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为什么美版 iPhone 12 mini 是双卡,而国行是单卡?都是因为它

iPhone 12 系列手机发布,iPhone 12 mini 吸引了不少「小屏党」的注意力,他们「持币」冲进苹果官网,却发现 iPhone 12 mini 是单卡手机,只能选择「下次一定」。

不对啊,不是说 iPhone 12 mini 是双卡手机吗?

原来,虽说都是 iPhone 12 mini,但有很大的不同。大陆版 iPhone 12 mini 是实体 SIM 单卡手机,美版的 iPhone 12 mini 是一张实体 SIM 卡加一张 eSIM 卡双卡手机。

▲ 苹果美国官网显示,iPhone 12 系列手机均为实体 SIM + eSIM 双卡

近日,工信部发布批复文件,同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展物联网等领域 eSIM 技术应用服务,而中国联通的 eSIM 服务在早在今年初就获得了许可。至此,三大运营商全部拿到 eSIM 业务的「红头文件」,标志着 eSIM 将在国内普及。

为什么以苹果为代表的手机厂商还有运营商等,都在推广 eSIM 卡呢?

eSIM 是什么?

▲ SIM 卡和 eSIM 卡对比图. 图片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eSIM 卡(Embedded-SIM),是一种嵌入式微型 SIM 卡。它将传统 SIM 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无需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解决了实体 SIM 卡的众多「痛点」。

按照现行的 eSIM 卡技术标准,理论上 eSIM 卡对于用户最直接的好处是,允许用户灵活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

目前 eSIM 卡主要运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家电、物联网设备等终端上。

有了 SIM 卡,为什么还要做 eSIM?

看到 eSIM,不少人会想到 SIM 卡。没错,eSIM 就是 SIM 卡的更高级进化形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SIM 卡,SIM 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的中文是「用户身份模块」。它的体积看上去很小,却可以实现非常多重要的功能,例如存储短信数据和电话号码、提供用户身份鉴权、提供保密算法及密钥功能等。

▲ 熟悉的实体 SIM 卡、卡槽和卡针

不过, SIM 卡存在诸多缺点。

1. 占用智能设备内部宝贵的空间

智能设备的内部设计集成度越来越高,各手机厂商为了塞入更大的摄像头模组和电池,想尽一切办法「吃干榨尽」手机里每一点空间。为了节约空间,我们把原始的 SIM 卡剪卡变得越来越小。

▲ iPhone 11 系列手机内部结构透视显示,内部硬件集成度和空间利用率相当高. 图片来源:iFixit

2. 更换和收纳较为不便

几天前,我要给自己常用的手机换一张 SIM 卡,借遍了身边同事也没能找到卡针,最终翻遍了仓库里的好几个手机盒,才找到一个卡针。

而我准备换新 SIM 卡的时候,却发现放在桌上的新 SIM 掉在办公桌下面的地上,有可能是我起身的时候不小心弄下来的。

SIM 卡不仅更换麻烦,还容易丢失。

3. 提升智能设备的制作成本

为了把 SIM 卡插入机身,智能设备不得不做一个开槽放置卡托,这无形中增加了设计成本,视觉效果上也不美观,甚至还有额外风险 —— 由于工艺设计问题,部分手机用户误以为麦克风孔是 SIM 卡托孔,插坏了麦克风。

▲ iPhone 12 Pro 侧面的 SIM 卡槽. 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4. 灵活性不足

目前 SIM 的申办、注销,还有与之相应的套餐办理,大部分场景下的步骤较为繁琐,用户的权利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即使国家明确推广携号转网业务的前提下,不少用户还是发现部分运营商以 SIM 卡制式不同等理由,在携号转网前后设置了一些障碍,影响实际体验。

正因看到用户的痛点,部分软件厂商也想借助 eSIM 卡入局,巧妙开展电信运营业务。

因此,SIM 卡几乎成了「公敌」,工厂不喜欢,硬件厂商不喜欢,用户不喜欢,甚至连部分软件厂商和通讯设备制造商也不喜欢,eSIM 卡的诞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eSIM 优点多多,还很环保

eSIM 理论上基本解决了 SIM 卡的缺点。

1. 它更小了,进一步节约空间。

以英飞凌 5G eSIM 方案 OC1110 为例,eSIM 的封装尺寸比 Nano SIM 卡体积减小了约 96%。

eSIM 卡往后发展,还有 eSIM SIP 形态,eSIM SOC 形态,把 eSIM 集中到基带里,体积还会进一步缩小。

▲ 英飞凌推出全球首款采用微型封装的工业级 eSIM 卡. 图片来自:电子发烧友网

2. 它集成在机身内部,不存在更换和收纳问题。

可以预见,只要 eSIM 卡大规模运用,卡针和卡槽将成为过去式,剪卡业务也会消失。

3. 智能设备的工艺设计成本进一步降低,不需要给卡托开槽,一体化程度更高,也有利于防水防尘。

例如蜂窝版 Apple Watch 就没有实体 SIM 卡槽,防水性能大大超过 iPhone,最高达到 50 米防水。如果采用实体 SIM 卡设计,是否能达到这么高级别的防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没有实体 SIM 卡槽的 Apple Watch,防水深度可达 50 米. 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4. 理论上 eSIM 卡可以灵活切换运营商和套餐,但最终能否实现,还要看国家相关规定和运营商的开放程度。

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当我们拿着一部有 eSIM 卡功能的手机进入别的国家或地区,不再需要找当地运营商开实体 SIM 卡,直接可以在手机上办理。等离开的时候,再在手机上操作停用或注销。

还有,eSIM 卡的推广也有利于环保,实体 SIM 卡及其包装需要消耗塑料、金属、纸张,而 eSIM 卡一张卡等同于之前的无数张卡,降低了不少资源消耗。

5G 和物联网之中,eSIM 想象力还很大

目前,大家关注的是 eSIM 带来的「便利问题」,能不能让自己更加自由地更改电信套餐或者运营商。

而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我们会发现 eSIM 卡的种种优势让它的可运用范围更广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汽车甚至是工业物联网方面都可以有它的身影。

像 Apple Watch、华为 Watch、OPPO Watch 等智能手表,部分款式搭载了 eSIM 卡,还在 eSIM 试点使用中得到用户好评,用户外出携带或使用手机的频率得以降低,对大屏手机用户而言方便了不少。

▲ 智能穿戴设备在联网状态下(例如连接蓝牙、WiFi 或开通 eSIM),可以做到手机上的部分操作,减少拿起手机的频率. 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在汽车方面,无人驾驶是人们看好的方向之一。搭配以 eSIM 和 5G,无人驾驶的可靠性会更有保障。eSIM 卡集成在汽车里,遇到车祸等紧急情况,eSIM 松动和脱落的发生可能性较实体 SIM 卡理论上更低。 eSIM 也无需像实体 SIM 卡一样,要随着通讯标准或服务商的变化而手动更换,只需要软件更新。

工业互联网方面 eSIM 能发挥的效力不小,比如路灯、红绿灯、水电气表等也有联网的需求,但重新布线接通网络成本过高, WiFi 连接稳定性难保证,实体 SIM 卡的卡槽设计也难以在风吹日晒下可靠防水,后期维护也是个大问题。

eSIM 卡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大改产品形态的同时,等产品损坏后,逐步更换为有 eSIM 功能的产品,实现联网功能,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就拿水电气表来说,以后人工抄水表几乎很难看到,水电气表到期自动上传数据,提醒用户在手机上缴费。

▲ 电表读数目前大多需要人力统计,尤其是农村电表统计工作非常辛苦. 图片来自:宜宾新闻网

还有红绿灯,有了 eSIM 和 5G,红绿灯的控制和 5G 联动之后会更加智慧,知道如何调度才是最优解,减少不必要的停车等待时间。

而且由于红绿灯有了联网和运算能力,对实体管线的依赖程度会有所降低,管线敷埋可以一定程度上简化。不能敷埋管线的场景里,比如节假日临时设置的移动式红绿灯如果有 eSIM 功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此「死板」,只能固定一个红绿灯切换时间不变。

eSIM 好是好,推广不乐观

目前,想要在国内给手机开通使用 eSIM 服务还比较困难,只在特定条件和特定设备上可以开通。

比如,有 eSIM 卡的智能手表、留学生回国使用的带 eSIM 卡的手机等可以开通 eSIM,业务规模和普通的手机 SIM 卡业务相比小很多。

▲ 中国移动推出的一号双终端 eSIM 业务. 图片来自:中国移动官网

以蜂窝版 Apple Watch 开通一号双终端业务为例,用户只需进入 iPhone 上的 Watch 应用,按运营商提示操作,满足条件即可开通,不需要到营业厅办理,月资费一般为 10 元/月。同时有诸多限制,比如非试点或未开通业务的城市无法开通,手机里必须有一张相同运营商的 SIM 卡才可以开通等。

从功能上线试点到现在正式开放,历经约 2 年时间,eSIM 卡的推广进度可以说有点慢,关于推广慢的原因,截至目前没有官方的说法,网络上的说法有很多,我们把主要观点做了一些整理。

1. 成本因素。

有人认为,eSIM 的总成本优势明显,但不是简简单单切换到 eSIM 就可以,智能设备的内部设计、产业链的调整、运营商的支持等方面都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些都是成本,是一个不小的门槛,需要各行业一起发力。

▲ 手机仍然依赖 SIM 卡、卡槽和卡针存在,改动 SIM 卡,连锁改动较多. 图片来自:@brett_jordan(Unsplash)

2. 运营商的因素。

有人认为,一旦完全开放 eSIM 的潜力,用户便可以自由选择和切换运营商及电信套餐,这对运营商来讲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迟迟不愿推进。

不过从国内三家运营商近几年多番主动尝试开展 eSIM 业务的行为来看,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如果运营商真的害怕 eSIM 影响自己的地位,完全可以从办理审核规则等其它方面着手,也不必努力争取试点 eSIM 业务。

3. 技术因素。

还有人认为,前几年 eSIM 还有诸多技术难点没能攻克。eSIM 可反复开通套餐和注销,如何准确鉴别使用者的真实身份是个难题。如果 eSIM 被不法分子破解,用于垃圾信息推广或诈骗,监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今 eSIM 卡经过几年的试点和技术提升,难题攻克,得到了工信部的认可,才得以全面推广。

eSIM 带来的观念转变

eSIM 和 SIM 卡相比,更小,更容易集成在小型设备中,理论上可以让更多物品变「智能」,这会给用户的心智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能进一步消解智能手机的「中心」地位。

手机去中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好趋势。

以 iPhone 为例,它的健康记录和通讯功能一定程度上被有 eSIM 的 Apple Watch 剥离,它的影音体验一定程度上被 AirPods 剥离(有线耳机只做到了可拆卸,本质上还是手机一部分,蓝牙耳机是独立的个体),它的视觉输出未来还可能被智能眼镜剥离一部分等等。这些周边设备只要能内置 eSIM 独立存在且没有人为设定使用障碍,通过 5G 技术,把运算和处理的大部分交给云服务器,手机被使用的频率就会大大降低。

▲ eSIM 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铺平了万物互联的道路,联网和运算能力不再是智能手机的专属. 图片来自:@Chuncun(知乎)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好趋势,是因为如果以手机为中心,在智能体验方面就会有所局限。在享受某部手机优点的同时,只能被动接受它和它周边设备的缺点。如果智能手机的功能都被具有 eSIM 功能的设备分散开,变成若干个独立的需求载体,用户的可选择性就大大提升了,综合体验也会好很多,不会被单独某一家产品生态「捆绑」。

也许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人出门不带手机,带着 A 品牌的智能耳机,B 品牌的智能手表,C 品牌的智能眼镜,D 品牌的智能自行车,就可以轻装出行。

再过几十年,也许孩子看到一个没有联网功能的「老物件」,可能问一个这样的问题:它是坏了吗?

文章封面图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三流方案策划者,二流出镜主持人,一流败家浪荡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Tn3wq8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