆的 +86 电话号码。表中可以反馈 Apple 智能的限制、隐私敏感信息、一般功能问题、内容安全四类。

而据分析,该表单主要面向位于中国大陆的苹果用户,而非新加坡等其他使用中文的地区。

据悉,iOS 26.2 将是在今年结束前发布的最后一版系统更新,但目前还没有看到确切证据表明苹果 Apple Intelligence 会在该版本中加入对中国地区的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页面的域名由阿里巴巴运营,IP 显示为上海。而此前曾有报道表示,国行版 Apple Intelligence 大语言模型由阿里通义千问提供。

但目前相关网页已下线。

华杉未按时向罗永浩道歉,后者也未公布录音

近期,华与华创始人华杉称「西贝被算计」,其表示西贝是中国餐饮业的天花板,无论对顾客还是对员工,都是诚心诚意做到极致。被诱入黑白颠倒的网络罗刹国,被人算计。

而在昨日凌晨,罗永浩转发华杉相关内容并表示「谁诱的?谁算计了?你想干什么?你要是说不清楚,我就公布录音了。」

在昨日中午,罗永浩直接发文表示「西贝正在整改,这次跟西贝无关,是我和华杉之间的事。」并要求华杉在昨日下午六点前公开道歉。同时罗永浩还强调:

如果华杉没有在微博公开道歉,未来中国的市场公关行业应该不会有人再记得华与华了,只记得罗与华。

但截至昨日下午六点,双方均未做出进一步回应。

据信息显示,西贝是华与华第一个餐饮类的客户,华与华和西贝从 2013 年便开启了合作。 华与华为西贝莜面村打造了超级符号「I♥莜」,推动了西贝莜面村品牌系统整体升级。

消息称苹果将超越三星,重回全球第一

据彭博社援引数据机构「Counterpoint」消息报道,苹果有望时隔十余年击败三星,重回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报道指出,今年 9 月新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在中美两地都广受欢迎,吸引了不少用户升级,因此两地市场的年销售额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据数码闲聊站此前消息,iPhone 17 系列目前已完成中国市场 1000 万的激活量。

Counterpoint 预测,iPhone 的 2025 年出货量将增长 10%,作为对比,三星为 4.6%。同时,据机构预测,iPhone 将会占据 19.4% 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而这也是苹果自 2011 年后重回榜首。

机构还指出,苹果的顶级智能手机销售商地位将会保持到 2029 年;接下来,将于明年发布的折叠屏 iPhone 以及 2027 年全新设计的 iPhone 都还会继续扩大优势。

MEGA 召回导致理想损失超 11 亿元

11 月 26 日,理想汽车公布 2025 第三季度财报:

营收 274 亿元,同比下跌 36.2%;净亏损为 6.2 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 28 亿元,由盈转亏。

据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16.3%,为 44.69 亿元;而在剔除 MEGA 车型召回支出影响,毛利率则为 20.4%。由此推算,MEGA 召回事件导致理想汽车在该季度损失约 11 亿元。

今年 10 月,理想汽车宣布召回 11411 辆 MEGA,将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等部件,主要因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导致动力电池热失控风险。

在财报电话会上,理想 CFO 李铁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回答:

理想将此次召回事件认定为期后事项,因此会把相关成本计入最近可核算的三季度财报中,同时这对理想的成本控制中心来说是一项不小的压力。

会上,理想总裁马东辉还表示,目前理想 i8 和 i6 正处于产能爬坡、交付提速与市场渗透的关键阶段。其透露,预计到明年年初,i6 的月产能将稳步提升至 2 万台。

而在自研芯片方面,马东辉透露,搭载自研 M100 芯片的控制器正处于大规模系统测试阶段,预计明年启动商业化落地。

据悉,该芯片与理想自研的基础模型编译器及软件系统协同开发,未来搭载于新一代 VLA 自动驾驶系统时,其性价比有望达到当前高端芯片的三倍以上。

另外,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日前也宣布,将发布理想 AI 智能眼镜,并号称「是理想最好的人工智能附件」。李想还表示,理想 AI 音箱也在考虑之内,希望理想的 AI 能力实现在理想汽车用户中更全面的覆盖。

OpenAI 否认 ChatGPT 怂恿 16 岁少年自杀

据彭博社报道,OpenAI 就一起指控 ChatGPT 怂恿 16 岁少年 Adam Raine 自杀的诉讼作出回应,并表示聊天记录显示 ChatGPT 累计发出超过 100 次寻求帮助的提醒。

报道指出,OpenAI 在提交给法院的文件中表示,Adam Raine 的离世令人痛心,不过完整聊天记录表明,ChatGPT 与悲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据文件显示,Adam Raine 在对话中说明,自己在使用 ChatGPT 之前的多年里已经反复出现自我伤害倾向,包括持续浮现的自杀念头和自杀想法。

而 OpenAI 方面表示,ChatGPT 在多次对话中建议 Adam Raine 联系危机干预机构以及生活中可信赖的人,总次数超过 100 次。文件同时显示,Adam Raine 在离世前的数周与数天曾告诉 ChatGPT,自己持续向周围的重要关系人求助,但求助始终未得到回应。

据悉,Adam Raine 的家人 8 月向法院起诉 OpenAI 与奥尔特曼,指控 ChatGPT 提供了打结方式并表示可以协助撰写遗书。

在诉讼曝光后,OpenAI 于今年 9 月宣布对 ChatGPT 作出多项调整,包括让家长能够限制青少年使用方式,并在 ChatGPT 识别青少年可能情绪异常时向家长发出提示。

前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成员加入小米

图自卢泽文小红书(Zach 卢泽宇)

日前,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团队成员卢泽宇在个人账号宣布,正式加入小米机器人灵巧手团队,并担任负责人。

据卢泽宇自己介绍,其此前在 Optimus 灵巧手团队工作了两年多,并且博士期间也一直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

据领英界面显示,其主要负责 Optimus 机器人的手部设计,涉及触觉传感器开发、灵巧抓取与操作、手部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

卢泽宇表示,希望能在小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同学一起加速灵巧手技术路径收敛和工程化落地。

据公开信息显示,小米对机器人的探索已有四年。2021 年 8 月,小米机器人实验室成立,专注于仿生机器人技术研发。同年 9 月,时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提出筹建「机器人开源社区」,推动技术共享与行业协作。

小米于 2022 年 8 月曾推出过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铁大),主要应用于家庭护理与陪伴场景。

另外,小米近期还公布了具身大模型「MiMo-Embodied」,该模型成为业界首个成功打通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的跨域具身基座模型。

原极氪 CMO 关海涛确认回归荣耀

据多方报道,原极氪汽车首席品牌官(CMO)关海涛近日回归荣耀,负责全球市场营销。

据悉,关海涛正式入职荣耀 Marketing 与销售服务部下辖的「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面向海外市场营销和机关营销能力建设。

其将作为该部门负责人向荣耀 Marketing 与销售服务部总裁及品牌营销部总裁两个一级部门总裁双线汇报工作。

资料显示,关海涛曾供职于伊利、腾讯等,2018 年入职华为,曾担任荣耀业务部营销部副部长、中国区 CMO、中国区电商部部长等职,2023 年 9 月加入极氪。

特斯拉副总裁否认「供应链去中国化」

近期,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特斯拉要求供应商在北美制造环节排除中国零部件」。

对于上述报道,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昨日发文表示:

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Tesla 全球各生产基地的供应商选择都采用同样严格、客观的标准,完全基于质量、总成本、技术能力成熟度以及长期供货连续性。供应商的原产国或地理来源不构成排除性标准。

同时陶琳还转发了此前发布的内容。据其透露,特斯拉已和中国本土的 400 多家供应链伙伴们一起,追求最好的品质、最高的效率和最优的成本,为国内、亚太和欧洲市场的数百万用户打造最棒的产品。

据悉,特斯拉每一辆 Model 3 和焕新 Model Y 上,超过 95% 的零件都产自中国。

阿里千问与夸克 AI 浏览器宣布深度融合

11 月 26 日,阿里千问与全新的夸克 AI 浏览器深度融合,成为具备全局能力的的桌面级智能助理。

据悉,全新的夸克 AI 浏览器是阿里「千问项目」的关键落子,旨在把浏览器打造为下一阶段千问能力的核心载体。

据官方介绍,千问深度内嵌于夸克惯有的简约界面,用户在首页搜索框和侧边栏可直接调用千问,无需切换标签页便可完成「边浏览边对话、边看边总结、即问即答」的流畅交互。

用户还可选择将千问「常驻桌面」。在无需打开夸克 AI 浏览器的情况下,用户可直接唤起六大「千问智能套件」能力——读屏、快捷框、侧边栏、悬浮球、划词和截屏,将 AI 能力贯穿于搜索、阅读、文档撰写、文件处理等高频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据接近项目的人士透露,夸克 AI 浏览器在电脑上的安装量高达 1.1 亿。

🔗 我们也对全面升级的夸克 AI 浏览器进行了体验:夸克 AI 浏览器全面升级,可随时唤起千问

腾讯混元 3D 创作引擎推出国际站

11 月 26 日,腾讯混元 3D 创作引擎正式推出国际站,面向国际用户开放。同时,混元 3D 模型 API 在腾讯云国际站上线,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可以通过该接口快捷接入模型能力。

据悉,混元 3D 模型是腾讯自研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也是腾讯混元系列模型中最能打的模型之一,在国内外开发者和 3D 创作人群中积累了不错的口碑。

截至目前,混元 3D 模型社区下载量超 300 万,是全球最受欢迎的 3D 开源模型。

自 2024 年 11 月开源首代模型以来,混元 3D 系列模型已迭代多个版本,生成效果、建模精度不断提升。

目前该系列模型已经发展出两条技术路线:一是侧重于高质量 3D 资产生产的 Hunyuan3D(物体生成),二是侧重于大场景和交互式环境构建的 HunyuanWorld(世界模型)。

其中 Hunyuan3D 3.0 版本,首创 3D-DiT 分级雕刻模型,解决整体结构与局部细节两大生成难点,建模精度较前代版本提升 3 倍,支持 1536³几何分辨率与 36 亿体素超高清建模,效果保持业界 SOTA。

混元 3D 平台还提供了专业级的模型编辑与调整能力,支持 OBJ、GLB 等主流 3D 格式输出,可无缝集成到 Unity、Unreal Engine、Blender 等专业软件中,适配多种专业工作流程,让生成的 3D 资产能马上投入到实际项目使用。

滴滴三季度日均订单破 5000 万单

11 月 26 日,滴滴在其官网发布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延续了此前增长态势,三季度滴滴订单量和 GTV 仍保持双位数的稳定增长:

滴滴核心平台(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订单量达 46.85 亿单,同比增长 13.8%,季度日均订单量首次突破 5000 万单。

其中,中国出行同比增长 10.7% 至 35.23 亿单,日均 3830 万单;国际业务同比增长 24.3% 至 11.62 亿单,日均 1263 万单。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长,滴滴三季度 GTV 规模达到 1158 亿元,实现净利润 15 亿元。

💡 前 OpenAI 首席科学家:仅扩大算力不足以推动 AI 发展

在隐退许久并创立新公司 SSI(Safe Superintelligence)后,前 OpenAI 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用一种极其冷静的语调,宣告「Scaling 的时代结束了,我们重新回到了研究时代。」

🔗 相关阅读:Ilya 罕见发声:Scaling 时代已结束,我们对 AGI 的定义可能全错了|附中字访谈视频

最近一场 Ilya 与 Dwarkesh Patel 的深度对话中,他不仅给出了,对于 AI 未来的技术路线图,更重要的是,他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现在的 AI 即使再强,也依然不像人。

现阶段,各种科技公司都投入巨额用于购买 AI 芯片和建设数据中心,以实质上改进他们的 AI 工具——无论是 LLM 还是图像生成模型。俗话说,「算力越强或训练数据越多,你的 AI 工具就越智能。」

对此,Ilya 表示,在过去大约五年里,这种「配方」产生了显著成果。对于公司来说,这种方法也是高效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简单且「风险极低」的投资资源方式,相比之下,将资金投入可能毫无结果的研究则不然。

然而,Ilya 也很残忍地认为,这种方法已经走到了尽头,「数据是有限的,而且组织已经能够获得大量的计算能力。」

Ilya 并未否定计算能力的需求,他强调计算能力对于研究仍然必要,并且在一个所有主要组织都在遵循相同范式运作的行业中,算力可以成为「重要的差异化因素」之一。

Ilya 提到,需要更多研究的领域之一是让模型具备泛化能力——即像人类一样,通过少量信息或示例进行学习。

他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泛化能力远不如人类。「这非常明显。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

新产品

vivo S50 系列新增多种 Live 图玩法

昨日,vivo 产品经理韩伯啸发文透露,新机 S50 系列将提供更多 Live 图玩法:

  • 行业首发「高光慢动作运镜」:支持慢动作+画面变焦,能够一键出片;
  • 变焦运镜:支持变焦 Live 图拍摄。

据韩伯啸此前透露,vivo S50 系列全系搭载索尼 IMX882 大底潜望长焦,搭载旗舰同款的清透自然人像算法。新机还将支持 3D 超声波指纹解锁,配备 IP69+IP68 级防尘防水。

性能方面,vivo S50 Pro mini 配备骁龙 8 Gen 5、LPDDR5x、UFS4.1。

TRAE 中国版 SOLO 模式上线

11 月 25 日,TRAE 中国版 SOLO 模式上线,内置智能体 SOLO Coder,并支持更大上下文窗口;当前已按照 TRAE 中国版等待名单上的顺序逐步开放给用户免费使用。

据介绍,SOLO Coder 能更好地支持专业开发者进行 1-N 类型复杂项目的开发。其支持 Plan:

使用 @SOLO Coder 时打开 Plan 发送请求,AI 会先输出开发计划至文档窗口;不满意可以拒绝或者让 AI 修改调整,直到满意后点击 「执行」 才进一步开发。

同时 SOLO Coder 还可智能调度多智能体,支持智能创建(输入短描述生成完整内容)或手动创建智能体。配置后,SOLO Coder 作为主智能体,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会自动调用不同智能体,更清晰地拆分和隔离不同的精细化任务;用户也可以在 Prompt 中明确指定调用的智能体。

界面方面,TRAE 中国版 SOLO 模式采用全新三栏布局,左侧是新增的多任务窗口,中间是对话流,右边为工具面板。SOLO 支持多任务并行,同时开发不同功能模块。

另外,TRAE 中国版 SOLO 模式内置代码变更(DiffView)工具,支持上下文管理。

高通发布第五代骁龙 8

昨日,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推出第五代骁龙 8 移动平台(骁龙 8 Gen 5)。

据介绍,骁龙 8 Gen 5 采用 3nm 工艺制程,配备高通第三代 Oryon CPU(包括 2 个主频为 3.8 GHz 的 prime 核心和 6 个 3.32GHz 的性能核心)。

官方表示,骁龙 8 Gen 5 性能提升高达 36%、网页浏览响应速度提升 76%。除了性能强大的 CPU,高通 Adreno GPU 采用创新的切片架构,支持更高的时钟速度,更将游戏和图形处理性能提升 11%。

另外,骁龙 8 Gen 5 还搭载了高通的 Hexagon NPU,与骁龙 8 Gen 3 相比,在 AI 任务上提升了 46%,支持设备端 AI 和多模态输入。

据悉,一加 Ace6T 将全球首发高通骁龙 8 Gen 5。

新消费

广州官方公布「叉烧」英文名

据广州日报消息,广州市委外办日前正式发布《广州市公共场所英文标识译写规范》(2025 版)(简称《规范》)。

为精准对接广州新形势下日益频繁的涉外交往需求,《规范》对 2022 版规范进行系统性升级,进一步优化城市语言环境,让公共标识指引更清晰易懂,全面提升广州国际化形象与涉外服务质效。

据悉,《规范》聚焦九大重点领域,涵盖通则、市政交通、文旅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餐饮住宿、商业金融、政务九大部分的公共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规范》深度融入广州本土文化基因,在市政交通、文旅娱乐、餐饮住宿等场景,系统补充广州城市道路、经典粤菜、特色景点等标识译写规范。

比如:经典粤菜叉烧保留其原译名「Char Siu」;而馄饨则保留其原拼写方式,译作「Wonton」。

而针对百年老店店名的翻译,《规范》则提出,先用汉语拼音拼写其全称,然后再用英文译写其性质或产品:比如,陶陶居应当译作「Tao Tao Ju Restaurant 」。

Xbox × Crocs 推出联名款洞洞鞋

昨天,微软官方宣布,与洞洞鞋品牌 Crocs 推出 Xbox 联名款产品。

本次推出的联名款洞洞鞋采用 Xbox 手柄风格,左右脚都拥有摇杆、XYBA 按键等手柄元素,整体采用黑绿配色。

目前 Crocs 官方已上架 Xbox 联名款洞洞鞋,同时包括《光环》《魔兽世界》等多款游戏的挂饰。

抖音电商开启直播诈骗专项治理行动

据「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消息,日前,抖音电商发现少数达人直播间出现多种典型诈骗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虚假宣传高收益付费课程、诱导至第三方平台交易、虚构商品价值等。

为进一步规范直播电商生态环境,提升平台信任度和保证消费者权益,抖音电商开展「直播诈骗引流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相关直播违规行为。

据其介绍,平台将一如既往地加强日常巡查力度,确保站内交易行为的合规、透明。同步还公示了本次治理行动的典型违规案例:

  • 虚假高收益课程与工具引流:部分达人展示高流量 AI 视频作为噱头,以低价诱导消费者购买视频课程及附赠的 AI 工具,或展示高单量店铺,宣称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后能够获得显著高收益,且强调学习门槛低、上手快。消费者购买相关课程后,部分达人再以「AI 工具转赠」、一对一教授如何无货源开店或投资名义,将消费者引流至第三方平台进行多次诈骗。
  • 虚假材质暗示与低价诱导销售:部分达人通过口播暗示商品材质为黄金、铂金等高价值材料,并以远低于市场价的超低价格进行售卖。这类误导行为不仅违反了平台规则,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
  • 虚假人设包装与低价诱导购买:部分达人在直播过程中通过夸大个人身份背景,暗示自己具有某种社会身份或行业地位,伪造虚假人设,借此为其销售的虚假「高价值」商品背书,同时又经常以超低价进行促销,诱导消费者以超低价购买所谓「高价值」商品。

抖音电商方面表示,综合以上案例,请广大商家和达人在直播过程中务必规范直播话术,避免使用任何夸大付费课程高收益、引流至第三方平台诈骗投资、以过度包装人设诱导消费、误导材质等不当手段交易,坚守合规经营的底线,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与服务。

好看的

中国台湾抗日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上下部官宣定档

日前,中国台湾抗日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上下部官宣定档:

《赛德克·巴莱(上)》将于 12 月 12 日上映,《赛德克·巴莱(下)》将于 12 月 13 日上映。

影片讲述了中国台湾人民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时,不甘屈辱、奋起反杀的血性故事。影片曾提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

电影由魏德圣编剧并执导,林庆台、马志翔、温岚、安藤政信、河原萨布、徐诣帆、罗美玲等主演。

电影《岁岁平安》发布定档预告

日前,电影《岁岁平安》发布定档预告,将于 12 月 16 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影片讲述由刘岁岁(段奥娟饰)和母亲李枚(刘威葳饰)之间相互试探、充满愧疚与博弈的情感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段奥娟凭借此片获得第 38 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动画电影《奇迹梦之队》发布新预告

据新浪电影消息,NBA 球星史蒂芬·库里首次担任制片人的动画电影《奇迹梦之队》发布新预告。

电影讲述梦想成为职业球手的小山羊威尔,虽然天生身材矮小,却凭借球技进入梦寐以求的球队。然而这支梦中情队赛绩成绩堪忧,面对来自队友的质疑与对手的嘲讽,他不断创造新奇迹的故事。

影片由由 Tyree Dillihay 执导,斯蒂芬·库里担任制片人,配音阵容涵盖凯莱布·麦克劳克林、加布里埃尔·尤尼恩及库里本人;将于 2026 年 2 月 13 日北美上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BA12THa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