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爱上了社交媒体后,我好像再也不能好好说话了,这是错觉吗?
在社交媒体,阵营非此即彼,感情爱恨交织,快乐稍纵即逝,受伤轻而易举。如果你没有站在我这头,那你就一定属于那一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社交网络「降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真到了现实生活里,无法交流的「杠精」也没那么多,大家都是普通人。
或许这不是社交媒体使用者的错,而是社交媒体有意为之的结果。因为,你的情绪,就是一门好生意。
2018 年,BuzzFeed 的首席执行官乔纳·佩雷蒂给 Facebook 的一位高级官员发了邮件。他们的一篇《几乎所有白人都有罪的 21 件事》的文章在 Facebook 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没有任何内容可以超越。
这件事让他发现,创作者制作的分裂性内容很容易在平台上传播开来,这些能引发读者强烈情绪的内容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这可以成为激励创作者创作更多内容的动力。换句话说,用户对什么反应强烈,创作者就创作什么内容。
但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者「自我堕落」就能解释的,因为平台也在积极推那些能让你更愤怒的内容。
Facebook 的前雇员 Frances Haugen 在辞职后接受了采访称,Facebook 一直在采用算法来推送让你感到愤怒的贴文。Facebook 的研究发现人在愤怒的时候,会更积极地回帖、消费、点击广告,因此平台并不打算改动这个算法。
流量,是社交平台的生存逻辑;用户,是社交平台正在通过算法打造的新产品;平和理性,则是对社交平台没什么作用的「低作用情感」。
在大部分人都无法离开社交平台的今天,我们或许都逃不开这场大型的算法实验。献出强烈的爱恨,最终会诞生一个怎样的社交平台?你又会怎样应对社交媒体的愤怒内容?
「反者道之动」的完美误用。
@西_蝣
愤怒黏性
@陆
每天都在和男朋友吵架,独居备考,朋友们都是喜欢打字不喜欢说话(电话)的类型,为了有人陪我说话一直没有分手,越吵越分不开。我愿称之为愤怒黏性。
互联网的歧途,从「免费」开始
@乔纳森何
▲如何设计一个更好的社交网络 . 图片来自:Tobias Rose-Stockwell
只要你上社交网络,那你大概率活得像狗一样——狗可以被人驯服,可以根据不同指令做出不同反应,正如被算法操纵的人。
当算法发现仇恨可以让你转发和评论,反智的言论和争议的话题就会铺满你的时间线。
算法也许不知道什么叫愤怒,但它知道愤怒背后创造的流量和收益。
是运营者制造对立?是算法工程师毫无人性?是社交网络的股东唯利是图?
是流量,流量才是社交网络唯一的生存砝码。
流量意味着注意力,意味着大把大把的广告费,而广告几乎社交网络唯一的收入来源。
这件事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互联网人现在奉为圭臬的互联网女皇 Mary Meeker,在 1998 年第一次把「眼球」(eyeballs)和「页面浏览量」(Page View)列为互联网公司的重要财务指标。
当时最大的免费门户网站雅虎,因为每年吸引 4000 万对眼球访问,被她估值 100 亿美元。
自此,那些免费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了它们曲线的盈利方式,它的客户并非消费信息的用户,而它们出售的也不是信息,而是 PV,是用户的注意力。
而用户呢,获得的是免费的信息,让渡的是隐私,是被操纵。
在免费的商业模式里,信息本身的价值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事。
都说免费是互联网最伟大的发明,都说免费代表着互联网最本源的精神。但我觉得,免费才是互联网走上歧途的始作俑者。
我的愤怒一文不值,我的正义感吹弹可破
@刘学文
大概是去年的时候,我看过一个公众号做了一篇「调查文学」:在一篇第三者新闻下面,寻找那些对第三者行为义愤填膺的男男女女,然后派白富美或者高帅富设局勾引,接着表明自己有男女朋友,再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做第三者。
最终的结果是,口口声声第三者该死的那些人,在诱惑面前,大多还是愿意做第三者。
其实在我刚做编辑的时候,很喜欢在文章里做表态,本质上和在微博评论区做键盘侠有点像:我表现出了廉价无用的情绪,还展现了我本没有到达的正义感。
太多的愤怒只是因为太年轻,但亲爱的那不是实情。
后来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知识增长了,情绪就稳定多了,表态也更慎重了。毕竟越发觉得「无能狂怒」挺丢脸,正义感兑现起来又太难。
但是回过头一想,血气方刚的年纪,情绪化一些也很正常,在我看来,少年老成也不是啥好词。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人得成长,不管是知识,还是情绪管理。
社交媒体的算法,比《鱿鱼游戏》更懂人性之恶
@李超凡
《鱿鱼游戏》毫无疑问是是今年全球最火的剧集,导演以一种非常黑暗、愤世嫉俗的方式,描绘了人性的恶如何在一场场儿童游戏中被激发到最大值,观众的「爽感」也大都来自于此。
而这种激发人性之恶的产品设计,是这个时代的流量密码。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或许没有定论。但正如传播学研究者方可成所说,这个社会的机制,应该尽可能激发人的善,让恶的部分受到更多抑制。
但如今社交媒体的算法机制,似乎完全是颠倒了。而 Facebook 内部员工的爆料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在算法上鼓励极端和不实内容的传播。
一切都是为了流量,这也是大部分社交媒体的盈利模式.
纽约大学的研究者 William Brady 研究发现,如果在推文使用情绪化的、道德评价的语言,转发量会提升 20%。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也表明,Facebook 上带有愤怒情绪的不同意见会比其它正常内容收到两倍多的关注行为。
我在谈论东京奥运会的那一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微博上制造对立情绪收割流量已经屡试不爽,热搜榜、优先按热度排列的评论这些产品设计都是为此服务。
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虽然一些社交产品开始尝试改变,但目前少刷社交媒体可能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越怒怒,越幸运
@黄智健
社交媒体引人发怒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社交媒体导人向善才叫大新闻。
曾有一个段子让我印象很深:有一人想购买一副耳机,上网发帖询问「500 元价位耳机有什么值得购买?」,结果没人愿意搭理他,于是他又发一帖「500 块的耳机根本不能听」,愤怒的网友们立马列出各种产品逐一驳倒他的「观点」,最后他成功挑到了心仪的耳机。
这个段子的真实性难以考究,但我愿意相信它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发生过,又或者此时此刻正在发生。
你想在互联网大海激起一片水花,最有效的方式戳中人们的情绪。逗人发笑或者让人感伤需要一定技巧,不是所有人都是李诞或者李安,但激怒别人就简单多了,就像每个人第一次向父母宣泄情感,便是惹他们生气。
愤怒成为了互联网最常见的情绪,十年前惹你生气的是网易新闻,十年后惹你生气的变成了微博热搜,即使你悟透了互联网等于流量加广告,不想成为它牟利的棋子,又会有新的一批网民接替你的位置,替你生气。
有没有社交媒体不会激怒人?腾讯微博应该算一个。
用着社交媒体,就是身不由己
@张成晨
在让我又爱又恨的微博,我常常看见一些点赞数很低、回复数很多的「升血压」型评论被排在最前面。众人口水成就了它的高度,很难说没有微博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些类似的帖子和评论,就像一个个诱饵,吸食完「你死我亡」式的愤怒,然后进化出更大的怪物,最终献祭给长期争吵的社交媒体。
这时候,不参与不失为一种反抗。我精心搭建我的信息茧房并藏身其中,对首页的岁月静好、狗狗猫猫很是满意。不是说佛系和理性是低作用情感嘛,就让我的爱恨更加廉价好了。
有时候又会想,正是大多数人的沉默纵容着情绪算法,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罪。我们只要在场,就需受平台标准制衡。但现实就是,我依旧留在这里。
当人人都是爽剧主角
@吴志奇
10 月 15 日,网传一位外卖员跑进上海浦东的全季酒店,脚步刚停在酒店前台,看到上面摆放着一个女人的头颅,脑浆流了一地。
微信群里聊天截图疯传,我发了一个「惊」的表情包。微博很快也有了热搜,评论区的言论颇为激动:
「碎尸案没结束又来砍头,上海杀疯了?」
「这种人生性过于恶劣,应该拉去斩立决!」
「又是恐男的一天。不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
人们会抵触、反感、憎恨、不甘、激愤、暴怒,又痛快淋漓……但后来,一切消失得就像太阳底下毫无新鲜事。只要没发生在身边,那就是远在天边。尽管事件过程还未通报,真相可能还会反转,但真相总是过时的,最终结果通常缺乏关注。
只是一场即时的「情绪狂欢」。
所有人都想让你当下「爽」。社交平台让你当下「爽」,新闻发布者让你当下「爽」,网民对骂让你当下「爽」,我们自己也让自己当下「爽」。直到累了,倦了,麻了,但没人会担心。反转马上就要来了,另一波更「爽」的新闻马上又要降临。
没有最爽,只有更爽,娱乐至死,无法停止。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现实网络交织的爽剧。我们是生产者、旁观者、也是剧情推动者。
没人察觉「撞见一颗头颅的外卖员」会越来越多。
这话能当评论放出来吗?
@方嘉文
因熟练的调教,我的社交网络推荐算法基本只会为我提供「哈哈哈哈」素材,而主要看新闻也来自权威媒体或是「手工打造」的 Newsletter,「网怒」于我个人生活影响不多。
然而,在工作上却得面对不少。
因找选题而去刷的各大热搜榜,或是平常推文后筛选阅读的评论,经常都会让人看到乳腺增生。
于是,我想了个自我调节的方式 —— 以过评论的标准来跳着看内容。
这话有带来实际信息吗?这人有好好说话吗(羞辱性语言不是表达观点的必备元素)?评论有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论据支持吗?
如果没有达标,再问一句:「我认识这人吗?」
不给它曝光或带来潜在的流量,这回应于我就足够了。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刘凌歌
——我时不时就会想起这句话。
我可以不跟着微博大 V 套娃似的转发一张「能实现你下个月愿望」的小鹿图片,但还是忍不住看着豆瓣里没有事实依据的明星八卦乐乐呵呵,我会尽可能不去被别人的观点影响,但看到部分评论仍会产生强烈的不认同甚至是反感。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当有用户发表人身攻击的言论时,如果社交媒体及时跳出「这条内容可能伤害到他人,你真的要发布吗?」的弹窗,很多人看到后会选择不再发布。
▲ 图片来自:Tobias Rose-Stockwell,爱范儿译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这句话就是我互联网冲浪时的脑海弹窗,多次拦截了我的「逞一时手快」。
爱护环境,请勿乱扔「互联网垃圾」
@梁晓憧
忍不住点开偏激舆论和抢眼新闻,是人性的呼唤和算法的陷阱。
但它们之所以能引起排山倒海的情绪,一定是因为踩中了你所关心的议题,并以这种奇怪的方式与你产生共鸣。
搞清楚「我的情绪从何而来」,比第一时间到处宣泄扔「互联网垃圾」要重要得多。
要么做探寻真相的先头部队,交叉印证有理有据。要么做脚踏实地的行动者,真正推动你关心的议题发生改变。如果都不行,那我劝你改掉「马上加入吵架现场」的习惯,保持冷静,学着做一个晚点说话的观察者。
社交网络从来不缺抢着说话的人。如果逃不出算法的漩涡,至少别让自己的情绪一次次徒劳无功被消费。
自我之像,不在镜中
@冷思真
斯坦福大学网络观察室技术研究经理 Renée DiResta 说,互联网上最贵的东西有两样,其一是注意力,其二是情绪。如果你能妥善地管理好这两者,那么就是你玩互联网,如果你管理不好,那就纯剩互联网玩你了。
大部分人都在被互联网玩,我也是。
其实人更愿意互动让人更愤怒的内容是很正常的。毕竟名流争家产的新闻都比热恋情侣热门,随机杀人也比乐于助人受关注,坏事做尽的渣男也比甩手不管的爸爸更招骂。人们喜欢的是那些挑战自己阈值的内容,看得越多,越有情绪,阈值越高。
所以当你觉得世界陌生的时候不要害怕,只是展现在你面前的世界陌生。
王者荣耀的打野英雄镜有句台词是「自我之像,犹在镜中」。但在社交网络的世界,你看到的不是真实、完整、显示的世界。就像图片中的苹果明明是个好苹果,但在社交网络,它会被啃噬,被缩略,被曲解。
每个人都得意识到,社交网络的世界不太一样。自我之像,不在镜中,而在身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3priXzd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