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星期日

DeepSeek 霸榜 App Store,中国 AI 引发美国科技圈地震的一周

过去一周,来自中国的 DeepSeek R1 模型搅动整个海外 AI 圈。

一方面,它以较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了媲美 OpenAI o1 性能的效果,诠释了中国在工程能力和规模创新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它也秉持开源精神,热衷分享技术细节。

最近,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在读博士 Jiayi Pan 的研究团队更是成功地以极低的成本(低于 30 美元)复现了 DeepSeek R1-Zero 的关键技术——「顿悟时刻」。

所以也难怪 Meta CEO 扎克伯格、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以及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等人都对 DeepSeek 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着 DeepSeek R1 的热度不断攀升,今天下午,DeepSeek App 因用户访问量激增而短暂出现服务器繁忙的状况,甚至一度「崩了」。

OpenAI CEO Sam Altman 刚刚也试图剧透 o3-mini 使用额度,来抢回国际媒体的头版头条——ChatGPT Plus 会员每天可查询 100 次。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声名鹊起之前,DeepSeek 母公司幻方量化其实是国内量化私募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

DeepSeek 模型震撼硅谷,含金量还在上升

2024 年 12 月 26 日,DeepSeek 正式发布了 DeepSeek-V3 大模型。

这款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表现优异,超越业内主流顶尖模型,特别是在知识问答、长文本处理、代码生成和数学能力等方面。例如,在 MMLU、GPQA 等知识类任务中,DeepSeek-V3 的表现接近国际顶尖模型 Claude-3.5-Sonnet。

在数学能力方面,更是在 AIME 2024 和 CNMO 2024 等测试中创造了新的记录,超越所有已知的开源和闭源模型。同时,其生成速度较上代提升了 200%,达到 60 TPS,大幅改善了用户体验。

根据独立评测网站 Artificial Analysis 的分析,DeepSeek-V3 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超越了其他开源模型,并在性能上与世界顶尖的闭源模型 GPT-4o 和 Claude-3.5-Sonnet 不分伯仲。

DeepSeek-V3 的核心技术优势包括:

  1.  混合专家(MoE)架构:DeepSeek-V3 拥有 6710 亿参数,但在实际运行中,每个输入仅激活 370 亿参数,这种选择性激活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计算成本,同时保持了高性能。
  2.  多头潜在注意力(MLA):该架构在 DeepSeek-V2 中已经得到验证,能够实现高效的训练和推理。
  3.  无辅助损失的负载平衡策略:这一策略旨在最小化因负载平衡对模型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  多tokens预测训练目标:该策略提升了模型的整体性能。
  5.  高效的训练框架:采用 HAI-LLM 框架,支持 16-way Pipeline Parallelism(PP)、64-way Expert Parallelism(EP)和 ZeRO-1 Data Parallelism(DP),并通过多种优化手段降低了训练成本。

更重要的是,DeepSeek-V3 的训练成本仅为 558 万美元,远低于如训练成本高达 7800 万美元的 GPT-4。并且,其 API 服务价格也延续了过往亲民的打法。

输入 tokens 每百万仅需 0.5元(缓存命中)或 2 元(缓存未命中),输出 tokens 每百万仅需 8 元。

《金融时报》将其描述为「震惊国际科技界的黑马」,认为其性能已与资金雄厚的 OpenAI 等美国竞争对手模型相媲美。Maginative 创始人 Chris McKay 更进一步指出,DeepSeek-V3 的成功或将重新定义 AI 模型开发的既定方法。

换句话说,DeepSeek-V3 的成功也被视为对美国算力出口限制的直接回应,这种外部压力反而刺激了中国的创新。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低调的浙大天才

DeepSeek 的崛起让硅谷寝食难安,这个搅动全球 AI 行业模型的背后创始人梁文锋则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意义上天才的成长轨迹——少年功成,历久弥新。

一个好的 AI 公司领导者,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商业,既要有远见又要务实,既要有创新勇气又要有工程纪律。这种复合型人才本身就是稀缺资源。

17 岁考入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专业,30 岁创办幻方量化(Hquant),开始带领团队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梁文锋的故事印证了天才总会在正确的时间做对的事。

  • 2010 年:随着沪深 300 股指期货推出,量化投资迎来发展机遇,幻方团队乘势而上,自营资金迅速增长。
  • 2015 年:梁文锋与校友共同创立幻方量化,次年推出首个 AI 模型,上线深度学习生成的交易仓位。
  • 2017 年:幻方量化宣称实现投资策略全面 AI 化。
  • 2018 年:确立 AI 为公司主要发展方向。
  • 2019 年:资金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元,成为国内量化私募「四巨头」一。
  • 2021 年:幻方量化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千亿规模的量化私募大厂。

你不能只在成功的时候才想起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坐冷板凳的日子。不过,就像量化交易公司转型 AI,看似意外,实则顺理成章 —— 因为它们都是数据驱动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黄仁勋只想卖游戏显卡,赚我们这些臭打游戏的三瓜两枣,却没想到成了全球最大的 AI 军火库,幻方踏进 AI 领域也是何其相似。这种演进比当下许多行业生搬硬套 AI 大模型更有生命力。

幻方量化在量化投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经验,同时拥有大量 A100 芯片,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了强大硬件支持。从 2017 年开始,幻方量化大规模布局 AI 算力,搭建「萤火一号」「萤火二号」等高性能计算集群,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强大算力支持。

2023 年,幻方量化正式成立 DeepSeek,专注于 AI 大模型研发。DeepSeek 继承了幻方量化在技术、人才和资源方面的积累,迅速在 AI 领域崭露头角。

在接受《暗涌》的深度访谈中,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同样展现出独特的战略视野。

不同于大多数选择复制 Llama 架构的中国公司,DeepSeek 直接从模型结构入手,只为瞄准 AGI 的宏伟目标。

梁文锋毫不讳言当前的差距当前中国 AI 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显著差距,在模型结构、训练动力学和数据效率上的综合差距导致需要投入 4 倍的算力才能达到同等效果。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截图

这种直面挑战的态度源于梁文锋在幻方多年的经验积累。

他强调,开源不仅是技术分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真正的护城河在于团队的持续创新能力。DeepSeek 独特的组织文化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淡化层级,重视人才的热情和创造力。

团队主要由顶尖高校的年轻人组成,采用自然分工模式,让员工自主探索和协作。在招聘时更看重员工的热爱和好奇心,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经验和背景。

对于行业前景,梁文锋认为 AI 正处于技术创新的爆发期,而非应用爆发期。他强调,中国需要更多原创技术创新,不能永远处于模仿阶段,需要有人站到技术前沿。

即使 OpenAI 等公司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但创新的机会仍然存在。

卷翻硅谷,Deepseek 让海外 AI 圈坐立不安

尽管业界对 DeepSeek 的评价不尽相同,但我们也搜集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评价。

英伟达 GEAR Lab 项目负责人 Jim Fan 对 DeepSeek-R1 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指出这代表着非美国公司正在践行 OpenAI 最初的开放使命,通过公开原始算法和学习曲线等方式实现影响力,顺便还内涵了一波 OpenAI。

DeepSeek-R1 不仅开源了一系列模型,还披露了所有训练秘密。它们可能是首个展示 RL 飞轮重大且持续增长的开源项目。

影响力既可以通过『ASI 内部实现』或『草莓计划』等传说般的项目实现,也可以简单地通过公开原始算法和 matplotlib 学习曲线来达成。

华尔街顶级风投 A16Z 创始人 Marc Andreesen 则认为 DeepSeek R1 是他所见过的最令人惊奇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作为开源,这是给世界的一份意义深远的礼物。

腾讯前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后卢菁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进行分析。他指出 DeepSeek 并非突然爆火,它承接了上一代模型版本中的很多创新,相关模型架构、算法创新经过迭代验证,震动行业也有其必然性。

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 AI 科学家 Yann LeCun 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给那些看到 DeepSeek 的表现后,觉得「中国在 AI 方面正在超越美国」的人,你们的解读是错的。正确的解读应该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的评价则透露出一丝忧虑:

「它(DeepSeek)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持西方前沿模型的领先地位,我认为西方仍然领先,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具有极强的工程和规模化能力。」

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DeepSeek 切实有效地开发出了一款开源模型,不仅在推理计算方面表现出色,而且超级计算效率极高。

他强调,微软必须以最高度的重视来应对中国的这些突破性进展。

Meta CEO 扎克伯格评价则更加深入,他认为 DeepSeek 展现出的技术实力和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并指出中美之间的 AI 差距已经微乎其微,中国的全力冲刺使得这场竞争愈发激烈。

来自竞争对手的反应或许是对 DeepSeek 最好的认可。据 Meta 员工在匿名职场社区 TeamBlind 上的爆料,DeepSeek-V3 和 R1 的出现让 Meta 的生成式 AI 团队陷入了恐慌。

Meta 的工程师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分析 DeepSeek 的技术,试图从中复制任何可能的技术。

原因在于 DeepSeek-V3 的训练成本仅为 558 万美元,这个数字甚至不及 Meta 某些高管的年薪。如此悬殊的投入产出比,让 Meta 管理层在解释其庞大的 AI 研发预算时倍感压力。

国际主流媒体对 DeepSeek 的崛起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金融时报》指出,DeepSeek 的成功颠覆了「AI 研发必须依赖巨额投入」的传统认知,证明精准的技术路线同样能实现卓越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DeepSeek 团队对技术创新的无私分享,让这家更注重研究价值的公司成为了一个格外强劲的竞争对手。

《经济学人》表示,认为中国 AI 技术在成本效益方面的快速突破,已经开始动摇美国的技术优势,这可能会影响美国未来十年的生产力提升和经济增长潜力。

《纽约时报》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DeepSeek-V3 在性能上与美国公司的高端聊天机器人相当,但成本大大降低。

这表明即使在芯片出口管制的情况下,中国公司也能通过创新和高效利用资源来竞争。并且,美国政府的芯片限制政策可能适得其反,反而推动了中国在开源 AI 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

DeepSeek「报错家门」,自称是 GPT-4

在一片赞誉声中,DeepSeek 也面临着一些争议。

不少外界人士认为 DeepSeek可能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了 ChatGPT 等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训练材料,通过模型蒸馏技术,这些数据中的「知识」被迁移到 DeepSeek 自己的模型中。

这种做法在 AI 领域并非罕见,但质疑者关注的是 DeepSeek 是否在未充分披露的情况下使用了 OpenAI 模型的输出数据。这似乎在 DeepSeek-V3 的自我认知上也有所体现。

早前就有用户发现,当询问模型的身份时,它会将自己误认为是 GPT-4。

高质量数据一直是 AI 发展的重要因素,就连 OpenAI 也难以避免数据获取的争议,其从互联网大规模爬取数据的做法同样因此吃了许多版权官司,截至目前,OpenAI 与纽约时报的一审裁决尚未靴子落地,又再添新案。

所以 DeepSeek 也因此遭到了 Sam Altman 和 John Schulman 的公开内涵。

「复制你知道行得通的东西是(相对)容易的。当你不知道它是否行得通时,做一些新的、有风险的、困难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DeepSeek 团队在 R1 的技术报告中明确表示未使用 OpenAI 模型的输出数据,并表示通过强化学习和独特的训练策略实现了高性能。

例如,采用了多阶段训练方式,包括基础模型训练、强化学习(RL)训练、微调等,这种多阶段循环训练方式有助于模型在不同阶段吸收不同的知识和能力。

省钱也是技术活,DeepSeek 背后技术的可取之道

DeepSeek-R1 技术报告里提到一个值得关注的发现,那就是 R1 zero 训练过程里出现的「aha moment(顿悟时刻)」。在模型的中期训练阶段,DeepSeek-R1-Zero 开始主动重新评估初始解题思路,并分配更多时间优化策略(如多次尝试不同解法)。

换句话说,通过 RL 框架,AI 可能自发形成类人推理能力,甚至超越预设规则的限制。并且这也将有望为开发更自主、自适应的 AI 模型提供方向,比如在复杂决策(医疗诊断、算法设计)中动态调整策略。

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人士正试图深入解析 DeepSeek 的技术报告。OpenAI 前联创 Andrej Karpathy 则在 DeepSeek V3 发布后曾表示:

DeepSeek(这家中国的 AI 公司)今天让人感到轻松,它公开发布了一个前沿级的语言模型(LLM),并且在极低的预算下完成了训练(2048个GPU,持续 2 个月,花费 600 万美元)。

作为参考,这种能力通常需要 16K 个 GPU 的集群来支持,而现在这些先进的系统大多都使用大约 100K 个 GPU。例如,Llama 3(405B参数)使用了 3080 万个 GPU 小时,而 DeepSeek-V3 似乎是一个更强大的模型,仅用了 280 万个 GPU 小时(约为 Llama 3 的 1/11 计算量)。

如果这个模型在实际测试中也表现出色(例如,LLM 竞技场排名正在进行,我的快速测试表现不错),那么这将是一个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展现出研究和工程能力的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大型 GPU 集群来训练前沿 LLM 了?并非如此,但它表明,你必须确保自己使用的资源不浪费,这个案例展示了数据和算法优化仍然能带来很大进展。此外,这份技术报告也非常精彩和详细,值得一读。

面对 DeepSeek V3 被质疑使用 ChatGPT 数据的争议,Karpathy 则表示,大语言模型本质上并不具备人类式的自我意识,模型是否能正确回答自己身份,完全取决于开发团队是否专门构建了自我认知训练集,如果没有特意训练,模型会基于训练数据中最接近的信息作答。

此外,模型将自己识别为 ChatGPT 并非问题所在,考虑到ChatGPT相关数据在互联网上的普遍性,这种回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自然的「邻近知识涌现」现象。

Jim Fan 在阅读 DeepSeek-R1 的技术报告过后则指出:

这篇论文的最重要观点是:完全由强化学习驱动,完全没有任何监督学习(SFT)的参与,这种方法类似于AlphaZero——通过「冷启动(Cold Start)」从零开始掌握围棋、将棋和国际象棋,而不需要模仿人类棋手的下法。
– 使用基于硬编码规则计算的真实奖励,而不是那些容易被强化学习“破解”的学习型奖励模型。
– 模型的思考时间随着训练进程的推进稳步增加,这不是预先编程的,而是一种自发的特性。
– 出现了自我反思和探索行为的现象。
– 使用 GRPO 代替 PPO:GRPO 去除了 PPO 中的评论员网络,转而使用多个样本的平均奖励。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减少内存使用。值得注意的是,GRPO 是由 DeepSeek 团队在 2024 年 2 月发明的,真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

同一天 Kimi 也发布了类似的研究成果时,Jim Fan 发现两家公司的研究殊途同归:

  • 都放弃了 MCTS 等复杂树搜索方法,转向更简单的线性化思维轨迹,采用传统的自回归预测方式
  • 都避免使用需要额外模型副本的价值函数,降低了计算资源需求,提高了训练效率
  • 都摒弃密集的奖励建模,尽可能依靠真实结果作为指导,确保了训练的稳定性

但两者也存在显著差异:

  • DeepSeek 采用 AlphaZero 式的纯 RL 冷启动方法,Kimi k1.5 选择 AlphaGo-Master 式的预热策略,使用轻量级 SFT
  • DeepSeek 以 MIT 协议开源,Kimi 则在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论文系统设计细节上更为丰富,涵盖 RL 基础设施、混合集群、代码沙箱、并行策略

不过,在这个快速迭代的 AI 市场中,领先优势往往稍纵即逝。其他模型公司必将迅速汲取 DeepSeek 的经验并加以改进,或许很快就能迎头赶上。

大模型价格战的发起者

很多人都知道 DeepSeek 有一个名为「AI 届拼多多」的称号,却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含义其实源于去年打响的大模型价格战。

2024 年 5 月 6 日,DeepSeek 发布了 DeepSeek-V2 开源 MoE 模型,通过如 MLA(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和 MoE(混合专家模型)等创新架构,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双重突破。

推理成本被降至每百万 token 仅 1 元人民币,约为当时 Llama3 70B 的七分之一,GPT-4 Turbo 的七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突破使得 DeepSeek 能够在不贴钱的情况下,提供极具性价比的服务,同时也给其他厂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DeepSeek-V2 的发布引发了连锁反应,字节跳动、百度、阿里、腾讯、智谱 AI 纷纷跟进,大幅下调其大模型产品的价格。这场价格战的影响力甚至跨越太平洋,引起了硅谷的高度关注。

DeepSeek 也因此被冠以「AI 届的拼多多」之称。

面对外界的质疑,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在接受暗涌的采访时回应称:

「抢用户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降价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探索下一代模型的结构中,成本先降下来了;另一方面,我们也觉得无论是 API 还是 AI,都应该是普惠的、人人可以用得起的东西。」

事实上,这场价格战的意义远超竞争本身,更低的准入门槛让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得以接触和应用前沿 AI,同时也倒逼整个行业重新思考定价策略,正是在这个时期,DeepSeek 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崭露头角。

千金买马骨,雷军挖角 AI 天才少女

几周前,DeepSeek 还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事变动。

据第一财经报道,雷军花千万年薪以千万年薪成功挖角了罗福莉,并委以小米 AI 实验室大模型团队负责人重任。

罗福莉于 2022 年加入幻方量化旗下的 DeepSeek,在 DeepSeek-V2 和最新的 R1 等重要报告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再后来,一度专注于 B 端的 DeepSeek 也开始布局 C 端,推出移动应用。截至发稿前,DeepSeek 的移动应用在苹果 App Store 免费版应用最高排到第二,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一连串的小高潮让 DeepSeek 声名鹊起,但同时也在叠加着更高的高潮,1 月 20 日晚,拥有 660B 参数的超大规模模型 DeepSeek R1 正式发布。

这款模型在数学任务上表现出色,如在 AIME 2024 上获得 79.8% 的 pass@1 得分,略超 OpenAI-o1;在 MATH-500 上得分高达97.3%,与 OpenAI-o1 相当。

编程任务方面,如 Codeforces 上获得 2029 Elo 评级,超越 96.3%的人类参与者。在 MMLU、MMLU-Pro 和 GPQA Diamond 等知识基准测试中,DeepSeek R1 得分分别为 90.8%、84.0% 和 71.5%,虽略低于 OpenAI-o1,但优于其他闭源模型。

在最新公布的大模型竞技场 LM Arena 的综合榜单中,DeepSeek R1 排名第三,与 o1 并列。

  • 在「Hard Prompts」(高难度提示词)、「Coding」(代码能力)和「Math」(数学能力)等领域,DeepSeek R1 位列第一。
  • 在「Style Control」(风格控制)方面,DeepSeek R1 与 o1 并列第一。
  • 在「Hard Prompt with Style Control」(高难度提示词与风格控制结合)的测试中,DeepSeek R1 也与 o1 并列第一。

在开源策略上,R1 采用 MIT License,给予用户最大程度的使用自由,支持模型蒸馏,可将推理能力蒸馏到更小的模型,如 32B 和 70B 模型在多项能力上实现了对标 o1-mini 的效果,开源力度甚至超越了此前一直被诟病的 Meta。

DeepSeek R1 的横空出世,让国内用户首次能够免费使用到媲美 o1 级别的模型,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信息壁垒。其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掀起的讨论热潮,堪比发布之初的 GPT-4 。

走出海去,去内卷

回望 DeepSeek 的发展轨迹,其成功密码清晰可见,实力是基础,但品牌认知才是护城河。

在与《晚点》的对话中,MiniMax CEO 闫俊杰深入分享了他对 AI 行业的思考和公司战略的转变。他强调了两个关键转折点:一是认识到技术品牌的重要性,二是理解开源策略的价值。

闫俊杰认为在 AI 领域,技术进化速度比当前成就更重要,而开源可以通过社区反馈加速这一进程;其次,强大的技术品牌对吸引人才、获取资源至关重要。

以 OpenAI 为例,尽管后期遭遇管理层动荡,但其早期树立的创新形象和开源精神已为其积攒了第一波好印象。即便 Claude 后续在技术上已势均力敌,逐步蚕食 OpenAI 的 B 端用户,但凭借着用户的路径依赖,OpenAI 依然在 C 端用户上遥遥领先。

在 AI 领域,真正的竞争舞台永远在全球,走出海去,去内卷,去宣传也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好路。

这股出海浪潮早已在业内激起涟漪,更早时候的 Qwen、面壁智能、以及最近 DeepSeek R1、kimi v1.5、豆包 v1.5 Pro 都早已在海外闹起了不小的动静。

2025 年虽被冠上了智能体元年,AI 眼镜元年等诸多标签,但今年也将是中国 AI 企业拥抱全球市场的重要元年,走出去将成为绕不开的关键词。

并且,开源策略也是一步好棋,吸引了大量技术博主和开发者自发成为 DeepSeek 的「自来水」,科技向善,不该只是口号,从「AI for All」的口号到真正的技术普惠,DeepSeek 走出了一条比 OpenAI 更纯粹的道路。

如果说 OpenAI 让我们看到了 AI 的力量,那么 DeepSeek 则让我们相信:

这股力量终将惠及每个人。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e7LC43H
via IFTTT

2025年1月25日星期六

迪士尼把这艘烂尾船,变成了亚洲最大的海上乐园

一个多月前,迪士尼邮轮公司旗下的第六艘邮轮,也是最新的一艘——迪士尼宝藏号(Disney Treasure)——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港,正式首航。

今年,它将在加勒比海航线上,完成 17 次往返航行,从年头一直忙到年尾。

▲ 图片来自:Disney

宝藏号的加入,终于让陆上迪士尼和海上迪士尼乐园的数量持平,不过这种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因为年底,迪士尼史上最大的「迪士尼冒险号(Disney Adventure)」将开启首航。

更重要的是,冒险号将会是亚洲的第一艘迪士尼邮轮,然而这艘海上巨无霸的诞生,却来源于一次意外。

▲ 图片来自:Disney

海上最大迪士尼乐园,来自一艘烂尾船

打造一艘吨位庞大的邮轮,从立项筹建到设计建造,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更有甚者能达到七年十年,比如当下全球最大的邮轮海洋标志号,就是一座经过 7 年构思、900 多天设计与建造的「海上宫殿」。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邮轮的建造过程并不为过,但迪士尼是个例外,从 1998 年第一艘邮轮首航开始,他们几乎都保持着「十年磨两舰」的更新频率。

按照原本的计划,迪士尼冒险号的到来可能会再迟一点,然而一艘天降「烂尾船」让迪士尼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2022 年,亚洲邮轮巨头云顶香港宣布,其 MV 造船厂已在德国施威林申请破产,旗下的 17 艘邮轮在停运后,都相继卖出。其中还未完工的最大豪华邮轮「环球梦号」,则由迪士尼邮轮在同年收购。

▲ 图片来自:Google

迪士尼邮轮在当时的媒体发布会上表示,会将环球梦号重新命名,并重新设计和涂装,为了满足迪士尼邮轮的设计游玩需求,迪士尼把这艘「烂尾船」的预计载客量,从原先的 9000 人,缩减至了 6000 人左右。

这就是迪士尼冒险号的曲折经历,由于在迪士尼接手前,环球梦号已经完成了 90% 的建造,所以这个「意外之喜」要比原定计划,来得更快些。

小朋友梦想成真,大孩子童心未泯

迪士尼冒险号的到来,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它是迪士尼历史上吨位最大、载客量最多的邮轮;它也是迪士尼在亚洲的第一艘邮轮;同时,它打破了 MSC 荣耀号和海洋光谱号在亚洲的历史地位,即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

▲ 图片来自:Disney

我们先来看看迪士尼冒险号的基本数据,就会对它的大,有更直观的了解。

  • 总吨位:20.8 万吨
  • 长度:342 米
  • 宽度:46 米
  • 甲板层数:19 层
  • 乘客容量:约 6700 人
  • 船员人数:约 2500 人

一般超过 15 万吨的邮轮就可以被称为巨型游轮,来到「20 万俱乐部」的冒险号,妥妥算得上「超巨型」。

吨位大,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可用面积和更多的载客量,342m×46m 的冒险号,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在这上面拔地而起的 19 层甲板,能容下 6700 名乘客和 2500 名船员。

▲ 图片来自:Google

此前迪士尼邮轮的最大载客量,最多也就 4000 人,还是十多年前的梦想号和幻想号,而冒险号直接把这个保持了多年的上限,翻了一番还多。

打好了大空间的基础,下一步就是怎样把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个角落用到极致?而对于迪士尼来说,如何把更多的独特元素搬到海上,并且还能和陆上乐园的体验有所区分,才是它们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虽说现在冒险号仍然在德国维斯马的 MV Werften 造船厂加班加点地改造着,不过迪士尼并没有吊着大家的胃口,它们已经把冒险号的线上完全体,展现了出来。

▲ 图片来自:Disney

7 大主题乐园

迪士尼将在冒险号上打造出 7 个主题乐园,每一个主题空间里,都有你熟悉的迪士尼动画元素。

迪士尼想象空间坐落在船的正中央,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聚会大厅,你不仅能在这里参加舞会,还可以在 Gramma Tala’s Kitchen 和 Mowgli’s Eatery 中,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 图片来自:Disney

漫威英雄舞台剧《复仇记者集合!》也会在想象空间内上演,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黑寡妇、雷神、黑豹等角色都会相继出场,用特技和杂技在大海上,重现电影里的战斗场景。

▲ 图片来自:Disney

位于船体后部的休闲区,是迪士尼探索礁。海洋主题的装修风格,一眼就能让人联想到《海底总动员》《小美人鱼》等经典海洋动画,这里实际上是一个餐饮融合区,从酒吧咖啡厅,到 Palo Trattoria 和 Mike and Sulley’s Flavors of Asia 等高档餐厅,缓慢的节奏和填饱的肚子,就是探索礁的代名词。

▲ 图片来自:Disney

邮轮旅行最重要的是将动静结合,既要有让人休憩放松的场所,也要有激情刺激的设施,在甲板顶部的玩具总动员广场,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水上乐园:Woody & Jessie 疯狂滑梯、玩具总动员戏水区、家庭泳池…..众多水上项目,可以算是海上迪士尼乐园的专属体验了,一边看海,一边玩水。

▲ 图片来自:Disney

秉持着「全都要」的原则,迪士尼尽可能地将更多的娱乐项目搬上冒险号,所以除了水上项目,陆地设施也是娱乐区的一大亮点。位于甲板顶层的漫威登陆区,把赛车、旋转飞机甚至过山车这些大型装置都一并搬上船,特别是 Ironcycle Test Run,它不仅是迪士尼邮轮上的第一座过山车,同时也是海上最长的过山车,长度超过 820 英尺(约250 米)。

▲ 图片来自:Disney

吃饱喝足、玩耍尽兴后,如果时间还早,那寻路者湾就是最适合休息的地方,这里是一个户外休息区,躺椅沙滩椅管够,往外看,是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向前看,是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不仅会播放迪士尼的经典动画,它还能配合舞者和舞美一起,变成露天秀场。音乐剧《莫阿娜:大海的呼唤》也会在寻路者湾上演。

▲ 图片来自:Disney

如果你以前去过迪士尼,那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各式各样童年的回忆,肯定还有和各种科技相结合的 9D 影院,在冒险号的旧金山东京街,你照样可以体验到同样的震撼,Baymax 影院和 Big Hero Arcade 一起组成的家庭游戏休息室,游戏和科技绝对管够。

▲ 图片来自:Disney

最后,也是装修得最富丽堂皇的市镇广场,是船上首屈一指的室内娱乐中心,它像是一座城市的商业中心,有餐厅、商店和剧院,在行程中游客还能在这里看到百老汇风格的盛大表演。从市镇广场的风格不难看出,这里就是专为大场面而生的地方。

▲ 图片来自:Disney

云游了一遍冒险号后,我发现船上的娱乐项目和餐厅数量几乎是五五开,甚至感觉餐饮在冒险号上,才是更值得被挖掘的彩蛋。

▲ 图片来自:Disney

除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美食和饮品,迪士尼还把每一个餐厅都打造成了不同的主题,大到家庭豪华正餐,小到奶茶烧烤快餐,只要和吃有关的地方,装修一定都和美食一样:色香味俱全。

迪士尼邮轮主要面向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所以船上既设置了以上众多的阖家欢场景和娱乐设施,也为不同年龄段的「大小朋友」,专门定制了符合他们的游玩区域。

3 到 10 岁的孩子,可以在迪士尼海洋俱乐部、漫威 WEB 工作坊和安迪的玩具箱,和银幕上的动画形象互动,在每个空间里,都会有适龄的娱乐设施,让儿童进入迪士尼的世界。

▲ 图片来自:Disney

大人在陪伴孩子、童心未泯的空隙里,也会有专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刻:水疗健身房、酒吧咖啡厅应有尽有。

▲ 图片来自:Disney

总之,每一个登船的游客,都能在这座海上迪士尼城堡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放松姿势。

针对每个家庭对住宿环境的不同需求,冒险号和其他邮轮一样,也有众多房型可以选择,从不带窗户 All in 休息的基础内舱房,到面朝大海景色优美的豪华海景房。房间大小有差距,不过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足够一个现代小家庭领包入住。

▲ 图片来自:Disney

冒险者号的费用根据不同的房型、登船人数和游玩天数,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从 1056 元/人到 8011 元/人都有,如果以标准的三口之家为单位,而且能在低位拿下船票,那登船成本可以控制在 3000 元以内。

而且,在船上能体验到的 30 多个娱乐、饮食等项目中,有将近 7 成都已经包含在了票价里,所以理论上成功登船后,你就可以不再额外花费更多的费用,因为大部分最有看点和值得玩的区域,都是套票中的标配。

虽然离首航还有几乎一整年的时间,但在去年开票日当天,冒险号的首航船票均已售罄,所以如果你有打算在亚洲门口体验一把迪士尼冒险号的话,最快也得等到 2026 年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bKXpm1P
via IFTTT

春节机票「跳水」,部分航线跌至百元/极越汽车 CEO 被限制高消费/小米 15 Ultra 真机遭曝光

cover

🛬

春节机票「跳水」,部分航线跌至百元

📉

TikTok 恢复,小红书美区用户锐减一半

🍎

苹果 AI 战略遭曝光,或将重构 Siri

🤖

OpenAI 遭印度出版商起诉,因擅自使用受保护内容训练模型

🧑⚖

小米法务部:博主恶意抹黑小米汽车,已依法缉拿归案

🚗

美国新势力 Rivian 挑战特斯拉,目标明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

马斯克找游戏代打,IGN 发文要求封禁其账号

❗

极越汽车 CEO 被限制高消费

💡

DeepMind CEO:以现在的标准,实现真正的 AGI 至少需要 5 年

📱

小米 15 Ultra 真机遭曝光

🔥

三星最强处理器曝光,Galaxy Z Flip7 或将首发

🧧

微信官宣「自制红包封面」上线

🗺

腾讯地图上线「你用我赔」保障计划

💸

2025 年春节档上映新片预售总票房破 5 亿

重磅

春节机票「跳水」,部分航线跌至百元

近日,据各大出行购票平台显示,春节前夕及期间的机票出现不同幅度的打折,部分航线甚至低至百元价位。

据平台显示,大部分春节期间的机票价格均有 1 到 3 折之间的折扣,以成都飞往南京为例,甚至裸票最低价格仅为 180 元。据悉,不少航线票价降价幅度超过 70%。

而据红星新闻报道,机票定价权掌握在航司手中,航司根据实时供需、客座率、航班总收益等指标动态调整价格。

国内某 OTA 平台负责人通过报道表示,春节黄金周具有明显的「潮汐」流动特征,反映在机票价格上,假期前从一线城市或区域中心去往劳务输出重点地区以及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机票价格相对高,假期后半段则会快速回落,返程机票的价格可能会快速上升。

此外,不少网友关注「能否退差价」。其中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客服表示,出票 24 小时内支持「退差价」,具体操作为购买低价票后,进行原价票退款(需在官方渠道购票);而中国国航表示,因票价采用「随订随售」的模式,价格会随着时间和订座情况进行变动,无法退差价。

大公司

TikTok 恢复,小红书美区用户锐减一半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 1 月 20 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 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在未来 75 天内暂缓执行。

该消息宣布后,据互联网分析机构 Similarweb 数据显示,因禁令暂缓,小红书在美国的使用量迅速下降。报告中显示,截止当地时间 1 月 20 日,小红书在美的日活跃用户数量急速下滑,而在 TikTok 禁令生效当日(1 月 19 日),其日活跃用户数量曾达到 3,250 万。

此外,据机构 Sensor Tower 公布,1 月 20 日至 22 日期间,小红书在美移动端的日活跃用户平均数较前一周下降了约 17%。

此前,受 TikTok 在美禁令影响,大批美国网友涌入小红书发帖。同时还诞生了「TikTok refugee」「交猫税」等热门话题。小红书还因受到大量美国网友下载,曾登顶美区 App Store 下载榜第一。

苹果 AI 战略遭曝光,或将重构 Siri

1 月 25 日,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报道称,苹果近日泄露了一份内部备忘录。而内容中显示,苹果将任命高管 Kim Vorrath 负责 AI 和 Siri 业务,同时还透露了苹果 2025 年在 AI 领域的工作计划。

据悉,Kim Vorrath 已在苹果工作长达 37 年,本次调动其将担任苹果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两个部门的项目管理副总裁,并且将向人工智能主管 John Giannandrea 汇报。而 Kim Vorrath 此前负责 Vision Pro 头显的软件内容,同时其在软件项目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Gurman 表示,本次人事调动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成为苹果的重中之重,甚至重要程度已超过 Vision Pro。

报道中也指出,苹果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于 OpenAI、Meta、Google 等竞争对手,旗下 Apple Intelligence 的推出也因时间过晚导致不被看好,并且状况百出。

此外,备忘录中还提到,苹果将会改进现有的 AI 模型。其中,苹果经典的 Siri 语音助理将会迎来新的底层架构。报道中透露,新版的 Siri 在界面上会更接近现有对话式产品的界面(如 ChatGPT),并且报道提到,该 Siri 的 AI 模型将会迎来更新,苹果也正在开发一个更加强大的 Siri。

近期,多家媒体表示,苹果所推出的 Apple Intelligence 频繁出错,甚至以误导用户的方式推送虚假信息。此后,苹果就 Apple Intelligence 总结 BBC 新闻摘要出错一事回应,表示正为 Apple Intelligence 开发更新。

OpenAI 遭印度出版商起诉,因擅自使用受保护内容训练模型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出版商联合会在当地 1 月 24 日,向新德里法院对 OpenAI 提起版权诉讼。

印度出版商联合会秘书长 Pranav Gupta 接受采访并表示,要求法院组织 OpenAI 继续使用印度出版商联合会的受版权保护内容,同时提到,OpenAI 若不想配合授权,那么应当删除用于 AI 模型训练的内容并且向其进行赔偿。

据报道称,该诉讼于 12 月正式提起,但本次报道为首次公布。目前,OpenAI 未对指控和起诉发表评论。但 OpenAI 此前反复否认此类指控,并称其 AI 模型合理使用了公开的数据内容。

目前,印度出版商联合会目前正寻求加入印度新闻机构 ANI 针对 OpenAI 提起的诉讼,这一案件被认为是印度在 AI 版权问题上最受关注的法律战。

据悉,此前在 ANI 诉讼案中,OpenAI 表示,任何删除训练数据的命令都可能违反其在美国的法律义务,并强调印度法院无权审理此类案件,因为其服务器设在境外。

小米法务部:博主恶意抹黑小米汽车,已依法缉拿归案

1 月 25 日,小米法务部发布公告称,小米公司从司法机关获悉,涉嫌恶意抹黑小米汽车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某平台博主及其同伙多人,已被依法缉拿归案。

据公告显示,2024 年 8 月 13 日,某平台博主发布其将小米汽车与某品牌汽车对撞的所谓「测试视频」,有意误导公众。小米方面表示,其中「测试」方法及结论,存在诸多严重谬误与偏颇,在网络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其公司商业信誉。事件发生后,小米公司立即固定证据,开展法律维权工作,坚决捍卫公司合法权益。

小米方面强调,未来其公司将持续依法维权、坚决捍卫公司权益和声誉。同时,小米表示,也恳请广大用户和媒体朋友,共同抵制不实信息和恶意抹黑行为。

美国新势力 Rivian 挑战特斯拉,目标明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近日,据 electrek 报道,美国造车新势力 Rivian 计划推出类似特斯拉 FSD 的自动驾驶系统,将剑指特斯拉辅助驾驶。

据悉,Rivian 计划 2025 年实现类似于特斯拉 FSD 的「hands-free」辅助驾驶功能,旨在可以在驾驶员不干预的情况下,车辆自主操控方向盘,实现自动驾驶。此外,其还计划在 2026 年继续发展自动驾驶,实现「eyes-free(无需注视)」功能,该功能将支持驾驶员视线移开,车辆依然能够完成操控。

目前,Rivian 旗下的皮卡配备了「Driver Plu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其工作方式类似于特斯拉的标准 Autopilot 辅助驾驶功能,可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车道保持和自动加速或减速。然而,Driver Plus 与其他 L2 级系统一样,使用的驾驶员仍然需要注意路况。

计划指出,2025 年后 Rivian 生产的第二代车型,将标配其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智驾芯片算力将提升 10 倍,同时摄像头像素也将提升 8 倍,具备 360 度全景视野、盲点监测、高速辅助驾驶等功能,并预留了车道变换、增强型高速辅助驾驶等功能的升级空间。

马斯克找游戏代打,IGN 发文要求封禁其账号

近日,马斯克(Elon Musk)的真实游戏水平遭到质疑。起因是马斯克此前声称自己在热门游戏《暗黑破坏神 4》和《流放之路》中名列前茅。但马斯克名下拥有多个公司,引发网友质疑其所说的真实性。随后,马斯克在与 YouTuber NikoWrex 的私信对话中承认,自己在两款游戏中确实存在「找代打」行为。

而日前,IGN 发文表示,马斯克这种「雇佣他人代打游戏」的行为属于游戏作弊,要求暴雪和 Grinding Gear Games 封禁马斯克账号。IGN 认为,马斯克雇人代打游戏提升自己账号的等级,破坏了互联网电子游戏竞技的公正性。IGN 同时引用暴雪的最终用户许可协议,其中明确写道「暴雪禁止玩家向第三方支付费用代练账号」。

值得关注的是,IGN 联系暴雪和 Grinding Gear Games 时,两家游戏公司均表示拒绝对此评论,其中暴雪还表示不会对个别玩家行为进行回应。

极越汽车 CEO 被限制高消费

近日,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杭州集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及单位法定代表人夏一平被限制高消费,涉及劳动争议案件,执行法院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案号为(2025)浙 0110 执 697 号。

此前,杭州集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旗下汽车品牌「极越汽车」,于 2024 年 12 月突然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内部将整合并削减无法提升财务能力的项目,并被曝出极越汽车资金链断裂。随后,极越 CEO 夏一平发长文道歉,文中夏一平强调自己并未跑路,并且表示将与员工、用户站在一边,一同面对困难。

同时,一位极越早期员工通过媒体发声,称夏一平并非李彦宏的首选,并透露,夏一平喜欢快速获取结果,不惜巨大风险,同时解散团队的方式过于轻率,影响了员工、车主甚至供应链。

💡 DeepMind CEO:以现在的标准,实现真正的 AGI 至少需要 5 年

近日,Google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接受金融时报采访,其表示按目前的标准,实现真正的 AGI 还需要 5 到 10 年。

Demis Hassabis 提到,在 DeepMind 的过去 15 到 20 年中,一直坚持一个定义:AGI 是一个能够展现出人类所有认知能力的系统。同时他分析表示,人类大脑是目前在宇宙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具有通用智能的例子,所以如果说一个系统有通用智能,那它就应该能做到人类大脑能展现的所有事情。

随后 Demis Hassabis 预测,按上述标准来看,实现真正的 AGI 还需要 5 到 10 年时间,并且他认为可能还缺少一两个关键性的突破。

此外,Demis Hassabis 还在本次采访中透露,如果进展顺利,今年年底将可能有第一批由 AI 开发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据悉,这批由 AI 开发的药物基于 Demis Hassabis 带队开发的 AlphaFold 蛋白质结构预测程序,该程序只需一串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即基因序列),其就能推算出这个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因此有助于人类发现生命运作、开发新药等帮助。

新产品

小米 15 Ultra 真机遭曝光

近日,据网友 gauravh1 信息,其分享了疑似小米 15 Ultra 的真机照片。

从图片中显示,新机将配备后置四摄,其中硕大的潜望长焦被安排在镜头模组的右上角,同时镜头模组周围有一圈红色装饰带。此后,gauravh1 还曝光了小米 15 Ultra 的内部 X 光图,其中可以看到疑似为主摄的镜组被安排在左下角,并且体积巨大。

此前,卢伟冰在其个人视频账号回答网友的提问,表示小米 15 Ultra 将全球同步发售,并透露新机的其他问题年后再聊。而在 1 月 6 日,知名爆料博主「数码闲聊站」发文,透露「SM8750 超大杯」手机的微距最近对焦距离约在 10cm 左右,并且该款新机将配备的大光圈双长焦镜组镀膜有所换新,工程机相机模组采用红圈设计,同时配有一套新摄影套件,弥补了新机缺少素皮的短板。

此外,REDMI 产品经理胡馨心发文表示,REDMI 在 2025 年将会坚守 500 元档位,同时还将挑战 5,000 元档,并表示「5,000 元档是不止步,科技体验全面升级的新突破」。据悉,目前 REDMI 在售机型中,REDMI K80 Pro 达到的售价最贵,为 4,799 元。

三星最强处理器曝光,Galaxy Z Flip7 或将首发

1 月 25 日,Jukanlosreve 发文分享了三星 Exynos 2500 处理器的相关信息。

据显示,三星 Exynos 2500 将采用 1+2+5+2 的 10 核 CPU 架构,其中超大核为 X925,主频为 3.3GHz;大核与中核为 A725,主频分别为 2.75GHz 与 2.36GHz;而小核将采用 A520,主频为 1.8GHz。GPU 方面,Exynos 2500 将搭载基于 AMD RDNA3.5 架构的 Xclipse 950 GPU,主频 1.3GHz,拥有定制的 8 个工作组处理器(WGP)。

同时,Exynos 2500 的 AI 算力也得到大幅提升,NPU 将达到 56TOPs;影像方面,Exynos 2500 将配备支持 320MP 的 ISP,并且支持 8K 60FPS 视频录制和 8K 30 FPS 视频解码。

此外,Jukanlosreve 透露,Galaxy Z Flip7 将会是首台搭载 Exynos 2500 处理器的手机。

新消费

微信官宣「自制红包封面」上线

1 月 25 日,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宣布,上线「自制红包封面」功能。

官方介绍,只要升级到微信最新版本,就可以在发红包时,看到「红包封面」-「制作红包封面」选项,从相册里上传一张照片做封面。制作好的红包封面将和其他领取的品牌封面,一起展示在「我的红包封面」列表中。

除了在发红包时可以做封面,用户可以在接收到别人发送的「自制封面」红包后,打开红包,从画面右上角进入「制作红包封面」。或直接在搜一搜「制作我的红包封面」,都可以马上开工,给红包「美颜」。

美团推出「外卖柜冬季免费开放」

近期,美团官方发文,宣布随着冬季新一轮降温开启,加上春节假期将至,官方在各地建设了更多外卖柜,这些新外卖柜现已免费向全行业开放。

另外,除了外卖柜外,为保障骑手冬季配送安全,优化配送体验,美团也推出了各类举措:

  • 就餐补贴方面,美团投入 5,000 万元用于骑手暖心餐,骑手可在 App 上领取补贴并到门店就餐;
  • 设备保障方面,为解决冬季手机耗电快问题,美团向骑手免费提供充电宝 320 万次、超 500 万小时。

同时,面向过年还愿意跑单的骑手,美团将落实一系列关怀慰问政策,包括推出春节专项稳岗补贴,开展 6,000 多场联欢活动,组织 400 多场年夜饭,提供近 10 万份折扣放心餐,预备 6 万份新年大礼包等。

腾讯地图上线「你用我赔」保障计划

1 月 25 日,腾讯地图官方公众号宣布,上线「你用我赔」保障计划。

官方表示,自 2025 年 1 月 22 日起,使用腾讯地图导航如出现限速信息错误、禁行区域违规、其他交通违规等因为腾讯地图导航失误导致被罚的情况,最高可获 200 元现金赔付。

用户需要使用该功能时,只需打开腾讯地图应用,搜索「你用我赔」进入保障计划入口,填写相关信息,2 至 3个工作日完成审核 (春节法定假日期间暂不审核),赔付金额通过页面展示,一键提现。

好看的

2025 年春节档上映新片预售总票房破 5 亿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24 日 23 时13分,2025 年春节档(1 月 28 日-2 月 4 日)档期总预售票房突破 5 亿,用时 5 天 14 小时 13 分,这一速度也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最快破 5 亿纪录。

此外,截至 1 月 25 时 11 时 10 分,2025 年春节(大年初一当日)预售票房突破 4 亿。

《哥斯拉大战金刚 3》开始组建人类演员阵容

据 Deadline 报道,《哥斯拉大战金刚3》开始组建人类演员阵容。报道指出,凯特琳·德弗商谈加盟,将饰演人类主角之一。

此外,该片导演为格兰特·斯布托尔,剧本将由戴夫·卡拉汉撰写,目前该片已定档于 2027 年 3 月 26 日北美上映。

《生化危机》将重启新片

据 The Hollywood Reporter 报道,扎克·克雷格将执导一部《生化危机》重启新片,康斯坦丁影业携手 PlayStation Productions 制作。

据悉,这部电影据称将回到该 IP 的恐怖起源,并将更忠于早期游戏。报道还表示,因看好克雷格在恐怖界的潜力,已有四家电影公司(或平台)在竞争该片,包括华纳和 Netflix,同时也是好莱坞今年第一个大项目竞争。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zGZ8w7U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