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6日星期四

5G 和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组成了「信息化防疫」

为防止新冠病毒蔓延,当下不少公共场合都已经采取入门检测等措施,以将病毒拒之门外。

比如笔者身处的广州,在进入公交车、地铁、商场、咖啡店前,都需要工作人员用体温枪逐一检查体温,但这种人工检测的方法也难免会影响公共交通的通行效率,尤其是正值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客运站这些人流颇大的地方。

▲ 北京西站工作人员正对进站旅客进行测温. 图片来自:新华社

不过,我们也不必担心体温检测会让我们的出行变得困难,在当前环境下,也有不少新技术正在辅助我们对抗疫情,让我们的通行更方便之余,也让前线医护有更好的健康保障。

5G 让我们当了一次「云监工」

自去年开始,5G 通讯已经开始被应用到公共建设当中,而在今年,我们也能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看到 5G 的身影。

在火神山医院附近的楼顶,我们能看到一个圆形的监控摄像头在工作,那个正是数千万「云监工」们的眼睛,通过 5G 网络 24 消失不间断传输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实况。

▲「摄政王」在监工

实际上早在火神山医院开工前期(1 月 25 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就已经为医院开通了首个 5G 基站,并在之后实现了 4G 和 5G 网络覆盖。1 月 27 日,两所医院的施工人员完成所有设备调试,开始直播。

▲ 医院施工现场.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对比传统的 4G 和线缆传输,5G 带来的好处是高速度、高带宽和低延迟。尽管当前 4G 网络能在网络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满足高清直播传输,但由于本次直播除了要满足高清晰度的画面以外,还需要满足 VR 直播、多平台推流等需求 ,5G 便成了满足这些需求的最佳选择。

▲ 雷神山医院 VR 直播画面.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但 5G 所带给这场直播的并不只有速度优势,还有更灵活的设备铺设调整。过去若不使用无线网络,在进行直播前,施工团队需要先铺设光纤、搭建网络、装配设备,然后再将高清画面传输到各个平台。然而这便会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总体进程。

因此在这次直播中,直播团队所用的是「5G+光纤双千兆网络」的传输方案,从而保障这场直播能在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进行。

▲ 监控直播的工作人员.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使用 5G 进行不间断直播,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团队一次大胆的尝试。不过正如我们所见,这次直播印证 5G 对视频媒体的传输效率帮助以及更高的灵活性,顺利地将施工现场画面传输到屏幕前各个观众的设备当中。

按传统的模式,必须要拉光纤或者网线,但当时工地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而且也不可能把网线拉到铁塔上去,毕竟线最终要回到机房里去。——湖北移动新闻室主任王政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根据 《第一财经》向中国电信方面获悉,本次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 9000 万人次,累计访问人数超过 2 亿人次。

而在中国移动方面,咪咕视频通过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20 多家主流媒体进行直播推送,截止 2 月 4 日累计观看人数已达到 3 亿次。

5G 和 VR 组成「信息化防疫」

5G 除了被应用在直播以外,还被应用到体温检测。在文章开头,我曾提到新技术让我们出行更方便,其实就是指 5G 红外热成像测温。

▲ 图片来自:中国联通

根据《浙江日报》向中国移动咨询获悉,这套系统由红外线体温检测摄像头、体感黑体、5G-CPE 以及电脑主机组成。

相比传统的人工测温枪检测,5G 红外热成像测温采用非接触式设计,也就是进出人员只需在镜头和传感器前走过,设备就能快速获取当前人员体温数据进行筛查,从而免去人工逐一测试的步骤,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人员滞留所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

▲ 深圳大学总医院使用红外检测初筛进出人员, 图片来自:南方都市报

据悉,通过热成像技术和环境数据算法,仪器的测温精度可达到 ±0.1℃。借助 5G 网络,仪器所检测的体温数据会及时传输到防疫控制中心,当人员被检测到体温异常时,设备会自动发出警告提醒。

整个检测过程只需 0.5 秒比人工测温快了 10 倍

目前,5G 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已经在部分地区的商场、医院及交通枢纽中使用,之后也会陆续部署到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当中。

▲  图片来自:新华社

医院重症监护室是对抗病情的前线阵地,同时也是医患之间病毒传染最多的地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重症隔离区中,我们能看到有不少新安装的监控设备,但这些并不是普通的安防监控镜头,而是中国移动安装的「VR 远程观察及指导系统」。

▲  图片来自:浙江新闻

据介绍,通过这些分布在重症病区各处的镜头,医护人员能随时通过高清画面和 VR 技术对重症病区对病患进行观察,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和重症患者之间的接触,减少医护人员可能因接触病患而出现的感染情况。

与此同时,浙大二院以外的专家也能通过这个系统对重症区病人进行观察,即使在异地,专家组也能及时给出诊疗方案,助力医院进行抢救工作。

而对于病患家属而言,通过这套系统就能观察到重症隔离区内亲人的情况。

▲ 图片来自:浙江新闻

当然,由于需要进行实时的高清 VR 画面传输,这套系统同样也是基于 5G 网络搭建而成,和前面提到的红外体温检测系统一样,VR 远程观察及指导系统也是这次「信息化防疫」的应用之一。

AI 将确诊时间缩减到 30 分钟

实际上,除了更高效的通讯传输以外,AI 人工智能也本次疫情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2 月 1 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了「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对比目前所用的核酸检测,该系统能根据 AI 算法对疑似病例的病毒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不只是检测病毒基因的局部,从而防止病毒因变异而造成检测漏检的情况。

▲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

此外,在 AI 的帮助下,疑似病例的病毒样本检测也从原来的数小时缩减为半小时,大幅提高确诊效率,减缓医护资源紧张情况。

根据澎湃新闻介绍,本次「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由阿里达摩院和杰毅生物技术公司共同研发,阿里方面提供分析算法支持,杰毅生物负责全自动高通量测序建库仪,通过分布式设计的分析算法,系统将测序后的结果进行拼接(拼接阶段使用 de Bruijn 图算法),继而在短时间内得出病毒的完整结构和诊断结果。

▲ AI+CT 诊断界面

另一方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近日也上线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全肺定量分析技术,该技术使用 AI 影像算法对 CT 影像进行自动化比对、诊断和病状定量分析及评价。

此外,该系统还能根据检查结果对病患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情况分析,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多维度的决策帮助,减缓当前医疗资源短缺的压力。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生使用系统检测患者肺部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除辅助诊断以外,阿里云、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于近日宣布开放 AI 算力,为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药物研发提供帮助。

不过尽管 AI 在医疗辅助方面已初见成效,但 AI 医疗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所有新药一样,需要大量的临床实验数据,才能让 AI 医疗系统应用到更多机构当中,在没有数据的支撑下,AI 对医疗系统的帮助仍然非常有限。

但不管怎样,我们在这次抗疫中已经能看到 5G 和 AI 有着更实际的应用,这对于即将到来的「5G+AI」智慧通讯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开始了。

题图来源:新华社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3793p6o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