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圣诞节前,全世界都在观看这一个伟大时刻:人类史上第一次离开地球轨道。
1968 年 12 月 21 日 7 点 51 分,阿波罗 8 号正式发射,三位宇航员在火箭燃烧 7 小时后,终于见到阳光照亮了我们居住的整个蓝色星球。他们冒着安全系数只有 50% 的危险,首次摆脱地球引力,成功绕月飞行 20 小时。
▲ 从阿波罗 8 号看到的地球,由宇航员威廉・安德斯拍摄
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度,一个陌生人发给航空航天局的电报可以总结这一次历史性的太空之旅:
阿波罗 8 号,谢谢你们。你们拯救了 1968 年。
现在看来,它就像未来的一次预警信号:在地球慢慢接近灭亡危机的此刻,我们只能往越来越多的遥远星球前进。
当未来在茫茫太空漂泊,偶然从宇宙中看到地球那一刻,我们或许也会怀念接下来这一次关于全人类的漫长旅行。
▲图片来自:unsplash
一个目的地,又一个目的地。只是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每一步都踩在了定时炸弹上。
帝国主义游客
很久以前,我们就已经开启了这一趟在地球上的欲望之旅。
它没有太多出发的理由,只关乎人类原始的好奇、热爱、征服和霸权。
那时候,资源和土地就是旅行的「目的地」。
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迁徙后,奴隶社会初期的经商流动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期有目的的旅行活动,他们贩卖粮食、陶器、象牙、宝石,还有中国丝绸。每次资源交换都是行程的开始。但只有少数贵族、官僚、僧侣等特权阶层,才能进行真正类似庙宇朝拜、海滨度假等消遣。
▲奴隶社会的经商流动. 图片来自:m.saldind
罗马贵族就经常远行前往被征服的希腊,当时那里是世界文化中心,而早期的希腊人也很爱享乐,每到奥林匹克年,就要从地中海和里海沿岸的殖民地出发,去奥林匹亚举行竞技会摇旗呐喊、日夜狂欢。
后来,当人们的拓殖终于不再满足于陆地,海上扩张就拉开了厮杀的大幕。
15 世纪中后期,西方资产阶级萌芽,海上强国带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达伽马发现非洲好望角…… 到了 16 世纪到 19 世纪愈演愈烈,欧洲帝国开始吞噬全球各地的领土,带着语言、血统和法权,插下旗帜、开辟道路、建造银行酒店和大使馆,而游客们就在军事和商业入侵之后,跟随着帝国主义者们踏上远方新鲜的土地。
▲ 哥伦布历险之旅
工业革命兴起时, 英国贵族、印度王公、美国种植园主等有产阶级,还能够乘坐铁路轮船等工具,前往欧洲山区矿泉附近涌现的疗养区休养,但在一战后,旅游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出发不再只为消遣和治病 , 更为了长知识和扩视野,一览他国的自然、文化、历史、建筑和其它瑰宝 。
可以说,二战之后,旅游才真正盛行起来,成为一件全民为之疯狂的事情。
战争结束,旅游业和科技革命同步增速,国际经济联系扩大 , 世界贸易快速发展,世界流动人口增加,称为「群众性旅游业」的旅行形式产生,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旅游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种产业。
▲图片来自:unsplash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那一个世纪,全球主义轰然取代了帝国主义。
然后,旅行更容易、便捷、快速了。我们有了铺满整张世界地图的飞行航线,自动取款机和国际手机服务遍布各个角落,每个国家的发达城市转角就能遇到麦当劳和假日酒店。
但某种程度上,全球主义其实让人们更容易陷入帝国主义冲动。
大部分游客从经济发达地区出发,去往落后偏远地区的文化旅游区,当地人欣然接受外地人涌入教堂、冲向海滩、批购纪念物,期望从中获得经济收益或学习外来文化,游客们也热衷于去往很多具有独特风情的部落,不自觉用猎奇或居高临下的目光打量着肤色面孔不同的人群,于是对方的观念和道德也在不由地迎合、变形、重绘。
▲图片来自:unsplash
旅行者们剥削性的欲望浮现出来,人们围剿陌生感,侵入生态文化,带走「战利品」,表现出类似于过去的帝国入侵的权力感。
有学者称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帝国主义」,或者成为受大都市支配的「新殖民主义」。
在游客和当地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之下,历史文化资源再次在游客手中变为一种交换品和消耗品。
「侵占」在继续。
哪怕有一种快感不被禁止,人们就会选择定期或频繁尝试,这注定是一场无法停止的旅途。
▲图片来自:unsplash
地球漫游杀手
但当旅行在生活中变得愈加习以为常,我们不再像历史那样对「侵占」成瘾。
在这个不用为资源和土地发愁的年代,我们可以选择更多元的旅行方式。
此时生活和消费演变了旅行的「目的地」,地球就是一个游乐场。
人类的打卡点遍布社交软件上热门的墨西哥图卢姆、荷兰阿姆斯特丹、希腊不知名岛屿,我们可以在北极附近举行一次远程研讨会、观看哥本哈根的酷儿电影节,与火地岛的企鹅同行成为生态旅游者,也可以和阿尔卑斯山下的裸体远足者们一起拍写真。我们今天还在哈勃岛的粉色沙滩看日出,明天醒来就能去探访内布拉斯加州 Monowi 人口为 1 的小镇……
▲阿尔卑斯山下的裸体远足者们. 图片来自:vice
与此同时,旅游业数据也在飙升。1996 年,游客在国外旅行了 5.6 亿次,到 2016 年,增加了一倍多,达到 12 亿,另有 60 亿人在国内旅行。许多国家每年接待国外旅游人数远超本国人数,如奥地利每年接待 900 多万旅游者 , 但本国人口仅有 750 万。
只是让人后知后觉的是,我们把旅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也无形成了地球上漫游的杀手。
这个蓝色星球,正在我们手下承受着日积月累,但不可逆转的破坏。
虽然旅行者给地球带来的危害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一把把尖刀也被我们在旅途中抛射,扎进河流、冰川、大海和森林。
▲图片来自:unsplash
巴厘岛正在枯竭。2017 年,官员宣布在巴厘岛海岸六公里长的地方发生「垃圾紧急情况」。在清理的高峰期,数百名清洁工每天从海滩上清除 100 吨碎片。
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岛雨林一半被摧毁。因为旅游业驱动的沿海开发,雨林的红树林已经被严重破坏,它们原本不仅储存了比热带森林更多的碳,还是抵御海啸的第一道防线。
阿尔卑斯山积雪减少,滑雪者一路向北前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加勒比海飓风因气候变暖而更加难以预测 。
越来越多低洼岛国被一个个淹没……
▲图片来自:unsplash
除了气候和生态破坏,很多地区的人们还被赶出家园为旅游业让路。前年在坦桑尼亚,为了建立 1,500 平方公里的野生动物走廊,给富裕游客提供狩猎服务,185 栋马赛人( Maasai)的房屋被当局烧毁,导致 6,800 人无家可归。在印度,数万名土著人因旅游区建设被非法驱逐到老虎保护区内的村庄。
为了抵制旅游破坏,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塞巴斯蒂安、毕尔巴鄂和马洛卡的墙壁上刷着大量的反旅游涂鸦,宣称「旅游杀人」。英国卫报的伊丽莎白・贝克尔表示:
现在我们已经不再能够驳斥对旅游业的爆炸性批评,因为西装革履的精英阶层和穿着 T 恤的普通游客都挤在了同一辆旅游巴士上。这个行业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化问题。
▲图片来自:unsplash
在新世纪即将于灾难的狂啸中画上句点前,我们终于开始匆忙地挽救着旅游的过失。
联合国正推进一种「可持续旅游业」,它让发展充分考虑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未来。但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环境限制,可持续性难以捉摸。
不丹开创了一种「高价值,低影响」的旅游方式,想要通过限制游客数量和类型达到经济环境双赢;世界遗产城市马六甲和乔治城鼓励居民参与其旅游管理计划和成立委员会;消费者也开始强调有意识的消费主义和慢旅行等想法,并寻求环保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将未来的汽车飞机等出行工具都改为电动等。
▲ 德国初创公司 Lilium 公布的一款五座喷气式电动空中出租车
但来不及了。
罗马俱乐部 1972 年的著作《增长极限》(Limits to Growth)就提出了模拟结果,指出全球文明的崩溃,事实上,到 2050 年,地球人口就预计达到 93 亿。我们消耗的越多,从地球中提取的材料就越多,建造的工厂和基础设施就越多。最终,技术领域只会越快发展。
我们无法减缓技术领域的增长 ——因为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控制。
我们照样无所事事地准备着下一次旅行计划,有时间有余额有心情就出发,我们天生热爱行走和尝鲜并且无法停止,这种人之本性就像我们习惯了和最爱的人互相伤害一样——不会突然产生宽容和谅解。
所以结果来了。曾经向往的、可以出发的目的地正在一个个消失,这个世界不再那么开放,地球之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自由了。
▲图片来自:unsplash
人类的逃生路线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或许我们可以让南疆荒漠的绿洲小城、让万里之内灯火通明的城市再留得久一些,就像作家韩松落说过的那样:
我们都要努力,然后才可以好好地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哪里都不要去。
但这不是一条回头路。
摆脱宿命论和灾难的方法,是接受人类实际上可能无法控制我们的星球。
▲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正在消失. 图片来自:National Geographic
我们不断索取、拒绝牺牲,我们惯于存异,放弃共识。
我们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可能迎来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在我们离开之后不久,地球的岩石将见证人类的影响。
如果人类要长期生存,可能不得不在其他星球上殖民。无论是我们自己让地球无法居住,还是地球到了自然毁灭的终点,与其想尽办法保护地球,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外太空。
毕竟最后,我们都得在更浩荡的世界里寻找家园。
并不完美的人类,可能永远也没办法成为一个完美的旅行者。但还好我们总能找到下一个目的地。正如卡尔萨根所说:
人类是一种充满好奇的、不断探索的物种。正因如此,这成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胜利的秘诀。
接下来,生存和探索就是旅行的目的地。
星际旅行一直以来就不只是科幻小说的游乐场,而早就是一个现实的、可实现的愿望。
▲ 图片来自:Pinterest
我们的第一个太空时代开始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卷入了与世界各国的「太空竞赛」,所有人的最终目标都是成为第一个将人类放在月球上的人。而现在,我们的目标现在是把人类放在火星上,月球将成为补给站,第二个太空时代开启。
美国宇航局已承诺在 2030 年代之前将人类送往火星,往返旅行将在三到六个月之间。
伊隆马斯克的 SpaceX 将在今年完成约 18 次发射任务,它们还有一个计划:将在 5 年内向这个红色星球发送一对供应船,在 2024 年派遣出第一批人类,这对飞船同时能装载额外的物资和设备,在火星表面建立推进剂生产厂,以让飞船可以自力返航地球。
▲大猎鹰火箭 (BFR) 艺术想象图. 图片来自:SpaceX
商业太空飞行将成为一种真正普遍意义上的现实,大大缩短横贯大陆旅行的长度和成本。
到这个时候,我们将成为一个游牧文明,民族和种族的差异进一步模糊。今天的 SpaceX、Blue Origin、维珍银河等雄心勃勃的太空创业公司,明天可能不仅仅是大型跨国公司,而是控制整个行星的巨型企业,并拥有比国家政府更多的资源。
▲全球发射到太空的轨道发射飞船和航天器。图片来自:CC BY-ND
现在,维珍银河已经签署了 200 多名潜在的太空游客,潜在游客有 30,000 人;专为太空旅游航班设计的 XCOR 已经建造了太空飞船,数以百计的门票将以每人 $ 100,000 售出。
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德克萨斯州、威斯康星州和佛罗里达州已经安装了支持太空旅游的基础设施;英国已投资 9000 万美元用于开发革命性的英国混合动力宇宙飞船 Skylon,还公布了八个在建的太空港。
▲维珍银河的太空港. 图片来自:路虎 MENA,CC BY
而为了在各个星球间过渡和停留,人类还将建立更多半永久或永久性居住的「太空殖民地」。随着进入太空的人越来越多,这会成为人们观光、消费、移民的综合服务区。
▲ 奥尼尔圆柱体外部艺术想象图. 图片来自:NASA
NASA 团队提出的太空殖民地的最初设想「奥尼尔圆柱体」(O’Neill cylinder),单个容纳人口数量达 2000 万+,直径达 20 英里(约 32 千米),每 40 个圆柱体就能组成阵列供 8 亿以上的人居住。
▲ 奥尼尔圆柱体内部艺术想象图. 图片来自:NASA
所以茫茫宇宙,我们都能去往哪些星球?
目前,科学家已经检测到大约 3,600 个确认的系外行星和另外 2,400 个候选系统。40 多个确认的系外行星中已经检测到包括水、甲烷和氧气在内的分子,随着美国宇航局的 TESS 任务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 JWST 的发射,这个名单正在大幅增长。
我们将在月球,火星,太阳系中殖民,然后我们将继续前进到近星,到半人马座,天狼星,Epsilon Eridani,然后进入星系之外。
▲ 图片来自:NASA
也许这对未来一百年来说有点过于乐观,但新技术的推进让我们可以在下个世纪轻松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太阳帆」,能使用巨大的薄膜镜片反射太阳辐射压,产生太空船推动力。简单来说,就是用太阳射出的光开船,解决宇宙中没有加油站的问题,最终,达到接近光速的速度。目前为止,多米宽的帆已经进行了稳定测试。
还有一项被成为「深空原子钟」的技术,可用作航天器导航系统的一部分。它将提高准确性并启用新的导航模式,如面对无人值守或自主的情况,解决我们当前的太空导航的挑战。
有了飞船,有了太空殖民地,有了动力和方向,我们在一辆辆「银河漫游车」里,就可以发生故事了。
▲星际运输网络艺术想象图. 图片来自:JPL
最艰难的一次旅行
但现实的故事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精彩。
假设有一场全球灾难马上到来,人类不得不离开地球,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我们曾经发现过的最类似地球的行星?
目前这颗行星是开普勒 452b。它在离地球大约 1,400 光年的波斯大气中徘徊。
但即使我们能以光速旅行,仍需要 1400 年才能飞到那里。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的祖先离开这个世界,他们不得不在公元 615 年左右就出发,才能在今天到达。
▲ 开普勒 452b,图片来自:NASA
对人类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目的地。
所以要在一生中进行遥远的星际旅行,首先必须掌握近光速技术,其次就是开发可靠的长期人类冬眠技术。
在航行期间,人们还得保护自己免受潜在致命剂量的宇宙射线的伤害。尽管太阳帆在薄而坚固的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高速行进的尘埃粒子仍然可以穿破太阳帆,且微芯片对高剂量的辐射非常敏感。
大气和外层空间污染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空间碎片、空间事故、空域勾结都会不可避免,成千上万的刑事和民事管辖噩梦组合将从天而降。由于侵入空域,各个主权国家的武装冲突和政治紧张局势也会不断加剧。
▲ NASA
. 图片来自:等人们到达目的地,不仅可能得挑战有外星人的生活,最基本的就是要适应各个星球可能出现的水深火热,毕竟其它星球没有我们在地球上享受的进化适应的优势。
贝索斯曾在采访中说道:
要搬到火星的朋友,请先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一年,看看你是否喜欢它——因为与火星相比它就是天堂。
▲ 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人》描绘的科幻太空任务场景。图片来自: 20 世纪福克斯
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是想象的,但难题都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太空旅游产品和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还令人担心的是,这个新兴行业的法律架构几乎没有基础,早期建立的空间法只是针对国家在外层空间的管束,对国民在太空中的行为几乎没有负责条约,太空里也没有「银河护卫队」来维护和平。
▲ 图片来自:《银河护卫队》
那么外太空哪里是合法的开始?受管制的空域在哪里算是结束?太空资产的破坏由谁来负责?当一位游客在另一位游客的头上砸碎一瓶朗姆酒时要受到什么惩罚?
而且,也没有人确切知道远程的太空之旅会是什么样。
你可能没想到,太空里最让人头疼的病之一是骨质疏松。为了防止它在国际空间站里发生,宇航员要借助极强的训练来运动以及治疗,对于一般人来说,则需要制造出模拟地表强度的人工重力,才能让人们适应飞船里的基本环境。除此之外,直接影响人的个人空间、光照强度、水和氧气也需要纳入重点考虑。
▲ 图片来自:NASA
而对个人来说,我们每次出发在路上的时间可能比在一个星球表面停留的时间多得多。
旅行者们将失去空间感、时间感,白天和黑夜、早晨和中午的区别将不复存在。谁也看不到尽头。
孤独、躁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将容易随之而生,毕竟你也带不了多少娱乐物件上飞船,如果想要搬一柜子书首先就别想了——运费付不起。人们只能重新适应新的群体生活。例如,像在 DVD 和流媒体之前一样,大家都围坐在一块看电视节目,各个档位的节目和新闻内容曾在过去提醒我们时间和历史的流逝,现在,在这块狭小拥促的空间里,我们恐怕又要回归过去……
▲ 图片来自: Evert F. Baumgardner
《2001:太空漫游》第一章中的一句话描绘了洪荒时代,人类心智未开时的困境,而现在甚至未来,我们可能都要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探索太空最后也可能会在这一代失败,但属于人类未来的事物正酝酿其间。
对我们来说,这一趟漫长的旅途,可能就是一生的旅途了。
▲ 图片来自:thedialoguesbook
如果赶得上这躺飞船,然后绕无数个星球飞行 123456 个小时后,当某天在太空醒来,或许就像在阿波罗 8 号上看到太阳照在地球上一样,云的轨迹在流动,眼前的星球依然闪光。
但这光已不再耀眼,也不再属于历史性的一刻。已经远离的地球只是九大行星中的一个,而我们要去的任何星球只是银河系中尘埃般的斑点。回想起过去在路上的日子,人类旅行的意义将在未来的一片片虚空中面临最大拷问——
冒险、拓殖、流放、宗教、朝圣、苦行、仪式、爱情、权力、放纵、自由、生存……
没有意义。一切目的地都将在宇宙中被遗忘。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from 爱范儿 http://bit.ly/2IlyH0v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