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日星期日

早报 | iPhone 11 再曝光三摄渲染图 / 苹果或将拆分 iTunes 服务 / 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

iPhone 11 再曝光渲染图

爆料达人 @BenGeskin 近日再曝光一张 iPhone 11 和 iPhone 11 Max 的渲染图,后置三摄非常抢眼。

苹果或将拆分 iTunes 服务

彭博社引援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或将在 WWDC 2019 大会现场宣布关闭 iTunes 服务,另外将针对 macOS 推出 3 款新软件,分别提供音乐、电视电影和音频的管理服务,相当于分拆了 iTunes 的几大功能。

苹果在 2001 年发布 iTunes 跟 iPod ,由此带来了一场音乐变革。目前,iTunes 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 账号内容都已全部清空。

除了 iTunes 以外,彭博社还对 WWDC 2019 大会预测认为,苹果有望通过系统更新来增强 Apple Watch 和 iPad 的独立性,将推动所有 iOS 应用程序跨设备运行,另外将新增多项 AR 和健康方面的功能支持。

WWDC 2019 大会将在北京时间 6 月 4 日凌晨 1 点开幕,目前爱范儿已抵达美国加州圣何塞,将第一时间带回前线报道。等不及的读者可扫描下图小程序码预约 iOS 13 功能提醒, 上线后立即获取下载教程:

想跟「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今年需要 457 万美元

据美联社报道,一位匿名人士近日以 4567888 美元的价格拍下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打破了以往 350 万美元的最高价纪录。

据称,今年是巴菲特慈善午餐第 20 年拍卖,起拍价跟以往一样是 2.5 万美元,而拍卖所得将全数捐给慈善机构 Glide Foundation,用以帮助旧金山的流浪者。

纽约一学区试运行人脸识别系统被叫停

据 BuzzFeed News 报道,为了更好保护学生的安全,位于纽约的洛克波特(Lockport)学区原定于本周开始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测试。

据称这套系统名为 Aegis,当识别到当地罪犯、被停学的学生、被解雇的学校员工、黑帮成员等进入学校时会发出警报,另外还可以对 10 种常用枪支进行识别。但由于引发对隐私问题的担忧,暂时该测试被相关教育部门叫停。

喜茶回应「饮品喝出苍蝇」

近日,江苏苏州一位孕妇在喜茶苏州圆融门店饮品中喝出苍蝇,随后该门店被当地监管部门查封。喜茶致歉承认门店靠近湖边存在飞虫问题,一天不解决都不会重新开张。

而昨日,喜茶官方微博再就事件后续进行通报说明,对消费者表示致歉,同时称将对相关门店进行全面整改,区域经理及店长已停职,全国门店都将从 6 月开始食品卫生强化行动。

美剧《硅谷》或在第六季终结

据 Variety 近日报道,HBO 剧集《硅谷》或将在第六季迎来终结,且最终季将被缩短为 7 集(此前一般是 8 或 10 集)。而制片人 Alec Berg 也发布声明称,第六季感觉是该告别的时候了。

《硅谷》讲述一群年轻人在硅谷的创业故事,幽默之余又暗讽现实,从 2014 年开播至今圈粉不少。据称,第六季目前正在制作中,预计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回归播出。

新 iPod touch 已经正式开售

苹果在上周对 iPod touch 进行硬件升级,配备 iPhone 7 级别的 A10 Fusion 处理器,另外也提供了 256GB 的大容量版本。

目前 2019 款 iPod touch 已在苹果中国官网上线开售,32GB、128GB 和 256GB 版本分别为 1599、2499 和 3399 元。

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

据新浪科技报道,华为近日发布内部文件,宣布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据称,该部门的定位是提供智能汽车的 ICT(信息和通信技术)部件和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这之前,华为已经在智能互联和 5G 等多个方面,跟上汽、奥迪、福田汽车、沃尔沃、比亚迪等汽车厂商达成了战略合作。

英国开通首批 5G 服务

英国电信运营商 EE 公司近日正式在伦敦、卡迪夫、爱丁堡、贝尔法斯特、伯明翰和曼彻斯特共 6 个城市开通 5G 服务。

The Verge 记者实测发现上述城市多个旅游景点都已覆盖了 5G 网络,平均速率为 200 Mbps,最高达到 980 Mbps,但上传速度跟 4G 网络相差不大,最大值只有 33 Mbps。据称,接下来 5G 服务还会陆续在布里斯托尔、利物浦等 10 个城市开通。

中国香港演员李兆基病逝

据港媒消息,演员李兆基在 6 月 2 日因肝癌扩散至肺部去世,终年 69 岁。李兆基因外形凶悍多次扮演「江湖人物」,被封为「香港电影圈四大恶人」之一,代表作有《古惑仔》《纵横四海》《美丽传说》《美味天王》《食神》《扫毒》等。

网友:「基哥走好!一个时代就这样越走越远」「愿天堂没有病痛」「他的恶人形象真的很令人记忆深刻」。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JTT2MC
via IFTTT

苹果或在下周一宣布关闭 iTunes,社交媒体内容已清空

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准备关闭 iTunes 服务了。

一觉醒来不少网友发现,苹果已经删除了 iTunes 在 Facebook 上的所有内容,而 iTunes Instagram 的个人资料中的视频和图片也全都清空,事先没有一点预兆。

据悉苹果将 iTunes Facebook 页面的内容转移到了 Facebook 上的 Apple TV 页面,包括 2009 年 4 月 29 日账号创建以来的内容。

清空社交媒体预示着 iTunes 或许会迎来重大变化,据彭博社报道,在美国西岸时间 6 月 3 日开幕的 WWDC 2019 大会上,苹果将宣布关闭 iTunes 服务。

在 iTunes 退役的同时,苹果将推出针对 macOS 三款新软件,分别提供音乐、电视电影和音频的管理服务,这些软件过去已经在 iOS 上推出。

三款新软件其实相当于将 iTunes 的几大功能分拆成不同的应用,而 iTunes 和 iPhone 进行同步和恢复等基础功能,则可能又会新推出的音乐应用来承担。

▲ 现在的 iTnues 音乐界面. 图片来自:9to5mac

iTunes 的前身其实一款叫做 SoundJam MP 的音乐管理软件,苹果买下该软件版权后,乔布斯等人砍掉了很多负责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改善了用户界面, 从原来以按照歌手、歌曲名或是专辑名进行搜索,改成了一个简单的搜索框,并将软件命名为 iTunes 。

2001 年 1 月,乔布斯在 Macworld 大会上正式发布了 iTunes ,那年秋天苹果又发布另一款于 iTunes 配套的音乐播放器 iPod ,在音乐市场上掀起了一场新的变革。

▲图片来自:rollingstone

到了 2003 年,苹果推出 iTunes Store,以每首歌 99 美分的价格出售给用户,在 6 天内就卖掉了 100 万首歌,乔布斯表示「这将作为音乐行业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对于当时的苹果用户来说,要将网上下载的音乐导入 iPod 必须通过 iTunes ,这种软硬一体化的策略,让 iPod 和 iTunes 一度成为苹果最大的收入支柱。

▲图片来自:methodshop

iTunes Store 第一年就卖出 7000 万首歌曲,而 iPod 则一度占据音乐播放器市场超过 70% 的市场份额,到了 2007 年 iPod 的销售额已经占到苹果总营收的一半。

而 iTunes Store 提供的数字音乐订阅模式,代替传统音乐发行商与用户直接建立联系,并和音乐版权商进行分成,其实就是后来苹果 App Store 的前身。

不过 iTunes 作为一款诞生于 PC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也和 iPod 一起逐渐边缘化,此后 iPhone 和 App Store 则迎来了黄金 10 年。

尽管苹果还在不断更新 iTunes,将音乐、电影、电视节目、播客、iTunes U、应用、有声读物等多项功能集成在 iTunes,但更多时候 iTunes 只是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备份和下载工具。

去年 iTunes 音乐下载业务的收入已经下滑到 2014 年的一半,另一方面 Apple Music 的用户数量却在快速增长,在美国的付费用户数量已经超过另一家音乐流媒体巨头 Spotify。

此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iTunes 电影租赁和销售的市场份额,近几年一直在下跌,2012 年还超过 50%,但在 2017 年仅剩下 20%-35%,随着 Netflix 等流媒体订阅服务成为主流,这个数字估计还在下降。

今年 3 月苹果举办一场没有硬件的发布会,转而将重点放在了视频、新闻、游戏和移动支付等软件服务上,服务将成为苹果未来更为重要的一部分。

上一财季苹果服务的收入达到 114.50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目前正在使用苹果服务和第三方业务的付费用户量已经达到了 3.9 亿人,苹果希望在 2020 年将这一数字提升至 5 亿。

iTunes 虽然作为苹果数字服务订阅模式的开拓者,但已经不再适合流媒体时代。花 9 美元订阅 Netflix 上所有的影视作品,还是花 20 美元在 iTunes 购买一部电影,用户的选择显而易见。

而 iTunes 将音乐、视频、博客等多种媒体服务聚合到一起的模式,反而过于臃肿,也难以和 Netflix、 Spotify 等流媒体领域的垂直应用竞争,因此苹果未来的服务业务版图内,也很难有 iTunes 的位置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Z1iJ16
via IFTTT

2019年6月1日星期六

Facebook 新专利:「风筝+无人机」是什么奇妙组合?

传统无人机电池重、续航差、噪音大?

Facebook 一项新的无人机专利,要用一种创新的方式,试图扭转现有无人机的劣势。

它被 Facebook 称为「双风筝飞行器」。根据 5 月 31 日公布的专利内容,这次无人机将会被连接到两只风筝上,两个风筝装置之间由一根一公里长的系绳连接,每只风筝都可以独立定向,并漂浮在不同的高度。

人们可以在地面操作,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无人机,操控其中配备的飞行控制系统,保持无人机方向、高度、速度的准确性。

而且,这个无人机还能自己发电。两只风筝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甚至直接从系绳的梯度空气运动中产生电力,从而降低或者根本无需燃料消耗,再加上风筝无人机的重量也减轻了,这样飞行器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飞得更久,无人机的总体操作运营成本也会降低。

另外,它还能解决无人机不可忽视的噪音问题。Google 在澳大利亚推出首个商业无人机送货服务时,就被当地居民抱怨无人机噪音太大,无人机从早上 7 点送货到下午 4 点,人们都无法摆脱它的干扰,而 Facebook 的「风筝飞行」,一听就安静了许多。

▲ 图片来自:techthelead

但 Facebook 这项无人机系统也有一些还未说明的潜在问题。比如,一只风筝缠上了另一只风筝怎么办?怎么避开空中随时出现的阻碍物?大型风筝无人机是否会占用更大的空域?

不过这项专利是否会落地也还未确定,但从这项专利 2018 年 11 月就被 Facebook 提交给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直到现在才公布,可以猜测这段时间内 Facebook 的无人机项目也一直在研中。

如果你还对 Facebook 涉足无人机领域感到奇怪的话,实际上 Facebook 早在 2014 年,就成立了名为 Aquila 的无人机项目,可以说,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无人机向全球偏远地区的人们提供互联网服务,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 Aquila. 图片来自:Facebook

因为无人机传输信号比起城市的蜂窝信号塔更便宜,比起郊区的卫星传输信号又更好,所以对于没有电缆或基础设施来携带互联网或电话信号的地区十分有效,要知道,全球仍有约 38 亿人还没接上互联网。

于是在 Aquila 项目中,Facebook 就计划打造数百台电动无人机。它们具有波音 737 的翼展,能飞行 19800 米,一次在空中停留数月,并由太阳能驱动,利用激光引导,将互联网接入世界的偏远角落。

▲Aquila 工作原理图

原型无人机在 2016 年进行了两次试飞,但在一次试飞降落中,Aquila 无人机机翼严重受损,2018 年 6 月,Facebook 正式宣布取消 Aquila 项目,表示不再自己造飞机,而是专注于开发高空互联网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运营事宜。

▲ Aquila 无人机首次飞行

不过今年 3 月份,Facebook 又开始研发一项名为 Catalina 的项目中的鸟型无人机,但后来也像放弃  Aquila 一样停止了这个想法。

虽然 Facebook 的双风筝无人机项目也可能遇此结果,但照这个趋势看,Facebook 在「无人机传输网络」这条路上恐怕也停不下来了。

▲ 马克伯格和无人机. 图片来自:Facebook

但实际上,Facebook 通过无人机扩大全球范围内高质量的互联网接入,其实也就是为了创造新的机会来分享知识、加强社区和经济,这将让人们更多地进入 Facebook 的应用生态系统。扎克伯格也说过

下一个技术时代需要比现在更高的带宽和更可靠的连接,无人机可以帮助实现这两者。它也将使人类智能、虚拟现实等下一代 Facebook 服务成为可能。

即使进军无人机表面看起来,仍然不像我们想象中 Facebook 会做的事情,但扎克伯格笑称

虽然我们不是一家航空公司,但我猜我们正在成为它的路上。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313pe5q
via IFTTT

如果钻石是营销骗局,那么人造钻石也没好到哪里去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这句广告词不仅让全球最大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De Beers)名垂广告史,更让一颗由地球最不稀缺的碳元素构成的小石头,成为普世认同的爱情象征。

就连好莱坞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也在歌里唱:「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明星们的爱情故事最后总会和钻石联系在一起,比如不久前何猷君求婚奚梦瑶时送上的超大钻戒,印象中汪峰上一次上头条,还是用无人机给章子怡送上一颗 9 克拉钻戒。

尽管你明知钻石不过是一场营销骗局,最终很可能还是会给她送上一枚大钻戒。更别妄想图说服女朋友买钻戒的都是傻 x,因为你会得到一个无法反驳的回答:

难道你就不能为我当一次傻 X 吗?

不过,人造钻石正在试图打破这个神话。现在的人造钻石在成分结构上已经天然钻石没有差异,但价格却便宜得多。就连戴比尔斯卖起了人造钻石,1 克拉 800 美元,不到同重量同等级天然钻石价格的五分之一。

▲ 这些其实都是人造钻石

那么,随着人造钻石大规模量产,是不是会让钻石价格大跌,成为不值钱的大路货呢?

比天然钻石更「纯」的人造钻石

其实人造钻石也并非什么新技术,只不过去过几十年超过 90% 的人造钻石都用在了工业领域。

早在 1955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采用静压熔煤法成功合成了小颗粒钻石,人造钻石拥有金刚石的高硬度等物理特性,于是在电信、激光光学、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1

▲手机外壳生产工艺中的钻石切割刀

据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贾晓鹏介绍,人造钻石技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可用于加工原子核反应堆、航天飞行器的导航陀螺等超精密镜面零件。

那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人造钻石都为没有大举进入珠宝领域?根本原因还是技术不成熟。

▲图片来自:Gizmodo

工业用途的人造钻石只需要在硬度、热导率等物理属性上达标即可,而珠宝首饰却对色泽、纯度等外观因素有更多要求。

过去的人造钻石工艺没办法完全去除氮等杂质,因此氮就会进入钻石结构中取代碳,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黄色,而且成本也比较高,也就不能和天然钻石相提并论,即便用于珠宝制作,也基本属于比较低档的产品。

▲ 工业用人造钻石

不过上述问题现在基本都被解决,目前人造钻石的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压高温法 (HPHT),一种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前者的原理是模仿天然钻石在地球深处的形成条件,在实验室中创造高温高压的的环境来合成钻石,缺点是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会使人造钻石掺入杂质,因此产出的钻石也多用于工业领域。

可随着高压高温合成工艺不断改进,现在已经可以造出超过 30 克拉的无色钻石。

▲10.02 克拉的 HPHT 无色钻石. 图自:Pinterest

而化学气相沉积法则是在真空中使用甲烷等富含碳的气体,让甲烷中的碳分子不断沉积到钻石基底上,让钻石不断长大,因为不用催化剂,合成的钻石纯度极高。

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投资的人造钻石公司 Diamond Foundry 就是运用这种技术生产出 Type IIa 级别的钻石。Type IIa 则是指不含氮和其他杂质的、成分非常纯洁的钻石,世界上的天然钻石中,也只有 1% 到 2% 是 Type IIa 级别的纯净钻石。

▲Diamond Foundry 公司实验室的人造钻石

这种人造钻石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成分的天然钻石完全相同,甚至杂质更少纯度更高,如果没有特殊仪器的辅助,专业的珠宝鉴定师也无法单凭肉眼分辨出来。河南理工大学理化学院副教授臧传义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

天然和人工(钻石)的区别就好比河流里的冰跟冰箱里的冰的区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毛河光曾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用一周时间培育了一颗 2 克拉的人造钻石,他让学生拿到 GIA(世界三大钻石评级权威机构之一)估价,鉴定专家居然给出了 20 万美元的估价,实际上这颗人造钻石的成本不到 5000 美元。

▲ 用于鉴定人造钻石的专业仪器. 图自:纽约时报

去年 7 月人造钻石行业还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 2018 年发布的珠宝指南中,决定在对钻石定义中删除「天然」这个词,并且不再推荐使用「synthetic」(合成)一词来形容人造钻石。

这意味着人造钻石地位正在提高,而且和天然钻石的区别也被进一步削弱。

人造钻石产量大增,以后钻石就不值钱了吗?

人造钻石不仅品质媲美甚至超过天然钻石,由于不需要人工开采,价格也比天然钻石要低 20% 到 40% ,而且 1 克拉钻石的生产周期已经缩短到了几天,这代表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

目前中国是全球人造钻石产量最高的国家,2017 年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 90% 以上,已经连续 15 年位居第一,但不清楚当中有多少流向了珠宝市场,但说人造钻石行业离不开中国也没太大问题。

▲ 这两颗钻石有一颗是人造的,你能看出来吗?,图自:纽约时报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目前人造钻石市场规模只有 1.5 亿美元,市场份额仅为 1%,但预计到 2020 年销量可以达到 10 亿美元,占到 5% 左右的份额。

由此可见,虽然人造钻石市场方兴未艾,但远未成气候。

但天然钻石供应商已经坐不住了,曾一度宣称「永远不会销售人造钻石」的戴比尔斯在去年 9 月推出人造钻石品牌 Lightbox,800 美元/克拉的价格不仅不到天然钻石的五分之一,而且还比市场上其他人造钻石要求低不少。

不仅如此,戴比尔斯子公司 Element Six 投资 9400 万美元建造一座新的人造钻石工厂,预计在 2020 年投入使用,年产量可达到 50 万克拉,交付周期只要两到三周。

而当时恰逢戴比尔斯创下了创出史上最差的一个销售周期,不少媒体将两者联系在一次,似乎「白菜价」人造钻石就要取代天然钻石,终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的营销骗局。

事实上,戴比尔斯涉足人造钻石恰恰是为了打压人造钻石市场。用低价来给人造钻石贴上廉价易得的标签,将其拉到平价首饰的档次,让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区别更加明显,以维持天然钻石奢侈品的形象。

▲图片来自:The Independent

因为目前人造钻石还是主要根据天然钻石来定价,钻石价格大幅下跌,最不乐意的其实就是人造钻石厂商。美国实验室钻石产业已经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戴比尔斯开展价格倾销和掠夺性定价。

全球第三大钻石生产商 Dominion 前 CEO Evans 离职后创办了一家人造钻石公司,他认为没有必要对合成钻石大幅降价,价格目标是比天然钻石低 15%至 20%

此外刚刚提到的那家人造钻石公司 Diamond Foundry ,今年年初平均价格还上涨了 15%。人造钻石量产让天然钻石价格狂跌的情景并没有如预期般上映。

让钻石不受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一直是戴比尔斯的拿手好戏。

在戴比尔斯 1971 的年报,其实就说出了钻石市场的「真相」:

对市场一定程度的控制是这个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前提,不是因为产量过剩或者需求下降,如果象其他大宗商品原材料那样跟着供求关系而价格大幅波动会摧毁钻石作为纯奢侈品的公众形象,而大量的钻石饰品正是因此而被大众所拥有。

如果钻石是营销骗局,那么人造钻石也没好到哪里去

当人们提出「钻石 20 世纪最大的营销骗局」,钻石作为爱情的象征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让钻石成为象征爱情的奢侈品,戴比尔斯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垄断上游供应链,巅峰时期戴比尔斯一度控制了全球 90% 钻石矿脉,就算钻石矿藏有多大,也能维持钻石稀缺的形象。

然后就是通过广告营销让将钻石跟爱情和婚姻联系在一起,其中 1947 年推出了「A Diamond is Forever」中文译作「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的营销活动最为成功,在这些概念包装下,钻石的需求也随之暴涨。

不同类型钻石的价值,其实都是由营销概念来决定的。当前苏联向市场供应大量碎钻导致价格下跌时,戴比尔斯立刻投放大量广告强调「钻石的珍贵不是由大小决定」,但当碎钻影响到大钻石销量时,营销的方向又来了个 180° 转变。

因此,说钻石是一场营销骗局并不不为过。不过如果指望人造钻石来戳破这个骗局也并不现实,因为人造钻石不过是换了一套说辞的「营销骗局」。

目前市场上人造钻石主打的卖点除了价格,更多是在强调道德和环保。

这些营销策略针对的是天然钻石。小李子主演的《血钻》就讲述了钻石背后的血腥利益链条,在非洲一些国家,军阀会为了争夺钻石矿发起内战,并奴役当地人民去开采钻石,再用销售所得购买军火继续投入到战争中。

DJIMON HOUNSOU stars as Solomon Vandy in Warner Bros. Pictures' and Virtual Studios' action drama "Blood Diamond," distributed by Warner Bros. Pictures. PHOTOGRAPHS TO BE USED SOLELY FOR ADVERTISING, PROMOTION, PUBLICITY OR REVIEWS OF THIS SPECIFIC MOTION PICTURE AND TO REMAIN THE PROPERTY OF THE STUDIO. NOT FOR SALE OR REDISTRIBUTION.

▲《血钻》剧照

这种钻石被称为「血钻」或「冲突钻石」,人造钻石厂商认为天然钻石厂商将间接助长了是这种不人道行为。

人造钻石厂商还指出,开采钻石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破坏地表,而在实验室合成的钻石则要环保得多。

▲ 东西伯利亚的一处废弃钻石矿坑. 图片来自:Gizmodo

事实上这两个说法不完全站得住脚。过去一些钻石背后确实沾满了非洲人民的鲜血,但戴比尔斯等几大天然钻石供应商在 2001 年就签订了《金伯利进程协议》,共同抵制购买战乱国出产的钻石。

不过这可能也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戴比尔斯无法掌控这些战乱地区的钻石矿产,只有阻断这些「血钻」的销售渠道,自己才能继续把控钻石的价格。

此外目前人造钻石其实并不比天然钻石更加环保。标普全球旗下独立调研公司 Trucost 一份报告指出,每生产一克拉人造钻石抛光钻石会排放 511 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而天然钻石为 160 千克。

▲图片来自:GQ

也就是说,单位体积人造钻石产生的温室气体,是传统钻石开采的三倍多。不过要说明的是,这项研究是由八大钻石生产商组成的钻石生产商协会 (DPA) 赞助的。

但这也不能说明这份报告是为了打压人造钻石而捏造的,据外媒 JCK Online 披露的数据,生产一克拉人造钻石需要消耗 700- 1000 千瓦·時,戴尔比斯旗下的人造钻石品牌 Lightbox 的首席营销官 Sally Morrison 也表示

虽然我们不在地下挖洞,但消耗的能源其实也不小,还不能说这是一种环保产品。

今年 4 月美国 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发函谴责部分以「环保」和「可持续」为卖点的人造钻石公司,因为这些人造钻石对环境影响的主张很多都未经证实,而这些公司「极不可能证实对这些主张的所有合理解释」。

过去天然钻石被塑造成爱情的象征,如今人造钻石则被当做一种道德珠宝(ethical jewelry)销售,尽管说辞不尽相同,但同样还是靠营销来驱动。

▲ 图片来自:《四重奏》

类似的「道德营销」在电子产品、快时尚行业都有出现,越来越多厂商在强调负责任的供应链(responsible supply chain),去年苹果就将 3 家涉及「冲突矿产」的供应商踢出供应链。

这种营销策略变化背后是这代人消费观念的改变,美林银行分析师阿什利·华莱士(Ashley Wallace)指出,千禧一代不喜欢被告知应该为婚姻选择什么产品,而且「更重视性价比、注重环保和道德生产。」

德勤最近一份报告显示,现在年轻人习惯用钱包投票,通过消费支持那些他们认可价值观的公司,相反则抵制那些不符合价值观的公司。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让更多公司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但如果只是披着道德的外衣欺瞒消费者,那么就需要更加谨慎看待。

无论是天然钻石还是人造钻石,不过都是用营销手段抓住当代人的消费心理罢了。这么看,他们好像还真没什么区别。

题图来自:Tokkoro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MoJ2wT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