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星期一

苹果首款 AI 眼镜或 27 年发布/小米青年公寓上线,1999 元/月/机场拦截充电宝流入二手市场

cover

💍

苹果首款 AI 眼镜或 27 年发布

👍

曝 OpenAI 计划推出定制化模型

📦

雷军:将在明天分享小米 YU7 上市故事

✊

大疆:无人机等产品电池安检要求不受影响

📱

华为发布首个开源大模型

📢

百度文心 4.5 系列模型正式开源

💡

风投机构 a16z:速度正在取代 AI 的传统护城河

🔍

廉价版 MacBook 有望今年见

😯

机场拦截充电宝正流入二手市场

重磅

分析师:苹果 AI 眼镜将引爆行业

6 月 30 日,分析师郭明錤发布《苹果 Vision 系列与智能眼镜产品规划预测(2025-2028)》报告,其中指出,苹果预计 2027 年发布的 AI 眼镜有望引爆行业发展

报告显示,苹果目前将头显设备(XR)视为下一个消费电子关键趋势,并且目前至少有 7 个方案正在开发,包括 3 款 Vision 系列产品与 4 款 AI 眼镜产品。其中 5 款产品有明确的开发时间,剩余 2 款待定。

其中,备受期待的苹果 AI 眼镜预计在 2027 年第二季度量产,并且有望在 2027 年获得 300-500 万台的出货量。郭明錤指出,2027 年全球各品牌的 AI 眼镜出货总量将超过 1000 万台。结合上述信息,苹果的加入有望引爆行业发展。

另外,郭明錤也透露了苹果多款 Vision 系列和 AI 眼镜系列新品信息:

  • M5 版 Vision Pro:预计今年第三季度量产,并在今年获得 15-20 万台的出货量;硬件规格上,处理器升级至 M5,其余不变。推出 M5 Vision Pro 的目的在于维持苹果在 XR 领域的曝光度、降低 Vision Pro 的零件库存;
  • Vision Air:预计 2027 年第三季度量产;采用全新外观,重量比现有 Vision Pro 轻 40% 以上(塑料替代玻璃、大量采用镁合金);配备 iPhone 最高规格处理器,传感器数量也将减少;价格大幅低于 Vision Pro;
  • Vision Pro 2:预计 2028 年量产,同样配备 M 系列处理器,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降低重量和售价;
  • XR 眼镜:预计 2028 年下半年量产,提供语音、手势两种交互,采用 LCoS(反射式微显示技术)与光波导显示技术,支持彩色显示,AI 将作为关键功能。

另外,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还在近期的《PowerOn》中透露,苹果正在开发有线连接版 Vision Pro。据悉,有线连接版 Vision Pro 能够与 Mac 设备联动,利用上 Mac 的性能,并减少设备间的传输延迟。

小米宣布推出青年公寓

昨日,据小米行政消息,小米青年公寓正式上线。据介绍,本次小米青年公寓落地北京和南京,其中:

*

  • 北京青年公寓:拥有 2658 间公寓,房间尺寸为 29 平方米开间,拥有独立卫浴 + 智能家居;小米方面称,北京青年公寓与公司之间仅需 30 分钟通勤时间;青年公寓小区拥有 7 栋建筑。

    *

  • 南京青年公寓:拥有 566 间公寓,房间尺寸为 55 平方米开间(两室一厅),距离小米南京科技园仅 100 米距离。

    *

    • 租金方面,小米青年公寓均价为 1999 元/月。选房规则方面:
  • 北京:6 月 29 日-7 月 26 日供 2023、2024、2025 届应届生选择,剩余房源依次到毕业三年内的社招同学、22 届应届生。

    *

  • 南京:7 月 1 日-7 月 30 日全员开放,先到先得。
大公司

曝 OpenAI 计划推出定制化模型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OpenAI 日前开始效仿其他软件公司——通过提供内部研究人员和和软件工程师来为客户定制 AI 模型。

报道称,OpenAI 正在增加人员和资源,以提供类似咨询的服务,其中 OpenAI 的工程师会指导客户完成模型微调的过程。据透露,OpenAI 要求获取咨询帮助的客户至少花费 1000 万美元

OpenAI 方面表示,其将使用专有的企业数据进行优化自己的模型(如 GPT-4o),以便模型能够解决企业特定的需求问题。而据报道,OpenAI 的工程师还开发了基于定制模型打造的应用程序,类似 ChatGPT。

报道指出,OpenAI 本次行动将与 AI 数据分析机构 Palantir 等公司形成竞争关系。报道表示,类似的定制业务会随着企业寻求新技术、新模型的条件下,基于充分利用而导致 AI 需求激增,并且还将威胁到部分特殊领域(如法律、医疗)的小型 AI 初创公司。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不仅盯住企业客户,其还瞄准了金融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客户。

雷军:将在明天分享小米 YU7 上市故事

据小米创办人雷军消息,其将在 7 月 2 日开启直播,分享小米 YU7 上市背后的故事,并集中回答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雷军表示,新车发布以来,媒体和用户朋友们在试驾后给出了很多好评,锁单也远超预期,「诚挚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厚爱。」

据博主「孙少军 09」消息,小米上周(2025 年第 26 周)新增锁单量破 28 万,其还表示「缔造一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历史记录」。

另据「孙少军 09」的「72 小时新车上市一线快报」来看,小米 YU7 的均店新增锁单为 800-900 台,锁单率达 75%-80%。据悉,小米 YU7 上市效果完全超过门店的预期,普遍超额完成厂家任务;并且大部分客户上市前已看过实车,下定坚决,周末到店试驾确认,迎来进店量大高峰

快报还指出,小米 YU7 客户整体年龄比小米 SU7 稍大,但也以 95 后、年轻家庭用车为主;因为价格拉开差距,实际小米 SU7 转单率明显低于预期。其中有 55% 的消费者选择了小米 YU7 标准版。

6 月 26 日,小米 YU7 正式发布,起售价为 25.35 万元,顶配 Max 版本为 32.99 万元。据小米汽车消息,小米 YU7 在开售后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开售 1 小时后,大定突破 28.9 万台。而在 6 月 27 日,小米宣布新车开售 18 小时,锁单量已突破 24 万台

苹果拟用 Anthropic 或 OpenAI重塑 Siri

据彭博社日前报道,Apple 正考虑使用 Anthropic 或 OpenAI 的 AI 技术来驱动新版 Siri,这或标志着苹果在 AI 战略上的重大转向。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目前已于上述两家公司商讨,新版 Siri 使用后者的大语言模型;并且苹果要求两家 AI 公司训练出一个可以在 iCloud 基础设施上运行的模型。

报道指出,苹果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 AI 功能基于自研技术(即苹果「Apple Foundation Models」),并计划在 2026 年推出新版 Siri。目前,Siri 的网络搜索回答基于 OpenAI 的 ChatGPT 生成,但助手层面仍由苹果自家技术驱动。

据悉,苹果对第三方的模型调查仍处于早期阶段,公司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作为竞争,苹果内部还有一个名为「LLM(大语言模型)Siri」的项目。该项目使用的为苹果内部模型,且仍在积极开发。

Siri 负责人迈克・罗克韦尔等高管倾向于,如果外部技术能短期内突破,不必执着于自研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 AI 因此前的表现不佳、内部成员混乱,而深受诟病。据苹果 AI 团队人士透露,苹果高管仍在研究多个可能性方案,并且公司已批准了用于云端运行自有模型的数十亿美元研发预算。

大疆:无人机等产品电池安检要求不受影响

6 月 28 日起,民航局发布的「充电宝新规」正式生效:禁止旅客携带没有 3C 标识、3C 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随着新规实施,不少网友也提出了「新规是否对锂电池的携带有影响」这一问题。

昨日,大疆发布《关于民航局充电宝新规解读说明》,并表示大疆无人机等产品电池安检要求不受影响

大疆方面表示,经核实,旗下的无人机电池不属于充电宝设备,且不属于新纳入锂离子电池等产品 CCC 认证范围界定,无需获得 CCC 认证。

大疆强调,根据民航局通知及媒体公开报道回应,新规仅针对充电宝,对相机锂电池的安检要求没有变化。

对于手持产品,大疆方面表示,新规依然仅针对充电宝,对相机锂电池的安检要求没有变化;而对于 DJI 充电管家,大疆则表示该产品并不是充电宝品类,产品建议用途是为无人机产品充电。

华为发布首个开源大模型

6 月 30 日,华为正式宣布开源盘古 70 亿参数的稠密模型、盘古 Pro MoE 720 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和基于昇腾的模型推理技术

据悉,此举是华为践行昇腾生态战略的又一关键举措,推动大模型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发展,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与价值创造:

  • 盘古 Pro MoE 72B 模型权重、基础推理代码,已正式上线开源平台。
  • 基于昇腾的超大规模MoE模型推理代码,已正式上线开源平台。
  • 盘古 7B 相关模型权重与推理代码将于近期上线开源平台。

盘古 Embedded 7B 模型

  • 参数规模为 70 亿,采用双系统框架,具备「快思考」和「慢思考」能力;
  • 模型具备元认知能力,可根据任务复杂度自动切换推理模式;专为在昇腾 NPU 上优化部署,兼顾推理速度与推理深度;
  • 在 AIME、GPQA 等复杂推理基准测试中,超越 Qwen3-8B、GLM4-9B 等同量级模型。

盘古 Pro MoE 72B 模型

  • 基于分组混合专家(MoGE)架构;总参数量 720 亿,激活参数量 160 亿;
  • 通过专家分组和组内均衡激活,解决专家负载不均,提高部署效率;
  • 针对昇腾硬件深度优化,推理速度高效(最高单卡 1528 tokens/s);
  • 性能优于同规模稠密模型,在多项公开基准测试中处于领先地位;支持大规模并行训练,具备高性价比推理方案。

华为官方表示将诚邀全球开发者、企业伙伴及研究人员下载使用,反馈使用意见,共同完善。

百度文心 4.5 系列模型正式开源

日前,百度 AI 正式宣布,旗下文心 4.5 系列模型正式开源,共计 10 款模型开源,涵盖了激活参数规模分别为 47B 和 3B 的 MoE 模型,以及 0.3B 的稠密参数模型。

据介绍,文心 4.5 系列模型均使用飞桨深度学习框架进行训练、推理和部署。该系列模型在多个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到 SOTA 水平,在指令遵循、世界知识记忆、视觉理解和多模态推理任务上效果尤为突出。另外,模型权重按照 Apache 2.0 协议开源,支持开展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

目前,文心 4.5 系列模型现可在文心一言进行体验。

另外,本次发布的全部模型(包括预训练权重和推理代码)和项目均已完全开源至 Hugging Face、GitHub、飞桨星河社区,技术报告也已公布查阅。

特斯拉 V4 超充桩首批上线

6 月 30 日,特斯拉宣布首批 V4 超级充电桩投入运营。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建设开放 7 站 30 桩,分别位于浙江、甘肃、上海、重庆四个地区。

据悉,此次特斯拉 V4 超级充电桩以便捷的选址布局、多场景安全防护、向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车辆开放、高可用率及智能化体验为核心优势,为新能源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补能解决方案。

官方介绍,此次特斯拉 V4 超级充电桩投入运营使用,是特斯拉在中国持续拓展和升级超级充电网络,高效服务车主所迈出的坚定一步,预期配合后续 V4 超级充电机柜的上线,特斯拉 V4 充电桩充电效率将显著提升。

💡 风投机构 a16z:速度正在取代 AI 的传统护城河

日前,知名风投机构 a16z 发布一篇名为《In Consumer AI,Momentum Is the Moat》的博客,讲述了如今 AI 产品、AI 公司需要如何营销,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文章中指出,现如今 AI 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连一家公司的「护城河」都没办法构建。AI 基础模型和基础建设每周都会出现新的更新,因此 AI 公司没办法像移动时代那样按部就班的发展。

a16z 表示,在上述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速度」——你需要尽快地推出新的 AI 产品、获得关注度并抢占市场份额。

而对于获得关注度,a16z 则认为早期宣传十分重要。每家公司都希望能够获得病毒史传播,但目前 AI 产品发布的数量庞大,迭代速度快,社交算法的易变性等难题,都令传播变得越来越困难。a16z 坦言,「教科书上的策略已不再适用,而现如今,需要打破常规。

博客中举出了十分多新的营销案例:举行黑客马拉松、构建 AI 类的社交媒体实验(如邀请用户破解自家 AI 产品)、直播式 AI 产品发布等等。而这些新的营销方案,共同点则是:不需要依赖庞大的市场预算、不需要依赖渠道资源,通过社交网络的快速,一步步放大了产品的传播效益

廉价版 MacBook 有望今年见

据分析师郭明錤消息,苹果有望在今年(或 2026 年第一季度)推出廉价版 MacBook。

郭明錤透露,廉价版 MacBook 将配备 A18 Pro 处理器,屏幕尺寸约为 13 英寸,拥有银、蓝、粉、黄四款配色

据消息显示,苹果目标是让 2026 年的 MacBook 总出货量回到高峰期(约 2500 万台)。作为对比,郭明錤指出 2025 年 MacBook 总出货量预计在 2000 万台。对于上述的廉价版 MacBook,郭明錤则预计该产品在 2026 年出货量在 500-700 万台。

豆包上线「深度思考」功能

最近,字节跳动旗下 AI 产品豆包上线「深入研究」功能,并且已经在豆包 App、网页版及电脑版正式开启测试,用户可免费体验。

官方介绍,豆包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全面地处理高难度的复杂任务,并支持以报告文档和可视化网页两种方式呈现研究结果。

具体来看,豆包的「深入研究」能够在研究类、生活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不论是长途旅行攻略、复杂购买决策,还是最新政策解读、商业科技趋势发展等等所有需要海量、深度信息才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让豆包「深入研究」。

小鹏 G7 定档 7 月 3 日上市

6 月 30 日,小鹏汽车宣布旗下 G7 将在 7 月 3 日发布。

今年 6 月,小鹏 G7 正式亮相,预售价为 23.58 万元,共推出 Max 和 Ultra 两个版本。新车首搭图灵 AI 芯片和全本地端 VLA+VLM 模型,全系标配「追光全景」抬头显示、702km 超长续航、全域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5C 超充 AI 电池与 DCC 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

小鹏 G7 搭载 3 颗图灵 AI 芯片,有效算力超 2200TOPS,因而成为全球首个达到 L3 级算力的 AI 汽车。

而在昨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文祝贺小米 YU7 上周发布取得优秀的成绩,并表示自己因小米 YU7 产品竞争力强劲,也在发布当晚下单了小米 YU7。

值得一提的是,何小鹏所购买的为小米 YU7 Pro 车型。

10.58 万元起,零跑 B01 开启预售

日前,零跑 B01 车型正式开启预售,先看预售价格:

零跑 B01 这次共有两个续航版本,550km 续航的起步预售价为 10.58 万元,带激光雷达的版本为 12.58 万元;650km 续航版本的起步预售价为 12.58 万元,激光雷达版本为 13.58 万元。

外观方面,零跑在 B01 上提供了 8 种车身颜色;尺寸方面,新车的车辆长宽高分别为 4770mm、1880mm、1490mm,轴距为 2735mm;前后均采用了贯穿式灯带的设计。

B01 的内饰有灰紫两种颜色,风格延续了 B 系列的家族式设计,同时副驾侧提供了 6 个「魔术拓展坞」+ 1 个矩形凹槽结构;智能化上,新车搭载了高通 SA8295P 旗舰级座舱芯片和双 AI 语音大模型,配合 Leapmotor OS 4.0 Plus 交互系统。

智驾方面,零跑 B01 配备了激光雷达和高通 8650 高性能芯片,拥有 27 颗高精度感知硬件,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 NAP、通勤领航辅助 CNAP、停车场记忆泊车等 26 项辅助驾驶功能。

驾驶上,零跑 B01 的底盘采用了由中欧顶级团队联合设计的调校方案,并搭载爆胎稳定控制技术;动力方面,采用了后置后驱的 7 合 1 高性能油冷电驱,百公里加速为 6.4s,CLTC 续航里程为 550/650km,SOC 30% 至 80% 的充电时间约需 18 分钟。

新消费

机场拦截充电宝正流入二手市场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6 月 28 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 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3C 标志不清晰、已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据界面新闻援引虹桥机场的旅客消息,新规首日,机场安检处的确重点检查充电宝,无 3C 标识的会被现场拦截,现场的「充电宝自弃筐」里堆满了各种型号的充电宝。据机场公开披露,杭州机场单日即拦截 3496 个不合规充电宝,多地等机场收缴量单日也均突破 3000 个。

对于上述情况,报道指出,尽管部分机场提供暂存服务,但大量被弃、逾期未取的充电宝面临处置难题。而据报道,当前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标榜「机场货」「高铁站货」等信息的充电宝销售页面。

我们实际观察某二手平台发现,搜索「二手充电宝」等相关关键词后,平台会推送一大批疑似拦截扣留的充电宝相关链接,售价从 19-50 元不等,并且多数以盲盒形式出售

而据长期销售充电宝的个人卖家透露,「货源就是机场,现在到机场的充电宝大约 80% 都得被拦截下来。」他声称其充电宝经常成吨出售,甚至大量批发至非洲、马来西亚等地区,零售一般以数百个为单位,并承诺「多送」以抵邮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机场扣留品」实际真伪难辨。报道指出,有不少卖家趁机蹭热点,将积压的假冒伪劣产品贴上「机场扣留」的标签当噱头,甚至有卖家专门回收残次品充电宝对外出售。

另外,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期部分充电宝被召回后,有充电宝厂家表示,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料变更,这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进而引发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

后续有媒体称,两家企业召回充电宝的原因为使用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提供的材料,导致出现相关问题。

对于上述情况,安普瑞斯通过报道称:「还在调查中,目前没有办法给定论。我们这边的政府机关也介入了调查的。

Apple Music 推出十周年创意项目

随着今年 Apple Music 迎来问世十周年纪念日,苹果计划公布迄今最具雄心的创意项目:Apple Music Studios。

据介绍,Apple Music Studios 位于洛杉矶,专为艺人驱动的内容、音频技术创新和深化乐迷联结而打造。苹果表示,「新空间不仅是一家录音室,更是一个创意园地」。

具体来看,Apple Music Studios 占地超过 1393 平方米,拥有两间先进的广播录音棚(支持沉浸式空间音频播放功能),同时还拥有面积达 371 平方米的摄影棚。值得一提的是,该空间还有一间专属的空间音频混音室,配有 9.2.4 PMC 扬声器系统

另外,苹果还将通过全天内容和现场节目庆祝 Apple Music 十周年这一里程碑:包含《告别无聊 – Apple Music 广播的诞生》《Apple Music 十周年特别节目》《Apple Music 十周年电台直播与混音》。

好看的

《哪吒 2》最终票房 154.4 亿元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密钥已于昨日到期,累计总票房 154.4 亿,总观影人次 3.24 亿,上映至今共打破 113 项纪录,获得 308 项里程碑成就

新浪电影方面消息,《哪吒之魔童闹海》主要成就包含「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中国影史观影人次冠军」「全球影史票房榜第 5 位」「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历经四次密钥延期,该片于 2025 年 1 月 29 日上映,由饺子导演。

《速度与激情 11》 被曝 2027 年 4 月上映

据 Deadline 消息,《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主演范·迪塞尔日前在活动上透露,《速度与激情 11》将会在 2027 年 4 月上映。值得一提的是,《速度与激情 11》将会是《速度与激情》系列最后一部。

另外,范·迪塞尔还透露,《速激 11》将会有保罗·沃克的角色「Brian」。据悉,沃克于 2013 年因车祸去世,2015 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 7》以结合他本人已拍的影像,以及电脑 CG 和他的两个弟弟出演的方式,让「Brian」这一角色登场。

《速度与激情 11》故事背景将设定在美国洛杉矶,并回归汽车文化和街头赛车。

《神奇 4 侠:初露锋芒》内地定档 7 月 25 日

日前,漫威新片《神奇 4 侠:初露锋芒》正式宣布,中国内地将定档 7 月 25 日上映,同步北美。

影片故事设定在以 1960 年代为灵感的复古未来世界,「漫威第一家庭」神奇先生、隐形女、霹雳火和石头人将面临迄今为止最艰巨的挑战:他们必须在英雄角色和家庭关系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保卫地球,抵御名为行星吞噬者的贪婪宇宙神及其神秘的使者银影侠。

该片由马特·沙克曼执导,佩德罗 · 帕斯卡、凡妮莎 · 柯比、约瑟夫 · 奎恩、爱波·莫斯-巴克拉赫、拉尔夫 · 伊内森、朱莉娅 · 加纳等主演。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Rngi0ea
via IFTTT

疯狂挖人之后,小扎刚刚官宣超级智能 AI 梦之队,华人占大半 | 附 11 人核心名单

在长达数周的高强度「挖角」之后,Meta 今天凌晨宣布正式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简称 MSL)。

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周一发布的一封内部信中透露,MSL 将整合公司现有的基础 AI 研究(FAIR)、大语言模型开发以及 AI 产品团队,并组建一个专门研发下一代 AI 模型的新实验室。

根据彭博社等多家外媒报道,该实验室未来将成为 Meta 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的最大看点,是引入多位行业重量级人物共同执掌新部门。被扎克伯格砸下 143 亿美元投资的 Scale AI 的前 CEO Alexandr Wang 将出任 Meta 首席 AI 官(Chief AI Officer),全面领导 MSL。

与此同时,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也确认加入,将负责 Meta 在AI产品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推进。

据扎克伯格介绍,Wang 是这一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创业者,在 Scale AI 期间参与了多款头部 AI 模型的数据体系搭建;Friedman 则被称为连接投资界与 AI 前沿技术的中流砥柱,曾参与创办多个 AI 风险投资基金,并担任 Meta 顾问。

随着 MSL 的正式亮相,Meta 也首次公布其最近一轮密集「挖人』的完整名单。

在过去几周里,Meta 从 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等竞争对手手中共招募了 11 位 AI 顶尖人才,几乎覆盖了当前主流大模型的全部研发脉络:

  • 多位 GPT-4o 和 GPT-4.1 的核心成员:如Shengjia Zhao、Jiahui Yu、Shuchao Bi、Hongyu Ren;
  • 来自 Anthropic 的高级工程师 Joel Pobar,此前曾在 Meta 任职11年;
  • DeepMind 的 Jack Rae 和 Pei Sun,曾负责 Gemini 模型和多模态推理系统;
  • OpenAI 语音与图像模型的重要推动者 Huiwen Chang、Ji Lin 等。

这些人才曾是 OpenAI 和 Anthropic 等机构的核心技术骨干,主导过 GPT 系列、Gemini 系列等主流模型的关键技术领域。

Meta 方面未透露具体签约金额,但传闻部分顶尖研究人员获得了价值数千万美元的股票激励。

此前,OpenAI CEO Sam Altman 也在公开播客中透露,Meta正以高达 1 亿美元的签约奖金挖人。Meta CTO Andrew Bosworth 上个月接受外媒采访时指出:「现在 AI 人才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水平,这是我 20 年科技职业生涯中前所未见的。」

面对 Llama 4 系列模型的受挫,小扎高度重视 AI 人才,也不断通过查询论文排兵布阵,甚至亲自出马,把候选人请到太浩湖和帕洛阿尔托的家中,亲自面试、亲自拉人,拼的就是反应速度和出手诚意。

据悉,Meta 计划在未来几年投入数千亿美元于 AI 基础设施、模型训练、可穿戴终端与人才储备上。新团队未来还将启动 Llama 系列之后的下一代模型研发,目标是在一年内实现行业领先。

Meta 发言人对此次重组未作官方评论,但未来几周仍将有更多顶尖人才加入 MSL 团队。

附上扎克伯格内部信原文: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速度的加快,超级智能的实现正逐渐变得触手可及。我相信,这将开启人类的一个全新时代,我也会全力以赴,确保 Meta 在这一进程中走在最前沿。今天,我想分享我们是如何组织AI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我们的愿景:为每个人打造「个人超级智能」。

我们将这个整体 AI 组织命名为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简称 MSL)。它将涵盖我们所有基础模型、产品和 FAIR 团队(Fundamental AI Research),并新增一个专门负责开发下一代模型的实验室。

Alexandr Wang 已正式加入 Meta,担任首席 AI 官(Chief AI Officer),并领导 MSL的整体工作。我与 Alex 合作已有数年时间,我认为他是他这一代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创业者。他对超级智能的历史意义有着清晰的理解,作为 Scale AI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他将公司打造成了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几乎参与了业内所有领先模型的开发工作。

Nat Friedman 也加入了 Meta,将与 Alex 共同领导 MSL,负责我们的 AI 产品与应用研究工作。他将与 Connor 一起明确他未来在团队中的职责分工。Nat 曾在微软领导 GitHub,最近则负责一家领先的 AI 投资公司。过去一年里,他一直担任 Meta 顾问委员会成员,对我们的发展路线图和所需工作已有深刻了解。

今天以及过去几周,还有多位非常优秀的新成员加入 MSL,我也非常高兴能正式介绍他们:

  • Trapit Bansal —— 在「思维链」上的强化学习领域具有开创性成果,OpenAI 的 O 系列模型联合创造者。
  • Shuchao Bi —— GPT-4o 语音模式与o4-mini的联合创造者,曾在 OpenAI 负责多模态模型的后训练工作。
  • Huiwen Chang —— GPT-4o 图像生成功能联合创造者,曾在 Google Research 发明 MaskGIT 和 Muse 文本生成图像架构。
  • Ji Lin —— 参与开发 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 图像生成和Operator推理系统。
  • Joel Pobar —— 曾在Anthropic从事模型推理工作,此前在 Meta 工作 11 年,参与 HHVM、Hack、Flow、Redex、性能工具和机器学习等项目。
  • Jack Rae —— 负责 Gemini 预训练技术以及 Gemini 2.5 的推理部分,曾主导DeepMind 早期的 Gopher 和 Chinchilla 大语言模型。
  • Hongyu Ren —— GPT-4o、4o-mini、o1-mini、o3-mini、o3 和 o4-mini 的联合创造者,曾在 OpenAI 领导后训练团队。
  • Johan Schalkwyk —— 前 Google Fellow,Sesame 早期贡献者,Maya 项目技术负责人。
  • Pei Sun —— 曾在 Google DeepMind 从事 Gemini 模型的后训练、编程和推理工作,还打造了 Waymo 过去两代感知模型。
  • Jiahui Yu —— o3、o4-mini、GPT-4.1 和 GPT-4o 的联合创造者,曾领导 OpenAI 感知团队,并共同领导 Gemini 的多模态开发。
  • Shengjia Zhao —— ChatGPT、GPT-4、所有 mini 模型、4.1 和 o3 的联合创造者,曾领导 OpenAI 合成数据团队。

我对我们在 Llama 4.1 和 4.2 模型上的规划进展感到非常兴奋。这些模型支持 Meta AI 的核心功能,目前已在我们多个应用中拥有超过 10 亿月活用户,并被越来越多 Meta 内部的 AI 助手所采用,用于提升我们的产品与技术。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发这些模型。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着手启动下一代模型的研究,希望在未来一年左右走到行业最前沿。过去几个月,我会见了 Meta 内部顶尖人才、其他 AI 实验室以及一些有前景的初创公司,以组建这个小而精的核心团队。我们仍在完善这个团队,并会邀请AI部门的更多成员加入这个实验室。

Meta 在将超级智能推向世界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我们有强大的业务基础,能够建设远超小型实验室的计算能力;我们在打造覆盖数十亿用户的产品方面经验丰富;我们也正引领并开拓增长迅速的 AI 眼镜与可穿戴设备市场。

此外,我们的公司结构也赋予了我们更大的决心和行动力。我相信,这波人才引入和模型并行研发的方式,将使我们有望真正实现「人人拥有个人超级智能」的承诺。

接下来几周,还会有更多出色的人才加入这个团队,敬请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UIl46Bh
via IFTTT

拉的多、装的多、赚的多,长安凯程 V919 商用车上市,8.99 万元起


商用车一直以来是个没什么声量但是市场规模相当大的品类。

各种皮卡、轻重卡和客车加起来一年的市场规模差不多在 400 万辆左右,但其新能源渗透率却只有 20.38%,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各家商用车头部企业也在纷纷加大投入来占领市场。

今年 1 至 4 月售出了 13.27 万辆的长安汽车也将商用车电动化作为了未来 5 年发展的重点目标,在新产品长安凯程 V919 的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专门进行了致辞,为这一战略站台。

此次上市的长安凯程 V919,是一款纯电轻客,有低顶、高顶两种车身形式,配置上则分为商务舱、速运舱、荣耀版等多个车型,官方售价 8.99 万-22.59 万元,主要聚焦城市物流、个体创业及多场景商用需求。

新车的设计是标准的新能源风格,整体车身非常简约,为了满足商用需求尽可能保持了方正造型,整体的内饰风格也偏向于简洁务实,一体式贯穿中控屏、怀档和无中央扶手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多的留出车内空间并增加灵活性。

长安凯程 V919最大的亮点在空间表现上,其车长达到 5.5 米,货厢长度超过 3.3 米,得益于原生架构的优化设计,货厢容积提升了10%-15%,得仓率最高可达 61.51%,货箱空间达到了远超同级车型的 10.3m³,同时新车在确保电池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最优地台设计,货台高度为 547mm,中门开度为 1050mm,满足了标准托盘的使用需求,无论是叉车装卸还是人工搬运都极为便利。

在承载方面,长安凯程 V919 基于同级领先的 3.5T 纯电后驱平台打造,车身结构经过优化设计最大有效载重达到了 1700kg,同时新车还全系标配了 ESC 车身稳定系统、IBCU 线控制动和智能电子手刹、胎压监测等安全配置。

长安凯程 V919 搭载了汇川二合一扁线电机,最大功率达到 110kW,峰值扭矩为 260N·m,搭载了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量可以选择 41kWh、53kWh和 88kWh,纯电续航最高 470km,支持快充,SOC 电量从 30% 充到 80% 仅需 30 分钟。此外还支持车内 3.3kW 供电、对外 6.6kW 放电。新车实现了百公里 16.5kWh 的低能耗,换算下来每公里电费仅需 1 毛多。

在减轻司机负担的智能化方面,长安凯程 V919 搭载了手机控制系统、蓝牙钥匙、无钥匙进启动等便捷功能,还配备了 540° 全景立体影像和倒车雷达,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驾驶辅助。长安凯程 V919 还支持 L2 级组合辅助驾驶,可以实现车辆远程上电和远程 OTA 升级。

最后来看看长安凯程 V919的各版本价格——

荣耀版 41 度电版本 8.99 万元;

速运版 53 度电版本 11.99 万元;

商旅版 88 度电版本 18.99 万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4iqtPA8
via IFTTT

小鹏 G7 创下行业最高 AEB 刹停速度,但我们更应该关心速度之外的东西


「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看了无数场旗舰车型发布会后,这句话几乎成了旗舰车型讲解安全特性时必选的一句台词,无论是被动安全里的笼式车身,高强度金属材料使用量,电池的枪击测试和针刺测试;还是主动安全里的 AEB自动紧急制动,高速爆胎安全控制系统等等,都值得大书特书一下。

但,非豪华车型呢?在非旗舰车型的发布会上,尤其是平价车型的发布会上,我们不会看到这样的表述,更多的是关于配置同级领先,空间越级挑战之类的表述。

小鹏最近发布的 2 款车以及 1 个测试,则把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到了台前:动力、空间、配置平权之后,科技与安全,是不是也该平权了?

小鹏 G7 创下行业最高 AEB 刹停速度

前不久,已经开启预售,即将正式上市的小鹏 G7 进行了一次 AEB 自动紧急制动测试,在白天静止事故车辆/行人前向两个场景下,刹停速度均达到了 130kph,这也成为了行业最高的 AEB 的紧急刹停速度。

另外,在夜间高速、湿滑路面和前向事故车和前向行人的两个场景下,小鹏 G7 的 AEB 成功刹停速度为 120kph。

在黑夜行车,隧道内起雾,湿滑路面,前向事故车的较为极端场景下,小鹏 G7 的 AEB 成功刹停速度为 80kph。

AEB 并不算是一个特别新的技术,但却是一个技术密集程度高,并且仍在不断迭代的技术,简单讲,AEB 是通过车辆的感知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等,对驾驶环境,主要是前向方向进行感知,当传感器感知到障碍物,并且系统判定可能产生碰撞的时候,AEB 系统就会计算车辆可能撞上障碍物的时间还有多少,这个时间业界叫 TTC(Time To Collision),然后根据 TTC,以及当下的车速等情况,提醒司机进行制动,或者直接给到制动系统命令进行车辆制动。

「高算力和强模型」和 AEB 有何关系?

今年 5 月 28日,小鹏 MONA M03 Max 新车上市,小鹏 MONA M03 推出了 4 款全新版型,分别为小鹏 MONA M03 502 长续航Max、小鹏 MONA M03 600 超长续航 Max,以及小鹏 MONA M03 515 长续航 Plus、小鹏 MONA M03 620 超长续航 Plus,官方指导价 11.98—13.98 万元。

其中 Max 版本标配有双 Orin-X 芯片,总算力升至 508TOPS,这是 13 万级别车型里面罕有的配置,同级产品的算力基本上在 100TOPS 左右。

小鹏图灵 AI 智能辅助驾驶采用了纯视觉路线之后,不需要激光雷达元器件,这个技术路线和特斯拉一致。

少一种传感器数据,就能节省不少算力,进而能够升级视觉感知模型的容量、参数量和推理的频率,因为视觉摄像头的获取数据的帧率(24fps)大大高于激光雷达(10fps),所以反应速度也会更快,这对需要在高速条件下做感知做决策的 AEB 至关重要。

而才预售没多久的小鹏 G7 是目前小鹏体系内智能辅助驾驶算力最高的车型,其旗舰 Ultra 版本搭载了 3 颗小鹏自研的图灵 AI 芯片,有效算力超 2200TOPS,小鹏表示,这样的算力储备,是为后续的 L3 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做好准备。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上,小鹏 G7 行业首发了「大脑+小脑」VLA-OL 模型和VLA+ VLM 大模型,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出现,让智能辅助驾驶的上限得到不小提升,包括主动安全在内的下限也随之提升,相比于依靠编写规则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大模型支持的端到端方案能够像人类一样「看得更明白,想得更清楚」,并且和人类大脑一样,这套方案具有理解和学习的能力,车能够越开越聪明。

这里面,「大脑+小脑」 VLA-OL 模型能让智能辅助驾驶可以理解、推理和决策,有「主动思考」和「理解世界」的能力,例如看到前方塌陷,或者遇到救护车的时候,能够像人类司机进行避让。这种小概率的场景,在以往依靠工程师写规则的辅助驾驶方案里很难覆盖到。

论述了这么多小鹏新车和智能辅助驾驶端到端方案,是因为它们和 AEB 息息相关。因为 AEB 就是典型的「感知+决策」场景,感知准不准,决策快不快,决定了 AEB 的效果如何。

理解了这层逻辑,就会明白为什么小鹏 G7 演示的小鹏 AEB 能力为什么能够大幅进阶,因为本质上讲,AEB 是一个验证小鹏纯视觉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在主动安全可靠性的典型场景。

纯视觉智能辅助驾驶方案背后,是依赖「高算力和强模型」,强大的模型可以提升感知到的信息的处理效率和精度,而高算力可以让大模型在车端跑得更顺畅,也就是「感知+决策」能够准且快。

进一步讲,小鹏使用一段式端到端模型,从感知到决策再到规划控制,可以一步到位,计算简化让端到端模型的延迟大幅降低。

在本地部署过 DeepSeek 不同参数大小模型的人会清楚,参数越小,运行和反应速度也快,对硬件要求也低,但答案质量也会更差,而参数越多,比如 671B 大小的满血版 DeepSeek R1 生成的答案质量最好,但对硬件要求很高,同时运行反应速度也会慢。

所以说想要又准又快,其实也是个很矛盾的事情,想要智能辅助驾驶决策快,尤其是 AEB 感知准决策快,那模型肯定就需要在本地,因为云端通信的时间太不可控,干扰因素太多,本地运行的话,那模型肯定也不能太大,不然反应也慢,但是模型不过大的话,那也不够聪明,反过来会影响感知的效率和精度,以及决策的准确性。

小鹏的做法是,先把大算力芯片准备好,图灵 AI 芯片最高可以运行 30B 大模型,这是能力的上限,也为未来的智能辅助驾驶留有了巨大的冗余。

因为,在小鹏的逻辑中,高算力是智能辅助驾驶的先决因素,算力不够,强模型跑不动,后面一切都是空谈。

在车端模型侧,小鹏汽车通过云端蒸馏小模型的方式将世界基座模型部署到车端。「蒸馏」技术能够让车端的 VLA模型在继承原本云端基座模型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模型体积。

其实今年春节期间火爆的 DeepSeek 背后的大模型就是基于 Llama 和 Qwen 系列开源大模型进行强化学习和知识蒸馏而来的。

至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小鹏图灵 AI 智能辅助驾驶采用的端到端大模型方案,VLA 模型和 VLM 模型,图灵 AI 芯片,以及 AEB 测试成绩之间的逻辑关系了。

小鹏寄希望于在蒸馏 72B 云端基座大模型的前提下,保留更多的模型能力加上更强大的车端算力,这样才可以保证纯视觉智能辅助驾驶方案「高算力和强模型」的基础足够稳固,进而保证各种「感知+决策」场景下的实现能力。

AEB 就是这种能力的具体体现。

用户用得到的,才有用户价值

在讲小鹏智能辅助驾驶的时候,我特意讲到 13 万的小鹏 MONA M03 里的 MAX 车型都配有双 Orin-X 芯片,算力有 508TOPS,这一方面是说小鹏在尽可能多的车型上部署「高算力和强模型」,另一方面也是说,即便是小鹏体系内的入门款车型,在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上,也是和更高端车型处于同一梯队的。

而小鹏 G7 里面搭载了 3 颗图灵 AI 芯片,有效算力超 2200TOPS 的 Ultra 版本车型,则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

不管如何,小鹏从之前 G6 开始的阳谋就再明白不过:智能辅助驾驶要平权,这个路线贯彻得最彻底的产品就是 MONA M03。

这次 AEB 测试,以及释放出来的信息,就是让主动安全技术也要平权。

最近,小鹏汽车高管@托马斯电火车就在微博上说,在内部会上,他问何小鹏,不少二三十万的车智驾算力远不如 MONA,是不是小鹏汽车选择错了?因为这些车其实也可以宣传「智驾」。

何小鹏的解释是,小鹏 MONA M03 Max 版本为什么要配与小鹏G6、G9 还有 P7+ Max 版本同样的算力,就是因为算力不同,智能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的能力也会千差万别,并且也关系到这辆车几年后能不能继续获得能力上的「思考与成长」。

想要安全平权,前提是算力平权,因为安全关乎每个人,每个场景。

AEB 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不仅是高速路上前方车辆事故场景,或者行人乱穿马路场景,也有不少属于是日常用车场景,还有就是人类视觉盲区场景。

比如说那个黑夜行车,隧道内起雾,湿滑路面,前向事故车的较为极端场景,人类视觉是受限的,但是纯视觉方案里面其实很大部分的感知工作,是通过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进行的,这两种雷达在光线条件差,以及烟雾遮挡情况下,能够弥补摄像头感知上的不足。

比如在广州,电动两轮自行车(本地俗称「电鸡」)保有量巨大,并且占用机动车道,闯红灯,乱穿行情况十分严重,是造成本地道路事故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情况,AEB 能发挥作用,面对乱入的电鸡能够有效进行主动制动防止碰撞。

另外就是在停车场停车,以及狭窄区域倒车场景,AEB 也能提供额外安全防护,防止误操作导致的事故。

AEB 巨大的用户价值,以及在 13 万档位上就支持的技术基座,就构成了小鹏「安全平权」的阳谋。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何小鹏的微博里,「安全」一直是一个高频词汇。

自去年小鹏 P7+,以及小鹏 MONA M03 发布上市,还有今年 X9 和 G6 焕新,让小鹏连续 7 个月交付量超 3 万台。2025 年 1-5 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 162578 台,同比增长 293%,同时用户对拥有城区 NOA 能力的 Max 版本车型更为青睐,销量和用户偏好更加印证了小鹏在「安全平权」这件事上的价值。

当然,最后还是需要着重说明强调一点,AEB 最高刹停速度代表能力水平,在极限场景下是作为兜底的功能,并且高速刹停对造成驾驶员和乘客很大的身体冲击和负担,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 AEB 能否在日常和高频场景发挥作用。

稳中向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yYFiC65
via IFTTT

2025年6月29日星期日

早报|苹果或推出智能戒指/马斯克脑机计划曝光明年治愈失明/多地机场:充电宝新规不影响携带锂电池

cover

💍

消息预测苹果或推出智能戒指

👍

雷军点赞特斯拉自动交付:要继续学习

📦

Meta 继续挖人,OpenAI 再失四名华人 AI 大牛

✊

OpenAI 高管回应 Meta 挖人:有人闯入了我们家

📱

马斯克脑机项目计划曝光:2026 年治愈失明

📢

小米汽车回应「YU7 刹车片起火」

🔍

美国本土手机品牌 CEO:特朗普手机是中国生产的

💡

微软 CEO:AI 应该真正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

华为新款三折叠方案专利曝光

🔥

消息称骁龙 8 Elite Gen 2 部分将由三星代工

🔌

多地机场:充电宝新规不影响携带锂电池

💼

泡泡玛特就「发货延迟」致歉

🎬

诺兰新片《奥德赛》首曝海报

重磅

消息预测苹果或推出智能戒指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消息,苹果目前正在研发多款智能穿戴新品,以应对公司旗下智能穿戴领域的市场表现下滑。

报道称,苹果目前正在开发新款 Apple Watch SE 和 Apple Watch Ultra 3,后者预计今年发布,并具备多项重大更新:其中包含不依赖 iPhone 的卫星连接功能。此外,AirPods 也将跟随 iOS 26 获得「实时翻译」功能。

除 Apple Watch 产品以外,Gurman 还分析称,苹果或会推出智能戒指产品与其它产品进行联动。

Gurman 表示,目前三星、Ultrahuman 等智能穿戴厂商已推出旗下智能戒指产品,并押注智能戒指在健康领域的产品力。

其指出,智能戒指相较于智能手表,更适合在睡眠时佩戴(利于睡眠监测),同时得益于没有显示屏,能获得更长的续航表现,并且能够减少通知对用户的干扰;时尚领域方面,戒指还更易于服装搭配。

Gurman 称,智能戒指和智能手表是截然不同的设备,因此苹果能够同时销售两款产品,「赚两份钱」。其分析表示,智能戒指能够收获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愿意购买 Apple Watch 的用户。其还预测,苹果若推出智能戒指,肯定会与 Apple Watch 进行设备联动,甚至能够辅助 Vision Pro 进行交互。

另外,Gurman 还在本期《PowerOn》中透露,苹果正在开发有线连接版 Vision Pro。据悉,有线连接版 Vision Pro 能够与 Mac 设备联动,利用上 Mac 的性能,并减少设备间的传输延迟。

大公司

雷军点赞特斯拉自动交付:要继续学习

日前,特斯拉首例车辆全程自动驾驶完成交付诞生,CEO 马斯克随后转发车主消息并表示「汽车第一次自动交付给车主!」。

据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指出,本次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交付全程没有驾驶员、没有远程操控,最高时速达到 115 公里,平安来到客户家门口。

随后,雷军转发陶琳消息,并表示:「特斯拉确实了不起,在很多领域引领了行业趋势,尤其是 FSD。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近期,特斯拉还正式上线无人出租车服务「Robotaxi」,并且在美国奥斯汀市区开启 Robotaxi 内测。

对于 Robotaxi 上线,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表示,Robotaxi 所采用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研发了十年,同时团队称,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还具有可扩展性——在任何批准的地方都能够部署,并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广泛的地图测绘。

但据路透社及 The Verge 报道,尽管特斯拉粉丝和部分早期体验者对其持乐观态度,但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记录显示,在投入测试的 10 至 20 辆车队中,短短三天内便出现多起安全隐患。

分析指出,当前测试车队规模较小已状况频出,而马斯克计划未来数月让数千辆上路、明年底前扩展至「百万辆」,其安全性引发行业质疑。

Meta 继续挖人,OpenAI 再失四名华人 AI 大牛

据 The Information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OpenAI 四名华人研究人员 Shengjia Zhao、Jiahui Yu、Shuchao Bi 和 Hongyu Ren 均已同意加入 Meta 旗下名为「superintelligence」(超级智能)的专家团队。

据悉,他们此前都在 OpenAI 负责模型开发或多模态方向的核心工作,部分人曾参与小型快速推理模型 o1-mini、o3-mini 等,其中不乏 ChatGPT、GPT-4、GPT-4o mini 等项目的核心作者之一。

上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eta 在近期已经挖走了四名 OpenAI 的研究人员,其中三名为 OpenAI 苏黎世分公司的创立成员,另一名则为 OpenAI o1 模型项目的关键成员 Trapit Bansal。

在近期的 Meta 全员大会上,CTO Andrew Bosworth 也回应了 OpenAI CEO Sam Altman 所称的「Meta 用 1 亿美元签约金挖角」一事,直指其夸大其词。

Bosworth 表示,所谓高额待遇仅适用于极少数高级岗位。「我非常清楚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确实成功吸引了一些 OpenAI 的人才,而他对此显然并不高兴。」

OpenAI 高管回应 Meta 挖人:有人闯入了我们家

接上一条 Meta 不断挖 OpenAI 研究员后,据《Wired》消息,OpenAI 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 于当地时间周六通过 Slack,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内部备忘录,其承诺将会全力以赴与 Meta 展开人才竞争。

Chen 在备忘录中表示:

现在,我感觉就像有人闯进了我们的家,偷走了我们的东西一样。这种感觉非常强烈。但请大家放心,我们并没有坐视不理。

Chen 还称,他正在和 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内的其他领导层成员一同,不断地与收到 Meta 邀请的同时进行交流。Chen 强调,OpenAI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主动,目前正在重新调整薪资结构,并探索更有创意的方式,表彰和奖励人才。

报道还指出,尽管 OpenAI 急于留住人才,但 Chen 依然强调了「公平性」的重要:「虽然我会努力留住你们每个人,但绝不会以牺牲其他同事的公平为代价。」

本次报道还透露,目前 OpenAI 的员工正面临每周长达 80 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公司计划在下周集体放假,让员工获得休息机会。其中一名研究团队的领导也在备忘录中表示,「Meta 知道我们下周要集体休息,因此会趁机给你们施加压力,让你们仓促做出决定。如果你感到这种压力,不要害怕找我们沟通。我和马克随时都在,很乐意支持你们。」

据悉,Altman 还不忘回复 Chen 的备忘录,称:

很高兴看到 Mark 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领导力与正直,尤其是当他需要做出艰难决定时。我们拥有他这样的领导者,非常感激!

马斯克脑机项目计划曝光:2026 年治愈失明

6 月 28 日,马斯克带领 Neuralink 团队举行了一场持续 1 小时的发布会,公布了最新进展与未来计划。

目前,Neuralink 已有七名志愿者完成脑机接口植入,他们能够通过脑信号控制玩马里奥赛车、使命召唤等游戏,甚至用意念操控机械臂写字,与外界重新建立交互。

Neuralink 同时公布了打造「全脑接口」的长远愿景。所谓全脑接口,是指在大脑任意区域实现神经元监听与写入,通过无线高速传输实现生物大脑与机器的深度连接。

这一通用输入/输出平台目前包括三个产品: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独立的 Telepathy、为失明人士提供视觉恢复的 Blindsight,以及面向神经疾病治疗的 Deep。

此外,Neuralink 公布了未来三年路线图:

  • 2025 年底在言语皮层植入设备,实现大脑信号到语音的解码;
  • 2026 年将电极通道增至 3000 个,实现低分辨率视觉恢复;
  • 2027 年通道增至 10000 个,首次完成多设备植入;
  • 2028 年每个植入物突破 25000 个通道,全面接入大脑任意区域,助力精神疾病、疼痛等多类疾病治疗,并实现与 AI 集成。

此外,发布会上,Neuralink 还带来了第二代手术机器人,新版机器人将植入电极线的速度提至每根 1.5 秒,比上一代提升了 11 倍。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本周五还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一再跳票的 Grok 3.5/4 将推迟到 7 月 4 日后发布。

小米汽车回应「YU7 刹车片起火」

日前,有媒体称,其在赛道测试小米 YU7 时刹车片起火,对于上述情况,小米汽车方面在《答网友问(第 163 集)》中进行了回应:

视频中,小米 YU7 Max 在天津 V1 赛车场进行 1 个暖胎圈 + 1 个飞行圈后,在未进行散热圈的极端情况下,直接驻车,高温导致制动片有机物材料发生起火,但制动系统整体未出现任何制动失效等问题,功能健全,使用正常。

小米汽车方面还指出,测试车辆未使用小米 YU7 Max 大师模式中的「能量回收增强」功能。小米汽车解释,该功能会增强赛道工况下的能量回收强度,降低机械制动系统的负荷,即便出现 ABS 抱死情况,依然可以提供最大 0.2G 的制动能量回收,有效减少制动系统温度超过 600℃ 的极端情况发生。

据悉,小米 YU7 Max 采用低金属制动片,材料包含金属纤维、磨料、树脂等有机物。树脂及其他有机物在高温下(一般大于 300°C)产生聚合物支链裂解反应产生部分气体,其中部分可燃气体在高温及氧气充足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短暂明火现象。小米强调,「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但制动性能不会失效」。

小米方面还表示,小米 YU7 定位于城市豪华高性能 SUV,「强烈倡议大家注意驾驶安全,未经过专业升级与整备的原厂车,不要贸然进行赛道尝试。」

另外,小米创办人雷军还在昨日发文表示,「小米挑战纽北,就是坚定对标保时捷,在赛道上打磨技术,应用到量产车上。」

美国本土手机品牌 CEO:特朗普手机是中国生产的

日前,特朗普移动公司已悄然从公司旗下的 T1 Phone 手机的产品详情页中删除了「美国制造」的宣传标语。据悉,特朗普集团于 6 月 16 日宣布进军手机及消费通信市场,并推出了售价达 499 美元的 T1 Phone 手机。

而在近期,美国唯一本土手机制造商 Purism 的 CEO Todd Weaver 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T1 Phone 由中国闻泰科技(Wingtech)所生产。

其进一步指出,T1 Phone 与闻泰科技所生产的手机规格上基本一致。同时 Todd Weaver 表示,若想在美生产手机,则需要很多年才能建立起整个供应链。

据官网显示,这款售价 499 美元的 T1 Phone 最初以在美国生产为主要卖点,但该声明现已从官方网站上消失。网站目前使用「美国自豪设计」、「秉承美国价值观设计」等措辞,并未明确说明手机的实际生产地点或是否有任何部分在「美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Todd Weaver 还表示,尽管公司已经尽可能做到全美生产,且坚持了十年,但有些零部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供应链。

🔗 采访:https://www.bloomberg.com/news/videos/2025-06-17/us-made-smartphones-cheaper-than-some-claim-purism-ceo-video

💡 微软 CEO:AI 应该真正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日前,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接受了 YC 总裁陈嘉兴的采访,前者在采访时介绍了自己对 AI 的各种看法。

采访中,陈嘉兴提到「AI 哪些被低估」,Satya 则回应称,AI 帮助基层人民的力量被严重低估了。Satya 进一步表示,自己在 GPT-3/3.5 时代,见到一位印度农民通过 AI 获得农业补助,因此他认为,AI 在扩散速度、实际应用这些方面,应该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让更多人用上。

同时,Satya 也指出,现在被过度炒作的是模型能力,导致 AI 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没办法很好「讲故事」。

因此陈嘉兴也引出了微软的 AI 代码助手 GitHub Copilot,称 GitHub Copilot 能够帮助到更多人接触到技术。对此,Satya 也十分认同。

另外,Satya 也指出,AI 会迎来「新浏览器时刻」——届时,视觉、语音、Copilot 等工具都会整合,能够在现有的设备形态上,出现新的计算机使用方式,从而再去获得新的硬件形态。未来,AI Agent 将会成为个人电脑,并且为用户提供任务管理和操作。

🔗 采访:https://youtu.be/AUUZuzVHKdo?feature=shared

新产品

华为新款三折叠方案专利曝光

日前,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公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一款三折叠手机方案专利亮相。

从公布的方案来看,新设计与此前的华为 Mate XT 三折叠有所区别,更加类似华为 Mate X/Xs 的设计,背部采用条带状设计,摄像头竖置摆放,以及充电口位于机身凸起一侧。

折叠方案方面,其中有两面为内折叠设计,需要展开使用,与 Mate XT 折叠方案有所不同。

据博主「数码闲聊站」本月消息,华为将会在明年推出 Pura X 阔折叠的迭代版本,并且拥有全新的屏幕方案;而华为 Mate XT 三折叠的下半年新款,屏幕方案不变。因此推测,上述的新「三折叠」方案或为 Pura X 迭代版本设计。

消息称骁龙 8 Elite Gen 2 部分将由三星代工

据《Business Post》消息,三星电子或将会代工部分高通骁龙 8 Elite Gen 2 处理器。

报道称,本次骁龙 8 Elite Gen 2 将不会由台积电的 N3P 制程工艺独家代工,而是将一部分交给三星的 2nm 制程代工。据悉,这批三星代工的骁龙 8 Elite Gen 2 将由三星下一代 Galaxy 旗舰——Galaxy S26 系列搭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三星 Galaxy 旗舰均搭载的是高通与三星定制的「for Galaxy」版骁龙 8 系列处理器,而本次骁龙 8 Elite Gen 2 for Galaxy 或为三星负责代工的那一部分。

报道指出,三星的 3nm 制程因良品率问题而遭到市场放弃,不少客户纷纷转向台积电。因此本次三星计划本次 2nm 制程于今年下半年将良品率提升至 60% 以上。据透露,高通目前正在使用三星 2nm 制程进行骁龙 8 Elite Gen 2 的量产测试。

Black Forest 开源 FLUX.1 Kontex 模型

Black Forest Labs 本周正式开源图像编辑模型 FLUX.1 Kontext [dev]。

这是其专业版本 FLUX.1 Kontext [pro] 的开发者版,具备专有级图像编辑能力,参数规模达 120 亿,可在消费级硬件上运行。该模型已通过 HuggingFace 平台向研究与非商业用途用户开放下载,授权遵循 FLUX.1 非商业许可证。

FLUX.1 Kontext [dev] 聚焦图像编辑任务,支持精细化的局部与全局修改,能够在多样环境下保持角色一致性,并实现迭代式图像生成。

官方表示,该模型已在新发布的基准测试 KontextBench 上超越了包括 Bagel、HiDream-E1-Full,以及 Gemini-Flash Image 在内的多款开源与闭源竞品,性能获得第三方机构 Artificial Analysis 的独立验证。

为提升性能表现,FLUX.1 Kontext [dev] 针对英伟达最新的 Blackwell 架构进行了深度优化,并同步推出 BF16、FP8、FP4 等多种 TensorRT 变体,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对速度、能效和图像质量的平衡需求。

Black Forest Labs 表示,该模型在推理速度和内存效率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模型下载:https://huggingface.co/black-forest-labs/FLUX.1-Kontext-dev

技术报告:https://arxiv.org/abs/2506.15742

新消费

多地机场:充电宝新规不影响携带锂电池

6 月 28 日起,民航局发布的「充电宝新规」正式生效:禁止旅客携带没有 3C 标识、3C 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随着新规实施,不少网友也提出了「新规是否对锂电池的携带有影响」「国外生产的充电宝是否能携带」等问题。

据澎湃新闻消息,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成都、西安、海南等地多个机场的客服表示,民航局安检新规仅针对充电宝,相机锂电池的安检要求没有变化。

报道指出,机场对相机锂电池的通用要求为无需 3C 认证,原装及备用裸电池容量一般需 ≤100Wh(或等同 ≤20000 mAh/5V),100-160Wh 的备用电池需航空公司批准,电池外壳须标识清晰,多数机场严禁托运。

对于「国外生产的充电宝是否能携带」这一问题,据民航资源网援引深圳机场说明,国外生产的充电宝不用依照「3C 和召回」的要求查验,按原要求标准执行。

另据封面新闻消息,在充电宝新规发布后,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商家公然提供 3C 认证刻字服务,毫不掩饰以「3C 标志认证,3C 刻字,充电宝刻字」「充电宝打镭射标,3C 认证」等为题,宣称贴上就能让充电宝登机。

目前,通过「充电宝 3C 标识」「3C 贴纸」等关键词搜索发现,大多数购物平台已经搜索不到相关商品,其中淘宝屏蔽了「3C 贴纸」搜索。据报道,部分平台已积极采取行动,持续识别并下架违规帖子,相关售卖帖数量在不断减少。

昨日,央视网快看发布视频表示,即使是有 3C 标识、可以带上飞机的充电宝,也不得在飞机上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

据悉,飞机客舱属于增压环境,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客舱压力是变化的,会从起飞前的 1 个大气压降到巡航时的约 0.6 个大气压,降落时再慢慢增加到 1 个大气压。在这种环境下使用充电宝,容易导致发热、增加自燃的概率。

泡泡玛特就「发货延迟」致歉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近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此前在泡泡玛特官方渠道购买的潮玩产品,未能如订单所显示的最晚发货时间进行发货。

而据黑猫投诉 App 显示,泡泡玛特与「延迟发货」「不发货」「虚假发货」等关键词关联的投诉记录合计超过 1000 条。

对于上述发货情况,泡泡玛特近日在抽盒机小程序发布「规则优化升级公告」,其中提到的发货说明表示:「很抱歉由于近期订单量激增,部分订单未能及时发货,我们正在紧急发货中,预计会在 7 天左右发出。」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泡泡玛特的工厂主要在广东省东莞市,急剧增长的需求已让泡泡玛特感受到了压力,从春节开始就紧急招工人复工,扩充产能,但目前看来市场需求远超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上海乐高乐园「大飞车」故障,游客被困半空

《贝壳财经》报道,6 月 28 日 12 时许,位于上海金山区的乐高乐园内的热门游乐设施「乐高大飞车」在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导致十余名游客被悬挂于轨道上长达 40 余分钟。

事发时,上海气象部门已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户外气温达 37 摄氏度,游客在高温中滞留的情况引发网友关注。

6 月 29 日,据澎湃新闻消息,上海乐高乐园对「大飞车」故障进一步回应,出于安全性考虑,骑乘设备一旦检测到任何异常就会自动停止运行,乐园也会相应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安排游客疏散。据其透露,经过全面排查,确认设施符合安全标准,乐高大飞车项目当天下午 1 点已恢复运营。

乐高乐园同时称,昨天中午发现乐高大飞车停运后,乐园工作人员立即按照流程组织游客迅速疏散,安全到达地面,没有人员受伤,乐园已向受影响的游客致歉并进行了安抚。

据悉,乐高大飞车被称为上海乐高乐园的镇园之宝。乐园试运营期间,乐高大飞车一直是乐高乐园内最受欢迎、排队时间最长的骑乘项目,人多时往往要排 60 分钟左右。

好看的

马丽将加入《流浪地球 3》

6 月 28 日,电影《流浪地球》官方发文为演员马丽庆生,并宣布马丽加入电影《流浪地球 3》。

据此前国家电影局备案信息显示,《流浪地球 3》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 2500 年后抵达新家园,最终,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今年 4 月,《流浪地球 3》宣布正式开机,距离上映还有 662 天(即 2027 年 2 月 6 日春节档上映)。开机仪式现场,郭帆、吴京,以及新加入的沈腾均到场致辞。

电影《戏台》新预告公布

6 月 28 日, 电影《戏台》发布新版预告,将于 7 月 17 日上映。

该片讲述民国年间,正逢五庆班携名角儿金啸天要演出《霸王别姬》,不料意外接踵而至,戏班班主、送包子的伙计、来视察的大帅、大名角儿金啸天,以及戏院经理、正在候场的花旦、出逃的六姨太、恶霸刘八爷等各色人物的命运阴差阳错地勾连在一起,上演了一出荒诞十足的喜剧。

《戏台》由陈佩斯执导,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领衔主演,杨皓宇特邀主演,余少群、陈大愚、徐卓儿主演,尹铸胜友情出演,改编自同名话剧,以身份错位设定抛出一系列笑料。

诺兰新片《奥德赛》首曝海报

据守望好莱坞消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新片《奥德赛》近期首曝海报。

据悉,该影片改编自荷马史诗故事,讲述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回乡的漫长旅程。此外,《奥德赛》将是一部使用全新 IMAX 电影技术,并在全球拍摄的神话动作史诗。

本片将由罗伯特·帕丁森、马特·达蒙、汤姆·霍兰德、 安妮·海瑟薇、查理兹·塞隆、 赞达亚 、露皮塔·尼永奥等共同出演。《奥德赛》将于 2026 年 7 月 17 日北美上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Ibhv9kY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