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星期一

网友们把宜家的沙发设计工具玩出了花,宜家干脆出了一套沙发字体

宜家果然越来越「不务正业」了,除了继续在成为全球连锁餐饮巨头的道路上狂奔外,这家瑞典家居巨头最近竟然发布了一套免费的字体。

这套字体起名为「Soffa Sans」,因为它的灵感正是来自沙发。

事情要从宜家前不久推出的在线沙发搭建工具 Vallentuna 说起。定制家具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能够让顾客直接在线操刀设计的就不多见了,于是 Vallentuna 上线后相当受欢迎,不管有钱没钱,你都可以过一把定制沙发的瘾。

网友们纷纷贡献出了自己的脑洞,在一众创意十足的设计中,以字母和短语的设计最为常见,受此启发,宜家干脆找来英国的 Proximity London 公司合作,把网友们的设计做成了这套「世界上最舒服的字体」Soffa Sans。

「模块化的形状和宽松的字母间距令它成为最通用的字体之一,我们期待看到它被使用。」宜家英国和爱尔兰的起居室销售负责人 Marcos Tejedor 如此表示。

你可以免费从宜家官网下载这套沙发字体,当然,如果你真的想要这样一套沙发也可以向宜家订购,费用为 10.6 万英镑,包括 1434 个单独的沙发。

与多情人,谈有情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J4fscc
via IFTTT

早报 | 库克回应 Jovy Ive 离职报道 / 苹果将在 Apple Store 开演唱会 / 腾讯成立任天堂合作部

库克:《华尔街日报》关于 Jony Ive 的报道不实

前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近日辞职创业,而《华尔街日报》引援知情人士消息称,他离开是因为苹果公司将重点从设计转向运营,公司文化大变。

报道指出,库克对产品开发和设计缺乏兴趣,令 Ive 感到「沮丧」。在 Apple Watch 作为时尚配饰发布失败后,Ive 去苹果办公室的次数减少了许多,「使产品开发的核心凝聚力变得紧张」。

而库克昨日向 NBC News 记者 Dylan Byers 发送邮件,回应称这篇报道失实,并称苹果设计团队才华横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三星首席执行官承认过早推出 Galaxy Fold

据 CNET 报道,三星移动首席执行官 DJ Koh 近日在采访中承认,还未准备好之前就将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 推向市场,承认是遗漏了一些东西,导致最终结果「让人尴尬」。

Koh 指出,目前三星正在各个方面对 2000 多台设备进行测试,将在适当的时候重回市场,希望对折叠屏手机感兴趣的用户能给他们更多时间。

今年夏天,苹果将在多家 Apple Store 举行演唱会

据 9to5Mac 报道,苹果宣布,这年夏天将在旧金山、巴黎、华盛顿和芝加哥等多个城市的 Apple Store 举行共 7 场 Up Next Live 演唱会。

只要年满 16 岁,通过苹果网站注册就有可能获得演唱会门票。门票免费,但需要摇号选出。

小米回应「小米快递」商标注册

近日中国商标局发布公告显示,小米于 2018 年 8 月 1 日申请提交的「小米快递」商标已经在 2019 年 6 月 21 日通过审核,可以提供「包裹投递,快递服务(信件或商品)」等服务。

有猜测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小米要进军物流行业。而小米方面回应称,这只是品牌保护占位。

马斯克:电动飞机可能在 5 年内变成现实

据 Electrek 网站报道,马斯克日前表示,电动飞机有可能在 5 年内变为现实。

目前也存在类似的电动飞机项目,但马斯克指出续航里程十分有限,必须大幅提升电池技术,才能让电动飞机真正实现商用。

腾讯成立「任天堂合作部」,开始招聘

据新浪游戏报道,网站招聘信息显示,腾讯在 IEG 互动娱乐事业群下成立了「任天堂合作部」,这个部门将负责任天堂 Switch 游戏机在华的代理工作。

目前,任天堂合作部正在招聘商业分析经理和 Web 前端开发工程师,地址位于深圳总部。

百度获得北京首批 T4 级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据 PingWest 报道,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小组昨日发布首批 T4 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总计 5 张,都归百度收入囊中。

据称,T4 牌照是目前全国最高技术等级、最高标准、测试场景最难的开放道路测试资格认证,要求车辆具备在复杂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具备超车能力、坡道停车和起步能力,停车入库和侧方停车等泊车能力也需进行考核。

宜家推出一款由沙发制成的免费字体「Soffa Sans」

宜家近日推出一款免费字体「Soffa Sans」,由 Vallentuna 系列的沙发组成,自称为「最舒服的字体」。

此前,宜家在官网上推出规划工具,允许顾客对多个系列的模块化沙发进行设计,有网友用沙发拼出了字母并在 Twitter 上分享,宜家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

疑似 2019 iPhone 11 CAD 工程图曝光

据 MacX 报道,爆料网站 Slashleaks 近日出现了疑似 2019 iPhone 11 的 CAD 工程渲染图。

CAD 工程图来自于保护壳厂商,为了提前确定 iPhone 外观,方便尽快推出相关保护壳等产品。暂时未知图片真实,但跟传闻的 iPhone 11 设计基本相同。

三星 5G 芯片对外开放供应,OPPO、vivo 或将采用

据 DigiTimes 报道,三星电子目前已经向中国部分手机厂商提供 5G 芯片组解决方案样品,来进行测试和验证。据称,OPPO 和 vivo 包括在其中。

三星推出 Bixby 语音助手应用商店

三星近日推出了专门的应用商店 Bixby Marketplace,用户可以在上面搜索具有 Bixby 语音助手功能的应用程序或服务(三星称之为「胶囊」),比如旅行和交通、食物和饮料、运动、购物等类别。目前只向美国和韩国的三星用户开放。

这款模块化设备,能变成小朋友的第一部手机、智能手表和智能音箱

Abardeen 公司最近设计了一款面向儿童的三合一模块化智能通信工具,可以简单变身成为手机、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内置 GPS,SOS 功能,支持 4G 网络和 SIM 卡运行,续航能达到 1 天。目前项目还在众筹中。

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要来了

中央气象台昨夜发布重要天气提示,指出南海热带低压已经生成,预计可能在今日发展为台风,并将于今晚到明日凌晨在海南岛东部到广东雷州半岛一带沿海登陆(18-20 米/秒,8 级,热带风暴级),最大可能在海南岛东部登陆。

网友:「快点来,热死了」「台风过来可以放假吗?」「一年一度的台风命名大赛,这次轮到哪个名字啦?」「我还依稀记得去年的山竹……」

1901 年 7 月 2 日,齐柏林设计的世界首艘大型硬式飞艇试飞成功。

1784 年,罗伯特兄弟制造了史上第一艘飞艇,并成功飞行了几千米,但由于动力不足、飞艇难以控制等原因,并未大规模普及开来。直到 1901 年 7 月,齐柏林设计出了硬式飞艇并成功试飞,时速可达 32 千米/小时,飞艇才逐渐推广开来。随后不久,齐柏林又创建了德莱格公司,推出了世界首个民用航空业务。1937 年 5 月,德莱格公司运营的兴登堡号飞艇在美国新泽西州失火坠毁,随后包括齐柏林飞艇在内的飞艇运输产业逐渐开始没落,不久就被新兴的民航飞机行业所取代。

为纪念齐柏林为飞艇行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后人也称他为「飞艇之父」,而在 1928 年,德莱格公司更是推出了「齐柏林公爵」号纪念他,并于次年成功完成环球航行。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KUA0px
via IFTTT

北京大兴机场竣工,哪些航空公司会搬过去?

历时 4 年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 6 月 30 日正式竣工,9 月底将投入运营,各家航空公司也陆续公布了在新机场的航线投入计划。

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的「明争暗斗」是大兴机场转场投运中最引人关注的看点,原本按照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转场投运及「一市两场」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方案》,东航、南航等天合联盟的航司都将转场至大兴,且不允许国内航司两场运行,对此业界普遍认为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东航,被视为黄金航线的京沪快线有一半掌握在该航司手中,若搬至定位于覆盖京津翼地区且位置离市区更远的大兴机场,无疑将损失大量往返于北京上海的商务客,意味着将这一航线资源拱手相让给了国航。

为此,东航一直在争取将京沪线留在首都机场,好在 4 月份民航局一纸《关于东航「京沪快线」安排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京沪线留守首都机场,让东航终于松了口气,不过东航也为此付出了大兴机场航班时刻占有比例从 40% 减少为 30% 的代价,少掉的 10% 让给了国航。

在北方市场并无优势的南航无意在首都机场与两强缠斗,早早就确定了以大兴机场为契机重新发力的策略。南航拿到了大兴机场 40% 的时刻资源(不包括旗下的四川航空、河北航空),将成为该机场最大的基地航司。

▲ 5 月 13 日,南航 A380 完成大兴国际机场试飞 图片来自:南航官网

各家航司的转场投运情况如下:

  • 国航系(国航、国货航、深航、山航、昆明航、国航内蒙、北京航、大连航)留守首都机场,但国航在大兴有 10% 航班时刻;
  • 东航系(东航、上航、中联航、东航江苏、东航云南、东航武汉)转场大兴,但东航的京沪快线留守首都机场;
  • 南航系(南航、厦航、河北航、江西航、重庆航、汕头航、珠海航、贵州航、南航河南)转场大兴;
  • 海航、大新华航等留守首都机场;
  • 首都航空转场大兴;
  • 其他国内航司可选择首都机场或大兴机场任一机场运行,但不得两场运行;
  • 允许外航及港澳台地区航空公司自行选择运行机场包括两场运行。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三大航都是连同旗下子公司一起转场或保留,只有海航系是例外,海南航空和旗下的首都航空,一个留在了首都机场,一个将搬至大兴,至于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香港航空等,文件中并未给出具体的分配方案。

外航虽说可行选择,但考虑到同联盟转机、协同运行的效率问题,多半会跟着境内同联盟的航司走,比如与国航同为星空联盟的全日空、美联航等以及国航持股的国泰应该都会留在首都机场,天合联盟的航司大概率会跟着东航去大兴。

那么是不是 9 月底大兴投入运营后,乘坐南航或东航的乘客都要从大兴出发了?

事实上,只有以南苑机场为基地的中联航,因为该机场将在大兴机场正式启用后关闭,将在 10 月 10 日航行情报资料生效后全部转场,其他需要转场的航司将从大兴机场投运之日起,在五个航季内陆续完成转场,具体如下:

  • 2019 年 10 月 27 日-2020 年 3 月 28 日,东航、南航至少完成 10% 航班转场,河北航在大兴新增部分航班,首都航空一次性完成全部转场投运;
  • 2020 年 3 月 29 日-2020 年 10 月 24 日,东航、南航完成该航季 60 % 航班转场,厦航、重庆航一次性完成全部转场投运,河北航在大兴新增部分航班;
  • 2020 年 10 月 25 日-2021 年 3 月 27 日,东航、南航完成该航季 80 % 航班转场,其中本公司剩余国际航班量全部完成转场投运;
  • 2021 年 3 月 28 日-2021 年 10 月 30 日,东航、南航完成该航季 100% 航班转场,上海航空一次性完成全部转场投运。

也就是说,在明年 3 月 28 日之前,东航和南航的乘客基本不受影响,之后购买这两家航司机票的乘客就要多留个心眼了,国航 10% 的航班时刻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转场时间。

拥有两个枢纽机场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都是好事,只不过今后跑错机场的乌龙怕是也免不了。

题图来自:维基百科

与多情人,谈有情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Xm18ED
via IFTTT

科技是如何改变考古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曾经想过去当一个考古学家,尤其是央视当年热播埃及法老图坦卡蒙节目的时候。

只是在看了同样是央视播出的《木乃伊》(又名神鬼传奇)系列后,哪怕没有那些复活的干尸和强森扮演的大蝎子,我也觉得考古实在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

不过在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进步造就的无人机不只是我们手中的玩具,技术进步也让考古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媒 onezero 就讲述了这些尖端科技如何让考古这个行业焕发新生。

▲ Neal Spencer. 图片来自:Museum of Islamic Art Cairo

Neal Spencer 是大英博物馆埃及和苏丹部门的考古学家,他定期前往非洲东北部的苏丹,目前他的工作是发掘公元前 1500 年 到 1070 年前被埃及法老占领的古城墙遗址。

Spencer 喜欢轻装出行,他在科学勘察中通常只带一些常用的物品,比如袜子和牙刷、笔记本、相机、滤水器、电脑和蚊帐,以及一个轻巧的无人机。

以前,考古可是个既费人力又费财力的事。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考古发掘工作规模几乎难以估计,当德国考古学家 Heinrich Schliemann 于 19 世纪 70 年代在土耳其北部挖掘特鲁伊古城时,他雇佣了多达 160 名工人共同工作了三年,而这些挖掘也非常具有破坏性,因为他本人使用了炸药,导致后来有学者指责他比公元前 12 世纪的希腊入侵造成的伤害更大。

▲ Heinrich Schliemann 挖掘特洛伊古城. 图片来自:ThoughtCo

曾经的考古工作依赖于口头和纸笔工作,偶尔才会用到航空照片来进行辅助,但是过去的十五年间考古工作进行了一场大革命,而这几乎完全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2018 年在危地马拉发现一片绵延的玛雅城市时,考古学家使用了一架飞机进行超低空飞行,上面配备了激光雷达相机,让研究人员能够透过密集的丛林和树冠得到清晰的数据并绘制成 3D 模型。不需要挖掘,更没有炸药。

「技术改变了我们的观察方式。」Spencer 说道。

▲ 无人机改变了考古. 图片来自: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无人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考古方式的游戏规则,Spencer 和他的同事现在可以用无人机上的摄像头数据在电脑上建立 3D 模型,而不用再徒步调查和手动绘制资料。几个小时之内,所有的墙壁、挖掘井、地面边界等信息就有了细致的数据。

所有这一切都是依靠了像无人机、透地雷达、磁力测量遥感等技术的发展,让考古勘察得以在不进行破坏的情况下深入地下并建立起结构图像。就连单反相机也可以装入红外传感器来观察某种蓝色铜基颜料,用来揭示一些隐藏起来的古老铭文。

▲ 图片来自:Geoscope Services Limited

通过采集地面样本并在偏振光下进行检测,这种技术被称为微形态学,可以观察到几千年前水是如何在地面上与其它沉积物一起喷溅和汇集。

Spencer 还对另一项技术——锶同位素分析非常感兴趣,这项技术和有机材料的碳元素年代测定非常类似,检查人或者动物的遗骸特别是牙齿中锶的积累,可以帮助考古学家了解生物的迁徙模式,如果锶读数与环境或者周围其它遗骸读数不同则可能表明它们来自于其它地方。

这些技术不仅非常有用,更好的地方在于许多技术都是非侵入性的,这使得考古学家们能够回溯数百上千年但却并不会干扰到现在任何事情。

精确激光扫描技术对历史同样起着重要的工作,2015 年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的建筑历史学家 Andrew Tallon 对巴黎圣母院内部进行了精确到毫米的激光扫描,在今年 4 月的火灾之后,这些精准的数据可以用来帮助进行灾后重建。

▲ 巴黎圣母院的激光数据图. 图片来自:geoawesomeness.com

也有一些组织专门从事这项活动,比如总部位于奥地利的非营利性组织 CyArk,他们扫描过吴哥窟、庞贝城和纽约市的石墙国家纪念碑,通过最先进的激光扫描与所创建的复杂 3D 点阵可以记录下墙上的每个裂缝或天花板上的小凹痕。

2016 年缅甸蒲甘的三座佛教寺庙在里氏 6.8 级的地震中遭到破坏,他们恰巧在之前不久刚刚扫描过这三座寺庙,这些收集的数据马上就投入到恢复这些 11 到 13 世纪的寺庙上。

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Spencer 指出考古学家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收集的数据量太大。过去虽然信息缺乏但重点更加明晰,而现在考古这项学科已经淹没在了无穷的信息之中,当每平方毫米的土地都能揭示过去时,你就很难清楚自己该从哪里开始和到哪里停下来。

「现在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Spencer 说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是个大问题。」

题图来源:Daniel Zender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XkKlBZ
via IFTTT

对话小米快应用:小程序和快应用,是大家对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共识

不管是开发者还是用户,人们永远渴望开发简单、下载方便甚至无需下载,同时功能强大的应用。只是受困于设备计算力、前端语言发展阶段的限制,Web 应用的发展一波三折。移动互联网普及后,体验更好的原生 app 也更受用户欢迎。

但经历 10 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正走向成熟,用户下载、安装新应用的意愿越来越低,应用市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对长尾应用又有着持续的需求,订票、寄快递、点外卖、买演唱会门票……这些需求过去通常通过 app 得到满足,但它们经常面临「用完即删」的尴尬。

小程序的出现正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冷遇后,它的价值已经受到了大众的认可。而把应用分发作为一大收入来源的手机厂商同样很早就发现了这样的趋势,小米是其中最敏锐的手机厂商之一,早在 MIUI 8.5 版本时,小米就推出了「直达服务」,它的体验和原生 app 接近,无需下载安装,开发简单,还可以添加到桌面。

在小程序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认识到免安装应用的价值。最终,小米、华为、OPPO、Vivo、中兴、魅族等手机厂商联合成立了快应用联盟,希望统一技术标准,减少开发者跨平台开发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各厂商可以独立探索商业化道路。

快应用覆盖了中国主流的 Android 手机厂商,拥有接近 10 亿级别的手机保有量,但同时,和微信小程序相比,用户对快应用的认知度并不高,快应用和开发者的数量也不及后者。有业内人士认为,快应用应该寻找和小程序的差异,以更符合快应用特点去发展自己。比如,为了避免对 app 的流量的干扰,快应用同样应该注重去中心化入口,但和社交传播不同,手机负一屏、智能语音助手、短信应该是快应用应该着重发展的入口。

日前,知晓程序采访了小米快应用架构师蔡经伟,详细聊了聊小米快应用推出的背景、快应用联盟的内部情况以及小米快应用的发展状况。以下是对话实录。

Q = 知晓程序

A = 蔡经伟,小米快应用架构

小米快应用推出的背景

Q:「直达服务」是 2016 年底推出的?当时上这个功能的背景是什么,是因为微信小程序吗?

A: 2015 年底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红利消失,进入存量市场的争夺;同时 0.1% 的超级应用占全网分发流量的 70%,意味着中小开发者更难获得流量的倾斜;而且用户安装应用的兴趣低迷,50% 的用户月安装应用数为 0,新的应用更难覆盖到用户了。

同时移动互联网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交互形式更偏向智能化的场景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愈加成熟,要求信息的处理打破应用的壁垒。

基于这样的互联网背景和时代趋势,再加上手机厂商也有相当的技术准备,因此直达服务应运而生。

Q: 从「直达服务」到快应用联盟,中间有 1 年多的时间,这期间的直达服务表现怎么样?

A: 服务直达实际上我们在做底层的技术构建,希望覆盖更多的安卓用户群体,积极推动快应用联盟的落地。

Q: 发起快应用联盟最初是哪一家的想法?

A: 快应用联盟是小米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的共识,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才一蹴而就。

Q:「培养手机厂商自有系统上面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为什么是重要的?

A: 手机厂商除了提供硬件产品,也十分关注消费者的软件体验。既然洞察到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痛点和需求,我们自然愿意倾力打造更便捷直达的应用生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厂商具有系统级的入口,可以将服务前置,做到用户与服务无缝衔接,并且与开发者服务深度集成,为开发者提供系统级的流量入口。

现有移动设备的主流服务(H5 应用,原生应用)都有明显的缺点,为了满足开发者和用户的需求,小米认为需要融合现有服务的优点,解决它们的不足,所以决心建设全新的移动互联网软件生态。

Q: 很多人公认的观点是小程序动了手机厂商分发应用的蛋糕,所以促成了快应用联盟的成立,为什么成立时间是 2018 年 3 月?

A: 小程序和快应用,是由于大家对于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共识的产物,目的都是为了打破应用孤岛,给用户提供更省心便捷的交互体验。2018 年 3 月的时间点,是顺势而为,快应用联盟的技术标准建设、产品入口建设等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时机。

快应用联盟

Q: 快应用联盟内部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A: 联盟内部有两个重要的小组,第一个是技术委员会,主要是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及实现发布;第二个是秘书处,是联盟日常事务的规划和决策机构。从投票机制来看,各厂商都会有一位秘书长的代表,每位秘书长代表一票;从整体来看,联盟就是厂商和厂商之间的平等运作,负责处理纯技术以外的事务,比如联盟发展方向的规划、厂商之间合作的原则、其他事务处理(如新会员的加入及会员的个性化需求等)。

Q: 快应用联盟成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联盟各成员的统一和自主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A: 一个是技术标准统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因此厂商联盟内部有个技术委员会,由厂商的技术总监组成;二是快应用生态的建设。这是联盟关注的重点。

各家厂商独立为自有智能设备的用户提供快应用服务,在此基础上各自寻求商业化计划和进行商业化变现。

Q: 华为自己推出一套独立的免安装应用框架,是出于竞争的考虑吗?联盟对此有约束吗?

A: 联盟的核心是共建统一技术标准,为快应用开发者打造统一的技术平台。在这个原则下,各家厂商有自主权选择技术实现方案;快应用框架的技术实现,对于开发者是透明的,同一个快应用可以在联盟所有厂商的技术框架上无缝运行。

Q: 准备在港交所上市的玩咖欢聚是快应用的技术提供方吗?为什么会找一家外包的技术提供方?

A: 不是,玩咖是联盟的开发者支持、市场运营服务的合作公司,不涉及快应用框架的技术合作。快应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引擎,100% 由快应用联盟的厂商成员联合制定和实现。

Q: 各个成员之间不均衡的发展状况会在哪些方面影响快应用的发展?

A: 快应用联盟的各家成员进行的是开放、平等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生态共建合作,和各成员的发展状况没有关系。

Q: 对开发者来说,快应用联盟的成立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A: 1、联盟统一技术标准,可实现一次开发,统一入口上传,多厂商无缝运行,无需做兼容性改动;

2、立足于厂商的系统,快应用可以做到和安卓系统的完全对标,包括底层开发能力;

3、联盟厂商携手合力挖掘场景入口,联盟运营推广,如流量扶持计划。

小米快应用

Q: 小米快应用的团队规模是怎样的,内部架构如何?

A: 目前是百余人规模的团队,包括研发技术、产品、运营、商务等相关部门。

Q: 在小米看来,快应用和 app 的关系是怎样的?快应用会影响小米应用商店的收入吗?

A: 快应用和 app 是互为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应用类型,快应用给了中长尾应用更多的流量机会,并为部分头部应用实现了场景化入口。不会影响应用商店的收入。

Q: 哪些应用最适合以「快应用」这种方式呈现?

A: 我们的生态是平等开放的,相对来说,工具类、内容资讯类的应用更适合。

Q: 小米快应用数量接近 1000 个,而我记得开发者数量早就超过了 1 万,为什么应用数量会这么少?

A: 快应用的定位,是和原生应用对标的功能完整、体验良好的服务,例如简单的黄页信息型的服务,是不允许在快应用生态上线的。只有这样,开发者的服务和系统渠道入口的深度整合,才能真正为开发者和用户带来价值。

另外,我们也有很多服务商,正在拓展和开发更多的快应用上线。

Q: 为什么 O2O 会是小米快应用发展的重点?

A: O2O 契合了快应用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战略。从能力上看,快应用可发挥系统优势,做到进店离店的精准识别,同时发挥快应用的内容前置和无缝服务导流能力。

此外,快应用计划开放厂商软件系统的底层定位技术能力,进行系统级入口的全面曝光引流,同时引入生态合作伙伴,建设线下场景的生态闭环。计划首先打通核心场景购物和餐饮,最终全方位覆盖和满足用户衣食住行的需求。

Q: 快应用的月活已经超过了 2 亿,这么高的月活是主要集中在一些头部的快应用上吗?是哪一些?

A: 并非都是头部的快应用,主要看开发者对快应用生态的投入,比如连尚阅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开发到上线仅仅用了 15 天,新用户当天添加桌面率长期高于 50%;桌面用户留存相对 app 提升 10%;上线两个月月活 1000 万+,而且跟 app 用户的重合度很低;单用户在线时长 120 分钟+。

Q: 小米快应用目前的用户量是怎样的规模?留存的情况怎样?Top 10 的小米快应用是哪些?

A: 目前小米快应用月活已过千万量级,根据快应用类型的不同,留存率也有所差异,相对来说生活服务类和内容资讯类更高一些,因此在 Top 10 当中这类的开发者也居多,如连尚免费读书、菜鸟裹裹、汽车之家等。

Q: 整体来看,群聊和搜索分别是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最大的入口,小米快应用目前最大的流量入口是?为什么是这样?未来会改变吗?

A: 目前的流量入口包含智能助理、网页调用、搜索、桌面图标等等,原因是系统流量入口符合快应用的场景化分发特性,未来会继续强化现有流量入口,继续打造新流量入口。

Q: 我们曾和快应用联盟发起方之一的泰尔实验室的专家交流过,在他看来,短信可能是快应用最值得挖掘的入口,你认可这样的观点吗?打通短信入口有哪些难点?

A: 短信会是快应用后续探索的重要入口之一,事实上联盟已经在进行深度探索。短信相对于其他的推送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安全度、及时性更高的一种消息触达方式,且用户相对更加信任,用户的查看效率更高。

▲ 基于短信可以开发各种第三方应用,图为

目前难点在于保证消息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单向单条消息的即时性已经可以做到,然而用户根据消息的引导,去找到想要的服务、选择想要的服务、请求想要的服务,需要用户跟开发者多次的交互,这个即时性现在还缺少一套完备的产品机制。

Q: 快应用的网页跳转目前在微信也能实现,但看上去它很可能被微信封禁,你们担心这个问题吗?

A: 快应用关心的是为开发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能力,帮助开发者为用户提供服务,由开发者自主选择是否使用。

Q: 快应用应该如何与微信小程序竞争?

A: 快应用关注自身的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场景能力的建设,和开发者和用户共同打造好生态。对于生态的选择,开发者和用户会给出合适的答案。

Q: 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小米快应用的基础 UI 都是不统一的?有些快游戏有「小米快游戏」的标志,它们都是小米开发的吗,还是按某种规则接入的?

A: 之前内测的时候有一些基础 UI 不统一的现象,现在规范了;关于「小米快游戏」的标志,我们不限制,开发者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加类似字样,现在新接入的游戏基本没有了。

Q: 小米快应用的支付体系是怎样的,好像没看到有小米支付?

A: 快应用是开放的生态,只要是开发者需要的合理能力,快应用都会支持。具体到支付能力,快应用在规划引入更多的支付体系。

Q: 我看到有些快应用甚至完全没有账号。小米快应用的账号体系是怎样的?

A: 快应用支持接入小米账号以及第三方账号,开发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接入。

Q: 小米快应用目前的收入情况如何?收入来源主要是哪些?

A: 目前我们的商业化正在尝试阶段

Q: 我看到小米快应用 2019 年的目标是至少上线 10000 – 100000 个快应用,这个目标目前的进度如何?

A: 快应用的开发者数量在持续攀升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更加重视快应用生态,从初期的商务单点突破,到现在官网主动注册,包括优质服务商的拓展,开发者数量处于稳定上升阶段。具体数字,下半年由联盟统一发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YqdCaI
via IFTTT

Google 想为 Android 手机做一个「隔空投送」

设备与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简单粗暴的方法不是没有,但总是靠 QQ 和微信来传图传文件,也终究不是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

但如果你是 iPhone 或 Mac 用户,应该也体验自带「AirDrop」功能的好处(中文名:隔空投送)。它让苹果旗下的硬件设备能够利用蓝牙搜索和配对的特性,再借助 Wi-Fi 网络建立直连通道,实现高效传输。

可一直以来,Android 手机都只能靠 AirDroid 或类似的第三方应用才能实现类似的传输体验,更早的 Android Beam 则因为 NFC 传输距离的限制,无法大规模推广普及,使用频率也非常低。

现在,Google 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近期 9to5Google 便曝光了一项名为「Fast Share」的新文件传输功能,原理就和 iOS 的「隔空投送」十分相似。

据介绍,这项功能安装后会直接集成在「分享」菜单中,比如当用户想要传一张图片时,点击「分享」按钮后就能看到「Fast Share」的图标,之后则会再次弹出一个新页面,此时手机会自动搜索附近的其它设备,前提是这些设备都开启了蓝牙和定位开关。

此时,你就可以把想要分享的文件传输到任意设备上了;如果换作你是接收端,则会在下拉通知栏看到传输提醒和进度条。

据悉,由于「Fast Share」采用的是蓝牙配对、Wi-Fi 热点传输的原理,所以可以分享体积更大的文件和图片,也包括了链接 URL 或单个文本片段等。

而在设备方面,从演示图也能看到,该功能并未局限于 Android 手机的互传,似乎也支持 Chromebook 电脑,智能手表,甚至是 iPhone 这样的跨平台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9to5Google 认为该功能并非集成在即将推出的 Android Q 新系统中,反而更像是一个依托于 Google Play 的服务,这意味着老机型也有机会直接下载使用,毕竟 Wi-Fi 和蓝牙是大部分手机的标配功能,而 NFC 则不一定。

事实上,Google 在 2018 年就曾推出过一款名为「File Go」的文件管理器应用(中文名:文件极客),它除了整理文件外,也自带了一项类似「隔空投送」的文件传输功能, 同样是基于 Wi-Fi +蓝牙的原理,而这次的「Fast Share」很可能就是从该应用中独立出来的功能。

但「File Go」这样的第三方应用普及度终究还是要差不少,不管怎么说,如果 Google 能够让新的「Fast Share」直接集成在系统中,应该能显著改善 Android 手机文件互传的体验了。

题图来源:XDA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324TDRm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