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日星期二

只活了 15 个月,iPhone 和 iPad 上的微软输入法就死了

从 2016 年 4 月 25 日到 2017 年 7 月 31 日,微软为 iPhone、iPad 推出的 Word Flow for iOS 输入法,从出生到死亡只经历了十五个月零四天。作为一款带有些许推广作用的微软 App,Word Flow 肩负着将 WP 优秀的打字体验带到更多移动平台的使命。

但现在它死了,被微软亲手杀死了。目前 Word Flow 已经从 App Store 下架,而在微软的 Garage 里关于 Word Flow 的页面上,留下了一行公告:

Word Flow 实验已经结束,同时建议大家去 App Store 下载 SwiftKey Keyboard。SwiftKey 将让智能手机拥有最好的打字体验,而且 SwiftKey 团队也将会经常对 SwiftKey 键盘进行更新构建和增加新的功能。

尽管我们不知道 Word Flow 有没有完成它的使命,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的确是一款体验不俗的手机输入法。

缔造过世界最快打字速度的手机输入法

2014 年 4 月 2 日,Windows Phone 8.1 在加州旧金山正式与公众见面。

作为一款被软粉们期待已久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1 除了加入自定义动态磁贴、Cortana 以及操作通知中心等功能之外,它还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输入法——Word Flow。

这款由 Microsoft Research 开发的输入法,就像是 Windows Phone 用户的 Swype 键盘,它允许用户通过滑动来输入单词。而微软对其评价颇高,在它看来,这也是当时最直观的智能手机输入法之一。

Word Flow 的背后是微软独一无二的专利技术,它很智能,能够通过用户的输入习惯进行主动学习,提供更准确的联想词,以便提高用户的打字速度。当然,更令你惊叹的是,在当时它甚至能为你预测你想输入的表情。

按照微软的说法,开发这款输入法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利用手机进行沟通。不单单只是言语交流,emoji、GIF、联系人以及需要分享位置,甚至是搜索功能,一切都希望能在这个输入法上实现。

除了这些,Word Flow 快速的输入体验,也让不少人印象深刻。在 2014 年,15 岁的少年 Gaurav Sharma 利用 Word Flow 在 18.44 秒的时间里输入 160 个字符,打破了此前在 Swype 输入法上 20.53 秒的纪录,成为了世界第一。

对此,微软高级研究员 Tim Paek 讲述了 Word Flow 的优点:

你用它来打字不是对着屏幕敲打每一个字母,而是在画一条线,连接你想要写的单词的所有字母,并最终变成一个形状,而这些形状会随着你每一次输入这个单词而被你大脑还有手的肌肉所记忆,这样,你也会越用越快。

在 Word Flow 诞生后的第二年,微软终于打算推出 Word Flow for iOS。一方面是希望利用 Word Flow 优秀的体验来改善 iOS 设备的输入法,另一方面,希望这样的优秀体验能够吸引一些其他移动平台的用户关注 Windows Phone。

当然,Word Flow for iOS 并非简单的移植,它具备很多有趣的概念功能,比如特别适合单手打字的弧形键盘设计等等。除此之外,它还增加了对 GIF 和 3D Touch 的支持。

不过,现在它已经消失了。

取代它的是 SwiftKey,但这背后还有哪些隐情?

在微软的公告上,Word Flow 的团队建议用户去 App Store 下载 SwiftKey Keyboard,并表示 SwiftKey 能让智能手机拥有最好的打字体验。这难免会让人好奇,这个取代 Word Flow 输入法的 SwiftKey 到底是何方神圣?

实际上,在 Word Flow 还没出世之前,SwiftKey 已经推出了第一款基于 Android 平台的输入法,两位创始人 Jon 和 Ben 受够了在触屏上打字缓慢而容易误触的糟糕体验。于是,他们决定利用技术来加强人与设备之间的互动。

跟 Word Flow 一样,SwiftKey 具备预测文本的功能,不但可以纠正你的错别字,还能更快地让你表达出想打出来的句子。但不同的是,SwiftKey 的预测功能使用的是 AI 技术。

当时,这个技术前卫的输入法很快就吸引到微软的注意,在 Word Flow for iOS 发布的前两个月,它就被微软以 2.5 亿美元收购了。可以说从那时起,Word Flow 在微软 Garage 中的地位已经受到了挑战。

现在,官网上那句“Word Flow 实验已经结束了”或许已经阐明了两者之间地位的高低:“实验性质”的 Word Flow for iOS 退位,具备 AI 技术的 SwiftKey 上位。

但这背后,可能不单单只是技术上孰优孰劣的问题,这其中可能还涉及到微软的战略,一个事关多平台设备协同工作的战略。

此前,微软曾要求 SwiftKey 需要在即将来临的 Windows 10 秋季创意者更新中支持云端剪贴板的功能,这个功能将允许用户复制和粘贴文本、照片、地图以及 GIF 等等。同时结合目前 SwiftKey 已经覆盖了 Android、iOS 两大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

从这些线索中,不难看出微软正在布局一个多平台设备协同工作的战略,只要用户的 Windows PC 和i OS / Android 设备安装了 SwiftKey,那么就可以为用户提供类似于苹果生态那种多设备协同工作的功能。

这样一来,微软或许就可以弱化苹果生态的影响,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建立一点优势。

 

题图自:MSPoweruser 部分图片自:WindowsCentral

肖邦和最爱的女人在一起十年,最后还是分开了。但...能够拥有,十年已经很长了。 工作邮箱:linshuqia@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f4q2mW
via IFTTT

拒绝性侵发生,给胸罩贴上能报警会定位的贴纸有用吗?

房思琪在自己的日记写下:“他硬要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近年来,不少性侵、性骚扰等事件被曝光出来后,人们对这类安全事件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不少公司都在设计有保护功能的工具,比如最简单的防狼喷雾。近期,MIT 也发布了新产品:一个贴条。据介绍,这个小小的贴条不仅能报警,还有定位和通知功能。

但一个贴条怎么有保护功能呢?MIT 介绍称,这个贴条是通过检测力度来实现安全功能的。

这个贴条有两种启动模式,一种是激活模式,会在检测到力量后启动保护功能,主要是用于无反抗能力的幼儿、卧病病人、老人、醉酒人士等群体;另一个则是自启模式。如果歹徒没有暴力拉扯到衣物,使用者可以自己按下开关激活保护模式。

在贴条的安全模式启动后,贴条所绑定的手机会立刻收到一条确认通知,如若用户没有在 30 秒内点击“同意”,手机会发出持续性的警报声,20 秒后给用户已经设置好的紧急联系人名单发送求救短信,内容里会直接附上手机所在位置信息。

除此之外,手机会自动开启录音功能,记录环境声音。另外,用户还能设置电话通知,紧急联系人也可以收到电话提醒。

MIT 媒体实验室的研究员 Manisha Mohan 来自印度,她表示,女性即使是孤身一人,也要有自我保护的能力。Manisha 介绍称,设计这个贴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科技手段,给女性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题图自:电影《熔炉》

关注有趣的商业模式 / 消费升级等 工作邮箱:chenshiwei@ifanr.com,微信:seaweed18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tZzJJV
via IFTTT

三星 Note8 疑似样张曝光:功能很超前,效果很惊艳

我们之前报道了三星 Note8 的外观图,当时消息称,“它们基于从工厂泄漏的真实细节和原理图”,但毕竟是根据三星 Note8 第三方制造商创建的模型得到的渲染图,而非直接的定妆照。

三星此前已经宣布将于 8 月 23 日在美国纽约发布 Note8,业界关于 Note8 的消息也更加密集起来。

Twitter 上的爆料大神 evleaks 放出了一张 Note8 的真机渲染图,可以看出这次曝出的外观和之前的爆料并没有区别,R 角相比 S8+ 更小,整体更加硬朗,这也符合三星 Note 系列一贯的风格。并且由于这位爆料大神 evleaks 爆料无数,且没有失过手,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张渲染图认为是 Note8 的定妆照了。

一直专注于三星手机爆料的 SamMobile 则称,除了拥有 S8 系列既有的配色之外,三星 Note8 还将带来「深蓝」配色,至于具体是不是像 Note5 的「蓝黑色」,因为暂时没有相关图片爆出,而不敢肯定。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拥有更多的选择不会是坏事。

关于 Note8 这台手机的配置,爱范儿(微信号:ifanr)之前已经有过不少爆料,比如这台手机会用骁龙 835 处理器,6GB 或更大的 RAM,比 S8+ 更大的全面屏等。

(三星 C7 2017 款)

而在外观上,Note8 渲染图与 S8 系列最大的不同是,这台手机会用上双摄像头设计——如果属实,Note8 将是三星旗舰系列中第一个用上双摄像头的(具有双摄像头设计的三星 C7 2017 款已经进入工信部认证了,理论上,其上市时间会早于 Note8,但 C7 并非旗舰定位)。

cnet 的一篇报道指出,Note8 的双摄像头规格为「1200 万像素广角摄像头+1300 万像素长焦摄像头」;而一直对 iPhone 预测颇有心得的 KGI 分析师郭明錤还指出,Note8 的双摄像头将会支持三倍光学变焦。

三星 S7 和 S8 系列的拍照表现可以说达到了单摄像头手机的极致。那么三星会在旗舰手机的双摄像头上玩出什么花呢?

专门生产相机模组的三星电机日前发布的一组样张似乎泄露了天机。

这组样张展示了三星双镜头模组在众多场景的拍照表现,除了更高的夜景亮度和更好动态范围,更引人注目的是,这组样张的变焦数不是双摄像头常见的 2 倍光学变焦,而是 3 倍。

此外,三星的双镜头模组可能还会有深度应用和重新聚焦等功能,由此,手机拍照的玩法更加多样。

三星表示,这组双镜头模组定位高端,再考虑到三星“好东西自己先用”的传统,9to5Google 认为,这组样张其实就是 Note8 拍的。

如果猜测属实,三星 Note8 的拍照水平和可玩性方面将在目前已经具备高水平的 S8 基础上再进一步,这不免让人充满期待。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工作邮箱:nemo@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hj5mbz
via IFTTT

如果你尝了一口蛋白粉,我告诉你它是二氧化碳做的……

清水少许,微生物适量,插上电,缓缓注入二氧化碳,静静地思考一会儿人生,今天的主菜——合成蛋白质粉就能出锅了。

看到这一小撮微黄无味、看上去有点像木屑的粉末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这种感觉就像是第一次看到神奇食品 Soylent 一样,虽然吃土也能吃出科技感,但我还是怀念街边的那碗烤冷面。

虽然对讲究色香味的吃货不太友好,这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蛋白质粉末却大有来头。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遥远的北极圈,一伙来自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和拉彭兰塔理工大学的研究员们突然有一天冒出了这个点子,既然二氧化碳无处不在甚至有点过剩,不如想个法子让它变废为宝吧。

于是他们在实验室中鼓捣出来了这么个咖啡杯大小(我怎么觉得比咖啡杯大不少呢)的仪器。只要把电接入这个装有水和微生物的生物反应设备中,先把水电解成氢和氧,再把二氧化碳注入,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就会在所提供的氮、硫、磷等微量营养物的作用下不断增殖,最后形成合成蛋白质。

随后,只要把合成的蛋白质微生物团脱水,就变成了前面提到的那种蛋白质粉末。
别小看这一撮粉末,它一半以上的成分是蛋白质,剩下的还包括 25% 的碳水化合物、少量的脂肪以及核酸,营养价值还挺高。

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非要比较的话,它吃起来会有点像干酵母,也许比那个还要淡而无味。

目前来看,粉末状又没什么味道的这种合成蛋白质,应该是很难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的。不过研究人员说了,添加点别的成分,再好好利用一下的话,它也可以成为一道美味佳肴,比如说素肉汉堡什么的。

我们考虑用它来做豆腐制品或者素肉,比起原来的原料和做法,合成蛋白质只用了二氧化碳和电,可以替代掉糖。

(素肉汉堡排,图片来自:VegBurge

不过,食物的制作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你需要考虑到人们挑剔的口味和对饮食健康的各项需求。科学家们因此想到了另一个应用领域,用合成蛋白质来做动物饲料。

研究显示,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耕地主要被用来种植牲畜的饲料;每年有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只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土地来种植这些粮草。更让人失落的是,这样耗费精力又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还不一定能有特别好的回报。

(图片来自:xemet.com

如今,只需要二氧化碳、水和电,就能够加工出牲畜家禽所需要的蛋白质饲料了。不止如此,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的合成蛋白质,比普通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要高上 10 倍,还不用撒杀虫剂,可以说是环保小能手了。

只要有可再生能源,比如说太阳能,在任何地方都能生产这种蛋白质,不用像传统农业那样需要具备合适的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

要说到缺点,产能可能是目前最大的问题。研究人员介绍,目前所使用的这种反应仪器,在实验室的环境下 2 周才能生产出 1 克合成蛋白质,这肯定是没法满足需求的。下一步,他们的目标就是大幅提高产能,促进合成蛋白质食品的商业化。

这个项目其实是芬兰一项名为「新碳能源」计划的一部分。此前,他们一直在研究如何从二氧化碳中提取出化学原料和燃料,却屡战屡败;没曾想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二氧化碳就这么神奇地变成了可以吃的东西。

要不怎么说吃货拯救世界呢,既然中国吃货们可以去国外帮他们把生物入侵的小龙虾吃成濒危,把大闸蟹吃到灭绝,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派上几队吃货,就能把温室效应吃没呢?

有理想总是好的。:)

题图来自:Health Ambition 

部分插图来自: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w15X54
via IFTTT

荷兰人的废物利用:卫生纸「复活」变自行车道

冲完厕所,你会留意卫生纸去哪了吗?

在以前,荷兰的污水处理厂会将污水里的卫生纸筛选出来进行焚烧,污染不说,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CirTec 公司的总经理 Carlijn Lahaye 表示,荷兰人对高质量卫生纸的偏好,意味着相比与普通卫生纸,其包含的纤维素质量更高。Carlijn Lahaye 说:

在荷兰,厕所里被使用过的卫生纸,很多都包含一种高品质的纤维素。

卫生纸的「复活」之路

  1. 荷兰污水处理厂通过使用特制的工业筛,将污水进行筛选,以便收集污水里的卫生纸。
  2. 污水处理厂对收集的卫生纸进行提取,每天可以提取近 900 磅(约 816 斤)纤维素。
  3. 将这些被提取的纤维素在高温下进行清洁和灭菌处理,使其变成蓬松的材料或颗粒,处理后的材料可以作为沥青和建筑材料产品的原材料。

(从污水中提取出来的纤维素,图片来源:artikel

The guardian 在报道中特别提到:这些「复活」的卫生纸,可以用来制作自行车道。

荷兰与自行车道有什么关系?

荷兰号称「自行车王国」,拥有 1670 万左右的人口,约 1800 万辆自行车,人均拥有约 1.1 辆自行车,是一个自行车比人还多的国度。

(图片来源:達志影像

截至 2014 年,荷兰已经形成了总长 3.5 万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占荷兰全国道路总长度的 30.6%,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

这样来看,将被使用过的卫生纸「复活」,进行二次利用,就很有实际意义了。

在这个自行车的国度,和自行车道有关的趣事当然不止这一件:

1.太阳能自行车道

2014 年 11 月 12 日,荷兰开通了世界首条太阳能自行车道。该车道全长 230 英尺(约 70 米),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外面包以混凝土和半透明的钢化玻璃。所产生的电力可被用于路灯、交通系统、电动车等。

(图片来源:inhabitat

2.夜光自行车道

2014 年,荷兰革新派设计师 Daan Roosegaarde 在荷兰的埃因霍恩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条夜光自行车道。

(图片来源:WIRED

这条夜光自行车道长 1 公里,修建在梵高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附近。路面上铺着特殊的发光材料,白天能进行“充电”,而到了晚上就化作了星光之路。

 

(图片来源:WIRED

脚踏梵高的「星空」,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这片星空会有「纸」的成分。

题图来源:The guardian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wh1nz4
via IFTTT

无印良品开了一间蔬果杂货店,让你见识简约风的蔬果

当衣服、家具、酒店和餐厅这几样东西和“简约”这一词搭配时,你也许还能想象到它们大概的模样,但“蔬果”呢?要怎样的蔬果才可以被走简约风的 MUJI 无印良品纳入“产品列表”?

近日,无印良品于东京有乐町的全球首家蔬果卖场正式开业。通过这个小店,无印良品希望将消费者和生产蔬果的土地重新连接起来,因此,所有产品都会标有种植农场所在地,而且还会写着生产者的“留言”,以及应季吃法。

而如果要从简约方面说起,店内的蔬果产品的确都有“做减法”:店内 300 多种蔬果均采用产地直销模式,减少中介;蔬果种植过程中要“无添加”,均标榜在种植期间不使用添加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化肥,或是使用少于正常量 50% 的农药。

此外,无印良品还销售“低颜值”蔬果——一些看起来形状有点奇怪,外貌有点丑,但味道和健康度都很好的蔬果。

除了可以买到蔬果原料外,顾客还能在店里的咖啡厅喝上用这些原料制作而成的蔬菜汤,或享用其它现做面包或咖啡。

除了蔬果卖场之外,有乐町门店还有一大卖点,那就是由无印良品出品的“MUJI Hut”小别墅模型了。顾客不仅可以到这个小别墅里看看摸摸试试坐,而且还有家装顾问在场解答各种疑问。

而且,它还保留了装修前那个由建筑师 Torafu 设计的、跨越两层楼的大书架,收藏着上万本书籍。感觉简直能成一个旅游景点了。

题图以内文配图均来自 MUJI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hiWmTV
via IFTTT

iPhone 8 会用上红外面部识别?这事儿基本定了

今年的 iPhone 十周年新机,正面临着使用屏下指纹识别继而大幅推迟发货,还是以面部识别取而代之的两难局面

如今看来,不论藏在屏下的指纹识别是否成真,面部识别技术已经基本确定将会出现在这部 iPhone 8(或称 iPhone X)上。

(假想图,图自:idropnews

上周,苹果放出了 HomePod 智能音箱(搭载特殊的 iOS 系统)的早期固件。一位 iOS 开发者在其中,找到了很多指向新 iPhone 会使用面部识别的参考代码。

(图自:macrumors

这些代码出现在用于生物识别的 BiometricKit  中,而 BiometricKit 正是目前 Touch ID 指纹识别的基本所在。

BiometricKit 中出现了很多名为 “FaceDetect(面部探测)” 的算法,其中包括了用户面部离传感器过远或过近、多张人脸同时出现等多种情况。

(图自:Twitter @Steve T-S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代码指出,苹果会使用基于红外线(infrared)的识别技术,而非目前微软、三星等厂商已经应用的、基于常规摄像头的面部识别。

常规的前置摄像头是基于可见光成像,在光照不良的情况下面部识别便难以使用。

基于常规摄像头的面部识别若要照顾到便利和快捷,其安全性往往只够用于设备解锁,而不能用于支付等高风险环节。否则,一旦被照片等方式骗过,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将比设备遭破解更大。

(利用照片破解三星 S8 面部解锁,图自:YouTube

而若是要保证安全性,传统的面部识别一般会要求用户在识别过程中做特定动作(如张嘴、点头等),来确保面前的是真人而非影像。

相比之下,使用红外成像后,系统可通过感知温度,来判断面前是否是真人,安全性相比常规摄像头会有所提高。

(图自:Twitter @Steve T-S

从其中一些代码来看,新的面部识别技术被赋予了 “Pearl ID” 的内部代号,而十周年版全面屏新 iPhone 的代号是 “D22”。

在新固件 PassKit(用于 Apple Pay)部分的 UI 包中,出现了一个代表新 iPhone 的图标。其轮廓与之前曝出的谍照无异:全面屏,正面无 home 键,顶部有放置听筒、传感器和前摄像头的“凹陷”。

这款 iPhone 十周年新机将在 9 月秋季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但由于在屏内指纹、面部识别等新技术的量产上遇阻,大批量发货预计将推迟至 11 月初甚至更晚。

题图来自:baomoi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tZ3Xgr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