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9日星期四

快应用和互传联盟,手机厂商正改变着 Android 的体验生态

Android 是一个系统,但中国手机厂商正联合起来打造另一套生态。

8 月 19 日,小米、OPPO、vivo 联合官宣,正式公布「互传联盟」。在这套体系下,小米、OPPO、vivo 三家厂商的手机能基于一个协议实现跨品牌互传,打破过去不同品牌不同协议的传输壁垒。

这对于用户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过去我们总希望 Android 阵营有类似苹果 AirDrop 的功能,这样就能方便手机之间传输文件,无需依赖第三方 App。现如今的互传联盟更是将传输协议统一化,即使我用的是小米,也能把文件 0 流量分享到同事的 OPPO 手机里。

事实上,「互传联盟」并不是中国手机厂商第一次联手打造 Android 系统之外的生态系统。为了抗衡 iOS 阵营,中国手机厂商正联手构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生态联盟,今天的互传、过去的快应用……在开源的 Android 之上,他们正肩负着让 Android 更加本地化的任务。

理想十分丰满的快应用联盟

犹如过去介绍对 Android 的各种神优化,今年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总不提到一个新项目,那就是「快应用」。

快应用的诞生,可以说是手机厂商前无先例的一次大联盟,甚至比五年前的「硬核联盟」还要大。其中成员除了有华为、中兴、联想这些跨国企业以外,我们还能看到小米、OPPO、vivo、一加等等经常活跃在线上线下的手机品牌。

而在这些品牌已有用户数量基础上(官方数据为 10 亿),快应用拥有着比肩微信的用户数量,这个逻辑就像是逆向的「拥有手机的人就拥有微信」——拥有手机的人就会打开应用市场,打开应用市场就会接触到快应用。

▲ 在应用市场中打开携程快应用

本质上,快应用和小程序可以被划分为一个类别,他们都有着「用完即走」的方便、没有广告的轻量、直达功能的高效,从大众角度来看,这些应用不但不占用手机太多的内存空间,而且还能实现和下载 App 同样的功能,显然都是 App 行业在未来应该朝向的发展方向。

一点即触达,无需安装,用完即走。节省空间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进一步提升 Android 平台中的 App 体验。

从理念上看,快应用的问世对于用户来说是利好的,但在细节上他们还有不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快应用至今仍处于半温不火的状态。

首先,快应用联盟成员在开发进程上并不一致。成员最活跃的小米在去年公布的注册开发者数量是 1 万人,并且还将小爱同学接入快应用,让用户通过语音控制应用查询、订票等等。而华为也在今年的 HDC 上宣布将于 9 月在全球上线华为快应用。

但除了这两家企业,其他成员对快应用的发展计划,外界至今仍未明晰。

其次,虽然快应用能在发展初期就坐拥着与微信同等量级的用户,但体验逻辑却是和小程序完全相反。

小程序是基于微信这个超级 App 内的已有服务构成一个微信自有的生态体系,让用户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自然接触小程序;而快应用则是在厂商的应用市场中以「秒开」、「无需下载」的方式强调与传统 App 对比的优势。

简单来说,小程序能够被广泛用户接受,其实除了微信本身的传播力以外,还离不开微信已有的生态体系,用户能够循序渐进地从公众号中接触到小程序,继而逐渐适应小程序。

而快应用则相对独立,通过与传统 App 体验的差异去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但是这个方法在缺少统一的平台和共识条件下,实现难度和成本都明显要比微信要大很多。

知晓程序和知名科技评论人 Keso 曾在《尴尬的快应用》《快应用抗衡小程序?》两篇文章中评论了快应用的前景和处境。尽管快应用的理念是好的,但内部成员发展不均衡、开发者对项目热情度不高,间接地让快应用陷入泥潭——直到今天。

微信也正在积极推动手机新生态

如果说快应用是众厂商对抗微信小程序的策略,那么微信和三星两家企业的软硬合作就是对这个策略的回应。

8 月 21 日,微信和三星几乎同时宣布达成小程序入口合作,作为终端方的三星,将会在手机负一屏和侧屏抽屉提供小程序卡片,而作为软件方的微信,则会在这两个卡片中提供小程序入口,方便用户直接触达。

这是双方首次进行系统层面的合作。也就是说,「在侧屏开小程序」这一功能只在三星国行系统中提供。在创建小程序卡片后,用户可以直接从桌面打开微信小程序,而无须在微信客户端中二次操作。

根据知晓程序早些时候对微信的采访获悉,微信和国内手机厂商的合作也在探索当中。换言之,三星是第一家提供小程序接口的企业,但不会是最后一家。

相比于快应用的商业模式,微信与手机厂商的合作逻辑主要是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微信自身对小程序入口的调整,从微信这个超级 app 的唯一入口移到了手机系统表层,让用户快速触达小程序,从而节省二三级操作的操作成本。

而实际上,将小程序入口调整到更容易被打开的地方,主要目的其实还是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高频使用小程序的用户可以有一个快速触达功能的入口,低频用户能更方便去了解到小程序,继而开始尝试使用、习惯使用小程序功能,继而保障开发者和小程序的留存。

▲ 初期小程序的入口是在微信「发现」页内

大约是在三年前,我曾在飞机上采访过一位去北京演讲的微信小程序产品经理,当时小程序的入口还是在不显眼的「发现」页内。她问我,若是站在普通用户看,小程序有哪些可以调整的地方,我的回答是「调整更显眼,让用户能看到、接触到的位置」和「丰富小程序所能办到的功能」。

在 2017 年 12 月的 6.6.1 内测版更新中,微信将小程序入口调整到了微信首页下拉抽屉的位置,比起过去在「发现」页至少三步的操作,新设计被缩减到了两步;今年初,微信再次给小程序入口改版,将小程序页变成一个满屏面,逐步完善用户拥有多款小程序下的排布和使用。

从今年开始,微信至少对小程序功能进行了 5 次调整,其中包括了调整小程序页面、增加使用满意度评价、增加小程序浮窗收纳、提供「建议使用」…… 直到今天与三星达成系统级合作,可见用户在打开小程序时更加方便了,行程对小程序的使用惯性和认可,也更便于今后小程序应用的传播。

在知晓程序对小程序新功能使用者的采访中,经过过去半年的使用,使用者 Jason 已经习惯了用三星的侧屏打开小程序。尤其是在运营岗的他,「热门微博」和「公众平台助手」已经是他每天必点的两个小程序。

合作的第二层面是手机企业通过小程序去增强系统本地化功能。自 Galaxy S8 开始,三星一直在完善国行系统的本地化体验,从最基础的 Samsung Pay 支持国内 10 城公交卡,到 Galaxy S9 发布会高调宣布与腾讯游戏共同优化《王者荣耀》,三星在近年一直在完善系统在国内的本体化体验。

而这次新增小程序卡片,除了是给高频用户提供更快捷的触达入口,优化国行系统本地化体验以外,对于三星来说,其实还有着通过小程序带动系统功能的附加作用。

一方面是培养用户对负一屏 Bixby 主页的使用。通过小程序卡片,用户能通过 Bixby 主页打开小程序,从而让用户关注负一屏中的其他功能,带动其他卡片功能的作用和留存。

另一方面是提升侧屏快捷操作的优势。过去,侧屏被誉为是三星曲面屏手机的招牌快捷功能,在这个功能内用户能加入 App、书签的快捷方式,然而该功能自推出至今已有数年,却一直流行不起来。

因此,借助小程序快捷方式的加入,侧屏功能有望能重新成为三星曲面屏手机的优势功能之一。

所以从微信和手机厂商合作这一动作看,我认为是个对双方利好的合作。于微信来说,小程序在手机系统中有了更显眼和易触达的入口,便于培育用户习惯;于手机厂商来说,借力微信的超级生态,手机系统本地化得到更进一步完善,提升品牌影响力转化销量。

互传联盟不但是实现互传,还打通了品牌之间的割裂生态

「互传联盟对手机行业带来什么?」这个问题我过去一直在思考,毕竟三家厂商罕见地站在了一起推出一个协议,在收益主导互联网服务的今天绝对不是一件易见的事。

不过在仔细分析后,我也观察到了其中的一些端倪。手机厂商推出互传协议,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增加系统功能,而是为了提升 Android 阵营的用户粘性,进而缩减该阵营份额流向 iOS。

相比起给系统加入更多的功能、更多本地化定制,互传联盟是通过 Mobile Direct Fast Exchange 这项协议去实现系统级的跨品牌文件传输,其本质是让小米、OPPO、vivo 三个品牌的用户能够继续留存在品牌联盟当中,以「跨品牌互传」作为三家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让用户即便是更换手机也依然留存在这联盟品牌当中。

就像一些用户已经习惯或身边的人都在使用 AirDrop,继而在之后的产品中都选择苹果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脑。而互传联盟所做的就是增加 Android 用户在该阵营中的保有量,让已经在用小米、OPPO、vivo 的用户继续选择这三家厂商的产品。

▲ 在「互传」基础之上,不同品牌的手机之间能实现一键转移内容,简化用户换机成本

实际上,在各家厂商推出品牌自有的传输功能之前,作为和 Android 关系密切的 Google 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在系统里提供跨平台传输的功能,无论是最早基于 NFC 的 Android Beam 还是今年被曝光的 Fast Share,Google 都一直在做跨平台传输的研究。

然而,尽管 Google 的 Fast Share 在初次曝光就饱获称赞 ,但它的进展时至今天却尚未明晰。

▲ Fast Share 用户界面曝光照. 图片来自:9to5Google

显然厂商也知道到这一点,不然最终也不会三家联合起来推出互传联盟。站在用户体验角度看,手机能实现跨品牌传输,这必然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然而无奈 Google 迟迟不上线 Fast Share,甚至在最新的 Android Q Beta 当中也没有看到这个已经曝光了半年的重磅功能。因此在数月前,三家厂商走到了一起,选择以合作的方式去扭转当下 Android 设备厂商「各自为政」、生态割裂的局面。

对于「互传联盟」会不会有第四家厂商的加入,我认为极大可能会有,而且这家厂商绝对是比小米、OPPO、vivo 同等体量或体量更大的头部厂商,因为通过更大的用户覆盖面,互传联盟的根本作用「增加 Android 用户粘性」才能被真正发挥出来。

在互传联盟的消息被公布后,有人猜测这个联盟其实是三家企业联手对抗华为的 HUAWEI Share,但是我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说法。

虽然 HUAWEI Share 已经实现除传到手机到手机之外的跨平台的互传,但互传联盟的本质是提升 Android 用户的体验,两者其实并不成立竞争关系。相反,我认为两种协议可以考虑并存,HUAWEI Share 负责华为及荣耀系设备生态,同时兼容跨品牌的文件互传。

所以,若要彻底激活增加 Android 的用户粘性,头部企业的加入非常重要。试想当中国 Top 5 出货量的家 Android 设备企业构成一条互传生态,所拥有的是一个 845 万用户总量的庞大体系。

但是华为最终是否会加入这个联盟,决定权还是在华为手里,毕竟加入联盟后,任何厂商都需要冒两个必然的风险。

一方面是更好的换机体系是否会变相让原用户流失;另一方面是在这种统一协议下,原独有的互传协议是否会因此而被削弱。作为已经拥有 HUAWEI Share 这么一套成熟互传体系的厂商,华为的确也是要三思再后行。

Android 的开源,让厂商拥有「创造」另一个生态的可能

手机厂商积极推动 Android 生态体验,在我看来是一件对消费者有利的事。尽管作为新生态的快应用目前发展前景不明朗、微信和手机厂商的小程序合作暂时只有三星一家、互传联盟也只有小米、OV 三家厂商在做,但这些新生态本质上其实还是为了让用户更容易触达到系统功能,进而提升 Android 阵营的使用体验和用户粘性。

「手机厂商为何会频频抱团打造新生态?」类似的问题在过去几个月里其实一直有网友向我提问,这方面我认为和国产厂商需要在 Android 的基础上打造另一套软件生态离不开关系。

一直以来,中国手机厂商在 Android 这个「水桶」当中进行过不少尝试,定制 UI、定制品牌独有的功能,优化系统,其最终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提升品牌品牌影响力。

而这一次互传联盟的成立,其实也是中国手机厂商从单一的「优化」功能转为「创造」功能的缩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绝不是试图脱离 Google 或 Android 系统的策略,而是在 Android 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定制,以此逐步减少 Google 对 Android 功能开发的依赖。

相比于 Google,中国手机厂商更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这也可能会让中国手机出货量在未来 1~2 年内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位置。

当然,手机厂商能在 Android 内进行尝试,这也是得益于系统本身开源的特性,它就像是个水桶,里面能够根据需求来装任何东西,而中国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正在这个桶内缔造另一个符合国内用户习惯的小水桶,这个小水桶叫做「系统生态」。

不过对于企业联盟打造的系统生态,我还是有一些顾虑。其中一点是快应用联盟内部成员对这项业务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比如小米的确拥有独立的快应用开发部门去做这件事,但其他手机厂商对快应用的开发情况却颇为隐秘。

究其根本,在快应用的背后,实际上还包含着每家厂商的利益算盘,有的企业的确想做好这件事、有的想通过快应用去抗衡小程序、有的则是抢占互联网的风口给收获品牌影响力。尽管这是一个「大家一起造」的联盟,但却并不是一起往一个地方发力。

另外,诸如用户热情度不高、缺少用户流量、与传统应用市场冲突…… 在联盟企业获得利益共识之前,快应用联盟显然不是一个成熟的体系,而这也会影响着今后快应用开发者的动力和去留,最终也会影响到这个项目的命运。

当然,我所担心的东西并不只是这些,诸如快应用和小程序之后是否会产生生态割裂、 互传联盟对 Android 阵营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时间才能给到我答案。

题图:余承东与雷军在 2017 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碰杯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UdOMK7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