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星期三

B 站又升级了一波画质,你手里的 HDR 屏终于有用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下近两年的中高端手机,应该都能在屏幕参数一栏,看到「HDR10、HDR10+」的字样。

▲ 如今很多旗舰手机,都会把 HDR 显示当作一项核心卖点

但很可惜,大部分人在日常的视频、游戏里,都很难享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

别的不说,我们做手机评测时就会发现,一旦涉及到用在线视频来展示屏幕素质的环节,就很难在国内视频平台找到合适的片源。

▲ B 站有很多并不是真正的 HDR 画质视频,依旧有无数用户在用手机「假装」挑战

每到这个环节,我们就深感国内视频网站在技术层面的短板——混乱的视频分辨率、码率标准就不说了,能提供真 HDR 画质的在线视频更是少之又少,还存在着不少靠算法、滤镜实现的「假 HDR」视频。

▲ 国内视频网站对于清晰度、码率等均未达成统一标准,导致视频的实际画质都与标注清晰度并不相符

这就导致,很多人花大价钱买了一款配备 HDR 屏幕的手机,但最后却只能在 YouTube、Netflix 等国内难以体验到的视频平台上,才可以找到最合适的片源,来体现这块屏幕的优势,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无奈。

好在,这种状况很快会有所改善了。尤其是近两年,国内视频平台渐渐意识到视频画质的重要性,开始投入精力,提升观看体验。

B 站无疑是这波技术升级浪潮中,走得最靠前的一家。今年 6 月份,B 站就率先将视频的上传画质提升到了 4K/120 帧,算是迎合了目前越来越主流的消费级 4K 内容需求。

▲ B 站成为国内首个支持 HDR10 画质标准的在线视频平台

今天,B 站再次宣布上线 HDR10 画质,成为国内首个向内容创作者开放该画质规划的在线视频平台,用户可以免费观看 B 站推出的首支 4K+120 帧+HDR10 视频,享受最顶级的在线画质视频。

可以预见的是,一大批真 4K HDR 格式的在线视频,很快就会和我们见面了。

点击可欣赏 B 站首支 4K+120 帧+HDR10 视频《文字大战》

为什么我们需要 HDR 视频

我们还是先来搞清楚什么是 HDR。

倒退回三四年前,如果你去过线下的电视卖场,应该还记得,当时很多电视厂商都会做一个演示区,电视左半边视频打着「SDR」字样,右半边则会放一部标注了「HDR」字样的视频,在色彩、画面细节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前者。

为什么同一台电视,同样的内容,却给我们带来了两种视觉感受?

若要追溯根源,只能怪我们人类的双眼太「挑剔」了。

我们都知道,人眼对于现实世界中亮度、色彩的感知度是非常敏感的,什么地方最暗,什么地方又在发光,人类的视觉系统都可以捕捉到足够多的场景信息。

但相对的,我们用来拍摄场景的摄影器材,以及显示场景的显像设备,却很难和人眼一样,对自然界事物的亮度、色彩做到充分还原。

▲ HDR 技术可以让图像的亮部不会过曝,而暗部也能保留更充足的细节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看到一些大逆光照片和昏黑模糊的场景视频时,总会觉得画面发白或是太黑,层次感很差,什么都看不清,主要也是受到设备能力限制,无法很好地还原出场景中每一处细节。

而 HDR 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而生的。它要做的,就是去提供更鲜艳的色彩,更高的亮度范围,以及更丰富的画面细节。

目前,一大批手机、电视设备上配备的 HDR 屏幕,也是因为它们能够在色彩、亮度范围上做到更高水平,从而让用户以接近人眼感知的方式,在屏幕上看到更真实的光影、色彩图像。

▲ 除了亮度,HDR 对于图像的色彩以及对比度也有影响,尽可能还原到人眼所能观察到的上限

相比之下,传统的「标准动态范围」,即前文提到的 SDR,基本就是以丢失高亮、暗部细节作为代价的,该暗的地方暗不下去,而亮处也没有明显的层次分割,最终输出的视频,肯定也比 HDR 视频逊色许多。

目前主流的 HDR 标准有两种,一个是比较常见、较为开放的 HDR10,另一个则是更为高阶的杜比视界。

在特性上,两者基本一致,但由于 HDR10 是开放标准,且不涉及到版权费用,实际应用也更为广泛。

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电视制造商以及流媒体厂家都支持 HDR10 标准,包括像好莱坞的七大电影公司 ,以及 Netflix 这类流媒体平台,也都会采用 HDR10 来制作高清蓝光格式的资源。

在线看 HDR 视频,有门槛吗?

从传统的标清、高清分辨率,到现在的 4K、120 帧和 HDR 视频,B 站在提升视频观看体验上已经下了不少功夫,但只有它自己做好还不够,而是得考虑整个产业链的问题。

这就像几年前我们看到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要想把这类 120 帧格式电影拿去电影院播放,从拍摄设备,还有用于播放的影院荧幕,以及观众佩戴的 3D 眼镜,全都是要升级,甚至是特制。

▲ B 站对于 HDR10 技术的解析

类比到 B 站上,它也同样需要去考虑这类问题:HDR 视频会对内容制作带来什么影响?目前主流消费终端又是否能达到 HDR 标准?

▲ 上图未开启 HDR,下图开启 HDR

我们先来看看内容创作层面。为了体现出 HDR 的优势,这次 B 站邀请了两位 UP 主影视飓风和特效小哥,打造了一支 4K+120 帧+HDR10 的视频,视频场景中有不少高反差以及强光、暗部区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 HDR 视频的观感。

你可以看到,在未开启 HDR 前,视频中的高光区域还存在过曝情况,细节都被掩盖了。

而开启 HDR 后,我们不仅能清晰看到人物衣服的皱褶,包括身后的聚光灯轮廓,光线的投射路径等,也都变得清晰许多。

▲ 今年 3 月,影视飓风也拍摄了一部 4K+120 帧+HDR 的样片,但由于当时 B 站只支持 1080p+60 帧,这部视频的观感便大打折扣

早前,在 B 站尚未支持新技术之前,包括影视飓风在内的 Up 主就曾抱怨,虽然自己可以使用很好的器材去录制视频,但到了后期制作,却往往会因为平台限制,不得不对画质进行大幅压缩,那么最终输出的内容,显然会和当初录制的效果大相径庭。

这其实也是内容制作者与平台方、显示设备之间的博弈。如今,B 站在继 4K、120 帧之后,再次对 HDR 做出支持,无疑也是想解开束缚,为创作者提供一个「上限更高」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优质内容的出现。

▲ B 站 Up 主 Linksphotograph 就认为,HDR 技术能够给内容制作者提供更大创作空间

对于创作者们来说,有了平台方的支持后,他们在后期制作时也将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而那些拍摄能力更强的视频创作者们,也将会享受到一波「技术红利期」带来的好处。

再加上 B 站自身的 PUGV 模式,绝大多数视频都来自于 UP 制作,这也有利于解决视频站「徒有技术,没有内容」的尴尬现状。

▲ 在 B 站支持 4K/120 帧视频上传后,便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 4K 视频

更好的画质技术,确实会对内容带来反哺作用,这点在 B 站支持 4K 后就有所体现。

如今,你在 B 站个人 Vlog、美食、风景、游戏等多个专区,都已经能看到不少 4K 内容。借助画质的升级,很多讲究细腻镜头的拍摄题材也开始浮现,而视频内容细节更加丰富、多元化,对于观看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有了 HDR 的内容还不够,我们仍然需要硬件的支持。

不然,就算创作者上传的是 HDR 格式视频,但假如你手机、显示器不支持 HDR,那我们最后看到的影像,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

在这点上,HDR 其实和 4K、120 帧一样,都会对硬件有所要求。

受益于随着近两年显像技术的发展,以及 OLED 屏幕成本的下降,如今你在大部分中高端手机上,都可以看到 HDR 屏幕这项卖点。

▲ 近两年的 Android 旗舰机,基本都会搭载一块 HDR 屏幕

而在苹果、三星和华为等知名品牌的旗舰机上,HDR 更是一项大家都会有的「标配功能」,甚至比 4K、8K 分辨率屏幕要更为普及。

▲ 从 iPhone 8、iPhone X 系列起,苹果也已经对 HDR10 以及 Dolby Vision 进行了支持

根据 B 站官方信息显示,只要用户拥有 iPhone 8 及以上,或是 Android 7.0 系统及以上,搭载 HDR 屏幕的机型,都能在 B 站上在线观看到 HDR10 视频,在线享受到画质提升。

这意味着,现在很多手机都已经具备了 HDR 视频的观看条件了,只不过说平时我们还没有用上而已。

而且相比要靠大屏才能体现「数毛」画质的 4K 分辨率视频,HDR 视频在观感上会更加直观些。

毕竟,它改善的不是分辨率,而是视频的色彩和亮度,就算手机屏幕较小,但画质改变依旧会很明显。

B 站开始秀技术

前段时间,B 站作者 MUZING 木子做了一次评测,对当时国内外视频平台所支持的 HDR 视频码率、观感等进行了对比。

▲ 图片来自:MUZING 木子

由此你会看到,各大平台对于 HDR 的支持同样存在参差不齐的标准。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目前的 PUGV 平台里,B 站基本是除 YouTube 之外,唯一一家支持创作者上传 4K 120 帧 HDR10 视频的平台。

近期,国内多家视频网站开始强调「超高清、4K、杜比」等画质技术,一波属于国内视频行业的技术升级也已经开始了,在优质版权购买,用内容吸引观众的策略之后,以 B 站为首的一线视频平台,终于开始在技术层面有所投入。

这显然也和网络环境的改变有关。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网络传输速率将会有一次明显提升,也变相着推动着高码率、高画质在线视频内容的出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 B 站努力去拉升在线视频画质「天花板」,肯定不是只着眼于当下,而是为了更广阔的未来做准备。

希望在今后,我们提起 4K、HDR 等这些高大上的视频技术时,首先想起的不再是 Youtube、Netflix,而是像 B 站这样的国内视频网站了。

毕竟,「翻山越岭来看你」固然可贵,总还是比不上「飞入寻常百姓家」来得亲切吧。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GjnrTZ
via IFTTT

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专访惠普全球总设计师 Josephine Tan:赢得了中国玩家的信任,征服其他市场就没什么问题

对于「等等党」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好时候,因为市售的数款具有很高性价比的产品,基本无货。比如惠普的暗影精灵 6 系列,多个热销版本在官方渠道均已售罄,但依然有大量消费者预约抢购。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PC 行业整体上来说已经和 “高速增长” 这个词无关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行业里所有品类都寂寥无声,其中游戏竞技笔记本,和高端轻薄本是为数不多还有增长的产品类别,全村希望尽在于此。

惠普作为 PC 行业市占率数一数二的厂商,在游戏竞技笔记本领域有精灵系列(暗影精灵,光影精灵和幻影精灵)压阵,这个系列幕后的设计团队由惠普全球总设计师 Josephine Tan 掌舵。准确来说,惠普旗下所有的消费型笔记本都是 Josephine Tan 的团队在进行设计,包括在高端轻薄本中独树一帜的幽灵本(Spectre)系列。

在前不久,Josephine Tan 接受了爱范儿的专访,这场本应该线下见面的专访因为疫情缘故变为线上采访,但赶在精灵系列大卖,电竞赛事依旧火热的时间点,也算恰当。

游戏本设计:简约是潮流,个性是需求

如果有关注暗影精灵系列笔记本设计趋势变革的话,就会发现,它正在脱离那种大众意义上「游戏本」的感觉。什么是大众意义上「游戏本」的感觉?大概即是厚重的机身、繁复的线条、巨大张扬且富有攻击性的 Logo,以及夺目的灯光效果。
对于这种风格,喜欢的人会觉得是炫酷时尚,而不理解的人则可能认为是「杀马特」风格。

到了暗影精灵 6 这一代,整体风格更加简约,线条运用也非常克制,甚至 logo 和灯效也是点到即止,并不想展现出过多杀气。Josephine Tan 对爱范儿说:

(暗影精灵 6 设计)最大的改变,是大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设计语言不一样了。

 

其实我们在研发之初,在思考游戏本应该往哪一个趋势走的时候,我们发现过去一两年来,广大玩家对于游戏的关注更加集中于职业电竞赛事,而在电竞领域,大家所强调的设计风格其实是朝简约方向走的。

 

可是很有趣的是,在电竞领域里,即便职业电竞的风格已经走向简约,但是电竞玩家们却希望能够加入属于他们的特色。所以你会发现,暗影精灵 6 的一个大的改变就是整个设计看起来更简约,但是又有它独特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之为刺青:当你打开笔记本的时候,在 C 面上面会看到一个数字,那个就是纹身,它能够彰显这款笔记本的独特气质。

某种程度上说,电竞玩家一直都在追求个性,但是方式有所改变,以往可能是通过 logo 和灯效这些显性的地方,而越往后,展现个性的方式就会变得更隐性更低调,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的 “泯灭”,反而它就像电影的彩蛋一样,更让人回味。

除了 C 面的「刺青」数字,Josephine Tan 还对暗影精灵的 logo 进行了改造,让它形态简单,但内涵更丰富。她介绍说:

游戏的世界里有无限的可能,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能够帮助这些游戏玩家达到无限量的可能,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所以,我们的 logo 变得非常简单,并且设计了颜色渐变的感觉,我们希望呈现这种多彩的光芒,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去彰显、去展现 这种理念。

除了风格上的变化显而易见之外,有些变化则需要两代产品放在一起才能被发现。比如,相比上一代暗影精灵,新一代的暗影精灵 6 在宽度上缩减了差不多 20mm 左右。这个趋势几乎所有关注消费电子产业的人都有所了解: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轻薄本,亦或是游戏本,都倾向于在越来越小的机身里塞进更大的屏幕,暗影精灵系列也并不例外。

不过相比于智能手机或者轻薄本,游戏本对散热的要求要高得多,而体积的削减对散热的影响毫无疑问是负面的,所以 Josephine Tan 的设计团队必须得下其他的功夫来弥补,比如增大出风口的面积,但是在笔记本设计当中,很多改变其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改变都要全盘考虑。Josephine Tan 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复杂性,以及应对之道:

你细看的时候可以发现,暗影精灵 6 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面积变大了,主要的原因是要加强机身的空气流通效率,让空气能够更快速地流通。做到这一点的话,CPU 跟 GPU 就不会降频,就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性能释放水平。

 

提到出风口,很多人在讨论是需要两个、三个还是四个出风口,其实更重要的是出风口到底有多大,风扇的效能到底有多好。因为当出风口更大的时候,其实机器的结构会变得更加脆弱,就像一个建筑物如果有更多窗户的话,它的结构需要更多的铁条来巩固,使它更加稳定。

 

同样的道理,如果机身上开更多洞的话,笔记本的结构就需要更强壮,所以,我们在这一代暗影精灵 6 身上加强了结构强度。比起上一代,暗影精灵 6 需要增加一个出风口才有办法维持很好的效能,但是我们不需要做到四个出风口,因为我希望有足够的空间留给拓展接口。出风口越多,留给拓展接口的空间就越少,但是对玩家来说,这些接口是很重要的,他们需要外联显示屏,还要连接其他的游戏配件。

「我们想知道的是,游戏玩家到底在乎的是什么?」

和许多游戏本不太一样的是,暗影精灵 6 系列在 RGB 灯效上做得非常克制,如果不是看配置和散热规格,很多人甚至不太会把它和传统的游戏本联系起来。

相比于一些前后左右都被灯效环绕的笔记本,暗影精灵 6 系列基本上仅在键盘区域做了灯效处理,其他地方甚是低调。这自然也是取舍。不管是 A 面的灯效也好,还是边框的环绕灯带也好,在 Josephine Tan 看来,核心的问题并不是炫不炫酷,而是消费者到底在乎的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她列举灯效上的得与失:

当机身变小的时候,空间就会变小,所以我们要考虑怎么样把空间最大化,能够得到最好的性能。

 

如果我们说 A 面上面有灯光,有两个难题要解决:第一,机身很小的时候,电池的尺寸也会受影响,所以我们要做出平衡,是让电池的续航能力小一点,还是宁可不需要 A 面灯光;第二点,A 面里一定要有空间让灯光展现出来,它会影响到厚度。当机身变小的时候,厚度却增加,这个逻辑我们觉得好像不太对。

 

一样的道理,当 LED 在笔记本四周的时候,你就要把机身变得大一些,这样屏占比就会受到影响。

于灯效相对的,Josephine Tan 团队在暗影精灵 6 的散热上其实是做了冗余设计的。

这种有着鲜明对比的做法正好回应前面的问题:

在设计方面,我看重的是功能和性能能够被最大程度地优化,因为用户在买机器的时候,他们更希望买到的东西是非常好用的、实用的,而且符合他们的需求。

虽然很多人会开玩笑说 RGB 灯效才是游戏本的灵魂,但其实相比于这种乍见之欢,游戏本的本质还是还是要考虑如何让用户感到「久处不厌」,而这才是 Josephine Tan 一直思考的问题。

去年,惠普发布了偏概念性的产品幻影精灵 X,这是一款双屏游戏本,当时之所以考虑在游戏本上放两块屏幕,是因为  Josephine Tan 和团队发现,很多游戏玩家,尤其是中国游戏玩家会在游戏的时候频繁看手机,因此就希望用另外一块屏幕来缓解这种频繁的设备切换。

另外,双屏笔记本也是 PC 发展的一个方向,惠普之外也有厂商在尝试,包括微软也在软硬件两端开始有所动作,但方向归方向,体验归体验。目前而言,Windows 上的双屏体验,还在不断优化中。

对于惠普来说,幻影精灵 X 更像是一款面向开发者的设备,因为擅长硬件的惠普明白,消费者不会因为它多了一块屏幕就为之买单。Josephine Tan 说:

它(幻影精灵 X)需要更多的时间变成比较主流的产品,硬件本身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些游戏软件一起把它的优势发挥好。

这也是今年惠普没有继续更新幻影精灵 X 的原因之一,当然惠普可以在旧款的基础上塞进新的处理器和显卡,再配上更高刷新率的屏幕,但本质上这不能给消费者提供新鲜且独特的价值。因此,Josephine Tan 表示,幻影精灵 X 是个探索的开始,这个系列再更新的时候,会是双屏体验有所突破的时候。

未来游戏本往哪里走?

作为设计师,Josephine Tan 谈到了不少的设计趋势,比如设计风格的简约化,以及双屏体验的探索等等,当然还有更公认的屏幕刷新率越来越高,屏占比越来越高等等。

有些近未来的趋势也将会发生在游戏本领域。

比如在 4G 时代,只有极少数的笔记本才会拥有 SIM 卡槽并连接到移动网络,但是到了 5G 时代,这种局面可能有所改变。这不仅仅是 5G 的速度变快了。Josephine Tan 说:

当你需要进行多人即时在线游戏时,需要很大的网络吞吐量,还需要很低的延迟,玩起来才会更尽兴,5G 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因为 5G 网络的特性,云游戏的概念也会渐渐落地,逐渐会开始有一部分的计算放在云端。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热的 AI 概念当然也不会缺席,Josephine Tan 认为未来笔记本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它会慢慢学习你是怎样使用你的电脑,从而自动采用更容易、更简便的方式,帮你设定你的环境与你的偏好。这就是人工智能在游戏本上的应用之一。

实际上,AI 已经开始在惠普的游戏本中有所运用,Josephine Tan 说:

AI 这个名词已经有点被过度使用了,有些很简单的东西也被称为人工智能。但现在你可以开始看到,有些东西已经慢慢变成常见的功能。比如我们的 Dynamic Power 功能,可以根据你玩游戏的习惯和具体的游戏,自动设定 CPU 跟 GPU 的功耗,其实这也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只不过我们没有特别地对外宣传。

除了 5G、云游戏和 AI 之外,Josephine Tan 认为的第四个趋势则是游戏设备无线化。早先电竞选手喜欢用 RJ45 接口连接有线网络,使用有线的鼠标、键盘和耳机,这是因为有线连接更稳定,延迟更低。不过在不那么追求极限的玩家群体中,网络连接早已经脱离线缆束缚了,而无线键鼠的稳定性和延迟也不会影响游戏成绩,至于无线耳机的延迟,也能降低到 100ms 以内,逼近人类能够察觉的极限。

在采访的最后,Josephine Tan 特别提到了中国游戏玩家。她说:

在其他国家,我们发现玩家平均玩游戏时长在 45 分钟左右,可是中国的游戏玩家可能会超过一个小时,所以中国玩家对游戏本的要求相对会更高,比如散热就要做得足够好,能够让玩家持续玩较长的时间。当在设计产品时,我们的设计理念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用户的需求。

这其中尤以暗影精灵系列为甚,Josephine Tan 坦陈,惠普在设计暗影精灵系列的时候,大部分的洞察是面向中国玩家的。

换句话说,就是赢得了中国玩家的信任,征服其他市场就没什么问题了。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EJdjDl
via IFTTT

早报 | 苹果重奖库克,鼓励其留任至 2025 年 / 亚马逊推出手掌识别技术 /《姜子牙》预售票房破亿

蒂姆・库克获苹果重奖,鼓励留任至 2025 年

MacRumors 援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表示,苹果本周赋予库克 667,974 股限制性股票单位或 RSU,价值超过 7600 万美元。

RSU 的前半部分将在 2023、2024 和 2025 年增加三分之一,因此从 2023 年起,库克每年 4 月将获得 111,329 股。另一部分 RSU 则将基于业绩于 2023 年 10 月 1 日颁发。

库克以外,数位苹果高管 Luca Maestri(CFO)、Deirdre O’Brien(零售业务兼人力高级副总裁)和 Jeff Williams(COO)也获得了股票奖励。

苹果向库克和高管们颁发的期权奖励鼓励他们至少于 2025 年前都留在公司。

亚马逊发布手掌识别技术 Amazon One

The Verge 消息,亚马逊发布手掌识别技术 Amazon One,并将最先将其应用于旗下两家实体商店中,未来数月会推行到其它亚马逊旗下商店。Amazon One 技术基于对手掌的纹理和血管模式的识别,创造「掌心签名」。

官方表示,「手掌识别被认为比其它生物识别更私人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你没法从一个人手掌的图片就认出这是谁。而且,它也要求用户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必须主动摆出特定姿势才能使用」,换言之,用起来没那么「无感」。

此外,从宣传片看来,亚马逊希望 Amazon One 的应用不限于购物支付,还能用于运动场馆入场识别、办公楼身份识别等场景。

《姜子牙》预售总票房破亿

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 9 月 29 日 23:20,《姜子牙》预售总票房破亿,影片将于 10 月 1 日上映。

最新疫情数字

国内(不含港澳台):9 月 29 日,新增确诊病例 19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 8 例,福建 5 例,上海 2 例,陕西 2 例,河南 1 例,四川 1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22 例,均为境外输入。

香港:9 月 28 日,新增确诊病例 4 例,均为输入病例。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5079 例。

海外:截至 9 月 30 日 7 时,海外累计确诊病例 33,670,976 例,累计死亡 1,004,734 例,累计治愈 25,051,197 例。

苹果推送 iOS 14.2 beta 2,迎来一波新 emoji

苹果今天推送了 iOS 14.2 beta 2,这版本除了对系统的一些界面设计进行了调整,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 emoji

为生产 iPhone 12,富士康国庆也没假放了

9to5mac 消息,富士康为了生产 iPhone 12,已经开启夜班,进入 24 小时生产模式,报道称员工在国庆和中秋假期也将继续加班。

富士康员工表示,iPhone 生产线向从 9 月 18 日后开始加入,至少留在岗位 90 天,工作至少 55 天的员工提供一万元的奖金。

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首批影像成果发布

科技日报消息,9 月 29 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首批 20 余幅亚米级立体影像产品,包括北京、内蒙古东四联盟、兰州、嘉峪关、葛洲坝等区域地标图像。

诺基亚将成为英国电信最大 5G 网络设备供应商

TechWeb 消息,诺基亚公司周二表示,已经与英国电信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将成为后者的最大 5G 网络设备供应商。有消息指,诺基亚将负责英国电信约 63% 的设备供应,但官方没有证实或公布相关数据。

迪士尼将在美国境内主题乐园裁员 2.8 万人

澎湃新闻消息,迪士尼宣布将在美国境内主题乐园裁员 2.8 万人,占乐园员工总数 25%。

迪士尼乐园表示「尽管让人伤心,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对业务造成重创」,迪士尼别无选择只能裁员。裁员对象中的 67% 为小时工,部分高管及全职工也在裁员名单中。

文旅部在抖音、头条启动「心动的旅行」活动

36kr 消息,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承办的「感受美丽家乡,发现户外精彩——心动的旅行」主题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正式上线启动。

活动期间,恭王府博物馆、大漠胡杨林景区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景区将发布景区视频或开展实地游玩直播。该活动还专门设置了奖励,鼓励更多抖音达人和普通网友拿起手机拍摄视频「感受美丽家乡,发现户外精彩」。

日本富士梦幻航空推出「游览富士山」航班

Hypebeast 消息,日本富士梦幻航空公司推出「游览富士山」专属航班。

航班时长为 90 分钟,从名古屋机场出发,穿越富士山最高峰饱览富士山景色,定价为 293 美元(约人民币 2025 元)。

Nendo 为展厅设计趣味大理石立面

Designboom 消息,Nendo 近日为意大利家具品牌 Marsotto 设计了位于米兰的展厅。

该展厅的立面设计尤其有趣,Nendo 在大理石中创造了一个「凹陷」,看起来就像是柔软的材质被人戳了一下后,正在缓慢地恢复原形。这个「凹陷」可用作休息空间,行人路过也可坐在上面休息。

又是一款为 AirPods 而设计的耳环

Popbee 消息,英国饰物品牌 Misho 推出为 AirPods 而设计的耳环 Pebble Pods。

官方表示,这几款耳环只适用于 AirPods,适配 AirPods Pro 的款式将于不久将来推出。

马云称真正的全球化今天才开始

昨天,马云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天是真正全球化开始的时候。昨天的、原来的、传统的工业时代的全球化正在终结,新的、真正的、数字时代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未来任何一个人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做全球的生意。

网友:「马云:一部手机做全世界的生意;我:一部手机买遍全世界的东西。」「希望可以见证并参与。」

五芳斋:《走近科学,走进月饼》

时长:7:54

临近中秋,五芳斋以《走近科学》的风格制作了一部关于月饼的纪录短片,讲述了月饼的发展,甚至还从博物馆复刻了一些「文物级」的月饼。

(腾讯视频)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Ge9eYH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