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一个数字时代,代码、编程、网络、算法纵横交错,它们铺天盖地,却又隐匿无形。
如果它们都能被看见,会是一种怎样的美妙景象?
近日北京开幕的大型数字艺术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就呈现了这一切。
展览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全球 30 多位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代际横跨 70 年,共展出 70 多件数字艺术作品,每件都由计算机创作完成。
这些作品让我们以新的形式,重新回顾了数字艺术的源起、当下和未来。
一次「流动」的数字艺术
1985 年,Jean Francois Lyotard 曾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过一场开创性的展览「非物质」。
▲《非物质》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Art Agenda
这也是新媒体艺术展览领域的鼻祖——展览包含了大量的交互装置、声音作品、响应式环境作品、电子通信的早期形态实验。
这次的新展,不仅是对旧展的致敬,也是对新数字时代的一次记录。
35 年后,数字时代已经发生巨变。策展人黑阳想要看看,计算机艺术在新的媒介之下,已经有了怎样新的美学表达。
▲ 池田亮司展出作品
展览分为了四个章节,分别对应了不同特定历史时期的计算机艺术。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那时计算机技术还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经有艺术家利用算法来素描和绘画了。
▲ 第一章节《计算机艺术先驱: 新「调色盘」的发明》,Manfred Mohr 作品
到了第二章节,当数字技术逐渐普及,计算机也开始在艺术家的规划下,有了「自我」创作的能力。
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在一张凝固的纸面、一块凝固的板子上、一面凝固的屏幕上,它开始「流动」起来。
Peter Kogler 打造了一个像童年阿尔卑斯糖融化打翻的房间。
当你静止时,线条也是静止的,当你走动时,视觉交错让人仿佛身处翻涌的糖果海浪之中。
Leo Villareal 的作品《椭圆》重达 850 公斤,由 262 根不锈钢管道组成,里面遍布着 LED 灯,艺术家通过算法控制模拟了循环闪耀的星河宇宙。
他的另一个作品《漂浮星体》同样带给人一种璀璨的视觉享受,在滋滋的电流声中,银色烟雾分散聚合,长久凝视时,大脑也仿佛进入一片虚空。
Charles Sandison 的《读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如蜈蚣般穿行的数字代码背后,还有一双眼睛在审视算法的流动。
第三章节中,数字进程不断加速。当 AI 深入我们生活的世界后,艺术开始有了更多可能性,变得声色各异。
这时候,艺术家们也创造了「创造」本身。
Michel Paysant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让人眼成为创作工具,借助计算机连接的绘图仪,让眼球运动轨迹实时描绘在画布上。
Memo Akten 将山壑湖泊以 60 分钟的视频形式展现,在图像的演变和顶上镜面的延伸之中,艺术家用机器学习为观众描绘出了一段「万物简史」。
眺望最末章的后数字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更不可预测的未来:计算机技术会将我们带向怎样的世界?
它可能是美好的新乌托邦——
正如 Ouayola 的《夏日花园》,通过图像工具让花园景色如风吹拂,置身其中周围都变得纯粹美好,让人想起小王子守护玫瑰的星球。
它也可能是不可逆的破坏和无尽的幻灭——
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作为融入全球网络文化创作的数字原住民,对此有着更深的感受。
费亦宁&官承翰制造了机器人思考人造艺术家和艺术的景象,而她旁边的水池映射出窗外战争硝烟不断,借此反思未来的数字世界。
陆扬的《器世界骑士》《器世界大冒险》则让二次元形象、炫目霓虹灯、异教感神庙、印度果阿传统降神舞蹈等众多亚文化元素交织,血腥重口地展现了人间地狱天堂等多重世界。
PC 电脑单机游戏、VR 游戏、多屏影像、神秘宇宙装置都在一个房间之中,观众成为了展览的体验者和创造者,不用担心出神,它会不断「质问」你:
性别重要吗?
我们会怎样经历死亡?
天堂地狱真的是人想象的那样吗?
这些艺术家们,试图通过创作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科学技术进行反思,并引起观众探讨。
从「非物质」到「再物质」,从昨日的计算机艺术先驱,到今日活跃的数字艺术实践者、新兴的中国艺术家,这里展示了跨越 70 年的数字世界。
而对于展览本身来说,人们在参展过程中最突出的感受,可能也在于其中的数字化体验。
▲ Miguel Chevalier 作品《植物标本 2059》,每翻开一页就会自动变换植物
这也是人们和当代计算机艺术「对话」的一种新形式。
当观众也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如果你是一位逛展达人,可能也会发现,现在和观众「对话」的沉浸式展览越来越多了。
从上面展览的第二章「生成艺术: 无限的语言」开始,艺术家、算法、观看者的界限就已经模糊,甚至一起成为了作品的创作者。
当人们站在 Daniel Rozin 作品《红绿蓝挂片之镜》前,装置中各个颜色的亮片会随着人的倒影自动调整方向,呈现出你的轮廓。
在 Michel Bret & Edmond Couchot 的作品《蒲公英》面前有一个话筒,当你站在前面一吹,视频中的蒲公英就会全部散落。
吸引最多观众前来排队体验的,就是 Christa Sommerer & Laurent Mignonneau 的作品《昆虫人》。
人们在这个作品屏幕面前经过时,一团黑影涌来,无数蚂蚁在屏幕上显现,随后定格成你站立的形状。
这些蚂蚁看起来很真实,也是因为背后算法对蚂蚁行为进行过全面的动态分析。
此时,艺术家、计算机算法、观看者三位融为了一体。
此次展览中还含有一个百度 AI 特别单元,也强化了观众和艺术作品的互动感。
▲《世界的起源》
英国艺术家的作品《银瑚》中,百度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提取了大量珊瑚礁图像特征,并将其可视化呈现。当观众观察珊瑚时,珊瑚同样根据你的移动变化颜色、形态…..
它背后的意义就在于,眼前的屏幕就是一面预言之镜,当我们看到生态环境的美丽时,也要感受到生态的脆弱,因为人类的介入,正让它们遭到不可逆的毁灭。
另外,百度在 UCCA Lab 也同步展出了「百度 AI 沉浸式互动艺术展—唤醒万物」,数字多媒体艺术工作室 Moment Factory 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互动空间。
百度在此植入了一个名为「度非」的 AI 艺术家,观众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它发生「化学反应」。
当人们走到入门处,在一块仿佛隐藏着「度非」的屏幕上挥动手臂,就会有一股颜料如泼墨般散开,方向、浓淡、色彩都随你的力度而生。
在另一个空间,你走的每一步路,靠近每一面墙的动作,都会让色彩 3D 动态地随着你的频率律动。
技术背后的秘密是,整个场地遍布着测距传感器,顶部的投影仪则能将实时效果投射在场地。
人们不仅能在里面行走、跳舞、玩耍,还可以扫码保存「带走」自己的创作。
曾经,艺术展上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作品给我们的感受,但现在,新的观展体验让一切不再是单向的传播。
无论在展示的共时性、观众体验的参与性、艺术感官信息的流动性上,都有了新的可能。
UCCA Lab 艺术总监尤洋指出,对于从 15 世纪「珍宝室」或「惊奇的房间」演变而来的美术馆空间来说,其教室属性(身体束缚)和商业属性(文化消费)也或多或少地隐去。
这种体验式的展览打破了创作的边界,也打破了艺术的边界。
▲林茨电子艺术节中展出的作品:《共享感官》兰塞 &马特
在集体感受和沉浸参与中,人们也能暂时远离外界,进入一个新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新的空间内,人们通过科技连接作品,连接彼此,连接先锋的体验,连接新的创造力,连接非常规的思考。
科技+艺术,不仅仅是展览的未来
科技和艺术结合的形式,已经成为了当代展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革命在过去 40 年间兴起,数字技术也融入到绘画、摄影、装置等各个艺术领域。从 AI,到 AR、VR、XR,科技和艺术正从线上到线下不断跨界合作。
▲《后数位人类纪:国际科技艺术展》作品:《明日的路径》,王新仁
机器人、声光装置、虚拟环境、生物基因,甚至脑机接口…… 在各种虚拟和智能的创作下,艺术和艺术家的身份也屡屡被跨界打破。
去年,一幅由 AI 创作的艺术作品《埃德蒙· 贝拉米肖像》以 43.2 万美元(约人民币 300 万)的高价在纽约拍卖成交,引起了艺术界及之外的舆论轰动。
近年来大热的的「网红展」Teamlab,更让数字艺术在各个阶层「出圈」,它试图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取得平衡。
Teamlab 团队吸收了来自科学、艺术、设计等合行各业的人员,在各个城市打造了互联现实技术的沉浸式展览,让人们在真实空间和数字设备互动,然后体验各种美妙的感受。
不过它更像是把科技和艺术包装成一块华美的糖果,折射出未来的幻景,放大对艺术的消费。
▲ Teamlab
事物都有两面性,Teamlab 很难片面看待。大部分科技艺术展览在炫目视觉之外,还会去探讨和反思技术之下的人类发展。
毕竟现在的数字媒介最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比起过去的艺术作品,当下的数字艺术在现代环境、社会伦理、信息传递方面都有着更丰富的接触和呈现。
世界最大的电子艺术盛会「林茨电子艺术节」,从 1979 年创办起,已经坚持了 40 年,每年开展 5 天,就能吸引 15 万人次观众。
▲林茨电子艺术节. 图片来自:Austrian Embassy
这离不开它在科技和艺术的交融之下,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探讨。
近几年该艺术节的主题从控制论,到知识经济,到生命伦理,一直都在思考科技进步如何塑造人类。
林茨电子艺术节享誉世界,就在于它不仅代表着全球科技艺术探索的前沿,也始终保持着一种思考的严肃性。
由此观众在看展的感性之外,也能意识到一个作品扮演着的内在思考及某种责任,这样才能真正更好地欣赏科技艺术展。
在邱志杰看来,艺术与科技从未分开过,它们作为人类最需要想象力的两个领域,在整个社会肌体中扮演着高度相似的职能。
它们都用一种另辟蹊径的、特立独行的思考方式,去重新搭建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林茨电子艺术节. 图片来自:Arshake
《硅谷百年史》作者 Piero Scaruffi 也屡次提到过一个观点,硅谷先是有嬉皮士、摇滚乐、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乐园,然后才是科技到来和崛起。
先锋艺术家和科技创业者之间的联系盘根交错,每当一种新科技出现,艺术家就会用奇思妙想去颠覆它,然后将它用于完全想象不到的用途,这时候,新事物也开始闪光。
所以现在 L.A.S.T(生命. 艺术. 科学. 技术)节、TED 大会、火人节,也一直并称为硅谷跨界艺术和创新灵感来源的三大活动。
▲L.A.S.T Festival. 图片来自:Daniel Stefanescu
UCCA 这次也在展示、交互、探讨的过程中,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全景式的「科技艺术展」。
这不仅是一个艺术展览,也是在数字时代进行时,对当下及未来的一次探索实践。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因为疫情,这次群展中 15 个国家的艺术家都不能来到现场,布展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艺术家们远程协作。但此次群展工程量巨大、技术难度很高,线上完成实在是太难了。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太过冒险,而且认为其不可能完成,但他们还是行动了。
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不同的时区连线 UCCA,用数字化的协作方式作品搭建。所以就算在凌晨,也可以看到 UCCA 里光影交错。里面的工作人员还在步履不停地调试着设备,他们只希望一切顺利。
当这次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知道,所有冒险都是值得的。
而这次协作,同样也是一个新数字艺术的起点。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36g2i7X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