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星期五

我们的音乐喜好是怎么改变的?

不管你感受到没有,在线平台「付费」似乎更常见了。

流媒体如 Spotify、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等都有各自的付费内容,有些能让我们获得专享音乐包,有些能提供高品质和丰富的音效。

除去音乐品质和音效不说,它们对我们听歌喜好是否产生了影响?答案是肯定的。

听更多小众歌曲

一份来自斯坦福商学院的调查显示,我们在流媒体音乐平台上听得次数越多,我们便会听更多样化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几率和数量的增加一点都不意外。

无论是过往购买 CD 还是现在在数字平台上听歌,音乐的多样性都会让我们花更多的钱。

斯坦福商学院的研究者自身就有着多元的音乐品味,蓝调和古典音乐都听。对他而言,一旦在流媒体平台上「订阅」了某种风格,全世界属于这一风格的音乐都会涌进播放器中。

因为增量是免费的,所以即使投入相同的时间,他也愿意花更多精力在探索不同音乐上。

这种听歌的「冷感」来自对音乐品味的追求。冷感一方面来自我们未知的领域的好奇,一方面来自对小众歌曲的偏爱。

如果听歌也有「鄙视链」,那么「鄙视链」的顶端就是小众歌曲,听小众歌曲的人不希望太多人和自己有相同的喜好。在鄙视链里,如果有人通过大众化的节目如音乐类综艺才来听和自己相同的歌曲,这类人甚至会被之前就已经喜欢这一首歌的人瞧不上。


我们会在流媒体上听更多陌生的音乐艺术家风格的音乐,这个结论不止斯坦福商学院一家得出,Marketing Science 同样做了类似的调查,并发现人们对此的热衷。

Marketing Science 对一群用户进行了音乐喜好的追踪。发现在放开全部音乐流派和音乐家的前提下,他们在线听歌的数量激增 132%,听的独立歌手的歌曲数量也增加了 62%。

短期的数据虽然可能是用户的新鲜感带来的,但即使是在新鲜感消退的第二周,他们在数字平台上的音乐数量仍比之前高 49%,听的小众艺术家的数量也高出 32%。

流媒体音乐平台对听歌的「冷感」自有一套算法在背后。Spotify 有超过 1 亿的用户,付费用户超过 7000 万。平台共有 3000 万首以上歌曲,每天增加 2 万首新歌。

Spotify 会对品味相同的用户进行音乐交叉推荐,这也被称作「协同过滤」。

▲图片来自:medium

比如,两个音乐品味类似的人可能共同喜欢 Jessie J、Coldplay,但一个喜欢 Ariana Grande,一个喜欢 Forter the People,这两人还拥有不同的喜好,Spotify 就会把对方的喜好推给你。

即使你是一个免费用户,音乐平台也会把一些不太知名的艺术家和歌曲推荐给你,让那些艺术家能以此继续留存在平台上。这同样是对整个音乐库的一种平衡。

所以,如果你听了一首来自不知名的乐队的歌曲并且很喜欢,在大家来看,都不会觉得奇怪。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会。

不止听了很多推荐的歌,还喜欢歌单

正如上面的「协同过滤」机制,你在音乐平台听歌,即使听歌品味再小众,也永远无法避免喜欢的一首歌有天被更多人听到。

相同品味的歌单,有些时候是通过「推荐歌单」传递给其他用户的。

▲ Apple Music 的分类歌单

在不同的流媒体平台上,都有庞大的歌单体量。有些是官方特制,但更多的由用户自己创建。

Spotify 最有名的 Discover Weekly 一直以来都很能抓住用户的品味,每个使用 Spotify 的用户几乎都在使用这一推荐功能,这能让他们听到更多喜欢的歌曲,并以此探索音乐库。

而常规的歌单还会分场景、类别列出,比如,年代歌曲、韩语流行、睡前歌单、咖啡馆歌单等。

年轻人更不会让自己的耳朵停下来,无论做点什么都会配上点音乐。好比在敷面膜的时候,也不妨碍他们听 3 首歌,他们甚至以此来判断敷面膜的时间。

▲ 图片来自:wahadventures

也不是听得歌越小众越好,还要有和自己相同品味的人。

用户自创的歌单收藏量也很惊人,用户自制的影视歌曲、经典翻唱等,类似主题的歌单都会脱颖而出。

▲图片来自:techcrunch

事实上,一些新兴的流媒体平台瞄准了这一点,甚至希望通过社交来扩大人们的听歌习惯。比如最近国外冒出一款名为 Playlist 的音乐 app,创始人 Karen Katz 认为:

自我们开始用手机听音乐起,这就变成了一种孤立的体验。

Playlist 的出现,就是希望用户能从分享相同的音乐品味开始,组成聊天小组,在线且实时地分享听歌的感受。如此一来,人们共同听歌和创造歌单,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你看,连歌单都在变着法地带我们到未知的音乐领域,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拥抱多元呢?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DPzuou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