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日星期日

华为不造车,因为问界正当红

不知从何时起,媒体不断追着华为问一个问题:华为要造车吗?

或许是不胜其烦,2020 年,华为公开强调自己不造车,那时候正值华为低谷期,外界都期待着处处受限的华为,会在新能源领域干出怎样的一番事业。

华为给了自己的答案,随着极狐、阿维塔、问界先后问世,上面那个问题渐渐变成了「华为有必要下场造车吗?」

这个问题,可能华为自己也在纠结。

前一阵,问界的宣传物料从原本的「AITO 问界」换成了「HUAWEI 问界」,问界姓「H」看似已成定局,但任正非近期再次发文强调「华为 5 年内不造车」,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不允许车身上出现「华为问界」或是「HUAWEI AITO」等字样

不过,对于问界的潜在买家而言,其本身实力才是最关心的事。

正值配色上新之时,我从问界那儿借来一台暖星云配色的问界 M5 EV 四驱性能版(下文简称 M5 EV)。体验过后,我想就我此前对华为造车这件事存在的偏见,自我反省一下。

比图片上的好看,比想象中好开

首先毫无疑问,问界 M5 EV 的外观设计取向,是婉约的。它作为一款中型 SUV,它给我的第一感觉竟然是「这车不大,通过性应该蛮好」。

整车尺寸 4785 × 1930 × 1620,虽有着近四米八的长度,但在曲线包裹下,M5 EV 格外像一台「小钢炮」。

流线封闭式前脸,加上底部的主动进气格栅,呈现出低伏的造型,如狮子前倾着盯着猎物,做好随时追猎的准备。

这不光能在视觉上呈现出冲击力,在空气动力学上也有所建树。

譬如说,这让 M5 EV 的风阻系数从增程版 M5 的 0.32Cd 降至 0.266Cd,近似于运动版的蔚来 EC6 风阻 (0.265Cd) ,然而电池更大也更重的 M5 EV,零百加速只有 4.5 秒,比 EC6 足足快了 0.9 秒。

低伏的前脸换来更低的风阻系数,更低风阻则可换来更快的加速度,和更省电的耗能表现。

▲醒狮大灯,配合外面一圈「眼睫毛」,M5 EV 前脸更简洁

这台四驱性能版的 M5 EV 搭载 80kWh 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官方宣称的 CLTC 续航为 552 公里。

▲后备箱不大,不推倒后排仅有 369L,但好在有个足够放下 24 寸行李箱的前备箱

然而选购电车,别看宣传要看疗效。

我实际用下来,M5 EV 在城市路段表现平均为 16.2 kWh/百公里,节能和舒适模式相差无几,算下来能跑 490 公里,还算不错。

上了高速,从广州到深圳,总计 79 公里的路程,表显电耗为 18.8 kWh/百公里,算下来综合实际续航打 77 折,当然这是在温暖的南方。

考虑到四驱版本在长续航和强动力之间倾向后者,我想这个成绩还算得上理想。

既然续航得意,那么动力呢?

「撸铁不练腿的肌肉男」

零百加速仅需 4.5 秒足以说明它动力很足,但对大多数人而言,M5 EV 强劲动力带来的优势,只有上了高速才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即便时速已经达到 110 公里/小时,M5 EV 的电门响应依旧迅速无比,随踩随有,给驾驶员充足信心。

据我一位日常驾驶 Model Y 进行通勤的朋友试驾完表示:

M5 EV 的「节能模式」和 Model Y 的「舒适模式」有着十分雷同的调教偏好:电门前段有虚位,以减少急加速的情况发生,同时该模式下的动能回收响应迅速,初次上车需要习惯一段时间;而 M5 EV 的「舒适模式」与 Model Y 的「运动模式」类似,该模式下车辆的减速更显线性,避免急刹,因此该模式被问界称为舒适模式;再往上便是 M5 EV 的「运动模式」,电门响应更加敏感,不带一丝犹豫,方向盘变重变沉,指向清晰精准,加上扎实的全铝合金底盘,着实一副「小钢炮」的驾驶作派。

坐在副驾位置的我,放下了帮他切换驾驶模式的手,被他的描述深深吸引,虽然坐在同一辆车上,但主副驾的体感会因各种因素产生偏差。

于是在服务区短暂补电后,我跟他调换了座位,驶回高速。

▲搭载 80kWh 的电池,国家电网 120kW 的快充桩,电量从零到百 1.5 小时完成

这台四驱版本的 M5 EV,前后电机动力分别为 165kW/315 N·m 和 200 kW/360 N·m。

在直线上,M5 EV 动力就像是一管挤不完的牙膏,怎么踩都有动力,即便前车时速已经突破 120 公里/小时,但我也有信心在数秒内轻松超过他。

另外底盘扎实,加之整块电池铺满车底,使得整车重心集中于低矮处,面对大角度转弯、快速变道这类不常见但极限的场景,它有极高上限供我去应对突发情况,更具掌控的信心。

配合着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整体驾驶手感十分运动向,偶尔的激进驾驶,它完全可以驾驭。

美中不足是后悬架调校偏软,遇到飞坡、减速带,全车司乘都能体会到「飞」一般的感觉。

▲20 英寸空气动力学轮毂,配 255/45 R20 倍耐力高性能静音⁠胎,对 NVH 控制有极大贡献

在我看来,M5 EV 就像是一个严格遵守精细饮食和运动计划的猛男,上肢肌肉线条爆炸,实战也不怵,可惜他不练腿。

不过对于未来的 M5 EV 来说,改进的方向也很明确,选装空气悬架或者把避震套筒调得更有韧性,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选其一,明确自己的定位,才能让用户对你有更清晰的认知。

当然悬架门道太多,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调试起来更难,因此 M5 EV 的驾驶手感距离完美还有距离。

最后到了最让我纠结的地方,车机与智驾。

问界的智能化,输在不是自研

鸿蒙 3 加身,让 M5 EV 座舱智能化在同级别中,不说是「遥遥领先」,至少也算得上顶级梯队的水平。

坐上车,座椅自动调至主驾最习惯的位置,轻拨中控的水晶挡把至 D 挡,走你。

▲内饰豪华感还是营造得不错的,可调节靠腰让它的座椅可以更贴合司乘背部,开久了也不难受

走在路上,说一句「小艺小艺」,便能解决中控机械按键少所带来的,车辆行驶中交互问题,司机常用的几个场景:打开空调、换音乐、设置导航、开启充电口;如今要实现这些操作,都不用在中控屏幕上指指点点,就一句话的事,何必分神用手调节。

君子动口不动手,一套好用的语音系统,能极大提升司乘的交互体验,深耕手机多年的华为自然深谙此道,所以他们最初进入到汽车行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语音交互做好,在我看来,这还是 M5 EV 体现豪华感的其中一个环节。

▲要调节出风口,还是得点进空调界面

这套车机界面清晰,还借用了手机上的那套交互逻辑:任意界面上滑返回桌面,从屏幕左侧向内滑返回上一层。

从手机到车机,交互无缝衔接,这是传统豪华车所未能兼顾的功能痛点,M5 EV 则狠抓狠打,在体验层面再下一城。

▲甚至支持把中控屏变成笔记本的拓展屏,图片来自官方

整套车机就如同大平板,直观且符合智能手机时代的使用逻辑,超级桌面的理念,从手机延展到车机,华为造车的理念也是如此,大局观一直都在,但有时候会忽略掉一些细节的优先级。

▲驾驶模式选项不够丰富

前文我对 M5 EV 的车机、驾控体验和动力表现都还算是有褒也有贬,然而智驾部分,则更多是批评,不过我的指责对象并非华为,而是它选用的供应商– 博世。

M5 EV 全车拥有 12 个超声波雷达(驻车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还有 6 个感知摄像头,没有激光雷达。

观其配置,不难察觉出它有着「高度近视」的问题,近则清晰可辨,远则无能为力,其博世提供的这套辅助驾驶系统才刚刚迈过 L2 标准(部分自动化)的门槛,聊胜于无。

另外 M5 EV 把辅助驾驶的操作,统一放在了方向盘后的小拨杆上,在左灯光拨杆的下方,是一个平时不会被留意到的角落,而方向盘上只有一个启动按键,调节跟车距离、巡航速度都算不上方便。

若你看到此处,对 M5 EV 有了购买意向,而且非常在乎智能驾驶,我的建议是不妨再等等,新款增程式 M5 的「证件照」已经登上工信部官网,头顶多了个激光雷达装置。

如无意外,下一代 M5 将会用上类似于极狐的那套华为自研智驾方案,辅助驾驶性能将大大超过当前水平。不过如此一来,成本和售价应该也会水涨船高。

总的来说,M5 EV 是辆不错的车,如果能腾出些心思,把传统豪华车企的优势细细琢磨,问界就能走得更远。

说到此,我不得不把理想拿出来对标。

理想 L9 发布前,其 CEO 李想自诩这款产品是「500 万以内最好的 SUV」;巧合的是,余承东也自夸问界 M5 媲美百万级豪车,他们都有敢越级的心,目前而言,笑到最后的是李想,和月销 10000+ 的理想。

问界则跪倒在「年销 30 万」的目标前,理想和问界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对自身目标的理解和完成度。

理想从第一台车型开始,就瞄准了家庭用车市场,去年这个目标更加具象化,并打出一个词「奶爸车」。

凭借着这一精准卡位,理想成功从合资豪华 SUV 品牌口中夺过份额,成为「蔚小理」中第一个熬出头的新势力品牌。

不管你喜不喜欢,理想都成功撬动了用户心智,把产品打到目标用户的心坎里去了。

「比我好的比我贵,但比我贵的不一定比我好」,错位竞争给了理想喊出「500 万以内最好 SUV」的底气。

回头看问界,显然它的底气就不那么足了,就连潜在用户在「货比三家」之后,也会做出「问界虽好,长板不长」的评价。

不过好在问界的短板也不算短,在群雄逐鹿的 2023 年,问界大可放开手脚冲一把,未来可期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e1ndSz9
via IFTTT

2023年4月1日星期六

有了 ChatGPT,人类懒得思考了

随着 ChatGPT 风靡全球,越来越多人开始将其融入到工作/学习流当中,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依赖于 AI 的帮助,丧失了原有的一些技能。美利坚大学语言学名誉教授 Naomi S·Baron 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担忧。

原文标题:How ChatGPT robs students of motivation to write and think for themselves

原文地址:https://ift.tt/wTI2eB0

下面是全文编译,原文地址👆🏻

当 OpenAI 在 2022 年末推出新的人工智能 ChatGPT 时,教育工作者开始担心。ChatGPT 可以生成看起来像是人类写的文字,那么老师要如何检验学生是否用 AI 聊天机器人生成文字,在写作作业里作弊呢?

作为一名研究技术对人们阅读、写作和思考有何种影响的语言学家,我认为除了作弊,还有别的问题急待解决。包括 AI 是否更普遍威胁到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将写作视为一个过程以及将写作视为思考工具的重要性。

在我的新书 (Who Wrote This? How AI and the Lure of Efficiency Threaten Human Writing) 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写作影响方面的研究中,我调查了美国和欧洲的年青人与这些影响相关的问题。

他们报告了一系列关于 AI 工具削弱了他们作者身份的担忧。然而,正如我在书中指出的那样,这些担忧并非一日之寒。

用户觉察出了副作用

像 ChatGPT 这样的 AI 工具,只是在编辑或生成文本领域的最新成果。然而事实上,AI 对破坏写作技能和创作动力的潜在威胁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拼写检查,以及广为人知的基于 AI 驱动的语法/风格纠正应用,如 Grammarly(一款语法修正软件)和微软编辑器等被广泛应用的编辑工具。

除了纠正拼写和标点符号,它们还能识别语法问题,并给出修改建议。

而 AI 文本生成方面的发展,则包括在线搜索自动填入和预测性的文字输入。在 Google 搜索框中输入「Was Rome」,你会得到一个选择列表,其中显示「罗马是否一日建成 (Was Rome built in a day)」。

在短信应用中敲入「Ple」,你就会得到「Please」和「Plenty」的提示选项。这些工具不请自来地介入到我们写作过程中,并要求我们遵循它们的建议。

调查过程中,年轻受访者采用 AI 协助进行拼写和单词补全,但他们也提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一位受访者说:「如果你过于依赖预测性文字工具,那么你迟早会失去你的拼写能力。」

另一个人观察到,「拼写检查和 AI 软件… 可以为那些想要走捷径的人所用。」

一位受访者在谈到依赖预测性文字输入时提到了「懒惰」一词:「当我想偷懒的时候,我觉得这很好用。」

个人表达变少了

AI 工具也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我的一位调查对象说,有了预测性文本输入,「我感觉那不是我自己写的。」

英国一名高中生在描述 Grammarly 时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忧:

Grammarly 会削弱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它会对学生进行严厉修改,剥夺他们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相同的,哲学家 Evan Selinger 担心预测性文本输入会降低书面语言活跃思维和表达个性的力量。

「通过鼓励我们不要过多地思考我们所说的话,预测技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互动方式。」Selinger 写道,「我们输出的,更多是算法的结果,而非真正的自我……自动化会阻止我们进行思考。」

在文化社会中,写作一直以来都被认为能帮助人们思考。

许多人引用了作者 Flannery O’Connor 的评论:「我写作是因为,直至读到我所说的话,我才知道我在想什么。」其他许多成功的作家,譬如 William Faulkner 和 Joan Didion 也表达过类似情感。如果 AI 帮我们写作,我们就少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

使用 ChatGPT 等程序的一个可怕后果是:文本语法准确无误,完美无暇。事实证明,没有错误是 AI 而不是人类撰写文字的标志,因为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作家和编辑也会犯错。真人写作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们质疑最初所写的内容,继而修改或重头来过。

学校面临的挑战

在完成学校写作作业时,理想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会有不间断的对话:过程包括讨论学生想要写什么、分享并讨论起稿内容,接下来学生继续思考、打磨。

不过以上做法通常并不会发生,因为大多数老师没有时间填补协同编辑与教育角色之间的空缺。在此之余,他们也可能缺乏兴趣或必要的技能,或两者皆无。

认真负责的学生有时会自己承担过程中的某些方面,就如专业作者那样。但长期依赖于 Grammarly、ChatGPT 一类文本生成工具,往往会使人太容易用现成技术结果,去替代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教育工作者集思广益,思考着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写作技术。

一些人指出 AI 有潜力带动思考或进行协作。在 ChatGPT 出现之前,同样基于 GPT-3 的早期版本已被商业企业(例如 Sudowrite,一款可以帮人撰写腹稿的软件)授权使用。用户可以输入短语或句子,然后要求软件去填补更多单词,从而刺激人类作家的创作灵感。

逐渐消失的所有权

然而合作与侵犯之间仅一线之隔。

作者 Jennifer Lepp 承认道,她越来越多依赖 Sudowrite,写出来的文字「不再像是我的东西」,回看我写的内容,文字和我的想法之间没有太多联系,这让我感到不适。

比起经验丰富的作家,学生就更难区分出「写作辅助」和「让 AI 接管他们的内容和风格」之间的界限。

随着技术更加强大和普及,我预估学校未来会跟学生普及生成式 AI 的优缺点知识。然而依靠 AI 润色写作,或用它完成大部分写作工作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人类很难抵挡住这种诱惑。

拼写检查、语法检查和自动填词软件已经铺平了道路。

作为人类的写作过程

我向 ChatGPT 发问,「你对人类的写作动力而言,算是一种威胁吗?」

它的回答是:

总会有需要创意、原创的内容,要用到真人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

它继续说道:「『写作』除了创造内容,还有很多其他目的,比如自我表达、交流和个人成长,即使某些类型的写作可以被自动化处理,那些目标依旧可以鼓励人们进行写作。」

看到软件似乎承认了自己存在局限性,我感到振奋。

我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也能这样做,制定写作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分,写作本是一次旅程,而非结果导向的任务。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rR9NZwk
via IFTTT

麦当劳不用一次性餐具了,花了两年用婴儿奶瓶材料重新设计 | Feel Good 周报

Feel Good 导读

  • 耐克「等风来」,零碳物流园启用
  • 人象和平,需要「蜜蜂」嗡嗡
  • 两年,为麦当劳设计环保餐具
  • 💡 Christopher Raeburn:我见证了人们对可持续时尚的态度改变
  • 回收材料做高定,奢华依旧

耐克「等风来」,零碳物流园启用

对于耐克这样的球鞋品牌而言,想要做到「零碳」是各个环节需要努力的事,单个生产环节环保对于球鞋品牌的生产系统来说远远不够。耐克大中华区运营及物流副总裁常远就表示:「在耐克,95% 的碳排放来自整个供应链,包括原材料、生产制造和物流运输。」

耐克最新的环保行动就集中在经常被忽略的物流运输环节。

耐克在江苏太仓市的物流中心是它们在亚洲最大的仓储场所,每年能处理 1.5 亿件货品,每天都有无数球鞋从这里发到中国甚至亚洲的不同地区。

这里也是也是耐克中国刚启用的零碳智慧物流园。两台风力发电机为整座物流中心提供了 100% 覆盖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它不仅给品牌省下了三百多万的电费,还保证太仓仓库的每一度电都是「绿电」。

太仓物流中心的零碳体现在可再生能源上,智慧则是体现在了无人仓库订单处理的高效上。

现在,这个仓库可存放超过 1000 万件货品,而从 1000 万件货品中找一双鞋可能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和原先的仓库比起来,太仓的无人化仓库把电灯能源一起也省了。毕竟人工分货的仓储是需要灯光照明的,现在灯光都不需要了。灯火通明不再是工厂开工的代表,因为新的物流中心已经可以在黑暗中工作了。

在零碳智慧物流园,原先超过半天才能发完的双十一单件订单,现在十几分钟就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耐克自己收集的「绿电」不仅能完全支持品牌自有的使用,还「溢出」了。未来,两台耐克风机收集到的富余电力还可以继续服务其他的用电场景。

 

人象和平,需要「蜜蜂」嗡嗡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象和农民代表着两种哭声。

象群的存在代表「远方的哭声」,如果进一步侵占原先大象活动的荒野地区,不对大象进行救助的话,大象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而农民的存在代表「近处的哭声」,去和他们说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太过高高在上,因为大象可以轻易夺去农民一年的收成,只为了饱餐一顿。

两种哭声叠加,人与象问题就会更加尖锐。进一步发展下去二者就不会是和谐的共存关系。而是关乎生死的竞争关系,大象继续吃庄稼,农民选择一同偷猎大象。

好在,哭声之外还有蜜蜂的「嗡嗡声」。

2002 年,肯尼亚马赛族的蜂蜜采集者告诉研究人员,大象从未破坏过含有蜂箱的树木。即便是大象也不想和蜜蜂打交道,因此用蜜蜂的存在来避免象群走入庄稼地变成了利比里亚研究者们自然的选择。

拯救大象组织人象共存项目的负责人 King 从 2006 年开始就在研究大象和蜜蜂的关系,她还制作过蜜蜂栅栏——铁丝栅栏上有蜂巢,当大象试图突破栅栏时,蜜蜂就会蜂拥而至,大部分的大象会被蜜蜂「赶走」。

只是蜜蜂很多时候和人类也不能很好地共处,因此他们进一步推出了 BuzzBox。这个设备可以发出蜜蜂的声音,却没有蜜蜂的毒刺,触发一次就可以播放 30 秒的声音「威胁大象」。

在利比里亚,蜜蜂的嗡嗡声为人和象树起了一道屏障,让双方界定了彼此的界限。

两年,为麦当劳设计环保餐具

几乎所有一次性用具,都是环保的天敌。

作为快餐巨头,麦当劳甜筒的纸托、鸡块的盒子、可乐的纸杯,薯条的纸袋等都是一次性的餐具,它们满足食客移动食用的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材料浪费。

现在,法国的麦当劳已经率先做出了改变。

它们的新餐具均不含化工原料双酚 A——由共聚酯材质 Tritan 制作。Tritan 常被用作婴儿奶瓶的原料,它容易清洗、抗冲击性强、耐高温、流动性好、不含 BPA、化学性质稳定,唯一的缺点可能是成本比较高。

新的餐具包括杯子、薯条盒等,这些都是麦当劳和 Elium Studio 在 2 年内设计出来的。除了麦当劳标志性的颜色和设计,新餐具的可复用的特性更满足今天的需求。设计团队介绍称,新餐具的特性有助于保持食物的味道和品质,硬度透明度与玻璃、陶瓷更为相似。

一直在研发,今天才推出,一切还和法国的新法规有关。今年 1 月,法国宣布拥有 20 个及以上座位的餐厅需要为顾客提供可重复使用且可清洗的服务容器替代品,麦当劳正在此列。

法国总统马克龙还转发了一条关于麦当劳新餐具的推文,并表示:「反浪费法不仅仅是塑料吸管的终结,看看你的周围——在法国,为了减少浪费并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我们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共同做出改变,让我们一起改变游戏规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保可持续需要品牌的理念和行动,但也需要法规进行具体的限制和规范。

 

💡 Christopher Raeburn:我见证了人们对可持续时尚的态度改变

我们的父辈是缝缝补补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可能没多少新衣服,继承兄弟姐妹的服装继续穿并不是件稀罕事。这些衣服都很珍贵,要是哪里破了也得通过巧手重新收拾一下。

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设计师 Christopher Raeburn 也从父辈的生活中总结了经验。在他看来,利用旧材料让作品焕发新生机是一种务实的设计方法,值得人们在已有物品的基础上进行尝试。

因此 Raeburn 的设计生涯和考古有些相似,他们都需要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只是 Raeburn 需要结构这些老物件重新设计,最终让这些旧物拥有新的样貌。从 2009 年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用老物开新花的使用设计就是 Raeburn 所坚持的。

这样一个可持续时尚行业的老兵也对整个市场的变化最为敏感:

在过去的 14 年里,我看到了整个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生活环境的现状,因此他们也对品牌提出了更多要求,这一切在十年前完全是天方夜谭。

当我刚开始创办 Raeburn 时,可持续回收材料的购买成本要比工业材料贵 30% 到 50%。现在回收材料更平价了,甚至有时候回收材料还会比新的工业材料更实惠。

▲ 救生筏制成的外套

虽然人们对可持续性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但目前仍只有 1% 的回收衣物被重新做成新衣服,还有 65% 的新衣服会在一年内被最终处理(填埋)。

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回收的效率,降低回收的成本变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们能让旧衣服更好被回收,反面案例则是运动鞋,因为制造鞋子的胶水存在,运动鞋大多需要被切碎回收,在垃圾填埋场这些鞋子需要 50-1000 年才能完全分解。

可拆卸、可回收、可持续在这个过程中越发重要。就像 Raeburn 为 Timberland 设计的最新款靴子 Timberloop EK+ Utility Boot 一样,可拆卸内衬是 100% 可回收塑料,天然的橡胶底也可以轻松拆卸,这样的设计让原材料能够更快进入回收流程。

或许,时尚行业以后也会像数码行业一样,有媒体会对衣服的材料使用可回收性进行打分,让这成为新的标准。

回收材料做高定,奢华依旧

高定往往是奢华高端的代名词,它意味着最顶级的材料,最出色的手工,以及最高的价格。

但谁说高定不能可持续呢?

奢侈配饰品牌 Oushaba 就在用回收电子垃圾打造高级定制珠宝。这个系列名为 Connection Salvaged,38 件系列作品都是电子垃圾、回收黄金、珍贵宝石的结合。

Oushaba 的设计过程都会使用回收材料,它们的设计以循环为核心,本身品牌的使命就是让那些被遗忘的材料焕发新的活力。因此生产过程中剩余的金属材料都不会被浪费,品牌本身使用的黄金和白银均从工业废料中提取,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均可再生/回收。

而除去目前已经在陈列室出售的作品,用户还可以使用自己的旧手机来定制自己的高定珠宝,让曾经日日相伴的电子产品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你身边。

Oushaba 的作品很好地向众人展示了,即便是电子垃圾,也能成为高级珠宝的原料:

我们想用一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挑战人们对废品和奢侈品的定义理解。这些电子垃圾组件真的很漂亮,它们有着像珠宝一样的颜色、形状和特征。

不太有趣,不太乐观。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M6IEVSg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