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

Google 和李维斯推出第二款智能夹克,功能多了,价格降了

早在 2017 年,Google 和李维斯就推出了首款智能夹克 Jacquard

通过在左袖采用触敏材质和蓝牙模块,用户可以将夹克和手机连接,并以不同触摸手势来控制手机功能,譬如播放音乐和导航。而比较特别的「Always Together」功能,则支持夹克在手机离开特定范围后发出警告,起防盗作用。

▲ 第一代 Jacquard 夹克,图自 Business Insider

今天,Jacquard 夹克迎来了第二代产品。总的来说,夹克的工作原理不变,硬件得到优化,支持的功能也增加了,更重要的是,价格从原本的 350 美元(约人民币 2500 元)降到了 198 美元(约人民币 1410 元)的起步价。

最直观的改变,应该是手袖上 Jacquard 模块明显变小了,按 Google 的话:「之前(尺寸)是一个非常长的 U 盘,现在只稍微比 SD 卡大一点。这让它能融入更多不同的时装中。」

▲ 第二代模块小了很多,图片来自 TechCrunch

TechCrunch 指出,Jacquard 2.0 模块和第一代的另一大差异在于,用户可以将这个模块取下,并用于另一款支持该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上。初代模块则只能辨识对应的特定一款夹克。

▲ 图片来自 Mashable

这也更贴近 Google 对这项技术的未来设想——将 Jacquard 代表的技术带到日常物件上,让所有东西都能变成电脑,我们也不再需要单一地依赖屏幕和手机,让交互变得多样化。

第二代 Jacquard 夹克在第一代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功能

现在,用户可以通过接触手势控制手机拍照;或是触发名为「我的一天(My Day)」的功能,听一天行程安排;而「问助理(Ask Assistant)」的潜力更大,用户可基于 Google Assistant 来定制新功能。

除此以外,这次的夹克在款式选择上也更多了。常规的 Trucker Jacket 定价为 198 美元,更厚实的 Sherpa Trucker 则要去到 248 美元。

▲ 图片来自 TechCrunch

但总的来说,一般人也许真的不太需要花比平时夹克翻一倍的价格去买它。希望 Google 和李维斯继续研制去丰富功能,压下价格,让它从一个营销噱头走向更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

题图来自 SlashGear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n9W7yi
via IFTTT

苹果高管采访:健康监测为何成为了 Apple Watch 的核心

如果你在未来回头看,然后问一个问题:「苹果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是健康。

苹果首席执行官 Tim Cook 在今年一份声明中,表达了健康对公司的重要性。

近日苹果多位高管接受《独立报》采访,再次谈到了为何健康监测成了 Apple Watch 的核心。

苹果的第一台 Apple watch 就有了心率监测器。

那时候,苹果只是希望它能提供比竞争对手的健身监测器更精确的健康数据,但后来苹果收到第一封用户信,情况随之发生了变化。

那封信告诉我们,人们仅仅通过心率监测功能就挽救了生命。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样的信越来越多。

我们意识到,我们有义务、也有更大的责任去为之做更多的事情。

苹果首席运营官 Jeff Williams 说道。因此,后来苹果也推出医疗监管的应用程序等等,让人们在看时间、发消息、打电话之外,能够更多关注自己身体健康。

2015 年,苹果发布专为医学研究者打造的软件基础架构 ResearchKit,让应用开发人员在 iPhone 和 Apple Watch 上能开发健康应用的编码库。

随后,苹果也开始和医学界有更多联系,针对哮喘、心脏病、糖尿病、乳腺癌、帕金森的 app 陆续被打造出来。

对于消费者和科学家们来说,健康数据的研究都是一件有利的事。Jeff Williams 表示:

我们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投入资金,实际上,我们也在努力与学者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医疗行业,特别是研究者,也发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他们真正了解更多人们真实的健康信息。用户也能够更早地感知身体变化,以及更加积极主动地预防健康问题。

▲ 图片来自:Healthline

去年 Apple Watch Series 4 发布时,推出了心电图监测功能,这相当于把在医院做的项目集成到了一只手表上,在手表检测到用户疑似房颤的心律不齐时,马上就能给用户发送提醒。

虽然现在医院并不完全认可它的数据,毕竟它的监测还不够全面,但这也让人们离个人健康监测又近了一步。

去年一位国外网友就表示 Apple Watch 检测了他心脏房颤的问题,让他及时去在医院寻求紧急医疗护理,而后果然得到了确诊。

苹果健康部门副总裁 Sumbul Desai 补充说:

我认为健康问题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人们根本不会一直去想着自己是不是健康。但是戴着手表就好很多,因为监测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最近,苹果继续在和斯坦福大学进行 Apple Heart 研究,这也在同类研究中的规模最大。对于苹果来说,Apple Watch 的心脏研究还只是健康监测的一部分。

苹果近期宣布了 3 项新的健康研究,除了研究心率、活动性信号(如步行速度)与跌倒、心脏健康的关系,第二项研究是针对女性月经周期和妇科状况的健康研究,第三项是听力研究,调查影响人们听力健康的众多因素。

这些研究结果将在今年晚些时间发布,并出现在新的 Research 应用程序中,以便用户也可以参与进来。

有传言称 Apple Watch 还将内置一个葡萄糖传感器,但 Jeff Williams 表示对人体进行无创测量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监测葡萄糖现在依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苹果技术部门副总裁 Kevin Lynch 也说道:

现在我们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我们会利用现有的所有技术进行创新,虽然我们会关注很多领域,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在自身的领域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

Jeff Williams 最后说道:

如果有人在五年前建议我将与一个团队工作,一起为健康领域做出贡献,我会认为他们疯了。但现在走进入苹果的每一天,我都会为我们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有意义的影响而感到高兴。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nkqHVJ
via IFTTT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每年 9 月开学要坐起始站为武汉终点站为乌鲁木齐的绿皮火车,这列火车在经过河南的时候,会上来一大批去新疆采棉花的当地人,在那个时候,因为站点位置以及返学高峰碰上外出务工高峰的缘故,这些采棉工人往往只能买到无座票,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要站一天一夜然后继续转车再转车到达作业的田地。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往年从河南四川安徽等地赶往新疆的采棉大军从百万数量,渐渐变成了万人量级。驰骋在广袤新疆大地上的,变成了大型农机。这些价格不菲效率超高的摘棉机日夜兼程,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摘千万亩的棉花地,于是就有了「乍一看以为是超嗨的摇滚现场,其实是在收棉花」的场景。

上图的约翰迪尔 CP690 摘棉机可以说是摘棉机中的劳斯莱斯,至少它 500 多万的价格,也不比部分劳斯莱斯车型便宜,而高昂的价格背后,是高投入高产出。

棉花从种子到衣服,没那么容易

实际上,大型农机取代人工采摘棉花只是棉产业中的一个环节,棉花从一粒种子,到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中间隔着非常多的生产步骤。

机械采摘当然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大型农机采摘棉花的时候,如果没有进行脱叶处理,那么干燥的棉花叶子将会在采摘过程中混入棉朵,成为大量难以清理的杂质,影响棉花质量和后续的生产处理。

因此,摘棉机下地之前,需要提前给棉花喷洒一种名为「脱叶剂」的农药,「脱叶剂」是一种生物调节药剂,它能让棉花在同一时段内吐絮、成熟、落叶,方便机器进行统一采收。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以往,给棉花喷洒「脱叶剂」农药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人力和拖拉机。

人力喷洒农药的问题显而易见:效率太慢,还有农药中毒的危险。除此之外,尤其是对于动辄上几十上百亩的新疆棉田地块来说,日渐上涨的人力成本让人工喷洒农药变得非常昂贵。并且,在人力喷洒的过程中,人在棉株走动的时候,也可能会把一些棉花朵蹭掉。

拖拉机喷洒农药当然在效率和成本上优于人力,但是因为拖拉机要下地,轮胎不可避免地会倾轧棉株,造成减产,久而久之还会让土地板结,失去活力。

以 1000 亩的棉花田为例,如果使用拖拉机进行喷洒脱叶剂,来回至少需要各开 3 趟,一趟下来就会压坏大约 1 亩面积的棉花,总共 6 趟机车,将会造成 5-6 亩的棉花损失,以每亩棉田 400 公斤的产量、每公斤 8 元的价格计算,拖拉机喷洒脱叶剂造成的损失约为 1.6 万-1.92 万。

无人机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航拍,还有农业。

在 9 月下旬,爱范儿和极飞科技一起,来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看无人机是如何改变这里的农业生产方式。

自 2017 年开始,为了应对新疆棉农对无人机喷洒脱叶剂的集中性需求,极飞科技开始调度全国上百个作业队,超千架植保无人机来到新疆进行喷洒作业,当年的喷洒面积就超过了 200 万亩。2018 年的累积作业面积超过了 670 万亩。

这项浩大的工程项目被极飞科技称为秋收起「翼」。

今年秋收起「翼」的规模远胜以往,将近 3000 架极飞植保无人机、1500 多名飞手、1000 多支飞防队伍陆续从全国各地奔赴新疆,联合新疆本地的 1500 余架无人机,仅用了三周的时间,就完成了 1500 万亩面积的喷洒,预计今年的秋收起「翼」的作业面积将超过 2000 万亩。

当然,无人机从事植保工作也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它不仅仅是飞机喷洒农药的变种,而是全新的作业方式,技术上需要重新研发。

这里面的主要难点是喷洒的精度和力度。

如果是用 GPS 定位技术,由于各种因素,与地面的真实位置其实有着米级的误差,这对于航拍来说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农药喷洒就是个大问题了,无人机米级的误差就可能让农药喷在田埂上,而不是农作物上。

为此,极飞的植保无人机采用了 RTK 技术(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技术) 来定位,通过计算,这项技术能够得到卫星定位的修正信息,将定位精度提升到厘米级,从而让极飞无人机能够严格按照农田路线精准飞行,避免重喷、漏喷导致的作物损害。

不过相比于 GPS 定位技术,RTK 技术需要做的进一步工作就是建立地面的基站,通过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就意味着极飞需要在地面建立大量的 RTK 基站来保障无人机的定位准确。

另一项技术则是 iRASS 离心雾化喷洒系统,它能能将药液形成微米级雾化颗粒(90-300μm), 并借助无人机螺旋桨的下压风场强力控制药液漂移,让雾化药液颗粒能够均匀地附着在植株表面及叶背上,实现精准的喷洒效果。

精准喷洒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农药使用率,还在于节省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在新疆,许多农户拥有几千亩的农田,每亩能节省几十块的农药钱,那总共可能就剩下数万块。

得益于这两项核心技术,一台 P30 极飞植保无人机,能每小时喷洒超过 150 亩的农田,相当于  60 个人工的效率。

类似于建地面基站的工作还有很多,因为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决定了,它必须要非常坚固牢靠,并且操作简便。这就使得背后的工作异常繁琐。

比如新疆地区天气干燥沙尘多,加上无人机要和水以及农药一起工作,这意味着无人机需要做到很高的防尘防水性能。

在 RTK 定位技术背后,还需要准确的农田地理信息,才能规划每一次无人机作业的范围,这又需要繁重的农田测绘工作,一开始极飞需要人工徒步进行测绘工作,绕着农田走一圈才能获得农田地理信息。但是几千万亩的农田不可能全部人工测绘,这有驱使极飞开发「极侠」测绘无人机,测绘无人机的工作还得依靠计算机视觉进行工作,不然它就分不清田和路,因此极飞又得做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

做农民很苦,也很酷

尉犁县县城往东驱车一两个小时,都是茫茫的戈壁滩,低矮而稀少的植物,干涸的地面,低垂的云朵不断在眼前重复。车轮下面的道路其实也并非道路,更像是「痕迹」,由零星来往的车辆日积月累不断倾轧而成。

韩光和韩辉兄弟俩的农田就在戈壁滩之中。

▲ 戈壁景观

当我们一行人在风尘滚滚的戈壁滩行驶了近两个小时,眼前突然显现出大片大片的棉花田之后,才深刻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柳,是戈壁滩里唯二的植物红柳,花,是新疆农业的主要作物棉花。

得益于祖国强大的基建水平,即便是在戈壁滩深处,这里依旧有电和网络信号。

我们在一望无际的棉花海里见到韩光韩辉兄弟的时候,他们正在指挥工人用无人机给棉花打药。

常年风吹日晒的韩家兄弟脸庞黝黑,弟弟韩辉在 2003 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然后响应哥哥的号召回到尉犁县种棉花。43 岁的韩光从高中毕业就开始种棉花,如今过去了 20 多年。他们在尉犁县一共种了 4000 亩棉花,年轻的弟弟占到了其中的 1500 亩。

今年是他们用无人机喷洒脱叶剂的第四年,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今年韩光韩辉兄弟没有请外地的无人机作业队进行农药喷洒工作,而是自己购置了两架无人机。

其实除了脱叶剂之外,棉花在生长全程要喷洒 8–10 次农药,包括化控药剂缩节胺、叶面肥、灭虫药、脱叶剂等等。

对于韩家兄弟这样的种植大户来说,与其频繁地预约无人机作业队,不如自己花钱购置常用的无人机。虽然说一架极飞植保无人机的价格高达十几万,但是它带来的收益却是显而易见,除了极大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之外,韩辉通过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来管理棉田后,药肥使用率大大提高,打药成本算下来仅用了 3.8 万,相比于原本 8 万的成本节省了 4 万多。

在棉花种植中,这样的科学化增收环节还有很多,从优质的品种选择,到精细化的棉花管理,再到高效、精准的脱叶与采收都有改进空间。

经验知识,加上科学的管理,以及无人机等新「农机」的加入,让韩家兄弟的棉田有了丰收的希望,预计今年他们棉田的亩产将达到 450-500kg,比当地平均亩产足足高出 50-100kg。

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到了全国产品的 4/5,并且种植面积大,种植区集中,就棉花这一物种而言,新疆产区的自然条件完全能力有达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种植区的标准,这也是大型农机和无人机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也是未来中国棉花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助力。

虽然说韩家兄弟在戈壁滩里种地的举动颇有人定胜天的意味,而无人机和大型摘棉机的加入,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滚滚风尘和黝黑皮肤依旧诉说着农业种植的辛苦。但拥抱科技的进取态度,以及面对环境的淡然乐观心态,又让这两位新时代的农民充满了「酷劲」。

我记得有一次在飞机上看《航拍中国》陕西篇纪录片的时候,最令我震撼的,不是巍峨秦岭不是九曲黄河也不是汉唐遗风,而是陕北高原里的马铃薯农田。和寻常方形地块不同,这里的农田是规则的圆形。

之所以有这样的奇观,是因为在缺水的陕北地区,为了节约灌溉用水,大型喷灌系统以水源为圆心建设,圆形农田就是因灌溉系统的覆盖区域。

在《航拍中国》新疆篇里,也有农民晒红辣椒的壮观场面,采摘完成后绵延千米的红辣椒把土地变成红火热辣,这一集《航拍中国》中的不少画面是由极飞帮助拍摄的。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科技企业,与新疆农业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不光是采摘棉花需要喷洒脱叶剂,其实工业辣椒采摘前喷洒脱叶剂也是近些年来新疆农业的新发现,而这个发现其实源于一个「失误」。

极飞副总裁龚槚钦曾撰文提到这个「失误」:2016 年秋天,由于突发阵风的原因,原本喷洒在棉田里的脱叶剂飘到了隔壁的辣椒田,导致一大片的「铁皮辣子」叶子全部脱落,只留下红彤彤的辣椒。这个失误对于辣椒种植户来说可以说是「因祸得福」,脱叶之后的辣椒更有利于人工采摘,采收成本会更低。

这个经验随机迅速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推广开来,到了第二年秋天,这里辣椒落叶剂喷洒覆盖率达到了 80% 以上。

农业的特殊性在于它事关人类的生存,吃饱穿暖这两个基本的诉求和农业密切相关,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开始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科技也正在改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生产方式,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像韩辉那样选择成为一名农民。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oyvEdS
via IFTTT

iPhone 11 Pro Max 物料成本 3500 元,三摄卖点名副其实最昂贵

统计手机的 BOM 成本(物料清单 Bill of Materials,简称 BOM)在几年前是一件非常流行的行为,很多消费者都以为这种纯粹的物料成本能够反映出卖一部手机厂家能赚多少钱。

当一款高端机的 BOM 成本被公布后,评论区刷的最多的就是「XX 品牌也太黑了,买一部手机赚这么多钱。」这么说就像是把你生出来只需要计算你那几斤肉,而忽略了父母前期与后期在财力精力上投入,不仅是一种偏见,更是荒谬的。

好在品牌们现在愿意进一步宣传自己在研发和专利上的投入,让越来越多的人也明白手机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高精尖」的产品,背后究竟要投入多少人力财力。

近日,外媒 Techinsights 就拆解了一部 iPhone 11 Pro Max 512GB 版本,获得了完整的物料清单并计算了整个 BOM 成本。

根据 Techinsights 的统计,整个 iPhone 11 Pro Max 512GB 版本的 BOM 成本大概在 490.5 美元左右(约合 3500 元人民币),从这个 BOM 成本来看已经是目前成本最昂贵的手机之一。

具体的拆解内容这里就不多再赘述了,和 iFixit 的拆解类似,可以参考爱范儿之前的这篇文章。比起拆解来说,更有意思的是 BOM 成本上各个组件的价格以及占据整体比例的变化。

Techinsights 指出,在新的 iPhone 11 Pro 系列中,最昂贵的部分就是那个最显眼的「三摄拍照系统」,这部分的成本达到了 73.5 美元,超过了屏幕总成的 66.5 美元以及 A13 仿生处理器的 64 美元。

其它方面还包括存储芯片 58 美元,射频芯片元件 30 美元,PCB 基板 16.5 美元等等。这些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元器件最终构成了一整个精密尖端的 iPhone。虽然成本极为高昂,但不可否认的是 iPhone 售价也是高高在上,数一数二的 BOM 成本也不过只有皇帝版 12799 元售价的不到三分之一。

▲ BOM 成本核算 图片来自:Techinsights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物料成本只是物料成本,就像开头所说,如果用 BOM 成本去对比官方最终定价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因为这中间并没有算上运营和研发等多项中间以及隐形成本,更别说品牌定位和品牌溢价也会对最终定价产生影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去年 Techinsights 的 iPhone XS Max BOM 成本分析来说,最昂贵的部分发生了变化。iPhone XS Max 最贵的部分是苹果,成本为 90.5 美元,其次是 A12 仿生芯片,成本为 72 美元,存储新品成本排在第三位 64.5 美元,而摄像头部分仅为 44 美元。

▲ S10 5G 和 S10+ BOM 成本核算对比. 图片来自:Techinsights

至于和 Android 阵营的对比,由于三星 Note10+ 5G 的拆解 BOM 核算并没有放出来,我们先看一下三星 S10 5G 的拆解核算。在 S10 5G 上,当时那块 Infinity-O 超感官全视屏的价格最高,达到了 90 美元,Exynos9820 处理器也达到了 70.5 美元,整机 BOM 成本核算下来达到 490.08 美元,和 iPhone 11 Pro Max 不相上下。

总的来说,苹果 iPhone 11 Pro 的物料成本进一步走高,基本上可以说是折叠屏手机之外成本最高的手机,在核心组件相比去年成本压缩的情况下,三摄成了事实上的,从研发到成本,从内部结构到外观设计,都无可置疑的最大卖点。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nNUru6
via IFTTT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还是年轻人的「智商税」?

男孩永远不会长大,只是他们的玩具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贵罢了。

当代年轻人的玩具,没有越变越大,倒是越来越烧钱了。

如果说前段时间比币圈更疯狂的炒鞋市场,是在消费「直男」们的购买力。而现在让女生们欲罢不能的玩具就是盲盒了。

所谓盲盒,就是一个个装着款式不同的玩偶的盒子,这些盒子包装一样,拆封之前不会知道里面装的哪一款,为了集齐全套玩偶,一大批 95 后 、00 后不惜一掷千金。

▲ 图片来自:哔哩哔哩

根据天猫 8 月份发布的《95 后玩家剁手力榜单》,盲盒已经成为 95 后玩家增长最快烧钱最多的爱好。去年有近 20 万消费者在盲盒上花费超过 2 万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壕掷百万。

跟之前的球鞋圈一样,盲盒的火爆让潮玩手办这种小众爱好开始出圈,甚至被赋予了金融属性,不少人将盲盒当成理财产品一样炒卖。

成年人的玩具

盲盒这个词是怎么出现已经无从考证,在日本则被叫做 mini figures,但我们常见的动漫 IP 手办通常不会被当成盲盒出售,能被盲盒玩家认可的只更加小众的潮流玩具,简称潮玩。

潮玩又被称为艺术玩具(Art Toy),是上世纪末由香港设计师 Michael Lau 开创的艺术风格,一般是由设计师和艺术家设计的搪胶玩偶,除了现在盲盒圈最火的 Molly,前段时间跟优衣库联名被疯抢的 KAWS 也是潮玩圈炙手可热的品牌。

▲KAWS  的周边玩偶. 图片来自:papercutshop

潮流玩具跟普通玩具有着本质区别,吸引的成年消费者,消费的目的也不是「玩」,满足的是玩家的收藏需求,因此对设计独特性和收藏价值也有更高要求,与其说是玩具,不如说是门槛更低的艺术产品。

潮玩也就是成年人的玩具,而盲盒则是其中最火爆的一种。因为潮玩本身的收藏属性,比起球鞋这类实用价值更大的消费品,更容易被人拿到二手市场上交易。

▲ BTS 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海报

根据闲鱼的数据,过去一年闲鱼上有 30 万盲盒玩家交易成功。其中最受欢迎 Molly 娃娃的交易就超过 23 万单,均价为 270 元,而这些盲盒的零售价一般在 39~69 元之间。

▲图片来自:闲鱼

而一些限量的隐藏款的涨价幅度远不止几倍,其中最火爆的一款玩「潘神天使洛丽」从 59 元被炒到 2350 元,涨了 39 倍,还有用户通过转让盲盒一年赚了 10 万元。

去年双十一, 泡泡玛特(POP MART)天猫旗舰店的卖出了 2700 多万元的盲盒,连迪士尼和万代这些老牌玩具周边巨头也望尘莫及。

泡泡玛特的官方数据显示,其 18-24 岁的消费者占 32%,25-29 岁的占 26%,而且 75% 用户为女性;按职业划分,白领占到 33.2%,还有 25.2% 为学生 ,此外有 90% 的消费者月收入在 8000~20000 元之间。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消费市场。

在玩具反斗城这样的传统玩具零售巨头也破产的背景下,给大人卖玩具反而一门更有前景的生意。潮流玩具在欧美流行之后,亚洲这几年也风靡起来。

2016 年韩国 Kidult(是 Kids 和 Adult 的合成词,是指有着童心的成年人)产业的市场规模超过 1 兆韩元(约为 60 亿元人民币)。

在盲盒还没火起来的 2014 年,天猫母婴玩具行业专家邵运杰发现以乐高为代表的带有成人属性的玩具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于是就把成人玩具从玩具这个大品类单独拆分成一个部门。

而盲盒则把潮流玩具走出了亚文化圈层,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文化。

盲盒并不新鲜,为什么突然火了?

你可能已经发现,盲盒跟小浣熊方便面里的水浒卡,以及游戏里的氪金开箱,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当年的小浣熊水浒卡你集齐了吗?. 图片来自:第一财经杂志

日本玩具公司 Dreams 在 2005 年推出的一款头戴装饰物的天使玩偶 Sonny angel,则通过盲盒销售成为了 21 世纪初最受欢迎的潮流玩具之一。

Sonny angel 有着光溜溜的身体,挺着凸出的小肚子,自推出以来已经发行了 650 多个不同的造型,以盲盒作为主要的销售模式, Dreams 表示「这样的购买方式可以让收藏更加有趣和激动人心」。

▲图片来自:Sonny angel

现在国内最火的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在 2015 年尝试经销 Sonny angel ,结果第一年就卖了 20 多万个,带来了 3000 多万收入,占到了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当时泡泡玛特还是一家类似名创优品的潮流百货公司,但利润增长却开始停滞,唯有玩具品类还在高速增长,于是决定将重心转向潮流玩具,创始人王宁在微博向用户收集喜爱的潮流玩具,结果有一半的评论都是一款叫做 Molly 的玩具。

Molly 由香港设计师王信明(Kenny Wong)设计,是一个金发撅嘴的小女孩形象,原型是王信明 2006 年参加筹款活动遇到的一个叫做 Molly 的小女孩。

▲ 王信明. 图片来自:52toys

Molly 无疑是现在最红的盲盒玩具,据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介绍,起售价 59 元的 Molly 一年就能卖出 500 万只,单单是 Molly 每年就能带来近 3 亿元的营收。

Molly 的爆红,除了这个 IP 本身在潮玩圈的热度,跟盲盒的玩法也有很大关系,在参考 Sonny angel 的销售方式外,泡泡玛特将「盲抽」从线下衍生到了线上,而在第三方平台上还衍生出了更多玩法。

隐藏款可以说是盲盒的标配,以 Molly 系列为例,一套通常有 12 款造型,同时附带一个隐藏款,每个季度就会更新一个新系列,抽中隐藏款的概率约为 1/144,有的特别版的隐藏款抽到的概率只有 1/720。

▲ 出现概率只有 1/720 西游金色特别款(左一). 图片来自:Facebook

几十块的单价、大量的款式、以及很难抽到的隐藏款,是让很多年轻人对购买盲盒上瘾的重要原因。在很多媒体的采访中,不少盲盒爱好者都是因此而「入坑」。

现在 50 多块钱还能买什么?买盲盒还能买到快乐。

为了确保能买到隐藏款,一些玩家甚至会直接「端箱」。也就是将 12 套共 144 个玩偶一箱的盲盒整箱买回家,这样就能保证至少能抽到一个隐藏款,不过代价是一次要花好几千块。

泡泡玛特以主要通过自动贩卖机来销售盲盒,既降低了成本,销售数据还可以为门店选址提供参考,据悉泡泡玛特大多数自动贩卖机 2-3 天就要补货一次,有的甚至一小时就要补货一次。

目前泡泡玛特有 300 台这样的自动贩卖机,同时也有近百家门店,遍布在全国 40 多个城市。

虽然线下仍是主要的销售渠道,但泡泡玛特正在将「盲抽」的模式带到了线上。在泡泡玛特的淘宝官方旗舰店,可以付款进行在线抽盒,价格和线下的零售价一样。

而泡泡玛特在微信上的盲盒小程序的玩法更加多样,里面有一套完整的积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签到、竞猜、试手气等活跃行为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线上抽盒时购买显示卡,在抽之前先打开一个盲盒,增加抽中「心水款」的概率。

由于盲盒的「随机性」,买到重复的或者不想要的玩偶的概率也更高。因此也衍生出交易的需求,泡泡玛特则建立了一个叫做「葩趣」的的潮流玩具社交平台,同时给玩家提供一个交换闲置玩具的平台。

在一些微信盲盒爱好者的交流群里,还会发展出「野生抽盲盒」的玩法,组织者拿出 36 个珍惜版玩偶,在一张 6×6 的表格上不同号码来代替,群友可以花钱买号,最后通过掷骰子来决定抽到的玩偶。

「改娃」则是盲盒圈更高阶的玩法,一些硬核玩家会给一些固定款玩偶进行换装、换色等改装,制作成独一无二的「限量款」,据称市场上单次「改娃」价格可达上千元

有意思的是,Molly 等潮流玩具 IP 运营和动漫影视 IP 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思路。宝可梦、Hello Kitty、米老鼠等 IP 周边售卖十分成功,但都需要依赖不断推出影视游戏作品来维持热度。

而这些潮流玩具 IP 一开始就不打算影视化,按照泡泡玛特副总裁司德的说法,粉丝喜欢的是 IP 本身的形象和造型,如果给 Molly 设定一定的性格,反而不完整了,粉丝可能难以接受。

其实 Molly 设计师王信明曾想让 Molly 慢慢长大,却遭到玩家们的强烈反对 ,王信明表示 Molly 形象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粉丝对她的感觉。

泡泡玛特 CEO 在一次演讲中进一步介绍了这种 IP 运营的逻辑,他认为闲置内容的碎片化让用户很难花更多时间去沉淀新的 IP,原来那套影视动漫 IP 那套逻辑可能很难适应这个时代了,而没有任何内容的玩偶则可以给用户为其赋予不同的意义。

从扭蛋、水浒卡到盲盒,让人上瘾的「随机性」

盲盒在国内火起来也是这两年的事,没人知道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扭蛋、水浒卡到盲盒,甚至是《阴阳师》游戏里抽 SSR ,无论「盲盒」里的装的东西怎么变,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盲抽」模式一直屡试不爽。

就连苹果、麦当劳、星巴克和宜家等大公司,也常常在新年推出另一种形式的盲盒——福袋。无论福袋还是盲盒,本质上和博彩十分相似,都是充分运用了用户的赌徒心理,其中最吸引人的因素就是「随机性」。

有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随机性」会让人上瘾,与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类似,大脑对盲盒这样的不确定收益也更加青睐:

在赌博活动中,「差一点就赢」也会引起多巴胺的分泌,程度只比「真的赢」稍差而已。

在一项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杂志》的研究里,研究人员在香港和伦敦进行了四次实验,发现不确定的激励无论在实验环境还是真实环境下都是刺激消费者,研究指出正是不确定的刺激加强了重复决策。

「随机性」令人上瘾,这大概也是一些年轻人买了一次盲盒就停不下来的重要原因。

盲盒里装的是韭菜吗?

盲盒火爆程度在媒体报道中,通常以溢价的倍数来体现,「暴涨 39 倍」、比「炒鞋更疯狂」,都是指向盲盒市场上的炒卖,似乎盲盒又成了这代年轻人新的理财产品(智商税)。

一篇题为《猜猜盲盒里面有什么!没错!是韭菜!》的文章中直接地指出,盲盒这种标准工业品门槛太低,不可能垄生产,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割的是年轻人的韭菜,品牌则通过炒作在资本市场上收获更大回报。

还有人扒出了了盲盒代工厂的报价,一些品牌方若采购 3000 套盲盒,单价为 13 元,一些主流品牌拿货的价格则更低,相比起盲盒普遍 59 元、69 元的价格,利润率极高。

盲盒的利润率从泡泡玛特的财报就可见一斑,其 2018 年上半年营收为 1.6 亿元,毛利 59.91%,过去三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均超过 55%。

一个成本价不到 10 元的玩具,在商家和黄牛的炒作下,价格被炒到几千块,似乎坐实了盲盒里装的是韭菜的说法,但盲盒的炒卖真的有那么疯狂吗?

之前热闹的炒鞋市场,主要是来自币圈、股票圈等各色人群纷纷涌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低买高卖,像炒股一样炒鞋,球鞋本身已经不再重要。

尽管盲盒流行后出现了不少囤货牟利的黄牛,但盲盒圈的热度主要还是那些真正的爱好者撑起的,据虎嗅采访的一位盲盒玩家介绍,其身边的朋友基本没有炒盲盒的。

盲盒打开一看,如果不是隐藏,直接就是赔的,所以不适于玩家炒作。个别升值几十倍只是极少的隐藏款个例,并不是所有的盲盒都有炒作价值。

盲盒的火爆,可以说是深谙消费者心理的商家一次精心的策划,甚至是一个消费主义的陷阱,但不见得在割年轻人的韭菜。

让人好奇的是,币圈、炒鞋、炒盲盒……年轻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变成了人见人割的「韭菜」。对于那些从盲盒得到满足感的年轻人来说,这和宅男收藏手办、女生收集口红,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题图拍摄:肖钦鹏,部分配图来自:泡泡玛特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mjhSLC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