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

Sonos 新品计划曝光,旧款 Playbar 将迎来新的小伙伴?

2018 年,是智能音箱阵营再进一步扩张的一年。

除了 Google、亚马逊和苹果,不少音频厂商也投入到智能音箱的市场中,推出了不少整合智能助手的产品。

而在音频厂商中,定位在新派家居音频领域上的 Sonos,借助自家的无线整合平台和技术,迅速将整个「客厅影院」智能化。当中,后续加入的 Sonos Beam 和 Sonos One 起到了主导作用。

话虽如此,Sonos 系统的智能化进程是提上来了,但在音频、技术支持的方向上还是走得慢了一点。面对大部分家用音频厂商都开始加入 Dolby Atmos 阵营、支持更多声道的升级时,Sonos 似乎还有一点原地踏步的感觉。

DSC03510

虽然,Sonos Beam 的加入让整个系统多了一点变化和适应力,但它毕竟只是一款定位在小户型家庭所使用的产品。如果要说的是一款刷新 Sonos 客厅影院整体水平的产品,那我们还是只能把目光放在 PLAYBAR、PLAYBASE 这两条产品线上。

现在有消息指出,Sonos 正计划推出一款新品。这款新品是一款用来辅助 Playbar 的卫星箱,它有附带智能语音助手的功能,同时也能够整合到 Playbar 上实现更好的环绕声输出。

根据 9to5Mac 的报道,Sonos 日前向 FCC 递交了产品审核申请,当中就有提及到这款代号为 S18 的卫星箱设备。文件中的描述提到,S18 的主设备是 PLAYBAR,PLAYBAR 整合 S18 之后能够实现比现在更好的环绕声输出。

此外,整合 S18 后的 Playbar 也具备智能语音助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像控制 Beam 一样用语音控制 PLAYBAR,让它实现语音唤醒、操控以及跟 Alexa 智能助手联动所实现的相关功能。

就此看来,现在推出的 S18 就跟索尼在推出 HT-Z9F 时连携发布的 SA-Z9R 有相似的效果。不同的是,SA-Z9R 只能为 HT-Z9F 提供环绕声的表现,而 S18 则是在提升 PLAYBAR 环绕声表现的基础上,给 PLAYBAR 加入对智能化的支持。

说到 PLAYBAR 这类老产品的智能化方案,这个想法在 Sonos 对外宣称要「智能化」的时候就有过相关的讨论。

在 Sonos One 之前的产品,有一部分其实是没有为「智能化升级」做准备的。尽管软件部分可以通过固件升级来解决,但要是机身没有麦克风等相应基础设备的支持,产品也是没有办法进行智能化。在这个环境下,当时 Sonos 其实就有两个方向可以选:

  • 全部产品更新一次,为整个系列的所有产品加入智能化需要的基建,同时提升产品的表现
  • 像亚马逊一样推出类似 Echo Dot 的产品,从外部加入智能化需要的配置,让老音箱也能够实现智能化

那现在 Sonos 的做法是,推出 Sonos One 和 Sonos Beam 这一类产品,先让有购置、添置 Sonos 设备需求的用户先「智能化」起來。哪怕旧设备没有硬件支持,但只要有新的智能设备接入,根据 Sonos 整套无线系统的控制思维,你加入了 Sonos One 或者 Sonos Beam 一样能够让系统智能化,用户也没有必要承受整套产品更新所带来的成本,更新压力小了,购置欲自然也不会受影响。

Sonos-Fam

但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客厅影院还没有完善,还需要购置的用户。面对已经完全购置了客厅影院的用户,Sonos 现在想通过 S18 这款新设备来让他们实现智能化。

DSC03762

加入 S18 之后,客厅影院的主控依旧是 PLAYBAR,用户接受官方软件更新之后,在不替换 Beam 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取一样的智能体验,这才是 S18 的最主要目标。

虽然作为一套卫星箱,S18 还是有提升环绕声表现的能力,但对于整套客厅系统都完善的老用户,只要 Sonos 支持的标准不更新,那 S18 带来的效果相信也不会太明显,大家购买它的原因相信也是为了让老系统实现智能化而已。

总的来说,Sonos 要推出 S18 这个 PLAYBAR 的「补品」,思路和我们在 Sonos Beam 测评中谈到的「产品布局思维」很相似。Sonos 目前都希望是把产品策略放在吸引用户「添置」这个行为上,这才能迎合一般人对家用音频的消费态度。

但就本人而言,我还是希望 Sonos 之后能够多支持一点新的技术和标准。

虽然在之前的专访中,他们表示还没有这样的计划。但既然 S18 的出现是为了让 PLAYBAR 乃至整个系统有更好的环绕声效果,那在未来支持 Dolby Atmos 这一类标准也是应该有的事情。

「买吧,不贵。」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s4GAyA
via IFTTT

当我们谈论智能硬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文作者为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汪。

2010 年小米进入智能手机产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无疑这一年是中国智能硬件的元年。2018 年,华米、小米、小牛、云米相继海外上市。数百家智能硬件公司站在了下一个产业周期的门口。

不管是小米这样的巨无霸,还是华米这样的细分智能硬件领域的耕耘者,我常常在想,我们在智能硬件领域创业,到底为用户、为股东、为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

▲ 图片来自 Louis Vuitton

如果我们把手能触摸到的都定义为 “硬件”,那么硬件公司进化到最后,这个公司有可能产生哪几类价值呢?

一、品牌价值:LV、Gucci、香奈儿,这些 “硬件” 公司最大的价值就是品牌价值,这些顶级品牌的价值几乎是不可取代的,就算你技术再好,产品品质再强,也无法取代这些顶级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再比如说:Nokia、Philips,尽管他们自己退出了手机市场、小家电市场,业内还是有些公司利用它们品牌的 “余温”,授权了它们的品牌去卖货。很多公司与其说是在做品牌,不如说是在卖货,慢慢攒成一个牌子。品牌的价值是不容易达成的,需要时间、金钱、产品的共同作用。太偏科技的品牌,一旦没有领先产品的支撑,品牌价值很容易很快消失。顶级的品牌,能在不断的品类变化中,相对容易地持续运营。

▲ 图片来自:REUTERS/Dado Ruvic

二、渠道价值:也有很多硬件公司一开始借助不错的产品,通过市场开拓,在国内甚至全球市场建立了自己掌控的线上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旗舰店,线下代理商渠道、自营店面体系等等,虽然后续产品可能不强,但是拥有这样的一套渠道体系,仍然可以通过流过这个体系的任何 “硬件” 产生流水和利润。有些公司产品研发能力不太强,但借助第三方 ODM 提供的贴牌产品,分发到自己强大的渠道体系,每年也能创造很好的营收和利润。一些公司所经营的品类,其产品的技术属性比较弱,往往会更多地强化自己的渠道价值和品牌价值。

三、技术价值:一个技术驱动的硬件产品公司,看似很性感,其实最苦逼。任何一个品类的硬件的技术门槛都是时间窗很短暂的,在技术没普及之前,相关公司可以吃到很高的技术红利,能有较高毛利;但正因为毛利高,所以会引起非常多公司进入,最终视技术门槛的高低,时间或长或短,最终都会进入恶性竞争,拉低毛利到该品类的硬件大家都无法赚到钱,大批公司死亡或者转到别的品类;特别是科技类产品,这种情况特别明显,因为聪明人都喜欢扎堆儿,工程师出身的 CEO 们脑袋比较耿直,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在相互杀价 PK 中,很容易把一个品类做死。这几乎是一个硬件产品的技术型公司的宿命。

技术驱动的产品公司和团队,虽然不太容易把公司做死,但不容易把公司做大;只能寄希望于穿越产业周期抓住新的品类机会,以后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和渠道。

比技术型产品公司更惨的是为品牌提供设计研发服务的 ODM 公司,ODM 公司看起来很有技术含量,但其实是价值链最底端的公司,而且由于其模式的限制,团队除了技术之外的其它能力很难培养和成长,连产品定义能力都不具备,团队没有产品归属感,也没有追求产品极致的动力,而是追求 “通过甲方的检验标准” 即可,最后很容易沦为人力外包公司。

四、互联网服务价值:智能硬件迭代到最后,不是死亡,就是孕育出一个互联网服务。如果死亡,那只能换一个新硬件品类继续迭代,到最后硬件版本,看看能不能孕育出一个互联网服务。苹果 iPod 播放器的最后孕育出 iTunes,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电子阅读产业而生;华米创业团队在过去十多年里经历了从 MP3 到平板电脑的两个产业周期,最终没能形成任何成功的互联网服务业务;我经常问自己,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 图片来自:Pixabay

硬件做到最后是红海,只做硬件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成为擅长渠道 or 品牌的产品公司。那么,硅谷公司为什么做了很多年互联网之后又开始重新做硬件了?因为自从电脑和手机这两个计算平台形成标准之后,下一个硬件计算平台迟迟没有出现、没有定型,导致软件的价值无法发挥;于是它们跳下来亲自做硬件,但最终都会回到互联网服务的用户价值上去,跨越硬件平台去服务用户。

五、产业链整合价值:大多数公司都无法达到产业链整合的高度,只有 Amazon、Google 这些是产业链价值的整合者,小米未来也会成为强大的产业链价值整合者。

作为智能硬件创业者,我们起码要清楚知道,大多数智能硬件,都只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要找到自己所属的行业,去服务于行业。什么是行业?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安全,这些是行业;例如:美团服务于吃,滴滴服务于行。那么我们要想一想,自己做的那个智能硬件,到底是属于哪个行业的?这样在硬件迭代到最后一个版本之前,也许能找到并孕育一个成功的行业互联网服务。

提供一个强大而专业的互联网服务,也是这些产业链价值整合者曾经走过的路,例如 Google 的搜索、Amazon 的电商。

不管我们在谈论电动汽车、IoT、微型卫星,还是谈论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AR/VR,我们是如何为用户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的?我们最后演化成什么公司?技术公司、渠道公司、品牌公司,还是互联网行业服务公司?

▲ 华米科技的 2018

当我们推演自己的公司进化的终局,与其去想我们如何发展技能把现在的竞争对手打死;不如想想我们所归属的产业里,最终最有价值的那个部分是什么,进化到最后,我们是不是可以攫取到那一部分价值?我们能不能早一点瞄准产业里那块最肥的 “肥肉”?如果说微信是智能手机产业最肥的价值,那么什么将会是我们所在的产业的最肥价值?这也许才是我们该谈论的。

加油,2019。

爱范儿,让未来触手可及。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EYrJ0V
via IFTTT

我翻遍了 2019 年的日历,发现最不重要的就是时间

时尚是个轮回,妈妈年轻时穿的裙子可能正是 2019 爆款,纸质产品迈进了「轮回」。曾经最时兴的送礼佳品挂历、日历,经历电子化浪潮的冲击,已经销声匿迹,而「改头换脸」的文艺日历,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营销产品之一。

故宫日历、单向历、丁香医生、知乎日历、即刻日历、老树日历……在办公室转一圈,你可能会发现至少十多款「创意日历」。想想小时候家里纸张超薄、用缩印字体印着详细吉凶的日历,很难联系到它们被打上「文化创意」的标签。

把日历卖给品牌

日历的畅销已毋庸置疑,2016 年被称为「日历元年」,市面上爆发式地出现了上百款创意日历,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故宫日历 2016》卖到了 30 万册。

▲《故宫日历》. 图片来自:文化- 人民网

2019 年尚未到来,《故宫日历 2019》已稳稳居京东「艺术销售榜」第一名,拥有 7.8 万评价。

《故宫日历》有故宫博物馆这个最强的文创 IP 作为支持,馆藏丰富文创资源取之不竭,近来审美贴近年轻人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电视节目,也会把故宫文创产品推得更加火。

在「鉴赏收藏」分类中,也只有其他日历产品的销量才能与之相提并论。火爆程度仅此于《故宫日历》的《单向历》,豆瓣的《电影日历》、即刻《今天是周五吗日历》、丁香医生《健康日历》,传统出版社、文化机构外,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日历。

随着农耕时代的过去,记录农时、凶吉的「黄历」是书籍这件事,渐渐被人们遗忘。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传统的时间结点,也有深刻的文化内容。日历类产品天然带着记录反映历史、文化的属性,这正符合了品牌们希望表达、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的需求。

腾讯 20 周年选择的周边礼品正是刷上防蛀金边、售价翻倍的《故宫日历 2019》典藏版,既然有文化底蕴,同时贴近年轻群体的新日历审美。

部分创意日历真的很「创意」,它们只负责表达创意呈现精神,不负责记录时间。

2019 年的即刻黄历是个典型。即刻推出的《今天是周五吗日历》,就是一款代表着即刻社区「精神」的周边产品。这款日历只会告诉你一个信息,就是「今天是不是周五」,除了周五就在等待周五,要看今天具体是几月几号,你必须用「放大镜」。

这款没有什么用的日历,内容正是该社区的热门话题,不正代表即刻社区「上班一族」们的心态吗?今天最好是周五,否则我就在等周五。

▲《今天是周五吗日历》

因为出版机构、印刷厂的创意日历除了通过电商渠道卖给消费者,还大批量地卖给企业。这个时代,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精神独特」。

抛开解读不一,审美各花入各眼的内在精神,日历的确也是实用性与摆设装饰并存的营销产品。

手机壳尚会碰上型号不合适的情况,而日历虽在今日「可有可无」,但不存在不能用的情况,普适性要强得多。况且春节作为国内仍然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包装好看,有意思的日历,还是能以春节礼物的身份卖得不错。

创意,即被碎片化的内容

电子屏幕占领每一个角落,日历纪录、查看时间的原始功能已经不再重要,日历的卖点已经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创意内容。

一个日期一张图片一则文字内容,这是创意日历们最普遍的样式。故宫日历一天介绍一件故宫藏品,单向历告诉你今天宜自由,附送一句「自由味」鸡汤。丁香医生每一天提供一个科学辟谣。这不就是互联网产品中最「常见」的内容形式吗?

▲《单向历》. 图片来自:凤凰

曾收获万千文青喜爱的 app ONE(一个),经常刷屏社交网络的 next day,一天一图一鸡汤,形式内容与创意日历如出一辙。

这些创意日历为用户精选的每天「好词好句」,一般摘抄自经典文学作品、电影,现当代著名情诗。出版机构从现成的书籍中截取出来的素材,单向历那样的文创品牌则采用网友「征集」的方式,适合片刻阅读,适合分享晒图,是被咀嚼过的、「微博式」的碎片化内容。

▲单向历和 next day app 的日历样式

日历如此演化,一是日历功能的改变,人们不再需要看日历获取时间信息。二是,人们的阅读、接受信息的习惯已经改变,读一本大部头书籍,感受一个完整的故事,变得罕有而奢侈。看似在抵抗「电子化」的纸质日历,实际是屏幕阅读的「纸化」。

在纸质日历中加入 AR 扫描、扫码听音乐等「科技元素」,也是在顺应潮流,识时加入的营销卖点。电子化是挤压了纸质产品的市场,不少以文化创意为卖点的产品也打着回归纸质、抵抗电子化的口号,实际上两者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竞争、借鉴恰恰给予了对方进步空间。

▲ 虾米音乐日历. 图片来自:waaaat?

有总比没有好,人们阅读碎片总比完全不阅读要好。相比动辄销售几十万册的「文艺日历」,纸书的命运要凄凉得多,虽然电商带动下,纸质书市场开始回温,但利润仍然偏低。实际上印刷出版日历、年历、记事已经成为不少印刷厂、出版社的生计。

不仅出版通俗书籍的大批出版社参与到「日历大战」,一贯高冷的中华书局,近年也出版了《牡丹亭日历》《古都之美日历》《唐诗之美日历》等带有浓烈「古风」的日历。除了大学文学教程、经典古籍,我还真没见过这出版社的其他出品。

淘宝

即使同样是卖碎片化内容,品质也有高下之分。在越演越烈的文创市场,一款日历产品能走多远,畅销多久,要看其对自身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挖掘。

故宫文创、中华书局、国家地理杂志等推出日历类产品,是把自身的「文创资源」运用起来的一种方式。故宫日历连续数年的畅销,与故宫博物馆广博丰富的馆藏脱不开关系。

买日历真的有生活情怀吗?

回到消费者个人,文创日历到底有哪些吸引力,吸引了如此多的年轻消费者,到了年末就掏钱买个一二三本?

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与一般的实用性商品相比,文创产品的基础是其文化内涵、文化背景,重点是创意和文化元素。在意纸张产品的质量,会考虑小物件的设计创意,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消费意识和趋势。

老一辈消费者,我们的爸爸妈妈,虽然会购买旅行纪念品、节日礼品,但对「文创」的概念比较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一定看重商品附加的文化内涵和创意。文创产品的「概念」在年轻人里更受欢迎,难怪近年文创产品的发展整体上更年轻更大众化。

文创产品的接受度提高的同时,「时间管理术」也越来越好卖,记录、反映时间的纸质日历,包裹上了一层仪式感。

▲ 在年轻人中流行的 chronodex 时间管理法. 图片来自:電腦玩物

在苹果应用上订阅日历,使用日程 app 当然可以极其精准地记录时间,设置各类工作、生活提醒。但电子化记录也不是「全能」,它们可能无法给人们「实体的」时间印象。

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抓住时间的坐标点,这是年轻人或多或少在思考的事情。不少年轻人是怀着美好的「生活希冀」去购买这些日历产品的,这与近年走红的「手帐文化」根因相似。

但有了对来年生活美好的愿望,并为此买了一本本日历鼓励、监督自己,就真的按照计划走了吗?年终打脸时刻已到,相信各位已经统计好 2018 的计划有多少成了 flag。

在爱范儿内容部走一圈,我找到了十多款不同品牌不同样式的日历。发现在这班科技「文青」中,最受欢迎、评价最好的不是大火的故宫日历、盯准了文青钱包的单向历,而是丁香医生的《健康日历》,一日一辟谣,注重身体健康,谨防朋友圈骗局。

▲图片来自:微文库

曾经购买过单向历和豆瓣电影日历的编辑葱葱,对此类文艺日历感觉失望。使用两三个月后,原本的一日一撕、一日一电影就坚持不下去,从此搁置到年末。

每天的金句并不会让生活变好,(日历精选内容)大部分是我没看过的书和电影。我觉得我跟日历是「有名无实」的夫妻,对面是有趣可爱的灵魂,而我不懂风情。

对于葱葱来说,这些文创日历就是一个蹲在桌上的「岁月静好」装饰品,没有随大流购买会有点焦虑,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但购买了使用感受也不怎么样。

在购买日历的那一刻,或许我们以为能抓住时间的「实体」,而在一页一叶撕掉时间的某一刻,我们也许觉得生活和日历上馊掉的鸡汤一样,始终没赶上好的时候。

年末了,你有因对时间和生活的焦虑,或是其他特别的原因去买一本日历吗?

题图来源:waaaat?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TobEVF
via IFTTT

微信八年:从 1.0 到 7.0 版本,一个通讯工具的进化史

12 月 30 日,微信 7.0 for Android 正式版上线,继 9 天前已经推送的 iOS 版本,微信在 2018 年底终于告别 4 年前的 6.0 版本,开始了新的进化。

还有二十天就是微信的第八个生日了。在微信诞生的 7 年多里,每推出一个整数版本号都意味着重大更新,所修改变化的功能也代表着国内移动社交产品迭代的方向。

有的功能新增后从未下线,有的功能也在被撤回。我们以 iOS 版本更新为主线,整理了微信 7 个版本的变化,为你梳理出中国移动社交的进化图谱。

微信 1.0:熟人之间的通讯工具

2011 年 1 月 21 日,微信 1.0 版本发布,刚上线只有四个功能:

  • 设置头像和微信名
  • 发送信息
  • 发送图片
  • 导入通讯录

当时主要通过 QQ 号和邮箱注册,添加好友的方式是邀请 QQ 好友和添加微信号。

接着增加的功能有:支持多人会话、支持通讯录和会话搜索、腾讯微博私信互通等。

▲ 微信 1.2 更新,图片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后来聊天支持插入表情包,在加好友上也增加了黑名单、备注好友这些功能。

这个阶段的微信,每个一个多月更新一个版本,它在社交上的基本功能继续增加,并不断通过腾讯的其他产品拉新。微信 1.0 版本共有 400 万用户。

微信 2.0:陌生人社交开始了

2011 年 5 月 10 日,微信 2.0 版本推送。

在 2.0 各个版本中陆续新增的重要功能不少,主要体现在熟人社交的继续积累,以及陌生人社交的突破。

2.0 版本新增功能:语音通讯功能、支持 QQ 邮箱提醒。

这个大版本后续新增功能:

  • 支持手机通讯录匹配找到微信好友
  • 好友验证、QQ 号查找到我、将我推荐给 QQ 好友等隐私设置
  • 支持向我推荐 QQ 好友和通讯录好友
  • 查看附近的人
  • 接收 QQ 离线消息
  • 支持手机号注册微信
  • 语音记事本
  • 设置个性签名
  • 聊天支持发送视频

▲ 2.5 版本中新增发送视频功能

微信与 QQ 的关系更加密切,手机通讯录匹配和手机号注册,都是将熟人之间的社交与微信相联系。

▲ 在 QQ 邮箱中收到的微信推广邮件

在 QQ 邮箱中,还会经常收到微信好友的微信下载邀请。有朋友表示,他从 2011 年下半年一直接收到 2012 年的下半年,终于被打动下载,这个邮件就再也不发了。

然而更值得关注的功能是「查看附近的人」,这个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功能,让用户开始拥有一个全新的社交模式。

至此,微信已经由早前的 400 万用户上升到 2000 万用户。

微信 3.0:连接更多人、内容和商业

2011 年 10 月 1 日,微信 3.0 版本发布,新增的重要功能有:

  • 摇一摇
  • 漂流瓶
  • 发送视频消息
  • 支持繁体中文语言界面
  • 组群可保存至通讯录
  • 支持插件卸载安装、免打扰
  • 港澳台、美国、日本五个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

在「摇一摇」功能发布后不久,张小龙曾经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摇一摇」更像是一种交往的体验,希望能为年轻人找到更多方法去和别人交往。

▲ 左边为摇一摇开始的界面,右边为漂流瓶界面

如今「摇一摇」时依然是不变的「咔嚓咔嚓」的来复枪声。但最初摇一摇的画面并不是现在的红色小花,而是一个大卫裸体雕像。这个功能的音效、画面、操作都是很「性感」的。

漂流瓶功能已于 11 月 30 日下线,始于寂寞,止于色情。这个非即时的通讯功能满足了用户对倾诉和匿名社交的需求,最早是在 2010 年 QQ 邮箱上的一个小功能。

在 3.5 这个版本中,新增了扫描二维码、二维码名片的功能。

与此同时,还有支持更多表情、自定义聊天背景、石头剪子布和扔骰子游戏,以及支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手机短信验证快速注册等。

在 3.6 版本中,腾讯新闻插件、腾讯微博插件、支持写邮件、服务号上线这些功能让微信开始成为一个集成化的工具。

同时核心的聊天功能还在优化,新增了:群发助手、发祝福有彩蛋、支持语音取消。

在这个大版本中,摇一摇和漂流瓶连接了更多的人,那么「服务号」和扫一扫二维码的功能,让微信开始连接内容和商业,以及线下的物理世界。

微信 4.0:从通讯工具进化成社交平台

2012 年 4 月 19 日,微信发布 4.0 版本。在这一版的打开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你所知,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一切从照片开始,你拍了一张照片,你就拥有了自己的相册,在「朋友圈」你可以了解朋友们的生活。如你所见,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4.0 新增的功能有:

  • 相册功能和朋友圈功能;
  • 照片可分享到微信内的朋友圈;
  • 微信信息可向好友群发;
  • 微信中的照片和视频可转发给好友;
  • 转发当下所在位置给好友;
  • 给好友加星标;
  • 微信开放接口,支持从第三方应用向好友分享音乐、新闻等内容;
  • 可用 Facebook 账号登陆;
  • 英文版本改名为 WeChat;
  • 界面支持 7 种语言;
  • 支持使用海外手机号码接受验证码进行注册

这个版本的明星功能是朋友圈,它让微信开始从一个通讯工具变成一个社交平台。

4.2 版本中,可以与朋友视频聊天,朋友圈可以设置权限,也终于可以回复朋友圈照片的评论了。

▲ 4.2 for iOS

在 4.3 版本中,支持解绑 QQ 号和手机号。聊天置顶、语音搜索也出现了,此时的扫一扫可以扫描任何二维码了。

4.5 版本推出了公众号,同时还支持实时对讲和多人实时语音聊天,进化了「摇一摇」和新增群二维码,还有位置导航功能。

至此,微信已完成从通讯工具到社交平台的跃迁。

微信 5.0:开始成为移动互联网枢纽

2013 年 8 月,微信 5.0 发布,重磅功能有:微信支付、公众号 / 服务号、进化的扫一扫。

wechat bank card

▲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功能,打通了线上线下,可以把微信号和银行账号绑定。

wechat media platform

为了抑制公众帐号信息泛滥,微信 5.0 公众帐号分为两类帐号:订阅号和服务号。

wechat cover scan

▲ 扫一扫封面

扫一扫的内容除了之前的二维码之外,还增加了扫描条形码,扫描封面,扫描街景,扫描翻译。这个功能由最初的社交(加好友),进化为各种商业交易的入口。

为了让好几亿用户尽可能地更新到 5.0 版本,当时微信把更新开机的界面变成了一个「飞机大战」小游戏。

在 2013 年 7 月 22 日,微信还遭遇过宕机,腾讯花了 6 个小时才修复。当时不少人就是从那次宕机体会到在社交网络上的失联,意识到微信对自己的重要性。

微信支付的出现,也是微信以及腾讯开始商业化的标志性产物。

微信 6.0:开始坐拥国内移动互联网半壁江山

2014 年 9 月 30 日,微信 6.0 for iOS 版本上线,同一天还有一个新闻是国行 iPhone 获得入网许可,即将开放预订。

最初的 6.0 版本没有太多大招,新增的主要功能有:

  • 微信小视频,可分享到朋友圈或聊天界面
  • 微信卡包,可聚合优惠券、会员卡、机票、电影票等
  • 可以为微信钱包设置手势密码
  • 游戏中心改版

在 2015 年新年发布的 6.1 版本中,微信红包来了。春节的微信红包活动让微信支付开始与支付宝争夺移动支付的阵地。

6.0 和 7.0 之间相隔了 52 个月,也就是超过 4 年。在移动互联网斗转星移的这几年里,值得关注的更新,我们筛选了这些:

6.2.0 版本:二维码收款;长按翻译朋友圈文字;

6.3.5 版本:群内可以视频聊天,群主可以发布群公告,可将群主转让给群内成员;

6.3.29 版本:支持搜索指定公众号的历史文章;

对了,微信没有 6.4 版本(微笑)

6.5.1 版本:朋友圈中分享 10s 小视频;

6.5.2 版本:发图片前可以先编辑, Apple Watch 可查看消息;

6.5.3 版本:小程序发布;

6.5.4 版本:能直接搜索表情、小说、音乐,可以搜索文章中的内容;

6.5.6 版本:支持只显示 3 天朋友圈;

6.5.19 版本:可生成自己的赞赏码,接受打赏;

6.5.10 版本:屏蔽朋友圈点赞评论,视频新增编辑功能;

6.6.0 版本:收藏里的笔记可保存为图片、分享至朋友圈,已撤回的消息可以再次编辑;

6.6.1 版本:小程序支持小游戏,主界面新增下拉找小程序的任务栏

6.6.7 版本:可把浏览的文章缩小为浮窗;

6.7.0 版本:订阅号文章以卡片式展示,可直接浏览订阅号的消息;

6.7.2 版本:可使用英语和粤语进行语音输入;

6.7.3 版本:可拍一个自己的表情,聊天输入文字时可以长按换行,订阅号信息改版;朋友圈可编辑标签

微信 7.0:用人的连接塑造内容和社交形态

这个版本更好玩,也更「好看」,其中有:

  • 主界面全新改版,更加扁平化和清晰直观;
  • 新增「时刻视频」,也可给朋友的视频「冒个泡」,告诉他你来过;
  • 点赞变「好看」,可在「看一看」中浏览朋友认为好看的文章;
  • 可在单聊中设置强提醒

对于绝大多数的单个普通用户而言,微信的单次更新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改变,刚刚更新 7.0 版本时觉得甚为新鲜,用上一周后依然是那个熟悉的 app。

微信接管这大半个中国的社交,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功能改动,都会被放大到千万级甚至亿级。这些功能会变成一种趋势、现象甚至生态,带着用户共同经历移动社交演变的各个阶段。

从 1.0 到 7.0,这个应用最核心的聊天功能依然在优化。而围绕这个核心功能,微信已经实现了从通讯工具 – 社交平台 – 移动互联网枢纽 – 移动商业城池(帝国)的进化。

太阳底下全是新鲜事 | 联系邮箱:shenxingyou@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QeEaqP
via IFTTT

罗振宇 2018 跨年演讲:小趋势里藏着我们这代人的未来

我们这一代人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在收藏夹里却积极向上,如果无法赶上大趋势成为巨无霸,那么我们的未来就藏在「小趋势」里。

2018 年的最后一天,罗辑思维、得到 app 创始人罗振宇完成了他的第 4 届也是倒数第 17 届「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今年跨年演讲的主题是「小趋势」,罗振宇和往年一样给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打了个气。我们和 7000 多人把深圳春茧体育馆坐得满满当当,听了 4 个小时罗胖的尬聊,为你整理出何为「小趋势」,以及如何抓住「小趋势」。

什么是小趋势?

罗振宇认为: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

这个词语最早被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专家马克 · 佩恩提出,最早指的是占美国 1% 人口的群体出现的变化,这一群数量相对较少的人,却能够产生与其人数不相称的影响力。

小趋势有两个特点:

  • 小,所以很难察觉
  • 不发生在熟悉的领域里,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才滚动到我们面前

究竟哪些是小趋势,罗振宇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移动支付的普及,让餐馆的每一笔收入都可追溯、可核查、有信用,这个信用还可以扩张到整个资本市场,因此餐饮业在近两年开始出现明星公司,获得大资本的青睐,甚至开始上市。

另一个则是猫砂的发明。猫砂最早在 1947 年被艾德 · 罗伊发明,后来被《商业周刊》评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猫砂这种产物可以让猫可以方便地被圈养在室内,不像狗必须要每天去遛,这个因猫砂而出现的优势,让猫在城市化浪潮中成为现代人首选的宠物。

罗振宇认为一张通票吃遍天的潮流结束了,我们必须学会用新的方法找到机会。极少数幸运儿能赶上大趋势,做一个超级平台成为巨无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机会就是把控抓住小趋势,然后把它变成自己命运的一部分。

如果把小趋势比作一趟趟车,那么它的逻辑是这样的:

坏消息是,每一趟班车停靠的时间都很短,而且看起来都像末班车。好消息是,真的没有末班车,车是一会儿一趟,越来越密。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并赶上「小趋势」这趟车,罗振宇用了五个扎心的问题来帮你。

抓住「小趋势」的五个关键

1. 我能看到事实吗?

「所有趋势都起源于事实,想抓住小趋势,那就得能认清事实。」那么,我们要如何看到事实呢?根据演讲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 区分真实世界和感觉世界
  • 别把自己当主流
  • 拥有还原能力

关于「真实世界」和「感觉世界」,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梁宁在大学校园里做了一个调查,询问「长得不好看的人会不会自卑」,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个参与者都表示:「我怎么会知道?我的相貌中等偏上。」真实世界里你的五官比例、身材尺码可能不那么完美,但在感觉世界里人人都觉得自己的相貌中等偏上。要看到事实,首先就得跨越二者之间的这道鸿沟。

你发现你的身边大学生居多,所以认为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然而实际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人口的总和的 5%。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远超过自己感知力的共同体当中,若把自己当作主流,你很难去看清事实。

「还原能力才是做事的人,逼近事实真相、把握小趋势最稀缺的能力。」突破自身局限,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观察世界,才能逼近事实。

2. 我能感知「非共识」吗?

什么是「非共识」?「小趋势」就来自于「非共识」,创新的本质就是「非共识」,从脱离共识,到再造共识。想要感知非共识,须得「回到母体,强化母体」。

实际上,非共识来源于更深处的共识。所谓的创新,也不过是回到一个古老的事物,用全新的手段再做一遍。我们去聊「电竞」的时候,会把这当作一个「新」东西,然而当你拆解「电竞」二字后便会发现:「竞」即所回到的母体,「电」即这个时代对其的强化。

汉代把经书刻在石碑上,需要先刷墨后拿纸拓下来带走。这和印刷术几乎没有区别,但最先提出可以用这个办法做印刷的人,就是「脱离共识」的人;人们接受这种创新的过程,就是「再造共识」的过程。感知到「非共识」,则意味着创新。

3. 我的时间够用吗?

答案是:够。前提是以整个人生为尺度,你要干好以下两件事情:

  • 足够熟悉环境,避免发生「信息过载」的情况
  • 调整人生选择的标准

所谓「信息过载」,即你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且杂,让你深切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对此万维钢老师有一个判断,让你感到「信息过载」的原因只有一个——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太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初刷抖音、玩快手时,你会感到应接不暇;在你熟悉一段时间后,则会觉得没东西看。

罗振宇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能拥有百岁人生。而在这种更长的人生维度中,你更应该分清什么能够穿越时间,什么会被时间过滤,前者坚守,后者翻篇,挣脱眼前的利弊,选择对自己更有价值、真正重要的事情。

4. 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

关键词是:良知良能,人的信用,信用飞轮。

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人与人之间会建立起直接的感知和判断。然后用这张信用网络,将周边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互联互动的信用体系,让人和资源在自己身边运转起来。

这个过程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信用飞轮」。

罗振宇举了顺丰作为例子。顺丰老板王卫会帮被打的员工出头,花 1 个亿定制耐克工作服,顺丰让快递小哥觉得工作有尊严、有体面和有安全,这个信用飞轮变推动起来。

顺丰小哥站到用户面前,也会感受到尊严、体面和安全感。用户体会到顺丰的服务,也会继续信任。因此信用飞轮持续往前推动。

如今,算法、机器、人工智能越发普及,然而在很多场景下,依然呈现为一个人推动人的世界。比如拼多多 app 界面上的商品是由算法推荐,但李大妈在拼多多上看到一个东西,说服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拼团,其中就是基于人的信任。

5. 时间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长期主义,也就是坚持。

小趋势的信号也许很微弱,然而把它作为一个确定性的事物长期坚持,普通人就能在时间累计中获得复利,收获奇迹。

当一个普通人长期、持续地去坚持某个小趋势,外界的资源就能够被个人整合。

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你可以用自己的超级确定性,来对冲外界的不确定。

跨年演讲从大环境到个体

在过去三次跨年演讲里,罗辑思维的目标人群是新型创业者,主题是「5 只黑天鹅」、「中国式机会」,主要讲述相对宏观的市场变化、商业机遇和社会趋势。

而在这次跨年演讲的目标人群是「做事的人」,主题也从以往的大环境聚焦到了普通个体,讲述我们这一代人具体应该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把握住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是「小趋势」。

抓住「小趋势」的五个关键点,精简后就是:

  • 了解事实真相;
  • 挣脱观念枷锁;
  • 重新定位生命的坐标;
  • 学会从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 奉行坚持、长期主义

罗振宇费劲口舌跟我们讲的这些道理,或许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别指望新年伊始立下 flag 就能够治好 2018 年的丧病,或者从崩溃、原地打转中解脱。

大趋势像洪流裹挟着我们滚滚向前,小趋势如同从我们面前开过的一趟趟班车,无论是乘风破浪还是搭乘班车,依然需要脚踏实地去准备和执行。

本文由沈星佑、刘凌歌共同完成

太阳底下全是新鲜事 | 联系邮箱:shenxingyou@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EYHbKx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