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失踪”5 年,iOS 之父 Scott Forstall 首次聊苹果,还原一个调皮的乔布斯

十年前,第一代 iPhone 发售。今天,iPhone 在全球累计销量超过 12 亿台。

这是一场革命,它从重新发明一部手机开始。iPhone 不仅带动了苹果火箭式的增长,掀起了手机业摧枯拉朽般的革命,引爆了开发者群体改变世界的高潮,它还把互联网装进了每个人的口袋。

爱范儿(微信:ifanr)通过三篇文章带你回顾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

iPhone 十周年策划:

重返十年前:初代 iPhone 诞生记
iPhone 十年杀敌无数开疆拓土,那么谁来干掉它?

腾讯视频

Scott Forstall,人称“迷你史蒂夫(mini-Steve)”。

他不仅被认为是 Mac OS X 和 Aqua 界面的创始人之一,还在 iPhone 设计初期,“打败” iPod 之父 Tony Fadell,将 iPhone 的操作系统,带领至一个更偏向真正移动计算设备的方向发展。

(右边起第二位是 Scott Forstall,图自 Fortune

他曾被认为是乔布斯的接班人。他们俩有着相同的进取心以及对细节的执着,据说,甚至连脾气也有点像,“史蒂夫不会喜欢那样”是他的口头禅。

Tim Cook 上任后,因“团队合作精神不足”等多个理由,他在 2012 年把 Scott 请出了苹果公司。随后,Scott 近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迈入 iPhone 10 周年,我们终于等到这位曾经和乔布斯走得如此近,并参与了初代 iPhone 诞生的人物重归公众视野,分享十多年前那些不为人知的苹果故事。

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他是多么幽默的一个人。

在他的眼中,乔布斯除了我们印象中挑剔的天才,还是一位很幽默调皮的朋友。

和乔布斯的相识故事,以及一条来自微软的死鱼

(苹果中的 NeXT 小队:Scott Forstall、乔布斯、Avie Tevanian,图自 Pinterest

1992 年,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 Scott Forstall 正在考虑是要到微软还是 NeXT 工作。前者是他曾实习过的公司,后者则是一个“有很棒的同事,我能学很多;有了不起的技术,我能学很多;不过真没顾客,我希望能有工资发”的地方。

一大清早,Scott 就开始了在 NeXT 的面试,一切推进正常。突然间,乔布斯冲了进来,拉走了原来的面试官。

当门再次打开的时候,走进来的是乔布斯。聊了 15 分钟后,乔布斯和 Scott 两人感觉还挺合得来的(“We clicked.”),于是乔布斯悄悄和 Scott 说:

我不管在接下来这一天别人怎么说,反正我们将给你一份 offer。不过,(在和别人)面试的时候,你可能还是得假装关心在乎一下。

反正我们会给你 offer,而且我很确定,你一定会接受。

The Curious Sailor

此刻身心已经卖给 NeXT 的 Scott 随后虽然还是参加了微软的面试,但是当然是拒绝了他们。没想到,拒绝后第二天,Scott 一打开家门,发现门前有个大盒子,里面装了一条非常,非常大条的死鱼(寄件人:微软)。

(图自 Giphy

感觉自己这两天都在拍《教父》的 Scott 还是勇敢地拿起电话,打给微软。没料到,对方居然说:

啊,不是你想的那样,当你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猜,你这可要错过西雅图的一切啦。所以我们才赶紧跑到码头市场,给你挑了条最大条的三文鱼。话说在湾区可没有新鲜的鱼哦。

还好 Scott 勇于“质问”对方,不然,这份原本是微软想打感情牌留住他的礼物,就要成为“科技公司招聘黑历史”的头条了。

揭秘 iPhone 诞生终极原因:“隔壁家老王”实在太烦人了

(图自 All About Steve Jobs

iPhone 得以诞生,或多或少还是得感谢微软,因为微软里的一个人,是乔布斯研发的最强激励者。噢,不,不是盖茨。

(图自 Techblog

话说,乔布斯太太有个朋友,她的丈夫在微软工作。每次乔布斯和他在社交场合上见面都被气得半死。有一次,这家伙吹了一轮微软要如何用他们那带笔的平板电脑统治世界后,乔布斯真就受不了了,回公司后和大家说:

让我们来做个对的给他们看吧!(Let’s show them how it is really done!)

乔布斯觉得那群人都是“idiot”,因为我们明明就已经自带 10 根手指,他们居然还额外弄个笔,更不说每次要用还得拿支笔出来有多么麻烦了。

自此以后,苹果公司就开始着手研制触屏版的平板电脑,并且这个项目还在中途,转而开始推进成为我们今天所认知的 iPhone。

运营商想象中的初代 iPhone:“啊,原来你们是要做个像乐高一样的手机!”

(图自 Mashable

运营商 Cingular 是第一代 iPhone 的合作方。他们是候选合作伙伴中为数不多愿意给苹果提供更高自由度的运营商。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真诚地为苹果提了个自己的想法:

我们真心认为,电子邮件这样东西在未来会很重要。(We really think E-mail is gonna be really big.)

我认为你应该在手机上给电子邮件专门设置一个按钮。

而 Scott 的一句“我们不是很确定,但也许,我们可以在几个月之后再给手机加一个(专门)按钮”,直接就把那位 Cingular 高管给震惊了:

噢!!你们在建一台乐高手机啊?!

意思是,当你们出了新功能,用户可以拿着手机到商店去,买一个专门的塑料小配件,然后插到手机上,就成了电子邮件的按钮啊!

不厚道的 Scott 只能“呵呵”地结束了对话。

因此,可以想象,当 Cingular 高管们见到 iPhone demo 时内心是何等澎湃。Cingular 的 CEO 高兴得甚至要请乔布斯去看牛仔竞技,当然,只换来乔布斯一句“哎!我今晚真的得回家啊!”

在初代 iPhone 诞生的时代,大多数人想也想不到手机还有这样一种打开方式,的确是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最原始 iPhone 使用者之一:厕所中的乔布斯

(图自 inc

Scott 是首个将 iPhone 带出苹果公司进行试用的人,由于那时候用起来还要进行很多调整,所以并没有给乔布斯配一台,主要还是怕他用得恼火。

小心翼翼要保密又要防盗贼的 Scott 作为唯一“真实”试用者用了好几个月,直到有一天乔布斯大吼“Scott,我是 CEO,我也可以做决定,赶紧给我一台手机!”

从此以后,乔布就开始成天拿那第二台从苹果公司走出来的 iPhone 打电话给 Scott,而且,不少时候还是从厕所里打出来的。

啊,我在一个超无聊的朋友家里,所以我就跑进厕所来了。

那个,我想说,你们做的那个打开图片的画面啊……

就这样,在一个周六的晚上 11 点,厕所里的乔布斯拿着 iPhone 就开始和电话另一头也在摆弄着 iPhone 的 Scott 聊起了一代 iPhone 的设计,直到半小时后有人开始敲厕所门。

感觉他们一定以为我严重便秘了。

乔布斯说完就挂电话去应付朋友了,然后,在 1 点钟再次拿起 iPhone 打电话给 Scott……

热心诈骗苹果食堂的乔布斯

(图自 applepost

乔布斯在苹果饭堂很慷慨的。

每次 Scott 和乔布斯去饭堂吃午餐,乔布斯总是非常主动地要帮 Scott 给钱,争着去“嘀”工牌。他们用的工牌并不需要充值,而是和工资直接关联划扣的。

但这份热情,不时让 Scott 感到有点尴尬。因为有时候乔布斯动作比较快,付完款后,还会在队列旁边等着,好帮 Scott “嘀”自己的卡来给钱。有一次 Scott 终于忍不住和乔布斯说:

你给我的工资其实已经很不错啊,我可以自己给得起午餐那 8 美刀。你真不用特意这样,搞得我好像很坏一样,要你特意等……

乔布斯赶紧回答道:

不不不,没事,这很好啊。我每年就拿那 1 块钱年薪,所以每次“嘀”卡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是谁在给钱!!!

(图自 Movilzona

于是,我们就捕获了一只多年拿 1 美元年薪却长期诈骗苹果饭堂的 CEO。

买 iPhone 要“卖肾”?没法,谁叫你们的帮主有钱

(图自 Belgesel Günlüğü

不知不觉,iPhone 已经诞生了 10 年。即使在如今智能手机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它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有人说,苹果的魔力变弱了。但不可以否认的是,一旦有新品出来,大家还总是喊着要“卖肾(身)”。而爱范儿(微信号 ifanr)要告诉你们一个可能会让你在“卖肾”时,心里更好过的故事。

话说,有一次 Scott 和乔布斯在讨论一个产品的价格,想将定价拉低的 Scott 对乔布斯说:

我身边有很多亲戚朋友真没那么多钱,这个定价太高了。你是个亿万富翁(billionaire),你不懂。

乔帮主静止一秒后,一脸严肃地对 Scott 说:

(我不只是亿万富翁,)我可是有好几个亿的富翁。(I’m a multi-billionaire.)

至少,我们现在可以确定,再贵,都只是帮主这位好几亿富翁要求的信仰费,可以更安心的充值了。

如今手机几乎成为了我们的新器官,但你真的会用“玩手机”吗?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技巧,你的 iPhone 就白买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回复关键词「秘籍」,获取 iPhone 独家使用秘籍。

题图来自 The Apple Post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utdNmx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