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9日星期三

苹果发布新财报,创下多项历史新高

由于 iPhone 11 系列产品的强劲需求,以及可穿戴设备和服务业务创下的历史记录,我们很高兴报告苹果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收入。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说道。

今天,苹果公司公布了 2020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在 2019 年的 10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苹果业绩再次创下了新高。

▲ 图片来自:Getty Image

我们先来看看总的情况。

报告显示,苹果该季度总收入达到了 918 亿美元,远超预期的 884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843 亿美元增长了 9%,打破了历史记录。

而苹果净利润为 222 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 200 亿美元,毛利率为 38.4%,超过了市场预计的 38.1%。

同时,苹果每股收益为 4.99 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4.54 美元以及去年同期的 4.18 美元,和总收入双双创下记录。

这是苹果这一季度财报主要的业绩亮点。

其中,苹果的产品收入达到了 791 亿美元。iPhone 依然是苹果财报的支柱。

它带来的净营收达到了 560 亿美元,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此前,在 2019 财年第一季度中,iPhone 营收和销量都不及初预期,库克承认部分市场定价高是因素之一,这也是苹果 15 年来出现的一次重大警告,而今年第一季度的 iPhone 营收,也证明调价后的 iPhone 11 系列获得了市场认可,它稳住了苹果的基本盘。

库克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也表示:

iPhone 11 系列是我们最受欢迎的三款 iPhone。

不过苹果创纪录的收入和季度纪录,还要归功于新 AirPods 及其服务业务。

苹果的可穿戴设备逐年高歌猛进,成为了苹果新的增长引擎,现在也是苹果增长最快的业务。

在该季度,可穿戴设备、家庭和配件销售额达到 100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26.7%,首次超过了 Mac 的收入。库克表示,用户对 AirPods 的需求非常惊人,仅公司的可穿戴业务,就已经是《财富》150 强公司的规模。

相比之下,Mac 收入为 72 亿美元,iPad 为 60 亿美元,同比均有下跌。

近年来,苹果一直在努力减少收入对 iPhone 的依赖,除了逐步将业务分散到可穿戴设备身上,苹果的服务业务也得到了更多重视,去年新推出的 Apple TV +、Apple Arcade,以及 iCloud 和 Apple Music 等现有产品,开始有了看得见的回报。

这一季度苹果的服务收入达到创纪录的 127 亿美元,虽然低于市场预期的 130.6 亿美元,但较上年同期 108.75 亿美元增长了 17%。

目前,苹果服务的用户数量达到了此前制定的 5 亿人的目标。不过苹果的服务业务能否保持增势,还取决于苹果接下来能否继续扩大用户群、是否有可能出现比硬件销售更赚钱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对下一季度的展望幅度区间超出了正常水平,调大至 40 亿美元,预计 2020 年第二财季收入区间在 630 亿美元至 670 亿美元。

这一变化归因于近期爆发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不确定性。苹果的业务也正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 图片来自:Getty Image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已成为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15 年初,中国超过美国成为苹果最大的 iPhone 市场,虽然美国后来恢复了这一地位,不过本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收入依然保持好的势态,增长了 3.1%,达到 136 亿美元。

现在苹果在武汉地区有「一些供应商」,且许多渠道合作伙伴已经因为疫情关闭了零售店。库克表示将推迟部分苹果供应商工厂的启动时间,并为这些供应商制造的组件提供了替代货源。同时,苹果也正在「制定缓解计划以弥补任何预期的生产损失」,并致力于向遏制疫情的团体捐款。

亮眼的财报数据,以及下一财季业绩的超预期展望,直接推动了苹果股价在财报公布后,苹果股价周二收盘前大涨 3%,财报公布后,盘后股价也大涨 1.5%。

放眼今年,5G 即将成为主流,2020 年的 5G 版 iPhone 可能会在 9 月份推出,到时可能会引起大量 iPhone 用户换机,这也是投资者和分析师看好苹果股价继续大涨的重要原因。

而 3 月份苹果还可能推出新版的「iPhone SE」,苹果的 Apple TV Plus 等服务业务也在这个流媒体时代稳步推进中,苹果下一财季的业绩可能还会超出预期

目前,苹果手头现金为 2070.6 亿美元,较 2019 财年末的 2059 亿美元高出不到 1%,较 2019 财年第一财季末的 2450 亿美元低出约 15%。按照周二的收盘价计算,苹果现在市值约为 1.39 万亿美元。

Wedbush 分析师 Daniel Ives 表示

鉴于 5G 的顺风顺水和服务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势头,到 2021 年底,苹果有望成为首批 2 万亿美元的估值公司。

▲ 图片来自:CNET

十年来,苹果的创新力在一代又一代 iPhone 发布中屡被看衰,而事实上,苹果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阶段。

无论在市场引领还是产品营收上,都可以看到它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苹果一直关心着用户产品的长期价值,并正用多元化的营收结构证明着它的商业价值,同时,也掌控着自己稳步的发展节奏。

而疫情究竟会带来多大影响,我们下个季度的财报才能看到。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RBmGZu
via IFTTT

你高价买来的口罩可能是假的丨打假办

我们不吃饭,不喝水,就想省下一件防护服。

原本四个小时就要换的口罩,愣是硬着头皮用了 12 个小时。

大年三十晚,大家一边为逆风前行的医护人员致敬,一边为他们的医疗环境感到担忧。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口罩资源紧缺,不少医院都已经直接向社会公开请求物资支援。

截止发稿前,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称,随着口罩生产的恢复,以及社会的支持,多家早前物资告急的医院情况已有好转,但需求仍旧突出。

不过奇怪的是,在口罩如此稀缺的情况下,流转于朋友圈等地方的「口罩代购」「口罩代理商」却表示轻轻松松就能掏出几百几千甚至是几万的库存。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他们的货是怎么来的?

售卖假口罩,日流水高达百万?

每日人物近日的报道称,在疫情发生之前,很多医院的医用外科口罩库存量大概在只会一个星期左右。

而生产商本身因为库存成本高,库存量也不会很大。再加上春节物流受阻,市场需求突然增大等原因,口罩难买,就是板上钉钉。

在此次疫情发生之前,平均一个 N95 口罩不到 5 元,而在疫情发生后,单价一度接近 25 元,几乎涨了四倍。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一罩难求」。

由于新型肺炎疫情,口罩几乎已经成为了今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抢的「过年佳品」,但也因此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理财产品」。

于是不少人动起来歪主意。

1 月 26 日,有传闻称将会有 700 万只假 3M 口罩流入市场。

虽然根据新京报的报道,在警方随后的行动中证实,所谓的 700 万只假口罩只是假口罩销售人员的「吹嘘」,并不属实。

但在近几日的清查行动中,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分别在义乌、景德镇、漯河等多地查处了多个假冒伪劣口罩的生产和销售窝点。共计检获的假口罩已多达数十万个。

即便多地已经在积极行动铲除这些制假行为,但不少网友都已经表示在线上、线下都买到了假口罩。包括爱范儿编辑部的同事,也买到了疑似假冒的 3M 口罩。由此我们相信,不少问题口罩已经流入到了市场。

其实卖假口罩,发国难财这种事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2003 年,正值「非典」爆发。口罩主要生产地仙桃市就曾经开展过一场「斩首行动」,警方在该行动中检获并销毁了 5.5 万只问题口罩。

2009 年,甲流肆虐。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同样是来自仙桃市口罩黑作坊。当地在随后的两天时间内就缴获了百余万只问题口罩。

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镜。

据网友爆料称,假口罩利润丰厚,每日流水甚至可以达 20~100 万人民币。

但这些假冒伪劣口罩使用的滤材大多低价劣质,有些还会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容易造成过敏甚至中毒,不仅防护性为零 ,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万一这些问题口罩被送往医疗前线投入使用,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如何辨别假口罩,以及关于口罩的一些问题

既然市面上已经充斥着这么多假口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真假口罩?

3M 中国已经在其官方微博中发布了 3M 口罩的防伪指南。根据指南显示,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又或者通过观察包装盒上的防伪标识来辨别真假。

不过,由于很多消费者所购买的大多是散装的 3M 口罩,不带外包装盒,难以通过上述方法辨别。这部分消费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辨别真伪(图片及方法来自知乎网友@草酸君):

1、将口罩对着光源观察,罩面透光深浅不均匀的则为假货(多品牌适用)。

▲ 左:真霍尼韦尔,中:真 3M,右:假 3M

2、正确地佩戴后,正品口罩在呼吸时会有明显的内陷(多品牌适用)。

3、假货「3M」字体会有明显的间距。

▲左:真 3M,右:假 3M

4、在口罩上的字体,真货为激光打印,有斜纹,假货为油墨印刷,有圆点。

▲ 左:真 3M,右:假 3M

5、假货无串码或串码一样,真货每一个口罩都有自己独立的串码,串码 #E 后五位为生产日期。

▲ 左:真 3M,右:假 3M

6、正品锁边几乎完全透明,假货则为半透明。

▲ 同一图内,左:真 3M,右:假 3M

另外,大家不要以为只有 N95 口罩存在售假的情况,现在网上也有部分假医用口罩被曝光。

虽然目前还没有系统的鉴别方法,但大家还是可以通过查看包装上的执行标标准,再通过药监局官网查看生产商是否具备生产资格(图片及方法来自知乎网友:咸鱼茄煲)。

大家也可以从购买渠道进行把关,尽量通过阿里健康大药房、叮当快药以及各电商平台上的官方旗舰店店等渠道进行购买。

如果真的需要在淘宝非官方旗舰店购买口罩则需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开一些主营商品与口罩无关、又或者最近才开始售卖口罩的商铺。

目前,大多数 N95 口罩供应商都已经将口罩优先送往一线医疗战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 N95 口罩相信在短期内依然很难买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将市面上常见的各种口罩,按照防护力度进行了个排序,供大家参考:

老实在家呆着>医用 N95>普通 N95/KN95>医用外科口罩(以上四种效果最佳)>KN90>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棉布/纱布/活性炭口罩>不戴口罩到处逛

还有关于口罩使用时长的问题大家会比较疑惑,口罩到底有没有必要四个小时换一遍?

对此,药理学博士谢望时在腾讯较真平台上表示,一般来说,口罩在长期使用后,确实会对后续防护效果造成影响。但目前我们正处于传染病大爆发,N95 口罩如果每隔 4 小时一换,很快就会出现医疗耗材枯竭。

所以,大家可以在可接受的情况下延长或有限重复使用 N95 口罩,但必须确保口罩保持适宜性和其应有的功能,如出现毁坏,无法完整贴合脸部、或者受到其他疑似污染、浸水等,一定要及时丢弃。

另外,我们还帮大家一次性把所有有关口罩使用的谣言收集了起来:

  • 电吹风用强档对着口罩吹就能消毒(假)
  • N95 口罩戴超过半个小时就会造成呼吸损伤(假)
  • 戴多重口罩才能有效预防病毒(假)
  • N95 口罩带不好/久戴会导致缺氧头晕(真)
  • 口罩用完后需要高温消毒或酒精消毒并剪碎后再扔掉(真)
  • 口罩的正确戴法:患病时有颜色的朝外,没感冒时反过来(假)
  • 长时间使用的 N95 口罩可以经过消毒后继续使用(假)
  • 带呼吸阀的 N95 口罩对新型冠状病毒没用(假)

最后,我们还想对那些正在制造问题口罩,又或者正在准备做这件事的人做一下简单的普法:

你们所做的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售假和制假这么简单。

根据 2003 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认定并从重处罚。

而如果在严重疫情传播期间,明知道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口罩容易导致他人感染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罪名还可以考虑故意伤害(致死)罪。

古有云,不谋不幸之灾,不敛不义之财。

要知道,你能想到的这些暴富方法都已经写在刑法上了,我劝你善良吧。

题图来自:电影《我不是药神》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3aPkJAc
via IFTTT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爱范儿技术部门如何远程工作:一份给其他小微企业 CTO 和 CIO 的「作弊手册」

冠状病毒疫情严重,众多企业开启远程办公模式。

爱范儿除了是媒体公司,也可以说是一家技术公司。但不管是哪家公司,技术部门总是天然对远程工作友好地 — 毕竟,程序员的产出只是代码嘛。有一台计算机,有国际互联网,有良好的工具以及工作流程的武装,有强的自制力,坐在哪里似乎区别并不大。

但是事实上,想搞定远程办公的系统建设,仅凭几个支持实时协作的软件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们以自身多年的远程办公经验,系统性地向大家介绍远程办公所需要的几大必要构成及其低成本的实施方案。

一、安全

技术工作的一个特殊性是经常需要接触生产环境。对于爱范儿来说,生产环境的一部分面板等已经完全不需要传统的 VPN 进行访问 — 因为传统的基于网络身份的安全模型已被证实为伪安全 — 相反,这些资源都已经通过符合 Beyond Corp 模型 的 Identity Aware Proxy 进行保护。只要访问者可以证明自己可以通过双因子认证的 SSO 认证,则可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举个例子, 爱范儿生产环境的 Grafana 就可以直接在任何一位工程师的手机上直接访问,只需 SSO 便可。目前,爱范儿使用了开源的 Pomerium 软件,配合 Gsuites 的 OAuth 完成认证。对于没有 Gsuites 的公司,也可以使用 AAD/ADFS 进行集成。甚至也可以使用 GitHub 的 OAuth 作为目录。

在某些时候需要使用 VPN 时,我们选择的设备是有点过于「企业级」的思科 ASA 防火墙,使用 AnyConnect 客户端便可安全的连接到企业内网。选择使用 ASA 的主要原因是爱范儿企业内网以及生产网络中均使用了思科设备,可以大量参考 reference design 进行网络设计,并且 AnyConnect 客户端的体验也算不错。ASA 的唯一缺点可能是硬件以及授权都太贵。开源的选择可以自建 OpenVPN。如果预算受限,可以去闲鱼找一找二手 ASA 5505 防火墙(大约 200 人民币)以及 Cisco 819(Ebay 售价大约 40 美元)系列路由器。注意,ASA 5505 本身只能最多支持 25 个远程连接数,而 Cisco 819 虽然也支持 AnyConnect,但其并不支持高级的 VPN 特性。

由于 VPN 以及网络配置对一般的小微公司都较为复杂,爱范儿在此也贡献出了公司内部的核心路由器以及防火墙的部分配置文件供参考,并快速部署。这部分配置文件可以在爱范儿的 BitBucket 中找到 (参考配置使用 Cisco ASA 防火墙以及 Cisco ASR 路由器)。

二、沟通

和公司其他部门一样,技术部门的沟通也是集中在几个渠道上的:Slack、微信(或企业微信)、电子邮件、Google Docs 以及 Wiki。当然,绝大部分的交流都是通过 Slack 进行的。

由于协作的核心基本是 Slack,我们也围绕着 Slack 开发了诸多集成工具(最新的例子是自动化部署工具 laser)。在 Slack 中,除了按照团队功能(例如前端、后端、移动)建立的 channel 之外,也有按照业务线以及通用职能(例如 oncall 频道负责值班以及事故处理)建立的 channel。更有「大群」#dev 用于不限制主题的讨论。目前,爱范儿技术团队主要使用的几个 channel 有 大群、代码评审频道、生产环境通知及操作频道、值班/事故处理频道、后端团队频道、前端团队频道、知晓云频道、玩物志开发者频道。除此之外,有值得专门讨论的项目时,也会按需创建相关频道。

Slack 的线索相关讨论(sub channel)功能可以非常好的避免污染聊天时间线。除此之外, Slack 的 @channel 功能也非常实用,特别是需要冻结代码分支时。若不想使用 Slack,也可以使用 Microsoft Teams 或 Google Hangouts Chat。Mattermost 是开源的 Slack 替代品,也可以试一试。

与其他公司或与内部非技术团队的协作时,我们也不能免俗,主要使用微信以及企业微信。对于某些老顽固公司,甚至也需要使用 QQ。始终以来,我们的一个愿望是微信群与 Slack 的互通,但由于 Web 微信过于不稳定,因此无法稳定的做到双向通讯,只得作罢。

重要的、需要确认的事项,写电邮(并抄送相关邮件列表)是个很好的选择。邮件列表的一个特别好处是可以事后任何人查阅(即便此人当时尚未入职)。建立邮件列表,可以使用 Google groups 或自己架设 Mailman。与行政财务打交道时,相关流程都使用企业微信进行。

三、会议

如果需要约会(请不要故意曲解),则可以使用日历。在日历里不光可以邀请同事(或邮件列表中的所有人),还可以预定会议室。虽然 Google 日历与 Hangouts Meet 有很好的原生集成,但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爱范儿使用了 Zoom 会议系统,既可以无感的接入会议室,也可以与 Google 日历集成,在会议平板上轻点即可与在外同事召开会议。视频会议配合屏幕投射(AirPlay)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日历功能应该是所有企业邮箱的标配了,目前 Zoom 会议系统对国内也完全免费。除了 Zoom 之外,也可使用思科 WebEx 或企业微信会议。一般的视频软件例如微信/ QQ 视频由于无法投屏或使用白板功能,不建议工作场合使用。

视频会议,接通前请确认穿好衣服,并在背景中不要出现不宜物品(例如三天前的泡面盒子),确保你的小孩不会突然打断你的会议(这里有个反例),也保持会议中背景安静(例如你的狗不应在会议时狂吠)。

四、开发

为了防止技术团队讨论时口头讨论与实际情况不符,爱范儿的技术团队在做功能之前会在内部 Wiki 中通过撰写设计文档并在 Slack 中请求其他人审阅的方式确保工程师的设计的「形状」是正确的,并通过评论功能进行带有上下文的讨论。这可以使用 Confluence 实现,也可以通过 Google Docs 或类似产品(例如 Office Online 甚至是 Pages)实现。(上图为爱范儿旗下知晓云产品的云函数功能的设计文档)

说到任务分配,爱范儿的任务以及缺陷追踪都是通过 JIRA 来进行的。我们的开发方式是典型的敏捷方式,对于大部分开发团队来说都应不算陌生。对于轻量级的团队,也可以使用 Trello 或其他类似的产品帮助安排任务。具体的选择,可以参考附表中的简单评论。

由于爱范儿团队主要使用 Mercurial 进行版本管理,因此代码都在 BitBucket 中管理,但由于 BitBucket 对 Mercurial 的支持即将停止,目前团队也在考察使用 Phabricator 替代 BitBucket。对于惯用 Git 的团队,也可以使用 GitHub。若希望自建,GitLab 也是不错的选择。

代码写完了,需要协作进行代码审查时,可以使用 Crucible 进行。Atlassian 的开发者全家桶极为方便,可以与上面的大部分工具非常好的集成。爱范儿的要求是在提交好代码后,在 Slack 里「喊一嗓子」,获得两名同事的 LGTM(looks good to me)便可合并回主线。当然,代码审查并不是戳橡皮图章,而是需要认真的阅读代码,确保代码质量符合最低标准,并且「形状是对的」。

若有需求进行大型文件分享,技术团队的选择是 Google Drive 以及私有部署的 NextCloud。但技术岗位似乎大文件传递到本地处理的需求并不强,大部分时候都以留在服务器磁盘上或使用 S3 传递为主。小文件传递则一般使用 Slack 解决。

五、与产品设计团队的协作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技术团队需要和产品、设计团队协作完成项目,在与产品设计团队协作中的工具主要有三个阶段的场景,分别是:需求文档阶段、设计稿阶段、效果走查与缺陷反馈阶段,不同的阶段协作重点也会稍许不同。

需求文档协作

  • 石墨文档
  • 墨刀
  • 蓝湖

这个阶段主要是产品经理的协作,设计于技术团队「看」多于「做」,大部分产品需求文档主要包含需求描述和原型两个部分,需求描述的部分可以通过「石墨文档」来完成,「石墨文档」支持在线评论,方便直接多人讨论,另外「石墨文档」还有思维导图和白板功能,能对文档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补充。

原型的部分可以通过「墨刀」来解决,「墨刀」可以从零开始搭建你的产品原型,也可以从官方提供的大量模版、组建基础上创建你自己的原型,最终能直接生成可操作的交互原型,并支持一些简单的转场效果;在协作方面,支持多人修改与评论、历史版本等。如果你是用 Axure 的用户则可以使用「蓝湖」来上传原型文件,支持在线展示评审。

▲「墨刀」操作界面

▲「蓝湖」支持 Axure 的文档上传分享

设计稿协作

  • 墨刀
  • 蓝湖

设计稿的输出上,和技术有交集的主要是 UI 类的设计,常见设计工具的有 Sketch、Adobe XD 以及 Figma,目前使用 Sketch 的用户较多,这里主要以 Sketch 为例介绍相关的协作工具。

这个场景主要满足两个需求:设计稿讨论、切图参数标注。这两个功能「墨刀」与「蓝湖」都是支持的,其中「蓝湖」除了支持 Sketch 的标记导出,还支持 Adobe XD 和 PS 的导出 。

特别介绍下设计稿标记讨论功能:用户可以对设计稿的任意区域进行打点标记评论,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对设计稿内容进行讨论,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稿线上评审的效率。

▲ 「墨刀」的打点评论功能

这两个阶段在产品功能上有一些重合,增加一个对比表格方便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

产品名称

使用场景 优势 劣势

石墨文档

文档协作、需求评审 ·支持多人协作与讨论

·思维导图白板以及表单功能

不支持任何企业 SSO  协议,无法与其他系统对接,不方便企业管理。

墨刀

可操作原型设计与展示、线上产品评审、设计评审与标注 ·全部线上 Web 完成,可评论、协作以及查看历史版本

·大量的可用模板、组建素材,可快速搭建原型

·对其他文件的导入受限

蓝湖

Axure 需求文档展示评审、设计评审与标注 ·方便上传文件,支持直接预览

·支持 Adobe XD、PS 文件标记

·Axure 只能上传展示,无法协作

·产品原型设计支持较弱

效果走查与缺陷反馈

  • Teambition

在开发完成初稿后,产品和设计人员对最终交付内容进行验收,这个阶段主要任务在于问题的记录与跟踪解决。除了可以使用 JIRA 管理整个生命周期之外,「Teambition」的任务管理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并且单个任务的评论功能非常强大,可以直接粘贴截图、上传操作视频、at 相关同事等。并且在整个产品开发的流程上也有很好地支持,整个团队可以用来作为项目管理的工具。

▲ 「Teambition」对敏捷开发全流程的支持

六、秘诀

当然,使用工具只是开发团队进行远程工作的一部分。远程工作可以成功的另几个秘诀是 ——

确保有一个专门用于工作的空间,卧室并不算合适。生活与工作有明确的分界线才可以让工作效率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管理者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公司的  CTO/CIO,要确保团队的注意力集中在 Slack 或其他选择的沟通工具上。有条件时,甚至应考虑全员全时保持语音在线,方便问题沟通。毕竟,人类沟通的最好方式仍然是口头的交流。除此之外,也需要让员工能确切的感受到「这只是上班的另一种形式」而已。毕竟,远程只是一种形式,工作才是本质。和员工保持一定的交流频率,方可确保大家都在状态中。

七、购物车

最后做一个总结和陈列,针对不同的场景,罗列了最优和可选方案,以供大家从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参考。

附表中除了 Gsuites 之外,其他的产品即使是国外产品也都可在国内流畅使用。当然,对于技术团队而言,访问 Google 也算是基本功之一 —— 毕竟有诗曰「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X 事不决问天涯」。

 产品名称 使用场景 推荐的理由 不推荐的理由
Gsuites (旧称 Google Apps) 电子邮件、邮件列表、日历、文档在线协作、网盘、搜索、视频会议、身份认证 体验极好,完成度秒杀所有其他替代品 要花钱(约 40 元/人月),国内无法直接访问
Office 365 商业高级版 Gsuites 外加桌面版 Microsoft Office 服务器在国内、顺便解决正版 Office 问题 很贵(约 80 元/人月)
QQ 企业邮箱 企业邮箱、日历 价格低、与微信集成度高 除了邮箱,什么功能都没有

邮箱收发国外地址经常退信

微软全家桶 (Active Directory, Exchange, Sharepoint) 企业邮箱、日历、内网网站、工作协作 传统企业标配,对 Windows 用户非常友好 授权费很贵,需要非常专业的 IT  维护

对 Linux / Mac 用户不友好

GitHub Git 托管 业界标配 收费(约 60 元/人月),服务器在国外
BitBucket Git, Hg 托管 与 Atlasssian 全家桶密切结合 收费(约 15 元/人月),服务器在国外
Phabricator Git, Hg, Subversion 托管、代码审查、持续集成 功能集成度很高 性能略差
GitLab Git 托管 可以私有部署 需要有人维护服务器
码云 Git 托管 服务器在国内 收费(约 2000 元/年起)
Confluence 企业内部知识库、资料整理、讨论协作 非常优秀的企业内部知识库管理工具,可私有部署 较贵(约 800 元/用户授权),需要专人维护
Twiki / MediaWiki 企业内部知识库、资料整理 开源 Wiki 系统 对非程序员比较难用,需要专人维护
Zoom 视频会议 非常优秀的会议系统,国内使用体验很好,可以低成本组建视频会议室,抗 nCoV 期间对中国所有企业免费使用 收费
Skype 企业版 视频会议 「又不是不能用」 2020 年了,你还在用 Skype? 你是认真的吗?
腾讯会议 视频会议 同 Zoom (视频会议室除外) 长期使用应该要收费
Cisco ASA 防火墙 远程接入、 Site To Site VPN 和网络相关,有钱当然选思科 设备太贵,授权更贵,综合使用成本大约每用户 1000 元/年,使用门槛高
OpenVPN 远程接入、 Site To Site VPN 开源、免费 不原生支持路由协议,配置很复杂,稍不注意便有隐患,使用门槛高
Pomerium Identity Aware Proxy 用于实现 Beyond Corp 开源、免费 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应用进行配置集成
JIRA 任务管理、缺陷管理 软件开发企业几乎标配 较贵(约 1000 元/用户授权),需要专人维护
Trello 任务管理 轻量级的任务管理(Kanban 式) 功能较弱,大部分集成需要高级版账户(团队账户约 70 元/人月)
石墨文档 文档协作 服务器在国内 不支持任何企业 SSO 协议,无法与其他系统对接,不方便企业管理。不支持 AppScript / VBScript,无法完成办公自动化。
Slack 即时通讯、视频会议、基于聊天会话的任务自动化 体验极好,有非常多的软件以及系统与 Slack 已经集成,小团队使用免费版几乎不会遇到付费才能用的情况
Mattermost 即时通讯 开源的 Slack 替代品 Slack 已经很好了;集成的软件不多
企业微信 即时通讯、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 与微信集成好,办公自动化功能也不错 需要注册。不原生支持 SSO 协议。

生态封闭,几乎没有开源软件与企业微信有集成。

缺少按线索进行讨论的功能,导致只能拉无数个群,每个群讨论一个事情。

聊天记录无法长期留存。

钉钉 即时通讯、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功能不错 需要注册。不原生支持 SSO 协议。

生态封闭,几乎没有开源软件与钉钉集成。

NextCloud 网盘 开源、私有部署方便 需要专人维护
群晖 NAS 网盘 开箱即用 价格不算很便宜
GNU Mailman 邮件列表 开源 极难配置,更难正确的配置

本文由 Difan & Ping 共同完成。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36wixud
via IFTTT

「在家办公」无聊又寂寞?你该试试这 16 个远程协作神器

昨天,国务院正式宣布将春节假期延长至 2 月 2 日,但出于安全考虑,部分公司也许会选择短期内安排员工在家办公。

爱范儿编辑部在广州和北京均设有办公室,线上协作一直都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分享编辑部日常远程协作的工作流以及相关工具,希望可帮助大家找到一个高效的远程协作方式。

懒人目录

  • 团队沟通
  • 任务管理
  • 在线协作
  • 文件传输
  • 素材管理

团队沟通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是微信旗下的企业通讯协作应用,是我们工作的主力沟通工具,应用场景主要有三个:日常沟通、电话会议和 OA。

在日常沟通场景下,企业微信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可让发出方知道目标接收方是否收到信息,另一方面则是可减少上班用微信的干扰。

  • 利用「已读」确定已知会目标受众

在用企业微信之前,HR 或主编在微信工作群发个通知,总难免迎来刷屏的「已读」回复。如果在企业微信发通知,每条信息都会显示其阅读情况,发出者可清晰看到群中的哪些人已读/未读该信息,进而确定消息是否传达到位。

另一个场景是,我们的文章在推送前会先在群中进行预览确认,「已读」功能可帮助我们确定群里此刻的冷清,到底是因为主编没看到信息呢,还是他们看到了在思考是否要调整。如果在紧急的情况下遇上前者,那消息发出者就可以直接给主编打电话联系(在企业微信上可查看所有同事的电话号码)。

  • 在企业微信聊工事,减少干扰

大家基本有个共识,在企业微信就是聊工事,所以沟通起来更直接和言简意赅。

虽然无法在工作时间内完全不看微信,但在赶重要工作时,我们还是可短时间关闭微信,只留着企业微信,在尽可能减少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不错失重要工作消息。

  • 内置电话会议功能

爱范儿编辑部的一天是从晨会开始的。

每个工作日早上,主编都会直接用企业微信群里的「语音通话」功能,连线广州和北京办公室的同事们,完成一天选题的讨论工作。我们一般会先在群里发出自己当天的选题安排以及相关资料,并在电话会议中对选题逐一展开讨论。

  • 繁复的审批工作走 OA

企业能在企业微信的「审批」功能中按需设计不同审批模块,设置审批人、知会人、所需提交的信息和资料等。这样一来,异地办公和临时出差都不会影响申请/批准各类请假和物资申请等任务。

除了以上功能,企业微信还提供企业云盘、文档协作和日程提醒等功能。

其它类似应用:钉钉

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同样可满足日常工作沟通需求,也搭载了丰富的协作模块。相比之下,企业微信以个人微信作为登陆账号,可免除另外注册,进入门槛更低,而钉钉支持的第三方扩展应用则更多,大家可按需选择。

针对会议的产品:腾讯会议

对于只需要在这个特殊时期使用在线会议功能的读者,我们建议可使用腾讯会议。

新用户只需绑定手机号就能开始使用,操作界面简洁明了。在首页,一共就只有三个按钮:加入会议、快速会议、预定会议。

「快速会议」就是马上发起会议,可直接通过企业微信、微信、QQ 等方式发出邀请,接收方一点击即可加入会议。「预定会议」就如其名,是预约会议,分享和加入方式不变。

「加入会议」则是与会者快速加入的入口,只需输入会议号即可直接加入会议。

鉴于今年春节的特殊情况,腾讯会议前天宣布将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最多同时 300 人在线会议的服务,一直延续到疫情结束。

任务管理

Google Docs

虽然大家每天看的推送文章都是编辑写的内容,但那些确保每天内容充足,推送准时的却是运营的同事。他们在编辑部里承担日常任务管理的责任。

Google Docs 是 Google 旗下的免费在线文档。简单来说,它有点像将 Office 三件套搬到了线上,提供多人协作实时编辑功能,还提供了文件内「聊天室」功能。只需简单一个链接,就分享给同事,并设置不同的编辑权限。

▲ 每周选题会前,运营都会发出选题表链接提醒大家填写选题

我们选择 Google Docs 除了因为其编辑功能强大,还在于它和我们的企业邮箱(Gmail)相关联。即便获得分享链接,也只有公司邮箱登陆用户才能打开查看。

我们主要用 Google Docs 中的表格(就类似 Excel 那样的文件)来管理长期的选题和排期。在「大内容排期表」下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工作表,像「选题会登记表」和各个公众号的排期表,需要编辑和运营共同更新维护,记录内容时间跨度长,整个部门都可见。

其它类似应用:WPS

WPS 提供在线协作文档编辑功能,同样合适沉淀时间跨度长的精细内容,更重要是不用搭梯子。软件的部分付费企业版提供了企业组织架构功能,即可限制只有企业员工才能查看/编辑协作文档。

Trello

除了编辑部的作者,爱范儿还有一批长期合作,遍布各地的的外部「天才作家」,而 Trello 是我们用来和他们协作管理项目的工具。

Trello 看起来就像是一块「白板」,你可以将项目按流程划分为多个阶段(以列表形式呈现),而且还能像移动白板上的便签纸一样方便地将任务从一个阶段拖到另一个阶段。

以我们为例,「天才作家」的管理板里就包括了「提交新选题」「已通过选题」「正在写选题」等列表,追踪工作中的每个节点。

想提交一个新选题,作家可在「提交选题」里添加一张新卡片,撰写思路,附上相关超链接、图片、文件,添加协作成员,设置项目截止日期等。与此同时,管理编辑也能在卡片中的留言功能和作者讨论内容。

和年度排期内容文档相比,Trello 这种管理工具更像是一个功能丰富的 To-do 应用,更适合用来督促零散任务的达成。

其它类似应用:Teambition

Teambition 是一款类似于 Trello 的国内产品,同样采用直观的「看板」任务管理界面。相比之下,Teambition 有个优势是接入了钉钉的服务(被阿里收购后去掉了和企业微信连接)。用户可将钉钉里的企业结构和 Teambition 衔接起来,在企业通讯软件中可一并管理任务。

除此以外,Teambition 还内嵌日历功能,用户可选择在日历中查看自己每日工作安排分布,同时也可关注同事,掌握合作团队中整体时间安排。

在线协作

石墨文档

爱范儿的员工众所周知,公司后台编辑器的稳定性可以说是薛定谔亲传,虽然通常都安分守己能够好好完成编辑和发布文章,可一旦碰上崩溃再打开看到一片空白时就欲哭无泪了,某刘姓主编就曾数次中招,所以一个趁手的编辑器就像士兵有枪在手一样重要。

在不同的文本编辑器中也分为本地和在线两种,其中本地编辑器大多用于独自写稿,而在线编辑器由于一般具备多人协作功能更适合用于多人合写。

石墨文档是目前我们在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多人在线协作工具。比如前段时间爱范儿关于 2010 年代几篇稿子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分工协作在石墨上完成的。

石墨作为一款多人协作软件,出生时就带有不少小众软件小而美的特点,这一点在爱范儿是一个比较讨好的加分项,当然审美这个加分项也得首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之上。

石墨的注册路径非常灵活,除了支持邮箱登录之外,还支持微信和钉钉等多种账号注册,基本上涵盖了中小型企业最常用的注册路径。

从实际协同写作的角度来说,石墨无疑是好用的,如果你是爱范儿老读者的话或许可以发现其实许多大型发布会,像 Google I/O 或者苹果秋季发布会等虽然前台的作者账号只有一个人,但实际上大多都是合写完成。

多人共享编辑和实时保存这些基本功能就不再细讲了,石墨的优势在我看来是无门槛的公开分享编辑和非常鲜明的多人修订痕迹,另外较为完善的移动客户端也是加分项。

前者会让多人协作更加轻松,因为你可以看到每一段每一句都来自于谁,在最后统稿之前每一次小修改都显得井然有序,同时只要一个简单的公开链接就能让非注册用户也能无门槛加入其中。此外石墨排版的精致明晰,整体使用起来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当然发展了数年的石墨在今天也离尽善尽美有相当的距离。首先服务器和页面的稳定性就不如大公司的产品,偶尔的崩溃碰见了就要认倒霉。此外对于流行的 Markdown 语法支持也比较有限。

其他类似应用:腾讯文档、有道云笔记

腾讯文档是一款腾讯开发,支持多人在线协作办公软件,在定位上和石墨文档差不多,比 WPS 和 Office 套件相对更轻量。

比起石墨文档来说,腾讯文档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注册」,因为用 QQ 号或者微信号就可以直接登录,而这两个账号已经是国民级的体量,要知道注册过程其实是软件使用的第一道大门槛。

腾讯文档在使用体验方面大体和石墨近似,但是背靠腾讯的体量,还支持小程序形式使用,非常适合 QQ 和微信用户在移动端进行分享协作。

在石墨文档和腾讯文档外,有道云笔记也同样具备云协作的功能,除了支持网易邮箱登陆之外,也支持 QQ、微信、微博和钉钉等账号登录。

文件传输

百度网盘

在日常工作中,出差跑会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在参加发布会或是其它大型活动的时候,经常碰到需要从前方回传视频素材等内容到后方进行剪辑的情况,用什么工具回传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尽管目前有很多支持文件回传的小工具,但从稳定性和容易上手程度来说,还是选择了给百度网盘「氪金」。

百度网盘最大的特点就是开了 VIP 之后使用起来畅通无阻,但是免费情况下过狠的限速问题导致寸步难行。我们的方法是为团队公共账号开通 VIP。但这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每当更换设备的时候,比如在前方更换另一台手机录制视频时都要重新登陆 app,这时就需要及时向后方获取验证码。

因为很多人都在用这个账号,加上大多数素材回传时间比较吃紧,所以后方一般也不是从应用内直接下载,而是让前方通过分享链接的方式获取素材。

从速度、稳定性、功能性、上手度上来说,氪金后的百度网盘在大多数方面都做的不错,至少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一个百度网盘 VIP 账号就足够了。

其它类似应用:Google Drive、文叔叔、奶牛快传

Google Drive

因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所以部分需要出国出差的活动比如 CES、MWC 或是 IFA 这种大型活动时也会使用 Google Drive 进行素材回传。

Google Drive 的优点是在国外使用速度很快,充钱只是获取更大的空间容量,但是在速度上没什么限制。当然这种情况一般就是使用个人 Google 账号上传分享了,毕竟在海外使用 Google 还是相当便利的。

文叔叔

「文叔叔」是 AppSo 之前介绍过的一款云存储产品,具备 20GB 的免费空间并且不限速的特点相当有诱惑力。「文叔叔」还能够在没有登录的状态下分享文件,这一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非常友好。

「文叔叔」另外一个有趣的功能点是支持将文件以链接的形势直接发送到邮箱或者通过短信发送到手机,省去了再次复制粘贴的麻烦,最大同时支持发送 10 个邮箱或者手机号码。点击链接就能下载文件,同样也不用登录。速度上看能够达到 30M/S,20GB 的空间对于非视频为主来说也足够使用了。

奶牛快传

「奶牛快传」属于在手机上非常好用的一个临时大文件传输服务,特点是用完即走,不需要下载 app,直接搜索小程序就能够使用。

在非登录状态下「奶牛快传」支持的传输文件不能大于 2GB,文件可以保存 72 小时。选择微信或支付宝登录后文件传输就没有大小限制了,文件可以保存 168 小时(7 天)。

速度方面「奶牛快传」不算非常快,但是对于手机使用来说也足够,实测显示上传 100MB 的文件大概在 1 分钟左右,下载速度基本在 5M/s 以上。掐指一算,下载个 100M 的视频也就是 10 来秒的事情。

素材管理

群晖 NAS 云盘

除了出差跑会的需求之外,内容团队还有大量的素材是可以复用的,比如大量的产品照除了会在评测体验中用到外,在之后的行业文章中也会复用,这个时候使用自有素材无疑是更好更安全的选择。

为了更方便的取用自有素材,搭建一个私有云 NAS 几乎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是使用 NAS 一个比较烦人的地方就是图片检索,毕竟作为搜索引擎,Google 仍然是这个星球的第一名,而存储在 NAS 中的图片就需要手动来添加一些标签以方便后期检索了。

爱范儿的 NAS 使用的是 Synology 群晖科技的产品,除了使用电脑之外也支持手机下载 Synology Moments 使用。并且图库支持智能分类,可以区分不同的人物、主题和位置等,虽说有的不太准。

其它类似应用:Eagle 

在搭建 NAS 之前内容部门使用过一段时间 Eagle,这是一个图库应用,支持连接到 Google Drive、Dropbox、One Drive 和坚果云等云端存储服务。只要把云盘的资源库挂到这个图库上,Eagle 就会根据云盘的同步状况进行实时读取,这样的话,你在 A 电脑修完的图导入到资源库后,连接了 Eagle 的 B 电脑就可以直接使用。

大众小众不重要,多尝试才能找到趁手的工具

以上就是爱范儿内容团队日常工作使用频率最高的几款软件,当然这些软件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之前进行电话会议的时候也使用过 Zoom,但随着一些变动最后被企业微信所替代,而像 NAS 图库等则是去年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感到不便才新搭建的。

其实可以看到,我们使用的工具有大众也有小众的,有国产也有非国产的,重点是在个人使用与团队配合中逐渐找到最适合最趁手的工具,这样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而我们也希望在今天介绍的这些工具中,在经过尝试之后能确实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假期远程协作专题策划的第一篇,接下来爱范儿的技术团队和产品团队也会进行持续分享。

本文由李晨和方嘉文远程协作撰写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3aSzhPM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